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喚醒了大地。
被冰雪覆蓋的北陸,強烈的光線反射在白雪皚皚的曠野上,讓人睜不開雙眼。
獵人們會戴上一種獸皮剪出的百葉條,以此阻擋一部分光亮刺入眼內。
……
撫星塔之上,艾蒙翻閱著星海古卷,試圖尋找夢境的答案……
空前的天賦使他過目不忘,一口氣讀完了剩餘部分,閉目整理著腦海中的信息。
半晌後,失落地將書冊合上,裏麵並沒有關於原動天的記載。
不過倒有一則詮釋夢境的預言——
“人們走過的地方,就是現實;沒到過的地方,便是夢境;所謂增長見識的旅途,隻是不斷地醒來。”
艾蒙的理解是:人類生來對未知抱有期望,給予了陌生的地方許多臆想,久而久之,記憶裏那些零零散散的碎片,就會拚湊出不同的景象,這便是夢裏的世界。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逐漸穩固,人們失去了對幻想的憧憬,於是夢境便不停地被現實所扼殺。
就好比所有人都認為皎月上住了女神,可真正抵達了那裏,隻會發現空無一物,美好的遐想通通化作泡影。
……
雪橇犬們趴在石台上,愜意地享受著午間的暖陽。
在用餐之餘,艾蒙請教了溫恩原動天之墜的來源,得知:
初代先知在世時,那塊吊墜還沒有出現,直到占星術傳承到了第九代。
那時繁星城還沒有如此龐大的建築群,人們都居住在一個個冰磚堆蓋的圓窟裏,後來有人貪婪聖物,試圖闖入禁地,導致整個北陸都遭受了神明的責罰——
大幅下降的氣溫把海麵都凝結成冰,羸弱的人類無法抵禦極寒,紛紛凍至病死。
最終一名女子自願獻祭,係上白綾長眠於雪森,這才平息了自然的怒靈,於是她也被奉為了聖女。
眾所周知,自縊而亡的人死相都淒慘猙獰,但聖女麵容宛若寧水,仿佛隻是假寐……
她靜靜地躺在白雪之中,眼角卻有淚珠溢出,順著臉頰滑落,流到了鏤空的木製耳飾裏。
想不到那滴眼淚竟然沒有被凍結,而是和耳墜融為了一體,晶瑩剔透渾然天成。
九代先知將之取下,串上繩結,做成了項鏈,後來便有了原動天的傳說。
……
艾蒙沉吟片刻,便迫不及待地拉著溫恩趕往撫星塔。
塔頂之上,聽完男孩講述了夢境的內容,溫恩搓著灰白的胡須,仔細過濾著一切可能的結果。
最終,他分析出了一個較為合理的假設:
並不是原動天吊墜保留了淚珠,而是淚珠本身就能夠永存。
既然構成淚水的物質能留存至今,那從理論上來說靈魂也可以。
昨晚說到,靈魂便是人的意識。
聖女死後眼淚流入吊墜,或許意識也隨之依附其中,於是三者便共存了。
因為艾蒙思維敏銳,甚至都能察覺到淚珠上所寄托的哀傷,所以睡夢中外放的意識被其吸引,離開了軀體進入當中。
也就是靈媒和女巫們所謂的出竅。
如此說來那裏並非是幻境,而是淚珠內部的空間,大概是一個以現在的文明無法理解的維度層麵。
就像是鏡中的倒影,你是形,它是象,雖然知道那是虛假的存在,但它的確真真切切在你眼前。
人們通常認為鏡像和影子是假的,自己才是本尊,可它們存在於平麵維度裏,或許在更高的維度看來,我們也是倒影。
故艾蒙夢中所見的,大概是聖女意識的一種形態,包括花鳥蟲魚在內,一切都是她想象出的思維場景,是精神層麵的映射。
……
經過一番剖析,艾蒙對這一猜想提出了疑問:“您是如何論證我的意識能到達她的夢中?”
溫恩把星海古卷放迴書架,笑道:“以往你做夢的時候,是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而夢到聖女時卻是第一人稱,對吧?”
“嗯……似乎是的。”男孩點點頭。
老人繼續說道:“在大多時候,夢裏的過程是第三人稱,可值得深思的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迴憶起來也是第三人稱……”
艾蒙開始迴想過去,的確,記憶裏無論在做什麽,uu看書 .ukash 都能從別人的視野裏看到自己。
在捂耳國與撒旦教徒混戰、在耶路撒冷和伯納德交談、甚至剛才在餐桌上同溫恩吃飯,自己本應該是第一視角,迴顧起來卻仿佛一個旁觀者。
這時老人走到他的麵前,緩緩說道:“人在迴憶起往事時,隱約能看清自己當時的輪廓,甚至是細微的表情,這都和做夢時的狀況相吻合。”
“難道是靈魂離了體?”男孩難以置信。
老者不由一笑,說道:“這存在著兩種可能~我年輕時,認識一位唯物學者,他曾告訴我:
迴憶和夢境都是大腦編織出的場景,一個人如果天生就失明的話,夢裏也是一片黑暗,隻能聽見聲音而沒有畫麵。
所以他認為意識維度是不存在的~”
艾蒙手杵著下巴,聽得很是入迷。
溫恩繼續說道:“可曆代占星師一致認為:
意識維度本就處於混沌當中,皆是一片虛無。
而感覺器官是連接夢境與現實的唯一介質。
人在正常情況下有:形、聲、聞、味、觸,五種感官。
所以先天失明的人,夢裏是沒有形的,也就是現實中所說的視覺。
換而言之,開啟第六感官的人,便擁有了現實中所謂的直覺。
這些足以說明意識是可以外放的,且淩駕於物質世界之上,隻不過人們不知道如何才能將之運用~”
“我或許明白了……”男孩舔了舔嘴唇,迫切的想要驗證這個猜想,於是趴在桌上倒頭就睡。
良久,緩緩進入了夢中……
被冰雪覆蓋的北陸,強烈的光線反射在白雪皚皚的曠野上,讓人睜不開雙眼。
獵人們會戴上一種獸皮剪出的百葉條,以此阻擋一部分光亮刺入眼內。
……
撫星塔之上,艾蒙翻閱著星海古卷,試圖尋找夢境的答案……
空前的天賦使他過目不忘,一口氣讀完了剩餘部分,閉目整理著腦海中的信息。
半晌後,失落地將書冊合上,裏麵並沒有關於原動天的記載。
不過倒有一則詮釋夢境的預言——
“人們走過的地方,就是現實;沒到過的地方,便是夢境;所謂增長見識的旅途,隻是不斷地醒來。”
艾蒙的理解是:人類生來對未知抱有期望,給予了陌生的地方許多臆想,久而久之,記憶裏那些零零散散的碎片,就會拚湊出不同的景象,這便是夢裏的世界。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逐漸穩固,人們失去了對幻想的憧憬,於是夢境便不停地被現實所扼殺。
就好比所有人都認為皎月上住了女神,可真正抵達了那裏,隻會發現空無一物,美好的遐想通通化作泡影。
……
雪橇犬們趴在石台上,愜意地享受著午間的暖陽。
在用餐之餘,艾蒙請教了溫恩原動天之墜的來源,得知:
初代先知在世時,那塊吊墜還沒有出現,直到占星術傳承到了第九代。
那時繁星城還沒有如此龐大的建築群,人們都居住在一個個冰磚堆蓋的圓窟裏,後來有人貪婪聖物,試圖闖入禁地,導致整個北陸都遭受了神明的責罰——
大幅下降的氣溫把海麵都凝結成冰,羸弱的人類無法抵禦極寒,紛紛凍至病死。
最終一名女子自願獻祭,係上白綾長眠於雪森,這才平息了自然的怒靈,於是她也被奉為了聖女。
眾所周知,自縊而亡的人死相都淒慘猙獰,但聖女麵容宛若寧水,仿佛隻是假寐……
她靜靜地躺在白雪之中,眼角卻有淚珠溢出,順著臉頰滑落,流到了鏤空的木製耳飾裏。
想不到那滴眼淚竟然沒有被凍結,而是和耳墜融為了一體,晶瑩剔透渾然天成。
九代先知將之取下,串上繩結,做成了項鏈,後來便有了原動天的傳說。
……
艾蒙沉吟片刻,便迫不及待地拉著溫恩趕往撫星塔。
塔頂之上,聽完男孩講述了夢境的內容,溫恩搓著灰白的胡須,仔細過濾著一切可能的結果。
最終,他分析出了一個較為合理的假設:
並不是原動天吊墜保留了淚珠,而是淚珠本身就能夠永存。
既然構成淚水的物質能留存至今,那從理論上來說靈魂也可以。
昨晚說到,靈魂便是人的意識。
聖女死後眼淚流入吊墜,或許意識也隨之依附其中,於是三者便共存了。
因為艾蒙思維敏銳,甚至都能察覺到淚珠上所寄托的哀傷,所以睡夢中外放的意識被其吸引,離開了軀體進入當中。
也就是靈媒和女巫們所謂的出竅。
如此說來那裏並非是幻境,而是淚珠內部的空間,大概是一個以現在的文明無法理解的維度層麵。
就像是鏡中的倒影,你是形,它是象,雖然知道那是虛假的存在,但它的確真真切切在你眼前。
人們通常認為鏡像和影子是假的,自己才是本尊,可它們存在於平麵維度裏,或許在更高的維度看來,我們也是倒影。
故艾蒙夢中所見的,大概是聖女意識的一種形態,包括花鳥蟲魚在內,一切都是她想象出的思維場景,是精神層麵的映射。
……
經過一番剖析,艾蒙對這一猜想提出了疑問:“您是如何論證我的意識能到達她的夢中?”
溫恩把星海古卷放迴書架,笑道:“以往你做夢的時候,是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而夢到聖女時卻是第一人稱,對吧?”
“嗯……似乎是的。”男孩點點頭。
老人繼續說道:“在大多時候,夢裏的過程是第三人稱,可值得深思的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迴憶起來也是第三人稱……”
艾蒙開始迴想過去,的確,記憶裏無論在做什麽,uu看書 .ukash 都能從別人的視野裏看到自己。
在捂耳國與撒旦教徒混戰、在耶路撒冷和伯納德交談、甚至剛才在餐桌上同溫恩吃飯,自己本應該是第一視角,迴顧起來卻仿佛一個旁觀者。
這時老人走到他的麵前,緩緩說道:“人在迴憶起往事時,隱約能看清自己當時的輪廓,甚至是細微的表情,這都和做夢時的狀況相吻合。”
“難道是靈魂離了體?”男孩難以置信。
老者不由一笑,說道:“這存在著兩種可能~我年輕時,認識一位唯物學者,他曾告訴我:
迴憶和夢境都是大腦編織出的場景,一個人如果天生就失明的話,夢裏也是一片黑暗,隻能聽見聲音而沒有畫麵。
所以他認為意識維度是不存在的~”
艾蒙手杵著下巴,聽得很是入迷。
溫恩繼續說道:“可曆代占星師一致認為:
意識維度本就處於混沌當中,皆是一片虛無。
而感覺器官是連接夢境與現實的唯一介質。
人在正常情況下有:形、聲、聞、味、觸,五種感官。
所以先天失明的人,夢裏是沒有形的,也就是現實中所說的視覺。
換而言之,開啟第六感官的人,便擁有了現實中所謂的直覺。
這些足以說明意識是可以外放的,且淩駕於物質世界之上,隻不過人們不知道如何才能將之運用~”
“我或許明白了……”男孩舔了舔嘴唇,迫切的想要驗證這個猜想,於是趴在桌上倒頭就睡。
良久,緩緩進入了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