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是您的良心,很值錢
你一個首富,親自給顧客開車門? 作者:柒幺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水庫老板王永軍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適的本地網紅。
結果一聯係問價,好家夥,宣傳一次三萬塊!
看到這價格,王永軍立馬把手機揣進兜裏,這哪兒是宣傳啊,這是明槍。
他這水庫養魚,一年才掙多少錢,為了節約成本,王永軍拖著瘸腿,光是每天十裏八鄉收玉米葉都要收幾百斤。
出魚前,王永軍也從來不會為了賣相好看,給魚打硫酸銅。
用王永軍自己的話說,不論是做人,還是做生意,都要講良心。
自己都不敢吃的魚,你賣給別人?
就不怕作孽,遭天打雷劈?
可也正是因為講良心,王永軍的魚,賣相永遠比別人差,胖的胖瘦的瘦,大小也不統一,價格也賣不起來。
魚販子收他的魚時,價格都比市場價低不少。
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下,導致王永軍的養魚事業,越發艱難。
家裏還有一兒一女在上大學,眼瞅著都要用錢...
唉...
正當王永軍抓耳撓腮時,一輛塗裝有大米超市采購部的皮卡車,沿著坑坑窪窪的鄉間小道,駛進了王永軍屋後的停車場。
砰!
隨著車門關閉,張偉用手撣了撣衣服上的灰塵,看著胸口的大米超市logo,倍兒滿意。
毫不誇張地說,在宜城的工薪階層,誰不希望穿上一件大米超市的工作服。
而無論張偉走到哪裏,哪裏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
提好手提包後,張偉便和同事一起,走進了王友軍的院子。
而當王友軍看到張偉身上穿著的大米超市製服後,原本腿腳不方便地他,騰一下就站起來了。
“你們...是大米超市的?”
即便王永軍守著魚塘,很少進城一趟,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大米超市。
這幾天的互聯網上,大米超市火得一塌糊塗,就連他老婆,每個周都要去一趟大米超市。
大家都說大米超市物美價廉,可萬萬沒想到,大米超市的采購員,居然會來自家的水庫。
張偉這一次來,就是來談收購合作的。
早在幾天前,他們就在市場上發現了王永軍的魚,雖然賣相不好看,但卻被大米超市一眼給看中了。
購買樣品帶迴超市後,不到兩天,超市的食品安全檢測部門就出具了檢測報告。
報告顯示,王永軍家的魚,完全符合安全衛生標準。
得知消息的張偉可是激動壞了。
魚,不難買,到處都有。
可完全安全衛生的魚,可不多見啊。
正是由於符合標準的供應商太過稀少,導致大米超市的生鮮產品一直供不應求。
所以剛拿到檢測報告,張偉就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
“老板,我們這次來,還要帶一些樣品迴去。”
“同時,我們也想和您談一下價格,您覺得合適的話,我們就盡快定下來怎麽樣。”
提到價格,王永軍肉眼可見得忐忑起來,由於常年勞作,粗糙地雙手,手心漸漸冒汗。
就拿最常見的鯽魚來說。
“鯽魚的話,五...五塊一斤。”
上次魚販子來收鯽魚,都是四塊五一斤,可王永軍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五塊一斤這個價。
正當王永軍害怕自己報的價格太高,擔心大米超市不收時。
果然,張偉搖了搖頭。
“老板,這個價格的話。”
“高了?那四塊五?”
價格低是低了點,但人家好歹是超市,可以長期供貨,起碼不愁銷路啊。
王永軍還以為價格太低了,可張偉卻搖頭道。
“不,是價格太低了。”
“啊?”
你們收購商,不使勁兒壓價都不錯了,還嫌價格低?
進入大米超市近兩個月以來,如今的張偉,早已不是那個在寫字樓裏當牛做馬,渾渾噩噩的打工人。
他有著上萬的月薪,讓人羨慕的福利待遇,連帶著自己的家的日子,也變得紅火起來。
最近,張偉還談對象了,對象是高中教師,人品性格都沒得挑。
再多相處了解一段時間,就該談婚論嫁了。
這樣的日子,放以前,是張偉想都不敢想的。
生活越來越好,可張偉始終沒有忘記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麽。
是因為蘇總,是因為大米超市。
隻有大米超市越來越好,自己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好。
用主管的話說,短期看,在對供應商采購時,價格當然是越低越好。
但長期看,這樣做反而對大米超市不利。
很簡單的道理,像王永軍這樣良心的養殖戶越來越少,就是因為他們想好好養魚,卻賺不到錢。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王友軍要麽關門大吉,要麽就隻能打不過就加入。
和其他養殖戶一樣,給魚打藥。
而這種局麵,顯然是大米超市不想見到的。
本來像王永軍這樣的供貨商就越來越少,再繼續壓價的話,估計以後連供應商都找不到了。
所以,長期考慮,再對王永軍這種供應商收貨時,不但不應該壓價,反而應該漲價。
讓他們知道,良心養魚,也是有錢途的。
隻有這樣,良心供貨商,才會越來越多。
“王老板,以您家魚的品質來說,四塊五一斤的價格,確實太低了。”
張偉的話,給了王永軍信心,壯著膽子比了個六的手勢,試探性問道。
“那..六塊?”
張偉繼續搖頭。
“難不成,七塊?”
張偉果斷道。
“九塊!這是我們的進貨價,進入大米超市以後,銷售價會比這個價格高百分之六。”
“九...九塊!”
張偉看似給的高,但也完全在市場價範圍以內。
隻不過其他魚販子收貨壓價很,自己賣的時候提價多。
而大米超市雖然收購價高,但是利潤率卻低。
一來二去,利潤空間自然讓給了王永軍這樣的供應商。
聽到這個價格的王永軍雙眼瞪得老大,一臉難以置信地模樣。
“我家魚,這麽值錢?”
“不...是您的良心,很值錢。”
隨著各種魚的收購價被報出來,王永軍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年輕了好幾歲,這個平時對老婆都不敢大聲說話的漢子,更是破天荒地對屋內的老婆大喊起來。
“婆娘,快點出來倒茶。”
直到十多分鍾後,雙方口頭確定了合作意向後,當張偉詢問能否再帶幾條魚迴去二次檢測時。
“我池子裏沒魚了,等著,今天有兩個釣魚的客人,他們應該釣了不老少,我帶你們買去。”
(抱歉,又又又晚了)
結果一聯係問價,好家夥,宣傳一次三萬塊!
看到這價格,王永軍立馬把手機揣進兜裏,這哪兒是宣傳啊,這是明槍。
他這水庫養魚,一年才掙多少錢,為了節約成本,王永軍拖著瘸腿,光是每天十裏八鄉收玉米葉都要收幾百斤。
出魚前,王永軍也從來不會為了賣相好看,給魚打硫酸銅。
用王永軍自己的話說,不論是做人,還是做生意,都要講良心。
自己都不敢吃的魚,你賣給別人?
就不怕作孽,遭天打雷劈?
可也正是因為講良心,王永軍的魚,賣相永遠比別人差,胖的胖瘦的瘦,大小也不統一,價格也賣不起來。
魚販子收他的魚時,價格都比市場價低不少。
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下,導致王永軍的養魚事業,越發艱難。
家裏還有一兒一女在上大學,眼瞅著都要用錢...
唉...
正當王永軍抓耳撓腮時,一輛塗裝有大米超市采購部的皮卡車,沿著坑坑窪窪的鄉間小道,駛進了王永軍屋後的停車場。
砰!
隨著車門關閉,張偉用手撣了撣衣服上的灰塵,看著胸口的大米超市logo,倍兒滿意。
毫不誇張地說,在宜城的工薪階層,誰不希望穿上一件大米超市的工作服。
而無論張偉走到哪裏,哪裏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
提好手提包後,張偉便和同事一起,走進了王友軍的院子。
而當王友軍看到張偉身上穿著的大米超市製服後,原本腿腳不方便地他,騰一下就站起來了。
“你們...是大米超市的?”
即便王永軍守著魚塘,很少進城一趟,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大米超市。
這幾天的互聯網上,大米超市火得一塌糊塗,就連他老婆,每個周都要去一趟大米超市。
大家都說大米超市物美價廉,可萬萬沒想到,大米超市的采購員,居然會來自家的水庫。
張偉這一次來,就是來談收購合作的。
早在幾天前,他們就在市場上發現了王永軍的魚,雖然賣相不好看,但卻被大米超市一眼給看中了。
購買樣品帶迴超市後,不到兩天,超市的食品安全檢測部門就出具了檢測報告。
報告顯示,王永軍家的魚,完全符合安全衛生標準。
得知消息的張偉可是激動壞了。
魚,不難買,到處都有。
可完全安全衛生的魚,可不多見啊。
正是由於符合標準的供應商太過稀少,導致大米超市的生鮮產品一直供不應求。
所以剛拿到檢測報告,張偉就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
“老板,我們這次來,還要帶一些樣品迴去。”
“同時,我們也想和您談一下價格,您覺得合適的話,我們就盡快定下來怎麽樣。”
提到價格,王永軍肉眼可見得忐忑起來,由於常年勞作,粗糙地雙手,手心漸漸冒汗。
就拿最常見的鯽魚來說。
“鯽魚的話,五...五塊一斤。”
上次魚販子來收鯽魚,都是四塊五一斤,可王永軍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五塊一斤這個價。
正當王永軍害怕自己報的價格太高,擔心大米超市不收時。
果然,張偉搖了搖頭。
“老板,這個價格的話。”
“高了?那四塊五?”
價格低是低了點,但人家好歹是超市,可以長期供貨,起碼不愁銷路啊。
王永軍還以為價格太低了,可張偉卻搖頭道。
“不,是價格太低了。”
“啊?”
你們收購商,不使勁兒壓價都不錯了,還嫌價格低?
進入大米超市近兩個月以來,如今的張偉,早已不是那個在寫字樓裏當牛做馬,渾渾噩噩的打工人。
他有著上萬的月薪,讓人羨慕的福利待遇,連帶著自己的家的日子,也變得紅火起來。
最近,張偉還談對象了,對象是高中教師,人品性格都沒得挑。
再多相處了解一段時間,就該談婚論嫁了。
這樣的日子,放以前,是張偉想都不敢想的。
生活越來越好,可張偉始終沒有忘記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麽。
是因為蘇總,是因為大米超市。
隻有大米超市越來越好,自己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好。
用主管的話說,短期看,在對供應商采購時,價格當然是越低越好。
但長期看,這樣做反而對大米超市不利。
很簡單的道理,像王永軍這樣良心的養殖戶越來越少,就是因為他們想好好養魚,卻賺不到錢。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王友軍要麽關門大吉,要麽就隻能打不過就加入。
和其他養殖戶一樣,給魚打藥。
而這種局麵,顯然是大米超市不想見到的。
本來像王永軍這樣的供貨商就越來越少,再繼續壓價的話,估計以後連供應商都找不到了。
所以,長期考慮,再對王永軍這種供應商收貨時,不但不應該壓價,反而應該漲價。
讓他們知道,良心養魚,也是有錢途的。
隻有這樣,良心供貨商,才會越來越多。
“王老板,以您家魚的品質來說,四塊五一斤的價格,確實太低了。”
張偉的話,給了王永軍信心,壯著膽子比了個六的手勢,試探性問道。
“那..六塊?”
張偉繼續搖頭。
“難不成,七塊?”
張偉果斷道。
“九塊!這是我們的進貨價,進入大米超市以後,銷售價會比這個價格高百分之六。”
“九...九塊!”
張偉看似給的高,但也完全在市場價範圍以內。
隻不過其他魚販子收貨壓價很,自己賣的時候提價多。
而大米超市雖然收購價高,但是利潤率卻低。
一來二去,利潤空間自然讓給了王永軍這樣的供應商。
聽到這個價格的王永軍雙眼瞪得老大,一臉難以置信地模樣。
“我家魚,這麽值錢?”
“不...是您的良心,很值錢。”
隨著各種魚的收購價被報出來,王永軍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年輕了好幾歲,這個平時對老婆都不敢大聲說話的漢子,更是破天荒地對屋內的老婆大喊起來。
“婆娘,快點出來倒茶。”
直到十多分鍾後,雙方口頭確定了合作意向後,當張偉詢問能否再帶幾條魚迴去二次檢測時。
“我池子裏沒魚了,等著,今天有兩個釣魚的客人,他們應該釣了不老少,我帶你們買去。”
(抱歉,又又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