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唐朝他們一群人還沒走到家,遠遠的就看到一大群人又圍在了他們家門口。
很顯然大家一是來看看唐朝他們是不是真的能把那些田裏不值錢的東西賣出去,二是昨天還欠了不少人家的錢呢,三是萬一真值錢,大家今天還得來繼續賣泥鰍啥的。
唐朝到家後,先是讓爺爺把昨天欠大家的兩百多塊錢,先支付給了大家。
“看來那些東西還真可以賣出去也!”
“唐家這一家子看來是有出頭日子了,估計都掙了不少錢,昨天我看他們家老四老五都穿新衣服了。”
“要不我們自己也拿去分水鎮去賣?估計比他們收購得更貴一些。張二狗那人可說了,他們今天去分水鎮看了,可值不少錢,比唐家收購的貴得多。”一村民說道
“你自己賣?不虧死你,你一去一來還得花幾塊錢的車費呢”有人不同意的說道
“要不我們賣給張二狗他們?他們不是也在說要收購嘛?”
“到時看吧,張二狗這人就怕到時拿不到錢。”
張二狗幾人今天一早就跑到了三元鄉和分水鎮上去看了,結果沒找到唐朝他們,但他們也在分水鎮上看到了其實人在賣,價錢還不低,所以幾人一商量準備也來村裏收購和自己捉一些去賣。
“估計是掙了一些錢,但估計也不多,他們家還欠了我們不少錢呢,到現在還沒還,要是真掙得多了早就還了,在說要是那些東西真值錢,以前大家早就知道了。還是直接賣給他們的好。”
“我說唐家老三,你們今天還收泥鰍、黃鱔、青蛙大豆不?”有一大叔道
“當然要收購,不過還是和昨天一樣,但每一家最多隻能收購十五斤。小的和死的我們都不要。”
唐朝今天算了一下,他們這個村差不多有四十來戶,一家十五斤差不多就有600斤了。
“各位叔叔嬸嬸如果想要賣的還是請明天下午17點來哈。”唐朝說完後,大家都一哄而散了。
很顯然,大家是準備今天晚上繼續去捉了,經過昨天和前天晚上大家捉的,唐朝估計今天晚上大家都得跑到隔壁村去捉了。
第二天早上唐朝就指揮著高叔等人一起把旁邊的大棚搭了起來,當然,村裏的人也幫了不少的忙,這個時代農村鄰裏之間,關係是真的好,雖然有時也有吵吵鬧鬧的,但大多還是都會幫忙的。
唐朝先是讓大家把那塑料薄膜鋪在框架上,和四周,隻留下了前後兩個大門處,然後才讓大家在上麵後四周鋪上稻草。
村裏好幾個人看到唐朝他們竟然用這麽好的塑料薄膜,都嘀咕:“看來想要做這豆芽生意,投資也不少呢。要是虧了,可就慘了。你們看這麽厚的塑料薄膜估計得一百多。”
生豆芽,唐朝是知道的,夏天還好一點,溫度可以,隻需要注意通風和避光,以及水質一定要好。唐朝留前後兩個大門,就是方便以後夏天生豆芽時可以通風,避免溫度過高了。而冬天就需要保溫了,所以唐朝就在大棚正中間加了一口大鐵鍋。到時到了冬天隻需要在裏麵燒水,熱水起來後,整個大棚就溫度起來了。
反正現在唐朝家也沒有喂豬了,之前唐爸生病了,早就把家中的牛和豬都賣了。剛好空出來了大鐵鍋。
而避光就是因為,如果豆芽經常見光了就會變青。
等大棚弄好了,後唐朝又帶著高叔等人跑到村口那個大水井去放水管。這個才是唐朝最擔心的,因為唐朝家在村另一頭,平時大家都是跳水喝,對於水位高低沒啥關注,但要放水管引水就必須在意水位,如果唐朝家比水井高了,那肯定不行,還好等放好後,看到水流了出來,爺爺和唐爸唐媽幾人都笑了起來。
而唐朝旁邊幾家看到唐家花了一百多買了水管,以後在也不用辛苦的跳水了,都露出了羨慕的眼神。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挑水的艱辛。幾乎在那個時代的農村人每天都要花一小時來挑水。
唐朝見到周邊幾家鄰居的眼神後,直接對旁邊幾家道:“李嬸兒、王嬸兒、高嬸兒(這個不是高勇他媽),你們以後幾家都在我們這兒接水吧,不用天天辛苦去挑水,到時我就把這水管放外麵這兒,這樣大家都可以用。不用時關著就行。”
“唐家她嬸兒,真的可以?”李嬸兒直接看向了唐媽
“英書,我們也可以在這兒接水?”王嬸兒也看了唐媽
唐媽看了看唐朝,見唐朝點了點頭,於是也說道:“肯定可以,反正你們幾家離我們也不遠,在這兒接比去村口水井挑要,省不少力氣。”
等這些做好好,唐朝才讓高叔把大棚內地麵扶上了一層水泥,雖然沒用小石頭,但簡單的這樣弄一下也可以管一兩年了,到時自己肯定能掙到錢了。
做好這些後,唐爸直接問道:“老三,你說現在可不可以生豆芽了?”很顯然,唐爸是等不及了。
唐朝道:“先不急,還要讓爺爺編幾個簸箕,必須要那種密集沒啥孔的。然後在做幾個三角架。”
“簸箕?和三角架?”爺爺不解的問道
“我準備生豆芽,就像你們養蟬一樣。那樣可以節約不少空間,還有就是後期淋水隻需要淋上麵一層就可以依次淋到下麵來。”唐朝解釋道
“那我懂了,就我房間中的那個養蟬的三角架子和養蟬的簸箕是不是就可以?”爺爺說道
“對,不過一個不夠,現在請木工也來不急了,就直接用斑竹做吧,不過以後要經常檢查和更換,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壞。”唐朝道
“我家還有一個架子,你說的簸箕,我們家還有十多個。”高叔這時在旁邊說道
這一說還真提醒了唐朝,這個時代每家都養蟬的,所以他們家都是有不少的三角架和簸箕。自己現在有錢了,直接去收購一些不就行了嘛。
說幹就幹,當天下午唐朝就直接找村裏去買了幾十個養蟬的簸箕和幾個養蟬的三角架
花了唐朝五十多塊錢,這麽東西隻需要花點時間都可以做出來,所以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感覺不是太貴。
這次唐媽竟然沒在罵唐朝亂花錢,看得唐朝一愣一愣的。
等東西齊全了,奶奶直接說道:“要我們今天就開始生豆芽吧,這夏天差不多四、五天就可以出長出來了。”
見大家都熱情高漲,唐朝直接點頭到,好吧。不過先去燒幾鍋開水,把這些簸箕全都洗一次。
“為啥,要用開水洗?”大姐不解的問道
見全家人都看向自己,唐朝解決說道:“當然是殺毒和細菌了,豆芽這種東西小氣得很。”
很顯然大家一是來看看唐朝他們是不是真的能把那些田裏不值錢的東西賣出去,二是昨天還欠了不少人家的錢呢,三是萬一真值錢,大家今天還得來繼續賣泥鰍啥的。
唐朝到家後,先是讓爺爺把昨天欠大家的兩百多塊錢,先支付給了大家。
“看來那些東西還真可以賣出去也!”
“唐家這一家子看來是有出頭日子了,估計都掙了不少錢,昨天我看他們家老四老五都穿新衣服了。”
“要不我們自己也拿去分水鎮去賣?估計比他們收購得更貴一些。張二狗那人可說了,他們今天去分水鎮看了,可值不少錢,比唐家收購的貴得多。”一村民說道
“你自己賣?不虧死你,你一去一來還得花幾塊錢的車費呢”有人不同意的說道
“要不我們賣給張二狗他們?他們不是也在說要收購嘛?”
“到時看吧,張二狗這人就怕到時拿不到錢。”
張二狗幾人今天一早就跑到了三元鄉和分水鎮上去看了,結果沒找到唐朝他們,但他們也在分水鎮上看到了其實人在賣,價錢還不低,所以幾人一商量準備也來村裏收購和自己捉一些去賣。
“估計是掙了一些錢,但估計也不多,他們家還欠了我們不少錢呢,到現在還沒還,要是真掙得多了早就還了,在說要是那些東西真值錢,以前大家早就知道了。還是直接賣給他們的好。”
“我說唐家老三,你們今天還收泥鰍、黃鱔、青蛙大豆不?”有一大叔道
“當然要收購,不過還是和昨天一樣,但每一家最多隻能收購十五斤。小的和死的我們都不要。”
唐朝今天算了一下,他們這個村差不多有四十來戶,一家十五斤差不多就有600斤了。
“各位叔叔嬸嬸如果想要賣的還是請明天下午17點來哈。”唐朝說完後,大家都一哄而散了。
很顯然,大家是準備今天晚上繼續去捉了,經過昨天和前天晚上大家捉的,唐朝估計今天晚上大家都得跑到隔壁村去捉了。
第二天早上唐朝就指揮著高叔等人一起把旁邊的大棚搭了起來,當然,村裏的人也幫了不少的忙,這個時代農村鄰裏之間,關係是真的好,雖然有時也有吵吵鬧鬧的,但大多還是都會幫忙的。
唐朝先是讓大家把那塑料薄膜鋪在框架上,和四周,隻留下了前後兩個大門處,然後才讓大家在上麵後四周鋪上稻草。
村裏好幾個人看到唐朝他們竟然用這麽好的塑料薄膜,都嘀咕:“看來想要做這豆芽生意,投資也不少呢。要是虧了,可就慘了。你們看這麽厚的塑料薄膜估計得一百多。”
生豆芽,唐朝是知道的,夏天還好一點,溫度可以,隻需要注意通風和避光,以及水質一定要好。唐朝留前後兩個大門,就是方便以後夏天生豆芽時可以通風,避免溫度過高了。而冬天就需要保溫了,所以唐朝就在大棚正中間加了一口大鐵鍋。到時到了冬天隻需要在裏麵燒水,熱水起來後,整個大棚就溫度起來了。
反正現在唐朝家也沒有喂豬了,之前唐爸生病了,早就把家中的牛和豬都賣了。剛好空出來了大鐵鍋。
而避光就是因為,如果豆芽經常見光了就會變青。
等大棚弄好了,後唐朝又帶著高叔等人跑到村口那個大水井去放水管。這個才是唐朝最擔心的,因為唐朝家在村另一頭,平時大家都是跳水喝,對於水位高低沒啥關注,但要放水管引水就必須在意水位,如果唐朝家比水井高了,那肯定不行,還好等放好後,看到水流了出來,爺爺和唐爸唐媽幾人都笑了起來。
而唐朝旁邊幾家看到唐家花了一百多買了水管,以後在也不用辛苦的跳水了,都露出了羨慕的眼神。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挑水的艱辛。幾乎在那個時代的農村人每天都要花一小時來挑水。
唐朝見到周邊幾家鄰居的眼神後,直接對旁邊幾家道:“李嬸兒、王嬸兒、高嬸兒(這個不是高勇他媽),你們以後幾家都在我們這兒接水吧,不用天天辛苦去挑水,到時我就把這水管放外麵這兒,這樣大家都可以用。不用時關著就行。”
“唐家她嬸兒,真的可以?”李嬸兒直接看向了唐媽
“英書,我們也可以在這兒接水?”王嬸兒也看了唐媽
唐媽看了看唐朝,見唐朝點了點頭,於是也說道:“肯定可以,反正你們幾家離我們也不遠,在這兒接比去村口水井挑要,省不少力氣。”
等這些做好好,唐朝才讓高叔把大棚內地麵扶上了一層水泥,雖然沒用小石頭,但簡單的這樣弄一下也可以管一兩年了,到時自己肯定能掙到錢了。
做好這些後,唐爸直接問道:“老三,你說現在可不可以生豆芽了?”很顯然,唐爸是等不及了。
唐朝道:“先不急,還要讓爺爺編幾個簸箕,必須要那種密集沒啥孔的。然後在做幾個三角架。”
“簸箕?和三角架?”爺爺不解的問道
“我準備生豆芽,就像你們養蟬一樣。那樣可以節約不少空間,還有就是後期淋水隻需要淋上麵一層就可以依次淋到下麵來。”唐朝解釋道
“那我懂了,就我房間中的那個養蟬的三角架子和養蟬的簸箕是不是就可以?”爺爺說道
“對,不過一個不夠,現在請木工也來不急了,就直接用斑竹做吧,不過以後要經常檢查和更換,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壞。”唐朝道
“我家還有一個架子,你說的簸箕,我們家還有十多個。”高叔這時在旁邊說道
這一說還真提醒了唐朝,這個時代每家都養蟬的,所以他們家都是有不少的三角架和簸箕。自己現在有錢了,直接去收購一些不就行了嘛。
說幹就幹,當天下午唐朝就直接找村裏去買了幾十個養蟬的簸箕和幾個養蟬的三角架
花了唐朝五十多塊錢,這麽東西隻需要花點時間都可以做出來,所以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感覺不是太貴。
這次唐媽竟然沒在罵唐朝亂花錢,看得唐朝一愣一愣的。
等東西齊全了,奶奶直接說道:“要我們今天就開始生豆芽吧,這夏天差不多四、五天就可以出長出來了。”
見大家都熱情高漲,唐朝直接點頭到,好吧。不過先去燒幾鍋開水,把這些簸箕全都洗一次。
“為啥,要用開水洗?”大姐不解的問道
見全家人都看向自己,唐朝解決說道:“當然是殺毒和細菌了,豆芽這種東西小氣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