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封神開始
我在異世當神捕的日子 作者:深山裏的道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徐平世不想再聊下去了,常滿也隻能作罷。
皇後娘娘啊,咱家可是盡我所能的幫忙了,隻是這位青龍神捕很明顯沒有興趣啊。
常滿畢竟還是忠心於皇上的,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他的一身榮華富貴全都在謝千羽這位帝王身上,皇後娘娘雖然也是大人物,但和皇上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
能幫忙提一嘴就已經足夠了,再多眼的話得罪了這位青龍神捕更是得不償失。
想到這裏常滿也不再言語,而是安靜的聽起了外麵智禮大師的講經。
一直在一旁安靜待著的謝文海看了眼常滿,心中也不由得起了心思。
他是皇族成員,自然也知道皇城中並不像表麵上那麽的平靜。
特別是那幾位皇子,如今更是對太子之位非常的惦記。
現如今皇上聖明,不僅讓天下太平國富民強,更是收複了失地,可以說是自太祖皇帝之後最聖明的明主了。
一切看起來都像是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隻是現在還有一件事情讓許多大臣以及像謝文海這些皇族成員惦記著。
那就是太子之位竟然到現在還沒有確認,皇上更是沒有表示過立太子的想法,這可是一個大忌啊。
萬一突然發生了什麽變故,那倒是謝家的王朝豈不是..............
剛才這位常滿公公看似無心的話,其實表明皇後娘娘現在已經開始拉攏朝中的各位大臣了,那目的自然是為了太子之位。
或許要不了多久,也會有人來找上自己了吧?
這一刻謝文海都沒什麽心思聽經了,更多的開始思考起以後所要麵對的事情。
太子之爭一個不小心,就算是皇族成員也要腦袋落地的啊。
一句句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語從智禮口中說出,讓底下的人群如癡如醉的聽著,在這一刻普度寺終於有了天下佛門聖地的感覺了。
隻是金剛經就算再好,也總有講完的一天。
隨著最後一個字音落下,智禮大師也終於講完了這本經典。
“江大人,貧僧已經講完了。”,智禮迴身朝江采年說道。
“大師佛學高深,說的真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晚輩實在是佩服不已。”,江采年誠懇的朝智禮行禮說道。
雖然大家的立場不同,甚至還有矛盾,但依然不妨礙江采年表示對智禮的敬佩。
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一個有真才實學之輩,都是江采年值得學習的。
智禮沒有躲開,而是安靜的受了這一禮。
“阿彌陀佛,佛門也有怒目金剛,貧僧不會幼稚的認為嘴上說著太平,天下自然就會太平,非常之時用非常手段這點,貧僧也是讚同的。”
智禮看了眼底下那些還在迴味剛才講經內容的百姓們,然後迴頭朝江采年說道。
“江大人,該你了,過了今天,佛門也被套上一層枷鎖了。”
“大師覺得這層枷鎖好嗎?”
“未來的事情,貧僧又如何能得知呢?不過貧僧相信隻要初心是好的,那它就是好的。”
智禮走下高台,樣子顯得非常的瀟灑。
他一心隻為參悟佛經,世俗名利對他而言都是浮雲,普度寺也隻是棲身之所,隻要佛在心中,哪裏都可以修行。
江采年看了眼智禮後收迴目光,他來到高台前,迎著底下百姓們的目光,深吸一口氣後大聲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天子..................”
江采年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特別盯在他手中的那一道金黃色的絹布。
那是聖旨,皇上的聖旨!
隨著江采年的話繼續,老百姓們也慢慢的睜大了雙眼。
皇上要封賞普度寺,而且還要給佛門的那些神佛封神,讓這些神佛成為官方祭拜的神明?
這實在是太好了!
老百姓們哪裏知道背後的彎彎繞繞,他們隻知道皇上是大乾王朝的主人,而如今這位天下之主要給神佛封神,甚至往後官府還會出麵舉辦各種祭祀活動,這在老百姓們的眼中可不就是一件好事嘛。
能得到皇上的封賞,這是多麽大的榮幸啊。
徐平世嘴角露出微笑,他指著外麵那些麵露笑容的百姓朝李彩衣說道。
“你看看,哪怕是他們心中能保佑平安富貴的神佛,在他們聽到這些神佛能得到皇上的封賞後,依然為那些神佛開心不已,這足以證明其實在百姓們的心中,皇上才是最大的,或者說朝廷才是真正能決定他們生死的。”
李彩衣點點頭,不知道為什麽,看到外麵那一幕,她心中原本對神佛的尊敬頃刻間蕩然無存了。
“愚昧無知!”
徐平世搖搖頭,“何必這麽說,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思考一些事情背後的用意,百姓們都是單純的,他們向往美好的生活,所以隻要誰能讓他們能獲得美好的生活,他們就會支持誰,這是非常簡單的願望而已。”
“這也是為什麽我一直說信仰隻能掌控,而不能完全滅絕,因為它總歸會存在的。”
說完後徐平世看向謝文海和常滿,“謝大人,常公公,走吧,我們也出去給采年他站個台,增加一些公信力,讓外麵的百姓知道皇上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
“好,就依徐大人所言。”
“請!”
隨著徐平世三人的出現,來普度寺參加水陸法會的百姓們,不管他們是貧農還是富商,不管是豪族還是官員,都更加深信了朝廷對封神一事的重視。
司禮監掌印太監,信北道府主,鎮武司青龍神捕,這三位大官竟然也來到了普度寺內。
很有意思的是,其實在百姓們眼中,常滿這位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官位是最大的,謝文海這位信北道府主次之,而徐平世這位鎮武司青龍神捕反而聽起來沒什麽影響力一樣。
沒辦法,畢竟底下的百姓不是真正官場內的官員,自然不知道其實在那三人中,真正說了算的其實是那位鎮武司的神捕,另外兩人隻是過了搭台子的而已。
不過就算如此,也有許多百姓的目光投在了徐平世身上。
因為這位神捕大人,真的好年輕啊!
皇後娘娘啊,咱家可是盡我所能的幫忙了,隻是這位青龍神捕很明顯沒有興趣啊。
常滿畢竟還是忠心於皇上的,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他的一身榮華富貴全都在謝千羽這位帝王身上,皇後娘娘雖然也是大人物,但和皇上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
能幫忙提一嘴就已經足夠了,再多眼的話得罪了這位青龍神捕更是得不償失。
想到這裏常滿也不再言語,而是安靜的聽起了外麵智禮大師的講經。
一直在一旁安靜待著的謝文海看了眼常滿,心中也不由得起了心思。
他是皇族成員,自然也知道皇城中並不像表麵上那麽的平靜。
特別是那幾位皇子,如今更是對太子之位非常的惦記。
現如今皇上聖明,不僅讓天下太平國富民強,更是收複了失地,可以說是自太祖皇帝之後最聖明的明主了。
一切看起來都像是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隻是現在還有一件事情讓許多大臣以及像謝文海這些皇族成員惦記著。
那就是太子之位竟然到現在還沒有確認,皇上更是沒有表示過立太子的想法,這可是一個大忌啊。
萬一突然發生了什麽變故,那倒是謝家的王朝豈不是..............
剛才這位常滿公公看似無心的話,其實表明皇後娘娘現在已經開始拉攏朝中的各位大臣了,那目的自然是為了太子之位。
或許要不了多久,也會有人來找上自己了吧?
這一刻謝文海都沒什麽心思聽經了,更多的開始思考起以後所要麵對的事情。
太子之爭一個不小心,就算是皇族成員也要腦袋落地的啊。
一句句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語從智禮口中說出,讓底下的人群如癡如醉的聽著,在這一刻普度寺終於有了天下佛門聖地的感覺了。
隻是金剛經就算再好,也總有講完的一天。
隨著最後一個字音落下,智禮大師也終於講完了這本經典。
“江大人,貧僧已經講完了。”,智禮迴身朝江采年說道。
“大師佛學高深,說的真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晚輩實在是佩服不已。”,江采年誠懇的朝智禮行禮說道。
雖然大家的立場不同,甚至還有矛盾,但依然不妨礙江采年表示對智禮的敬佩。
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一個有真才實學之輩,都是江采年值得學習的。
智禮沒有躲開,而是安靜的受了這一禮。
“阿彌陀佛,佛門也有怒目金剛,貧僧不會幼稚的認為嘴上說著太平,天下自然就會太平,非常之時用非常手段這點,貧僧也是讚同的。”
智禮看了眼底下那些還在迴味剛才講經內容的百姓們,然後迴頭朝江采年說道。
“江大人,該你了,過了今天,佛門也被套上一層枷鎖了。”
“大師覺得這層枷鎖好嗎?”
“未來的事情,貧僧又如何能得知呢?不過貧僧相信隻要初心是好的,那它就是好的。”
智禮走下高台,樣子顯得非常的瀟灑。
他一心隻為參悟佛經,世俗名利對他而言都是浮雲,普度寺也隻是棲身之所,隻要佛在心中,哪裏都可以修行。
江采年看了眼智禮後收迴目光,他來到高台前,迎著底下百姓們的目光,深吸一口氣後大聲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天子..................”
江采年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特別盯在他手中的那一道金黃色的絹布。
那是聖旨,皇上的聖旨!
隨著江采年的話繼續,老百姓們也慢慢的睜大了雙眼。
皇上要封賞普度寺,而且還要給佛門的那些神佛封神,讓這些神佛成為官方祭拜的神明?
這實在是太好了!
老百姓們哪裏知道背後的彎彎繞繞,他們隻知道皇上是大乾王朝的主人,而如今這位天下之主要給神佛封神,甚至往後官府還會出麵舉辦各種祭祀活動,這在老百姓們的眼中可不就是一件好事嘛。
能得到皇上的封賞,這是多麽大的榮幸啊。
徐平世嘴角露出微笑,他指著外麵那些麵露笑容的百姓朝李彩衣說道。
“你看看,哪怕是他們心中能保佑平安富貴的神佛,在他們聽到這些神佛能得到皇上的封賞後,依然為那些神佛開心不已,這足以證明其實在百姓們的心中,皇上才是最大的,或者說朝廷才是真正能決定他們生死的。”
李彩衣點點頭,不知道為什麽,看到外麵那一幕,她心中原本對神佛的尊敬頃刻間蕩然無存了。
“愚昧無知!”
徐平世搖搖頭,“何必這麽說,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思考一些事情背後的用意,百姓們都是單純的,他們向往美好的生活,所以隻要誰能讓他們能獲得美好的生活,他們就會支持誰,這是非常簡單的願望而已。”
“這也是為什麽我一直說信仰隻能掌控,而不能完全滅絕,因為它總歸會存在的。”
說完後徐平世看向謝文海和常滿,“謝大人,常公公,走吧,我們也出去給采年他站個台,增加一些公信力,讓外麵的百姓知道皇上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
“好,就依徐大人所言。”
“請!”
隨著徐平世三人的出現,來普度寺參加水陸法會的百姓們,不管他們是貧農還是富商,不管是豪族還是官員,都更加深信了朝廷對封神一事的重視。
司禮監掌印太監,信北道府主,鎮武司青龍神捕,這三位大官竟然也來到了普度寺內。
很有意思的是,其實在百姓們眼中,常滿這位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官位是最大的,謝文海這位信北道府主次之,而徐平世這位鎮武司青龍神捕反而聽起來沒什麽影響力一樣。
沒辦法,畢竟底下的百姓不是真正官場內的官員,自然不知道其實在那三人中,真正說了算的其實是那位鎮武司的神捕,另外兩人隻是過了搭台子的而已。
不過就算如此,也有許多百姓的目光投在了徐平世身上。
因為這位神捕大人,真的好年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