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念前世可不會書法,好在,今生這具身體的原主,書法挺好,這書法技藝已被他繼承。
而且,因書法在這個時代挺重要,書法好挺有益處,自他穿越以來,除勤奮讀書習武,也在勤奮練習書法。
所以眼下,薛寶釵覺得他的書法寫得好。
《臨江仙·柳絮》這首詞則讓薛寶釵驚豔不已,認為妙極,甚是喜愛,甚至覺得,這是她迄今見過的所有詩詞中令她最喜愛的一首。
既因這首詞實在是寫得好,可以躋身於傳世經典詞作之中。
更因,這首詞表麵是在寫柳絮,實則是在借物抒懷,意蘊深刻。薛寶釵很喜歡這首詞表達的意蘊。
而薑念知道薛寶釵會喜愛這首詞。
不喜愛才奇怪呢。
這首詞在《紅樓夢》裏是薛寶釵在大觀園中寫出來的,寫的是她的個性,是她的處事態度,以及希望“好風憑借力”成為人上人的誌向。
“未料到,薑……他年紀也不大,竟有這般驚人的詩詞才華,竟能寫出令我如此喜愛的詞。”
“他擅長武藝,又擅長書法與詩詞,他竟是這般文武雙全的!”
薛寶釵又不禁悄悄讚歎。
薛蟠見薛寶釵發愣,提醒道:“妹妹,你瞧好了沒有?瞧好了就快收起來,別被媽發現了才好。”
薛寶釵如夢初醒,忙將花箋收了起來,故意對薛蟠啐道:“哪有你這樣做哥哥的,竟幫他捎這東西給我!”
薛蟠笑道:“今日一起吃酒,已是與他親近了許多。況且,既已把你許他為妾了,我與他便也算是親戚了。”
薛姨媽要請王子騰降伏薑念撤銷許妾,此事,目前隻有薛姨媽、薛寶釵二人知曉,母女倆都未告訴薛蟠的,知道薛蟠嘴鬆,告訴了薛蟠,便可能尚未抵達都中就被薑念得知了。
薛寶釵羞惱道:“什麽親戚,你別亂說!你這哥哥,愈發沒個哥哥的樣兒了,我瞧你如今倒像是巴不得我與他為妾似的,難道不知我為此多委屈難堪麽?”
薛蟠尷尬一笑,卻說道:“妹妹,其實……其實我以為,薑兄他挺好的,模樣兒好,擅長武藝,今日他寫給你的這花箋,我雖看不大懂,卻是能看出寫得好,他竟是個文武雙全的,身世又多半不凡……妹妹許妾之事都已定下,連文約都寫了,委屈又有何益,不如多想想他的好處,心內才會好受……”
不待他說完,薛寶釵便愈發羞惱地打斷:“快住口!這些話兒我可不愛聽,正如你今日幫他捎來的花箋,我不愛看的,哼!”
她忙轉身打開房門,卻又迴眸蹙眉提醒道:“今日這花箋之事,你可要保密,可不能讓媽曉得了,不然非但要數落我,連你也要一並數落的。”
說完她才走出了房門。
薛蟠愣了一下,口中嘀咕了一句:“你不愛看他的花箋?嗬,我瞧著你挺愛看的,都看得入迷了,還忙忙地收起來了!”
……
……
薛寶釵走出薛蟠的艙房後,在門口愣著沉思了一會子。
沉思過後,她咬了咬下唇,步履輕輕地來到自己與薛姨媽所居的艙房門口,見門隻開著一道縫,恰好能通過這道縫看到站在門內的鶯兒。
她悄聲喚了一聲:“鶯兒。”
適才薛蟠捎花箋給她的時候,她覺得薛蟠鬼鬼祟祟的。
一轉眼,眼下的她竟也鬼鬼祟祟的了。
站在門內的鶯兒,聞聲朝門縫看來,發現了站在門外的薛寶釵,且看見薛寶釵正在對她打眼色。作為薛寶釵的貼身丫鬟的鶯兒,立刻會意到姑娘有秘事找她,趁著薛姨媽不注意,走到門外。
鶯兒悄聲問道:“姑娘有何事?”
薛寶釵悄聲迴應:“你去房裏,將我近日新做的那雙鞋悄悄拿出來,可別被奶奶發現了,我在這門口等著。”
鶯兒“嗯”了一聲,走進了艙房。
過了片刻,鶯兒才趁著薛姨媽不注意,將一雙鞋拿了出來,忍不住好奇:“姑娘忽然命我取這雙鞋作何?是要給大爺麽?”
她可是知道,這雙鞋子是薛寶釵做給薛蟠的。
薛寶釵瞪了眼鶯兒:“你別打聽,此事機密,隻有你知我知。”
鶯兒“是”了一聲,心中愈發納悶了。
薛寶釵這才轉身,前往謝嬤嬤所居的艙房,一麵走著,一麵將薛姨媽命下人在水驛的成衣鋪子買來的一雙鞋給換掉了,換成了自己親手做的一雙鞋。
這一幕落在了鶯兒的眼裏。
鶯兒驚奇得瞪大了眼睛,心內暗道:“姑娘她竟是要把親手做的鞋送與那位薑大爺呢!怎會如此?那位薑大爺要姑娘為妾了,姑娘為此委屈得很,怎又要送親手做的鞋給他呢?”
本來,薛寶釵在猶豫過後,沒打算送生日賀禮給薑念了。
薑念突然送她的一副花箋,卻讓她情不自禁改變了主意,情不自禁想給薑念送上一份自己的賀禮。
這事兒,自然不便讓薛姨媽知道的。
薛寶釵也覺得,這事兒不該讓薑念知道的,若那個霸道的薑大爺,知道她給他送了生日賀禮,且是她親手做的鞋,便會愈發惦記她了……
薛寶釵便將自己親手做的鞋,與買來的鞋,悄悄更換。
如此,謝嬤嬤送衣服鞋襪給薑念的時候,會說都是薛姨媽命下人從水驛的成衣鋪子買來的。
而她的一份心意,藏在了其中,雖說他不知,她自己知道就好了……
當即,薛寶釵來到了謝嬤嬤所居的艙房,將事情交割清楚後,眼看著謝嬤嬤走開,她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今日,他送了我一副花箋,上頭還有一首我極愛的詞,我卻又悄悄送他一雙親手做的鞋,這……這豈不就像是互贈定情信物似的了!”
念及此,薛寶釵心中一緊,臉頰發熱,想找謝嬤嬤拿迴自己親手做的鞋,卻已來不及了,謝嬤嬤已離開薛家大船了。
“薛寶釵啊薛寶釵,今兒你怎也糊塗起來了,怎就突然腦袋發昏,做出這種傻事來了呢……”
薛寶釵愣在原地,暗自抱怨著自己。
而且,因書法在這個時代挺重要,書法好挺有益處,自他穿越以來,除勤奮讀書習武,也在勤奮練習書法。
所以眼下,薛寶釵覺得他的書法寫得好。
《臨江仙·柳絮》這首詞則讓薛寶釵驚豔不已,認為妙極,甚是喜愛,甚至覺得,這是她迄今見過的所有詩詞中令她最喜愛的一首。
既因這首詞實在是寫得好,可以躋身於傳世經典詞作之中。
更因,這首詞表麵是在寫柳絮,實則是在借物抒懷,意蘊深刻。薛寶釵很喜歡這首詞表達的意蘊。
而薑念知道薛寶釵會喜愛這首詞。
不喜愛才奇怪呢。
這首詞在《紅樓夢》裏是薛寶釵在大觀園中寫出來的,寫的是她的個性,是她的處事態度,以及希望“好風憑借力”成為人上人的誌向。
“未料到,薑……他年紀也不大,竟有這般驚人的詩詞才華,竟能寫出令我如此喜愛的詞。”
“他擅長武藝,又擅長書法與詩詞,他竟是這般文武雙全的!”
薛寶釵又不禁悄悄讚歎。
薛蟠見薛寶釵發愣,提醒道:“妹妹,你瞧好了沒有?瞧好了就快收起來,別被媽發現了才好。”
薛寶釵如夢初醒,忙將花箋收了起來,故意對薛蟠啐道:“哪有你這樣做哥哥的,竟幫他捎這東西給我!”
薛蟠笑道:“今日一起吃酒,已是與他親近了許多。況且,既已把你許他為妾了,我與他便也算是親戚了。”
薛姨媽要請王子騰降伏薑念撤銷許妾,此事,目前隻有薛姨媽、薛寶釵二人知曉,母女倆都未告訴薛蟠的,知道薛蟠嘴鬆,告訴了薛蟠,便可能尚未抵達都中就被薑念得知了。
薛寶釵羞惱道:“什麽親戚,你別亂說!你這哥哥,愈發沒個哥哥的樣兒了,我瞧你如今倒像是巴不得我與他為妾似的,難道不知我為此多委屈難堪麽?”
薛蟠尷尬一笑,卻說道:“妹妹,其實……其實我以為,薑兄他挺好的,模樣兒好,擅長武藝,今日他寫給你的這花箋,我雖看不大懂,卻是能看出寫得好,他竟是個文武雙全的,身世又多半不凡……妹妹許妾之事都已定下,連文約都寫了,委屈又有何益,不如多想想他的好處,心內才會好受……”
不待他說完,薛寶釵便愈發羞惱地打斷:“快住口!這些話兒我可不愛聽,正如你今日幫他捎來的花箋,我不愛看的,哼!”
她忙轉身打開房門,卻又迴眸蹙眉提醒道:“今日這花箋之事,你可要保密,可不能讓媽曉得了,不然非但要數落我,連你也要一並數落的。”
說完她才走出了房門。
薛蟠愣了一下,口中嘀咕了一句:“你不愛看他的花箋?嗬,我瞧著你挺愛看的,都看得入迷了,還忙忙地收起來了!”
……
……
薛寶釵走出薛蟠的艙房後,在門口愣著沉思了一會子。
沉思過後,她咬了咬下唇,步履輕輕地來到自己與薛姨媽所居的艙房門口,見門隻開著一道縫,恰好能通過這道縫看到站在門內的鶯兒。
她悄聲喚了一聲:“鶯兒。”
適才薛蟠捎花箋給她的時候,她覺得薛蟠鬼鬼祟祟的。
一轉眼,眼下的她竟也鬼鬼祟祟的了。
站在門內的鶯兒,聞聲朝門縫看來,發現了站在門外的薛寶釵,且看見薛寶釵正在對她打眼色。作為薛寶釵的貼身丫鬟的鶯兒,立刻會意到姑娘有秘事找她,趁著薛姨媽不注意,走到門外。
鶯兒悄聲問道:“姑娘有何事?”
薛寶釵悄聲迴應:“你去房裏,將我近日新做的那雙鞋悄悄拿出來,可別被奶奶發現了,我在這門口等著。”
鶯兒“嗯”了一聲,走進了艙房。
過了片刻,鶯兒才趁著薛姨媽不注意,將一雙鞋拿了出來,忍不住好奇:“姑娘忽然命我取這雙鞋作何?是要給大爺麽?”
她可是知道,這雙鞋子是薛寶釵做給薛蟠的。
薛寶釵瞪了眼鶯兒:“你別打聽,此事機密,隻有你知我知。”
鶯兒“是”了一聲,心中愈發納悶了。
薛寶釵這才轉身,前往謝嬤嬤所居的艙房,一麵走著,一麵將薛姨媽命下人在水驛的成衣鋪子買來的一雙鞋給換掉了,換成了自己親手做的一雙鞋。
這一幕落在了鶯兒的眼裏。
鶯兒驚奇得瞪大了眼睛,心內暗道:“姑娘她竟是要把親手做的鞋送與那位薑大爺呢!怎會如此?那位薑大爺要姑娘為妾了,姑娘為此委屈得很,怎又要送親手做的鞋給他呢?”
本來,薛寶釵在猶豫過後,沒打算送生日賀禮給薑念了。
薑念突然送她的一副花箋,卻讓她情不自禁改變了主意,情不自禁想給薑念送上一份自己的賀禮。
這事兒,自然不便讓薛姨媽知道的。
薛寶釵也覺得,這事兒不該讓薑念知道的,若那個霸道的薑大爺,知道她給他送了生日賀禮,且是她親手做的鞋,便會愈發惦記她了……
薛寶釵便將自己親手做的鞋,與買來的鞋,悄悄更換。
如此,謝嬤嬤送衣服鞋襪給薑念的時候,會說都是薛姨媽命下人從水驛的成衣鋪子買來的。
而她的一份心意,藏在了其中,雖說他不知,她自己知道就好了……
當即,薛寶釵來到了謝嬤嬤所居的艙房,將事情交割清楚後,眼看著謝嬤嬤走開,她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今日,他送了我一副花箋,上頭還有一首我極愛的詞,我卻又悄悄送他一雙親手做的鞋,這……這豈不就像是互贈定情信物似的了!”
念及此,薛寶釵心中一緊,臉頰發熱,想找謝嬤嬤拿迴自己親手做的鞋,卻已來不及了,謝嬤嬤已離開薛家大船了。
“薛寶釵啊薛寶釵,今兒你怎也糊塗起來了,怎就突然腦袋發昏,做出這種傻事來了呢……”
薛寶釵愣在原地,暗自抱怨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