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內城清風茶樓。
張縛、孔興燮、李弘濟、蔣秉忠、魏家家主魏旺財正在把酒言歡。
白花花的銀子沒有白花,籠絡的一兩萬青皮全都打了雞血,那些不明所以的百姓跟著雞飛狗跳,直接或被動參與騷亂的人群達到數萬人。
京師多處商鋪民宅被燒,很多百姓被打死打傷,直到夜幕降臨前才慢慢消停,看著錦衣衛、五城兵馬司疲於奔命,他們心頭無比舒爽。
青皮流氓雖被殺被抓不少,不過在他們眼中,這些人連小小的棋子都算不上,其賤命根本無關痛癢。
“諸位兄台!”
梁廷棟急匆匆進入雅間。
“梁兄辛苦,快快來坐!”
張縛麵帶笑意招唿。
梁廷棟臉色發黑,一屁股坐在空凳子上。
“梁侍郎這是怎麽了?”
李弘濟問道。
“諸位,老夫感覺今日極度異常。”
“哈哈哈,我等籌劃這麽久,京師這般熱鬧,自然與往日有別,梁兄難道不該感到高興嗎?”
李弘濟風輕雲淡。
“侯爺,自騷亂一起,各中樞衙門就被東廠嚴密監督,任何人不得離開值房,晚間下值後近半個時辰,才允許百官恢複自由,梁某這才從衙門出來。”
“很正常嘛,據聞天子已陷入昏迷,曹化淳自然不敢怠慢,此舉很合理啊。”
“侯爺此言差矣,梁某離開時才獲知,六部尚書及各部侍郎,今早就被孫承宗召進皇城,且不得離開文淵閣半步。”
“什麽?”
張縛一愣,隨即站起身。
“也就是說,六部大員都被叫去了,唯獨你梁大人不在此列?”
張縛眼睛睜得大大的。
“正是!”
張縛感到不妙,心中有些慌亂,李弘濟也陷入思考。
孫承宗召集各部尚書侍郎,那孔貞運、鄭三俊兩個吏部侍郎被關在魏家糧米店,想來失蹤之事已被第一時間發覺。
“梁兄,有無關於找尋孔、鄭二人的消息?”
梁廷棟微微搖頭。
這事兒他還真不清楚,兩人失蹤雖早遲都會被察覺,這一點沒啥,隻是內閣單單不召他,這檔子就蹊蹺了。
幾息功夫後,張縛再度開口。
“諸位,東廠錦衣衛已不同往日,內閣肯定已發現端倪,這訊息來得太遲了,料那孫承宗已有防範,我等須好生籌劃!”
“西銘先生莫慌,容李某想想!”
李弘濟隨即說道。
要是他們早點知道這件事,今日就不單是騷亂了,而是提前一天行動,將文武百官製服,然後衝入坤寧宮,把準備好的小皇袍給太子披上。
孫承宗將大員集中在一起,顯然有禁足等各種成分,已經到了事不宜遲的地步。
“來人!”
李弘濟朝雅間外大吼。
一個家丁進入屋內。
“老爺。”
“趁現在還未宵禁,你立即去軍營找大少爺,讓京營兵今夜就行動!”
“是!”
“另外馬上命人潛出城去,天津三衛接令後立即進京!”
“小人遵命!”
“侯爺,如此我等計劃就被打亂了。”
梁廷棟拱手。
“罷了,大不了提前幾個時辰,月黑風高,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李弘濟擺手,計劃是死的,人卻是活的,隻要大方針在,輕微調整並無不妥。
而且從早上到現在,錦衣衛與兵馬司隻有應付的份,京營和皇城禁衛毫無反應,也沒有像樣的旨意從皇宮傳出,他並不太慌張。
一旁的張縛想想也對,對方有所提防,不可能再按部就班,他代表大多數東林人,屬於未來最大的受益者,不過刀兵相見這種事,還得由武夫們來。
“大家都坐下喝酒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等籌劃數月,哪有那麽弱不禁風!”
李弘濟說得對,梁廷棟拱了拱手表示應允,除開爵位外,其實他的任何地位都比李弘濟高,但卻一直遵從著這個家夥。
李弘濟等人沒少往遼東運東西,比那幫落馬晉商差不了多少,通州魏家也在庇佑下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自己多年前就是兵部尚書,仕途幾起幾落,早都被李弘濟拉下水,與眼前的人一榮俱榮,一毀俱毀。
......
內城北麵京營駐地,劉文炳正不安地踱著步子。
今早收到何總兵指令,要他一旦接到兵符,就得按命令嚴格執行。
騷亂持續了一天,至今無任何最新軍令,外麵有錦衣衛和兵馬司維持,暫時無虞。
可軍營中透露著某種莫名的壓抑感,令他很是不安。
“啟稟將軍,內閣有密令到,此乃兵符!”
不多時,親兵隊長進屋,遞上一個小盒子和一封密信。
劉文炳顯得詫異,兵符咋由內閣送來,還直接給自己傳令,這是啥意思?
不待過多思考,接過盒子打開,確認兵符無虛假,隨即將密信拆開。
十餘息功夫後,劉文炳啥都明白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五表兄把自己給忽悠慘了!
這麽多天來聽說宣府戰敗,又聽說五表兄病入膏肓,自己一個人時,不知偷偷抹了多少次眼淚。
今日騷亂四起,他不是傻子,明顯有人趁皇帝病重搞事情,還暗罵過內閣若幹次。
皇帝“生病”,你內閣為啥不強力製止騷亂?
搞半天是眼光太狹小,五表哥在四百裏外活得好好的,純屬自己孟浪了。
劉文炳終於露出一抹笑容,隨後又變得凝重。
因為密信中提到,讓他嚴防勳貴舊部及其子弟,這些人恐有異心。
劉文炳頓然醒悟,怪不得這些時日營中怪怪的,原來症結點在此處。
他本想讓千戶李國禎過來,商議應對之策,不過聯想到此人與勳貴子弟普遍交情不差,說不定就是賊人,當下已時不我待,隨即向親兵隊長下令:
“從現在起,親衛隊嚴密監視勳貴子弟及舊部,若有人作亂,格殺勿論!”
“遵命!”
劉文炳猛地倒吸涼氣。
軍營中有近5千人,可何總兵在城外,孫副將在宣府,其它的兵還在保定府、河間府等地配合督察院裁撤衛所,有的則被派往山東。
如今連同何總兵,所部總共也就兩萬人上下,而他營中的勳貴舊部及其子弟若幹。
倘若亂起來,情況還真難以把控。
自己指揮得動的人究竟有多少?劉文炳瞬間倍感心跳加速。
張縛、孔興燮、李弘濟、蔣秉忠、魏家家主魏旺財正在把酒言歡。
白花花的銀子沒有白花,籠絡的一兩萬青皮全都打了雞血,那些不明所以的百姓跟著雞飛狗跳,直接或被動參與騷亂的人群達到數萬人。
京師多處商鋪民宅被燒,很多百姓被打死打傷,直到夜幕降臨前才慢慢消停,看著錦衣衛、五城兵馬司疲於奔命,他們心頭無比舒爽。
青皮流氓雖被殺被抓不少,不過在他們眼中,這些人連小小的棋子都算不上,其賤命根本無關痛癢。
“諸位兄台!”
梁廷棟急匆匆進入雅間。
“梁兄辛苦,快快來坐!”
張縛麵帶笑意招唿。
梁廷棟臉色發黑,一屁股坐在空凳子上。
“梁侍郎這是怎麽了?”
李弘濟問道。
“諸位,老夫感覺今日極度異常。”
“哈哈哈,我等籌劃這麽久,京師這般熱鬧,自然與往日有別,梁兄難道不該感到高興嗎?”
李弘濟風輕雲淡。
“侯爺,自騷亂一起,各中樞衙門就被東廠嚴密監督,任何人不得離開值房,晚間下值後近半個時辰,才允許百官恢複自由,梁某這才從衙門出來。”
“很正常嘛,據聞天子已陷入昏迷,曹化淳自然不敢怠慢,此舉很合理啊。”
“侯爺此言差矣,梁某離開時才獲知,六部尚書及各部侍郎,今早就被孫承宗召進皇城,且不得離開文淵閣半步。”
“什麽?”
張縛一愣,隨即站起身。
“也就是說,六部大員都被叫去了,唯獨你梁大人不在此列?”
張縛眼睛睜得大大的。
“正是!”
張縛感到不妙,心中有些慌亂,李弘濟也陷入思考。
孫承宗召集各部尚書侍郎,那孔貞運、鄭三俊兩個吏部侍郎被關在魏家糧米店,想來失蹤之事已被第一時間發覺。
“梁兄,有無關於找尋孔、鄭二人的消息?”
梁廷棟微微搖頭。
這事兒他還真不清楚,兩人失蹤雖早遲都會被察覺,這一點沒啥,隻是內閣單單不召他,這檔子就蹊蹺了。
幾息功夫後,張縛再度開口。
“諸位,東廠錦衣衛已不同往日,內閣肯定已發現端倪,這訊息來得太遲了,料那孫承宗已有防範,我等須好生籌劃!”
“西銘先生莫慌,容李某想想!”
李弘濟隨即說道。
要是他們早點知道這件事,今日就不單是騷亂了,而是提前一天行動,將文武百官製服,然後衝入坤寧宮,把準備好的小皇袍給太子披上。
孫承宗將大員集中在一起,顯然有禁足等各種成分,已經到了事不宜遲的地步。
“來人!”
李弘濟朝雅間外大吼。
一個家丁進入屋內。
“老爺。”
“趁現在還未宵禁,你立即去軍營找大少爺,讓京營兵今夜就行動!”
“是!”
“另外馬上命人潛出城去,天津三衛接令後立即進京!”
“小人遵命!”
“侯爺,如此我等計劃就被打亂了。”
梁廷棟拱手。
“罷了,大不了提前幾個時辰,月黑風高,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李弘濟擺手,計劃是死的,人卻是活的,隻要大方針在,輕微調整並無不妥。
而且從早上到現在,錦衣衛與兵馬司隻有應付的份,京營和皇城禁衛毫無反應,也沒有像樣的旨意從皇宮傳出,他並不太慌張。
一旁的張縛想想也對,對方有所提防,不可能再按部就班,他代表大多數東林人,屬於未來最大的受益者,不過刀兵相見這種事,還得由武夫們來。
“大家都坐下喝酒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等籌劃數月,哪有那麽弱不禁風!”
李弘濟說得對,梁廷棟拱了拱手表示應允,除開爵位外,其實他的任何地位都比李弘濟高,但卻一直遵從著這個家夥。
李弘濟等人沒少往遼東運東西,比那幫落馬晉商差不了多少,通州魏家也在庇佑下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自己多年前就是兵部尚書,仕途幾起幾落,早都被李弘濟拉下水,與眼前的人一榮俱榮,一毀俱毀。
......
內城北麵京營駐地,劉文炳正不安地踱著步子。
今早收到何總兵指令,要他一旦接到兵符,就得按命令嚴格執行。
騷亂持續了一天,至今無任何最新軍令,外麵有錦衣衛和兵馬司維持,暫時無虞。
可軍營中透露著某種莫名的壓抑感,令他很是不安。
“啟稟將軍,內閣有密令到,此乃兵符!”
不多時,親兵隊長進屋,遞上一個小盒子和一封密信。
劉文炳顯得詫異,兵符咋由內閣送來,還直接給自己傳令,這是啥意思?
不待過多思考,接過盒子打開,確認兵符無虛假,隨即將密信拆開。
十餘息功夫後,劉文炳啥都明白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五表兄把自己給忽悠慘了!
這麽多天來聽說宣府戰敗,又聽說五表兄病入膏肓,自己一個人時,不知偷偷抹了多少次眼淚。
今日騷亂四起,他不是傻子,明顯有人趁皇帝病重搞事情,還暗罵過內閣若幹次。
皇帝“生病”,你內閣為啥不強力製止騷亂?
搞半天是眼光太狹小,五表哥在四百裏外活得好好的,純屬自己孟浪了。
劉文炳終於露出一抹笑容,隨後又變得凝重。
因為密信中提到,讓他嚴防勳貴舊部及其子弟,這些人恐有異心。
劉文炳頓然醒悟,怪不得這些時日營中怪怪的,原來症結點在此處。
他本想讓千戶李國禎過來,商議應對之策,不過聯想到此人與勳貴子弟普遍交情不差,說不定就是賊人,當下已時不我待,隨即向親兵隊長下令:
“從現在起,親衛隊嚴密監視勳貴子弟及舊部,若有人作亂,格殺勿論!”
“遵命!”
劉文炳猛地倒吸涼氣。
軍營中有近5千人,可何總兵在城外,孫副將在宣府,其它的兵還在保定府、河間府等地配合督察院裁撤衛所,有的則被派往山東。
如今連同何總兵,所部總共也就兩萬人上下,而他營中的勳貴舊部及其子弟若幹。
倘若亂起來,情況還真難以把控。
自己指揮得動的人究竟有多少?劉文炳瞬間倍感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