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全場嘩然。


    前段時日皇帝在大街上說,三年內會取消所有徭役,看來早都作出計較。


    在場者都不是傻子,如此工匠必然會增多,積極性也將提高,產量明顯會噌噌往上。


    “畢愛卿,今日已五月初二,按此法推行,本月可產出幾何?”


    畢懋康思慮些許,拱手道:


    “陛下,可產三千支!”


    “甚好!”皇帝給了他一個笑容。


    接著又道:


    “燧發槍乃我朝機密,凡接觸者不得泄露半分,若有違反按叛國罪論處!”


    “臣等遵旨!”


    以目前改良版水平,崇禎估計已與歐洲相差無幾,在東方乃一枝獨秀。


    叛徒孔有德將鑄炮技術帶給建奴,他可不想重蹈覆轍,因此必須保密。


    “卿等迴去後積極營造,朕等你們的好消息!”


    “臣等(奴婢)遵旨!”


    製造局幾個官員離去,黃得功上前:


    “陛下,要是有更多座鍾,那火銃操練方麵將更為精準。”


    崇禎想了想,這倒確實如此。


    以西洋鍾檢驗裝彈到射擊的全過程耗時,但凡有輕微差異都可隨時暴露。


    而且有了那東西,老祖宗的記時傳統將徹底進行顛覆。


    當初派曹化淳的人去福建,千裏眼倒搞來十多支,可惜隻有五個座鍾,還貴得嚇人。


    自己留了一個,另外四個全給了禁軍,這玩意兒確實太少了。


    “朕會想辦法,放心,屆時每個百戶甚至每個小旗都會有!”


    “那實在大善,臣多謝陛下!”


    黃得功字正腔圓。


    “諸位,火銃兵需要加緊騎術操練,待燧發槍列裝,朕就有真正的槍騎兵了,哈哈哈...”


    想起燧發槍的威力與產量,皇帝有些得意。


    “如此陛下之設想,用不了多久就會一一實現!”


    “那是,那是,陛下乃戰術大家也!”


    “何止戰術,末將以為堪稱戰略大師也毫不為過!”


    “......”


    一通彩虹屁,皇帝全部笑納。


    馬屁話誰不愛聽,龍屁股任誰也願意去拍。


    收起笑意,崇禎一臉嚴肅:


    “諸位,朕見兵種混合演練尚顯稚嫩,諸位擔子不輕巧啊。”


    “臣...臣等有罪!”


    這句話味道不對,剛把皇帝拍高興,一轉眼就提到痛楚,大家都有點難堪。


    “哎,禁軍整訓時日甚短,新兵也多,朕何嚐不知,卿等再加把勁,定會越練越勇!”


    崇禎勉勵道。


    “臣等謹記!”


    得到聖上鼓勵,諸將舒服了不少。


    其實對於當下,崇禎已經非常滿意了,雖操練還需時日,但每次來看到的變化都不一樣。


    楊廷麟、虎大威、曹變蛟早已適應禁軍氛圍。


    黃得功周遇吉兩個主官,成天趴在訓練場,晚上還要學“張飛繡花”。


    通過兩個多月的文化課,隨便找個兵卒出來,都能說上幾句聖諭怎麽怎麽,隨時為陛下效死等等。


    文化課效果非常之好,皇帝偶爾還親自授課,官兵思想得到質的提升。


    除灌輸忠君外,更是大力植入家國情懷,大老粗們識得了很多字,頭腦略微靈活者,已經可以讀書看報。


    軍心士氣頗佳,崇禎相信再過段時日,完全具備一戰之力。


    若再來一場戰爭洗禮,必會傲視華夏!


    ......


    兩天後,皇極殿早朝。


    近日溫黨、鳳陽諸案審議完畢,晉商案也已移交三法司。


    還盛傳福王即將押解進京的消息,文官們又開始活躍了。


    昨晚迴京瞄了一眼,對案件發表看法的奏章多出好幾箱。


    崇禎讓王承恩拿去燒掉,接著問候了一遍文官的十九代祖宗。


    “啟奏陛下,鳳陽案已全部過堂,臣請陛下禦覽。”


    刑部尚書馮英,捧著厚厚一遝卷宗。


    “愛卿無需上呈,直接說結果。”


    “遵旨!”


    “陛下,經三法司會審,楊吳二人隱瞞不報,造成皇陵被焚,中都等地慘遭塗炭,乃失職瀆職。


    經查明,楊一鵬本已發出奏報,卻被吳振纓派人攔下,楊一鵬半月後方才知曉奏章被攔,然瀆職之罪無可厚非。


    兩人尚有貪墨罪行,楊貪墨三千兩,吳九萬四千兩,擬定判處二人斬立決,家眷流放家產充公,請陛下聖裁!”


    “小小巡按竟敢攔截總督奏報?貪汙竟如此之多!”


    “正是!”


    崇禎心中嗬嗬,苟日的吳振纓,仗著溫匹夫可謂膽大包天。


    但楊一鵬與其判決一致,明顯不公,他可不願意八年後再給他翻案。


    隨即道:


    “吳振纓該殺,按三司意見辦理,著楊一鵬革除官身,去鳳陽守靈三年!”


    “遵旨!”


    馮英高聲領命。


    “陛下,臣以為不妥!”


    大理寺卿張承詔出班。


    “有何不妥?”


    “楊一鵬身為地方主官,鳳陽之事舉國震驚,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崇禎微愣,以往印象中張承詔尚算剛正,如此說法,是不是有啥名堂?


    “張愛卿執意要判楊一鵬死刑嗎?”


    “正是!”


    望了馮英、黃道周一眼,馮英點了下頭,黃道周則眼觀鼻,鼻觀心。


    “楊一鵬論瀆職都稍顯牽強,貪墨三千兩,針對朝堂文武恐怕隻能屈居末位吧?愛卿此般,豈不有草菅人命之嫌!”


    “陛下,臣...臣...”


    果然一說就中,崇禎冷笑道:


    “你乃辦案者,豈可受外界幹擾!”


    張承詔心中一驚,其實他也覺得楊一鵬罪不至死。


    可奈何經不住同僚們的嘴巴啊,溫黨都倒台了,也就把心一橫放了水。


    “張承詔,你作為三品大員,難道就分不清誰在心懷不軌嗎?愛卿既然無法堅守底線,朕看你還是請辭歸鄉吧!”


    眾臣大驚失色。


    連日來很多人一直瞎逼逼,說該怎麽判,又該怎樣怎樣雲雲。


    這下沒整死溫黨餘孽,反而把老好人張承詔給整下課了。


    不過也好,又多出一個空位子。


    大明文官總喜歡凡事插上一腳,一副為國為民,其實背地裏全是髒東西。


    崇禎突然生出一絲悲涼,怪不得便宜爺爺不想上朝,寧肯靠奏章治天下。


    怪不得便宜皇兄寧願當木匠,縱容魏忠賢與東林黨硬剛。


    現在終於有點理解他們了。


    如今通過革新,朝堂可以說已經好出許多,結果卻仍舊很爛。


    真不知原主小弟弟是怎樣熬過八年的,實在可悲可歎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