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華夏日報!”


    “朝廷新出華夏日報,一文錢一份!”


    “賣報...重大新聞...”


    “內閣下台、勳貴貪墨...當今天子震怒...”


    京師各條大街,一些十來歲孩童背著布包,舉著不知名的紙張,高聲叫賣。


    “小哥兒,你方才叫嚷啥...啥報?”


    “這位前輩,此乃華夏日報,由宮裏刊印,隻要一文錢。”


    “來一份。”


    “好嘞,您收好!”


    一個商人模樣的中年人,帶著狐疑,匆匆接過報紙。


    瞬間便被醒目標題吸引,越看越驚,不禁駐步閱讀起來。


    外城城東,衙門一張貼告示處。


    一個書生舉著報紙,周邊圍著數十人群。


    “重大新聞,朝堂驚變,關乎天下黎民......


    “快念啊,你這後生,你都嚷這麽久了,還墨跡啥?”


    “老丈稍等,小生馬上,小生馬上。”


    “......”


    “喂,稍後別念得文鄒鄒的,我等可聽不懂。”


    “老哥莫急,此報紙寫的都是白話。”


    “那快念啊。”


    書生連忙作揖,清了清嗓子。


    “華夏日報頭條,溫體仁內閣集體下台!”


    “本報消息,溫體仁等內閣諸臣,蒙蔽天子數年。


    長期屍位素餐、極度貪汙腐敗!


    溫體仁等不顧天下黎民,禍亂朝綱,中飽私囊,家產無數。


    當今聖上洞察其奸,於前日將一幹人通通拿下。


    如何論罪,待審訊後不日,將公之於眾!”


    百姓們聞言,倍感震驚。


    “苟日的,怪不得建奴兩度劫掠京師,流寇四起,聖上祖墳都被毀了。


    原來天子被奸臣蒙蔽......”


    “是啊,自古以來奸臣當道,天子將其鏟除,吾皇聖明也!”


    “苟日的,貪了多少錢?上麵有沒有說啊?”


    “沒有呢,報紙上說審訊後會予以公布。”


    “苟日的,呸...”


    “後生,接著念呀,”老頭催促。


    “大家安靜,還有很多訊息,可否待小生念完再議。”


    “好好好,念吧,念...”


    眾人七嘴八舌。


    “四朝元老孫承宗,於大明危難之際力挽狂瀾,重組內閣。


    天子任命其為首輔,次輔錢龍錫,閣臣範景文、畢自嚴、李邦華。


    六部部分尚書也予以調整,文震孟升任吏部尚書,畢自嚴兼任戶部尚書...”


    “是經營遼東那個孫閣老嗎?”


    “正是!”


    “那大明有救了!”


    “是啊,是啊...”


    百姓們議論起來,聚攏的人越來越多。


    書生繼續念到:


    “成國公朱純成等十餘勳貴文武,霸占地方草菅人命,勾結商人哄抬糧價,貪墨軍餉,天子前日已將諸人禁足府上。


    經查,所涉錢糧特別巨大,情節特別惡劣!


    天子震怒,命錦衣衛詳查並三司會審,而後事實將昭告天下!”


    “竟然幹這麽多傷天害理之事啊,實在可恥!”


    “是啊,小人去年買過一兩三錢一石的米,原來是這幫人幹的,真該被千刀萬剮!”


    “對對對...”


    “後生,特別巨大是多大?”


    “這...,小生以為,應該不下一百萬兩!”


    書生比較篤定地說道。


    “啊?這麽多啊?”


    “該殺!該殺啊!”


    “那是那是!”


    “幸好當今聖上明察秋毫,實乃我大明之幸!”


    “對對對,天子英明!”


    “......”


    百姓們異常憤怒,又無比歎服。


    “這裏還有消息,皇家官地廣招無地百姓,賦稅百抽十五...”


    “禁衛軍招兵,頓頓飽飯軍餉優厚...”


    “我要報名!”


    “我要報名!”


    “敢問小哥,方才你說是在哪兒報名...”


    “莫急莫急,小生再複述一遍。”


    “快快快!”


    ......


    此種情形,在城中各個地方,悉數上演。


    ......


    工部值房議事廳。


    王徵及十餘個官員,正行著君臣禮儀。


    劉遵憲被內閣叫去議事,畢懋康暫未到任,工部就王徵官位最高。


    諸臣沒想到皇帝會親臨值房,在大明兩百多年長河中,實屬罕見。


    見隊列中有一個老外,崇禎有些微愣,此人是誰呢?莫非是老湯?


    “王愛卿,你將屬下給朕介紹一番。”


    “遵旨!”


    王徵將十餘官員一一介紹起來。


    他才上任兩天,這些官員名字職位幾乎信手拈來。


    當介紹到最後兩個人時,王徵說道:


    “稟陛下,此乃軍器局主事焦勖,今日受微臣之命,特邀欽天監湯神父,商討鑄炮事宜。”


    說完指著那外國人:


    “此乃欽天監五官正,湯若望是也!”


    “嗯。”


    記得兩年前聽徐光啟提起過,欽天監招了個西洋人編修曆法。


    對於西洋人,崇禎其實很不感冒,他們到大明來,不外乎最終目的就是想傳教。


    後世偉人說得好,吸取精華拋棄糟粕,好的東西就用唄,不好的得留個心眼。


    至於焦勖這種小官,以前根本就不清楚。


    幸好前世在史書上看到過,知道這兩個都是火炮牛人。


    好像在原主老哥快要上吊前,有本《火攻挈要》問世,就是由焦勖與湯和尚合編的。


    很好嘛,一個個都冒出來了,崇禎忙問:


    “湯愛卿,你那曆書編修得如何了?”


    湯若望一愣,大明天子日理萬機,竟然知道這些?


    “稟陛下,曆書已於近日校稿完畢,不日即可刊印!”


    “嗯,很好,愛卿辛苦!”


    “謝陛下!”


    沒去問他傳教的事兒,反正老子會防著你的,也別想竊取我朝機密。


    崇禎接著道:


    “依朕看,你就別在欽天監了,到工部來研究紅夷炮吧。”


    湯若望沒有遲疑,隨口迴複:


    “臣謹遵聖諭!”


    “哈哈哈,很好!”


    望向王徵:


    “朕欲成立大明科學院,暫歸屬於工部,下麵設若幹院士、博士等職,專攻科學研究。”


    王徵微愣,作揖道:


    “敢問陛下,何謂科學院?”


    “科學便是朕所說經世之學,包含農耕、織造、醫學、火器、工物器具等各個方麵。


    涉及人吃、穿、住、行、欲、戰、讀等一切事物研究。


    經世之學講求學以致用,朕稱其為科學,科學院,即從事科學研究之衙門也!”


    王徵沉吟片刻,猛然會意,高唿:


    “陛下此舉曠絕古今,實乃我大明之幸!”


    說完一副喜滋滋表情,甚至有絲興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