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接過細看,倒吸一口涼氣。
本次宣府都司、萬全都司高官幾乎一個不漏,連萬全下屬十四個衛所都有牽連。
宣府參將、營兵中的軍官涉案好幾個,宣府衙門參政等官員高達十餘人。
駐宣府的一個錦衣衛百戶,總旗以上全員覆沒。
山西、大同也有十餘文武牽涉,高文采已遣人前去捉拿。
除晉商八大家外,另外三個小點的家族也積極參與。
成國公、撫寧候、陽武侯名列其中,還有兵部、工部、戶部官員等等。
前閣臣王應熊、兵部尚書張鳳翼涉案,再前任首輔周道登都有牽連,可惜那家夥三年前就掛掉。
江南大小官員涉及好幾個,宣鎮文武官員家產已被查抄,搜出的財物若幹。
晉商在宣府的宅院全部被封,銀錢尚在清點中,家鄉老宅也已派人前去查封。
連陳新甲那愛財如命的家夥,都主動交出二十餘萬白銀。
李若鏈收到情報後就派人去了江南,捉拿供狀中的江南官員。
唯一遺憾,就是當中沒有宗室的影子。
“啪!”
崇禎放下文書。
“混賬!混賬!”
皇帝發怒,李若鏈大氣兒不敢出。
其實此刻的天子,心裏頭高興慘了,抄家拿人真特麽爽。
晉商家產雖未點清,但肯定非常多。
陳新甲立了大功,以往受賄之事可不予計較,若有下次決不輕饒。
深吸幾口氣,努力平複心境,開口道:
“命高文采加緊清查,將涉案人與現銀珍寶,通通給朕拉迴來!”
“遵旨!”
“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報。”
“說!”
“據手下反饋,京郊寺院那兩個和尚在牆子嶺見了一個人,手下仍在嚴密監視。”
“嗯,”崇禎點頭,不說還差點把這茬給忘了。
晉商一案未涉及徐允禎梁廷棟,看來應該是另外一條線。
從當下痕跡看並未參與走私,莫非涉獵其它?
猛地一驚,大腦裏一下子閃出兩個字:
“間諜!”
忙吩咐道:
“繼續嚴密監視,和尚說不定就是建奴細作,在給奴酋送情報!”
“遵旨!”
李若鏈也產生過這個念頭,如今皇帝一說,更加篤定就是如此。
一提到間諜,崇禎又聯想到這一時期,可能存在的諸多泄密漏洞。
上次在工部接見過湯若望,之後就命李若鏈監視西洋人,杜絕他們擴大傳教。
隨口問道:
“西夷人傳教有何情況?”
李若鏈微愣,給皇帝稟報晉商呢,一下子問這個幹嘛。
“陛下,西夷人在宣武門教堂傳教,多為平民加入,官紳甚少。
工部王侍郎、焦博士等少數幾個朝臣入教,與湯神父交往頗深。”
“王徵等人朕是知曉的,朕自會處理,那教堂是萬曆年間所建那座嗎?”
“正是!”
“嗯,那些入教百姓愛卿想個法子,讓他們悉數退教。
堅決杜絕西夷人蠱惑百姓,具體如何辦你自己想辦法,但不得傷人性命。”
李若鏈很狐疑,不過皇帝的命令他隻能遵從。
見他懵懵的,崇禎說道:
“建奴能派細作到大明,西夷就不可以嗎?華夏精髓絕不可被西夷竊取。
西夷人之野心遠超建奴,朕要利用他們,但也得嚴加防範。
閩粵、江南、山東一帶西教盛行,你通知那邊的人,同樣不得有誤!”
“臣遵旨!”
李若鏈終於明白了。
他一直以為洋和尚能幹個啥,還真沒想到這一層麵。
說到這兒,崇禎準備某天專門召見一下王徵等“洋務派”。
文化入侵非常可怕,得讓他們知曉利害。
交涉完這檔子事兒,重歸晉商事務。
“李指揮使!”
“臣在!”
“你即刻迴京傳諭,告知百官明日早朝!
兵部、工部、戶部全體官員必須參加,京營參將以上武官、禁足之勳貴全部上朝!”
“遵旨!”
李若鏈匆匆離去,原本後日才是上朝日,聖上此般安排,意圖非常明顯。
高文采連夜從宣府快馬傳迴消息,理論上朝中文武應該暫不知曉。
但若是再拖一日,那就不一定了。
王承恩開始收拾東西,崇禎叫來何可綱,給他安排了另外一個事務。
迴到宮裏天色尚早。
剛換洗一通,小太監進門稟報。
“啟稟皇爺,內閣諸公求見!”
“噢?”
皇帝納悶,前腳剛到內閣就集體出現,想來有大事兒。
“快傳!”
暖閣中,閣臣們喜形於色,一通君臣禮儀。
見他們很愉悅的樣子,孫承宗還拿著奏本,隨口問道:
“不知諸位愛卿有何事務?”
“陛下,大捷啊!”
孫承宗聲音洪亮。
“何來大捷?”
“陛下,兩刻鍾前盧象升捷報直達軍機處,臣便召集內閣向陛下報喜!”
說完將奏本奉上。
崇禎接過一看:
“好!好!好!”
聖上接連三聲好,眾人全都興奮不已。
“曹文詔勇猛也,左懋第良才也!
左良玉殺俘可不予理會,盧象升知道如何處置,擒獲賊首闖塌天,大捷非虛!”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閣臣們齊聲道賀。
這份捷報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左良玉殺俘。
不過皇帝都不計較,他們也不便多說,屆時朝中文官要怎樣,待以後再說。
“陛下,賊首數日後便可押進京師,是否獻俘祭告上蒼?”
孫承宗問道。
崇禎略微思考。
按理獲得如此戰果,相當於給大明注入一支強心針,搞搞儀式實在應該。
可他並不喜歡這種繁縟禮節,連當初派人去鳳陽祭陵,也僅讓南京鎮守太監去處理。
如果主持獻俘,威望能得到一定提升,卻並非他心中所願。
倘若是自己禦駕親征抓捕的,那樣還差不多,這份榮耀還是讓給臣子算了。
“著禮部即刻籌辦,屆時由孫愛卿擔任主祭,內閣諸公副祭,在京七品以上文武全部參與!”
“陛下,這...”
閣老們愕然,主持獻俘祭天能收獲名聲,皇帝卻滿不在乎。
讓臣子去經辦倒是恩寵至極,卻也誠惶誠恐。
“卿等放心去辦便是。”
“臣遵旨!”
眾臣領命,都被皇帝的高風亮節所折服。
緩了緩,崇禎接著說:
“此事就此安排,另外有件大事需告知卿等,免得明日早朝讓諸位措手不及!”
“臣等洗耳恭聽!”
“晉商已悉數落馬,蛀蟲末日到也!”
本次宣府都司、萬全都司高官幾乎一個不漏,連萬全下屬十四個衛所都有牽連。
宣府參將、營兵中的軍官涉案好幾個,宣府衙門參政等官員高達十餘人。
駐宣府的一個錦衣衛百戶,總旗以上全員覆沒。
山西、大同也有十餘文武牽涉,高文采已遣人前去捉拿。
除晉商八大家外,另外三個小點的家族也積極參與。
成國公、撫寧候、陽武侯名列其中,還有兵部、工部、戶部官員等等。
前閣臣王應熊、兵部尚書張鳳翼涉案,再前任首輔周道登都有牽連,可惜那家夥三年前就掛掉。
江南大小官員涉及好幾個,宣鎮文武官員家產已被查抄,搜出的財物若幹。
晉商在宣府的宅院全部被封,銀錢尚在清點中,家鄉老宅也已派人前去查封。
連陳新甲那愛財如命的家夥,都主動交出二十餘萬白銀。
李若鏈收到情報後就派人去了江南,捉拿供狀中的江南官員。
唯一遺憾,就是當中沒有宗室的影子。
“啪!”
崇禎放下文書。
“混賬!混賬!”
皇帝發怒,李若鏈大氣兒不敢出。
其實此刻的天子,心裏頭高興慘了,抄家拿人真特麽爽。
晉商家產雖未點清,但肯定非常多。
陳新甲立了大功,以往受賄之事可不予計較,若有下次決不輕饒。
深吸幾口氣,努力平複心境,開口道:
“命高文采加緊清查,將涉案人與現銀珍寶,通通給朕拉迴來!”
“遵旨!”
“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報。”
“說!”
“據手下反饋,京郊寺院那兩個和尚在牆子嶺見了一個人,手下仍在嚴密監視。”
“嗯,”崇禎點頭,不說還差點把這茬給忘了。
晉商一案未涉及徐允禎梁廷棟,看來應該是另外一條線。
從當下痕跡看並未參與走私,莫非涉獵其它?
猛地一驚,大腦裏一下子閃出兩個字:
“間諜!”
忙吩咐道:
“繼續嚴密監視,和尚說不定就是建奴細作,在給奴酋送情報!”
“遵旨!”
李若鏈也產生過這個念頭,如今皇帝一說,更加篤定就是如此。
一提到間諜,崇禎又聯想到這一時期,可能存在的諸多泄密漏洞。
上次在工部接見過湯若望,之後就命李若鏈監視西洋人,杜絕他們擴大傳教。
隨口問道:
“西夷人傳教有何情況?”
李若鏈微愣,給皇帝稟報晉商呢,一下子問這個幹嘛。
“陛下,西夷人在宣武門教堂傳教,多為平民加入,官紳甚少。
工部王侍郎、焦博士等少數幾個朝臣入教,與湯神父交往頗深。”
“王徵等人朕是知曉的,朕自會處理,那教堂是萬曆年間所建那座嗎?”
“正是!”
“嗯,那些入教百姓愛卿想個法子,讓他們悉數退教。
堅決杜絕西夷人蠱惑百姓,具體如何辦你自己想辦法,但不得傷人性命。”
李若鏈很狐疑,不過皇帝的命令他隻能遵從。
見他懵懵的,崇禎說道:
“建奴能派細作到大明,西夷就不可以嗎?華夏精髓絕不可被西夷竊取。
西夷人之野心遠超建奴,朕要利用他們,但也得嚴加防範。
閩粵、江南、山東一帶西教盛行,你通知那邊的人,同樣不得有誤!”
“臣遵旨!”
李若鏈終於明白了。
他一直以為洋和尚能幹個啥,還真沒想到這一層麵。
說到這兒,崇禎準備某天專門召見一下王徵等“洋務派”。
文化入侵非常可怕,得讓他們知曉利害。
交涉完這檔子事兒,重歸晉商事務。
“李指揮使!”
“臣在!”
“你即刻迴京傳諭,告知百官明日早朝!
兵部、工部、戶部全體官員必須參加,京營參將以上武官、禁足之勳貴全部上朝!”
“遵旨!”
李若鏈匆匆離去,原本後日才是上朝日,聖上此般安排,意圖非常明顯。
高文采連夜從宣府快馬傳迴消息,理論上朝中文武應該暫不知曉。
但若是再拖一日,那就不一定了。
王承恩開始收拾東西,崇禎叫來何可綱,給他安排了另外一個事務。
迴到宮裏天色尚早。
剛換洗一通,小太監進門稟報。
“啟稟皇爺,內閣諸公求見!”
“噢?”
皇帝納悶,前腳剛到內閣就集體出現,想來有大事兒。
“快傳!”
暖閣中,閣臣們喜形於色,一通君臣禮儀。
見他們很愉悅的樣子,孫承宗還拿著奏本,隨口問道:
“不知諸位愛卿有何事務?”
“陛下,大捷啊!”
孫承宗聲音洪亮。
“何來大捷?”
“陛下,兩刻鍾前盧象升捷報直達軍機處,臣便召集內閣向陛下報喜!”
說完將奏本奉上。
崇禎接過一看:
“好!好!好!”
聖上接連三聲好,眾人全都興奮不已。
“曹文詔勇猛也,左懋第良才也!
左良玉殺俘可不予理會,盧象升知道如何處置,擒獲賊首闖塌天,大捷非虛!”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閣臣們齊聲道賀。
這份捷報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左良玉殺俘。
不過皇帝都不計較,他們也不便多說,屆時朝中文官要怎樣,待以後再說。
“陛下,賊首數日後便可押進京師,是否獻俘祭告上蒼?”
孫承宗問道。
崇禎略微思考。
按理獲得如此戰果,相當於給大明注入一支強心針,搞搞儀式實在應該。
可他並不喜歡這種繁縟禮節,連當初派人去鳳陽祭陵,也僅讓南京鎮守太監去處理。
如果主持獻俘,威望能得到一定提升,卻並非他心中所願。
倘若是自己禦駕親征抓捕的,那樣還差不多,這份榮耀還是讓給臣子算了。
“著禮部即刻籌辦,屆時由孫愛卿擔任主祭,內閣諸公副祭,在京七品以上文武全部參與!”
“陛下,這...”
閣老們愕然,主持獻俘祭天能收獲名聲,皇帝卻滿不在乎。
讓臣子去經辦倒是恩寵至極,卻也誠惶誠恐。
“卿等放心去辦便是。”
“臣遵旨!”
眾臣領命,都被皇帝的高風亮節所折服。
緩了緩,崇禎接著說:
“此事就此安排,另外有件大事需告知卿等,免得明日早朝讓諸位措手不及!”
“臣等洗耳恭聽!”
“晉商已悉數落馬,蛀蟲末日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