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城東北十裏。


    官道上騎兵穿梭,不時傳迴前方消息。


    洪承疇、盧象升、曹文詔、劉文耀、山西總兵張應昌、河南巡撫玄默,靜靜矗立等待。


    進入巳時不久,遠處出現馬隊,半刻鍾後馬隊來到近前。


    眾人立即迎上去,跪地高唿:


    “臣等恭迎聖安!”


    孫傳庭未下馬,他品級比在場有些人低,卻是傳旨天使,該要的規矩得要,朝北方拱手道:


    “聖躬安!”


    “天使一路辛苦!”


    “想必乃洪督憲當下?”


    “正是!”


    “本使奉聖命,宣旨後將立即奔赴陝西,諸位就在此接旨吧!”


    說完,孫傳庭翻身下馬。


    洪承疇微愣,軍營裏設著香案呢,就在這裏接旨?


    孫傳庭微微一笑,說道:


    “聖諭,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無妨。”


    “遵旨!”


    孫傳庭掏出聖旨,清了清嗓子,朗聲道:


    “盧象升、洪承疇接旨!”


    二人對視一眼,再次伏下身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鄖陽巡撫盧象升、五省總督洪承疇,剿賊有功,朕心甚慰。


    為盡早剿滅流寇,還大明朗朗乾坤,著原鄖陽巡撫盧象升,加少保、兵部尚書銜,升任十省剿賊總督,入軍機處,賜尚方劍。


    提督陝西、四川、山西、湖廣、河南、江西、山東、南直隸、宣大、三邊軍務民政!


    原五省總督洪承疇,加少保,兵部尚書銜,升十省副總督!洪承疇分管三邊、陝西、四川、山西、宣大諸省鎮。


    盧象升分管湖廣、河南、江西、山東、南直隸五省,節製洪承疇。


    取消原定六個月滅賊期限,授盧象升便宜行事之權,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拜三叩接旨,盧象升頭上頂著若幹問號。


    洪承疇跟他也差不多,心中滿是困惑。


    以前是他節製盧象升,現在雖仍分管五省並升格為十省副職,但卻成了下屬。


    嚴格地講,兩人都是英雄惜英雄,不存在妒忌,隻是此番任命加上取消剿賊限期,還啥軍機處,著實讓人意外。


    孫傳庭將尚方寶劍、兵符、令牌、印信等物,莊重地遞給盧象升。


    開口道:


    “想必兩位總督有所狐疑,軍機處並兵部、戶部尚有公文,這裏還有朝廷邸報,二位一看便知。”


    兩人匆匆接過,輪流查看。


    軍機處公文中,作了滅賊戰略規劃,外調關寧軍等事宜。


    戶部公文更亮眼,根本不是劉文耀所說的軍餉那麽簡單。


    除了補發欠餉外,還有賑災銀及儲備銀,邸報也對近期朝堂瑣事,進行了相應記載。


    一目數行,不多時兩人心中坦然,顯得非常興奮。


    孫傳庭見狀,作揖道:


    “想必二位督憲已了然於心,還請速速派人清點銀兩,有勞了!”


    “多謝上差!”


    “下官宣旨之後就不再是上差,往後屬於二位上官麾下,望兩位督憲多多關照!”


    “伯雅兄客氣,多虧你帶來聖旨又帶來銀兩,解得盧某與彥演兄燃眉之急。”


    “那是那是!”


    兩人向屬下招了招手,與孫傳庭的人逐一清點銀兩。


    “二位上官,抽調之關寧軍,預計半個月內可到,聖上如此安排,勢必圍住大部流賊,下官便可盡心打造陝西。”


    “哦?依伯雅意思,此籌劃出自陛下手筆?”


    盧象升問道。


    “實不相瞞,調兵乃聖上力促而就,戰略部署也是聖上牽頭。


    欠餉及賑災銀,聖上讓光祿寺出60萬兩,內帑出70萬,就連給下官的15萬,給盧總督的50萬,均來自內帑!”


    盧洪二人錯愕萬分,皇上咋這樣大方?


    調兵又如此幹脆,哪像印象當中的皇帝,莫非皇帝換了個人?


    見他們那樣,孫傳庭心中暗笑,皇帝可早都變樣了,隨口問道:


    “敢問洪督憲,不知臨洮曹總兵,當下是否在南陽?”


    “文詔兄!”


    “末將在!”


    “速來見過孫巡撫!”


    “遵命!”


    “閣下便是曹總兵?”


    “正是!下官拜見撫台大人!”


    “曹總兵客氣,如此孫某無需去陝西尋你,聖上有口諭,快快接旨!”


    曹文詔一驚,連忙跪下聽旨。


    “聖上口諭,曹文詔一旦遇敵,不得孤身衝陣,否則捉拿進京問罪,欽此!”


    “臣…臣領旨謝恩!”


    曹文詔懵懵的,殺敵還要問罪,這叫啥口諭?


    “文詔兄,乃當今聖上心係你之安危啊,哈哈哈...”


    盧象升調侃道。


    曹文詔恍然大悟,自己一個大老粗,能得到天子特殊關照,榮幸之極也,像個小媳婦兒似的,撕牙咧嘴笑起來。


    崇禎之所以帶句話,就是知道原有曆史走向。


    曹文詔將於今年夏天隻身深陷包圍,最後自盡而亡,但願蝴蝶的翅膀,加上這句口諭,能改變他的命運。


    盧象升叫上玄默、張應昌等,幾人又在那兒寒暄一陣。


    半個時辰後,銀兩交接完畢,孫傳庭上馬,留下十餘個文官和太監,與眾人拱手告別。


    兩路人朝著不同方向,分道而去。


    迴軍營途中,盧象升細品聖旨及公文,他不理解天子咋敢這樣做,不怕下麵的人擁兵自重嗎?


    對於他的品行來說,不可能去當軍閥,唯有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聯想到軍餉、賑災銀、儲備銀,還有左良玉一事,心中的喜悅勁,漸漸消停下來。


    左良玉部軍紀敗壞,早已不是什麽秘密,以前多少都知道些。


    還好這次帶的是洪兵,如果是左良玉親率所部,恐怕後果更嚴重。


    聖上給的這麽多銀子,自己並不貪財,可當上總督,手裏隻有幾千天雄軍,就算1萬關寧軍前來,也談不上兵多將廣。


    軍機處公文,讓他要大力擴軍練軍,屆時必然花錢如流水。


    自己若占得太多,有失人心,太少又捉襟見肘,銀子多了也是勞心事兒。


    一路尋思良久,始終未找到妥善解決方案。


    見他一路沉悶,跟在身後的劉文耀貼了上去,小聲說道:


    “大人,是否在為銀兩等事煩惱?”


    盧象升微愣:


    “小侯爺所言不差。”


    “大人稍安勿躁,屬下這裏有良方。”


    “哦?”


    “稍後迴營,請給屬下片刻功夫,大人便可坦然應對。”


    見他神秘兮兮的,周圍又那麽多人,盧象升隻是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