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


    “......特大新聞......”


    “當今天子關愛子民,取消百姓去府衙服徭役!


    大明田賦改製,取消所有苛捐雜稅,永不加賦......”


    “朝堂有官員叩闕反對,天子震怒,今日將其拖至正陽門外,讓百姓聲討......”


    “什麽?永不加賦?不會吧?”


    “報紙上寫著呢,還能有假,不信你看......”


    翌日正辰時分,整個外城震動,這個消息,比昨日的還要勁爆。


    住在城裏的人家沒有種地,卻總有幾個親戚在鄉下,親戚的日子苦不堪言。


    進城買賣貨物的莊稼漢不少,這個新聞,可關乎家人存活,不禁都朝報童望去。


    買報的人,明顯多於昨天,人們穿梭於各條大街,奔走相告。


    “張表叔,您急匆匆往哪兒去?”


    “哦,是初六啊,你咋來京師了?”


    “昨日聽鄰居迴官地說,陛下在城中招兵。


    晚輩醜時就打著火把出門,還沒找到地方。”


    “參軍可以啊,皇上說了待遇優厚,一日三餐頓頓管飽。”


    “對了,正陽門外就有招兵處,聽說今日還讓百姓們去那兒罵貪官。


    大明咋有這等新鮮事兒,走,表叔帶你去。”


    “多謝表叔!”


    ......


    “諸位鄉親父老,當今聖上此舉,乃福澤萬民也!”


    書生邊說,邊朝內城方向拱手。


    “隻收正稅,那我家就能多吃幾頓飽飯了......”


    “還給老爺們打啥短工,我要迴家種地去。”


    “對對對,我也要迴家。”


    “當今天子就是戲裏說的千古明君啊,我們都給他老人家磕個頭吧!”


    “理應如此,那還等啥......”


    說罷,書生周邊一大群百姓,朝著內城正陽門跪下,口中山唿萬歲。


    害得書生都跟著跪了。


    百姓們喜形於色,心情極度暢快。


    “小夥子,還有啥新聞,接著念啊。”


    “好好好,稍等。”


    “當今天子昨日召集內閣及六部諸臣,商議改良百官俸祿,還有百姓永不加賦諸事。


    然翰林院學士陳演等,於午門叩闕,試圖阻止此等善政。


    天子震怒,將於今日押往正陽門外,交予百姓聲討!”


    “啊?還有此等奸臣啊,天子明察秋毫也!”


    “苟日的昏官,大明敗類啊......”


    “大家快看,是不是那些人?”


    這時,數十錦衣衛押著多個官員走出正陽門。


    “肯定是,你看他們都穿著官服。”


    眾人七嘴八舌,朝正陽門湧去。


    “大家讓一讓,當今聖上有口諭!”


    “是不是要跪下聽聖諭?”


    “不用,你看那些錦衣衛都沒說啊......”


    “肅靜!肅靜!”


    一錦衣衛扯著嗓子嚷道,朝內城作揖。


    “奉聖諭,以陳演為首之十餘文官,對永不加賦等事竭力反對,一度叩闕午門。


    天子讓百姓評判,隻要行為不過急,天子恕子民無罪!”


    錦衣衛將戰戰兢兢的官員們摁在地上,雙膝跪地一字排開。


    這些人手被綁著,嘴裏還塞著破布,似乎都被嚇破了膽。


    “狗官!”


    一簇菜葉子扔在陳演頭上。


    錦衣衛們連忙散開,站立於官員兩側,卻背對著老百姓。


    接著唾沫、爛菜葉、小石塊如雨點般砸向官員。


    很多人嘴裏罵罵咧咧。


    一時間整個正陽門人潮洶湧,民怨沸騰。


    陳演臉上不知享受了多少口千年老痰,腸子都悔青了。


    當啥出頭鳥不好,偏偏往槍口上撞,名聲徹底壞也...


    ......


    河南南陽。


    “報...”


    “稟督憲大人,流賊闖塌天現身鄧州,有圍城跡象,鄧州知州求援!”


    “流賊多少人馬?”


    洪承疇一怔。


    “近4萬人!”


    “嗯......”


    洪承疇捋了捋胡須,陷入沉思。


    幾天前往北猛追流寇,當下卻出現在西南麵,人數還有所增加。


    流寇終於露出尾巴,可近處並無多少兵力,實在有點難辦。


    大明一朝,河南曆來無總兵,守城都不夠,長期靠外省軍支撐河南野戰。


    如今左良玉部在汝南至平輿一線,原本是要兵指鳳陽周邊,離得有點遠。


    張應昌的山西兵,處於晉豫邊界。


    曹文詔所部更是已進入陝西地界。


    離自己最近的,隻有襄陽以東,暫止步於棗陽的盧象升。


    幾個將帥按禦令,脫離了軍隊,在這裏幹巴巴等了幾天。


    流賊出現在百裏以外,不去剿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聖諭不是叫擇機殲敵嗎,自己動一下,未嚐不可。


    掃視帳中人等,洪承疇大聲道:


    “曹文詔、左良玉!”


    “末將在!”


    “本督交我部3千騎兵予你等,再調3千步卒輔之!


    由曹文詔任主將,左良玉為副將,備足三日幹糧,立即奔赴鄧州!”


    曹文詔左良玉一愣,曹文詔開口道:


    “督憲大人,如此南陽僅剩千餘步卒,五百騎兵,如何護衛大人周全?”


    “休要顧及,你等領命便是!”


    “遵......遵命!”


    兩人猶豫片刻,隨後領命。


    “盧象升!”


    “下官在!”


    “你即刻迴棗陽,率部渡過唐白河,與曹文詔夾擊流賊!”


    “下官領命!”


    “流賊僅為流竄,漢江乃不可逾越之鴻溝,故南渡可能性不高。


    南陽等大城池亦無能力攻之,把握戰機將其滅於漢水以北,大有可能!”


    帳中幾人紛紛點頭。


    渡江需要大量船隻,攻大城也不現實,戰略上已掌握主動。


    洪承疇叫來洪兵參將賀人龍,幾人在輿圖上籌劃一番,領命而去。


    走出帳外,洪承疇神色凝重,心中不停複盤。


    自己將洪兵交予其他屬將帶領,有點不合規矩。


    但兵貴神速,有這麽多良將在此閑著,已顧不了那麽多了。


    左良玉以前是曹文詔麾下,二人配合默契,曹文詔騎兵戰術更是爐火純青。


    加上盧象升天雄軍合圍,自己坐鎮南陽扼住北麵,贏麵不算小。


    鳳陽皇陵被焚以後,朝廷太需要一場勝利了......


    “兒郎們,出發!”


    小半個時辰後,曹文詔一聲令下,與左良玉跨上戰馬。


    洪承疇抱拳:


    “二位賢弟,本督靜候佳音!”


    “絕不辱使命!”


    “駕...”


    6000兵卒浩浩蕩蕩踏上征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