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聰徹底懵了。


    心想莫不是溫賊灌了什麽迷魂湯,讓皇帝被蠱惑?


    方才懲處光時亨打壓溫黨,難道隻是聖上一時興起?


    可這不符合邏輯啊!


    失去幾個小嘍嘍無所謂,溫黨力保楊一鵬二人的意圖十分明顯,其黨羽眾多,恐怕隻有皇上一人不知。


    昏君!簡直昏君啊!


    可他也不敢當眾反駁,自己一派何嚐不是人多勢眾。


    心中很憤怒,嘴上卻隻能嚷道:


    “臣不服!臣據實上奏,陛下如此對臣,臣不服!”


    “啊......”


    楊士聰快速被大漢將軍拿住,旁邊附議的人往後退步,幾下就掄起長杖啪啪啪。


    崇禎冷眼旁觀。


    萬幸隻有十杖,且隻是“打”,打起來很肉疼,不過明顯未傷及筋骨。


    大漢將軍們早都是國家級選手,這點分寸信手拈來,五六天便能下床走動。


    楊士聰趴在地上,口中粗氣直喘,疼痛感火辣辣甚是難受。


    十仗挨完,金台上禦音傳來:


    “楊士聰,想必爾心中連昏君暴君,都暗罵朕無數遍了吧?”


    楊編修艱難地迴答:


    “臣......臣.......不敢!”


    崇禎冷哼,望向全場:


    “在場諸位呢?恐怕也跟他一樣吧?”


    “臣等不敢!”


    “哼!罵也罵了,承認又如何!接下來讓朕給爾等解惑,為何要廷杖楊士聰!”


    頓了頓,輕蔑地望向眾人:


    “楊士聰身為翰林院編修,本職乃誥敕起草,修撰史書,侍朕經筵等事務,然此人不顧本職,卻就兵事誇誇其談。


    兵事政事有六部內閣擬定,定罪有三司會審,六科禦史監察,還有朕親自裁定。


    你一翰林編修,有何能力定罪?有何資格定罪?


    這十仗,乃朕念你往日之功,不跟爾過多計較,其餘人等以此為戒!”


    說完又重重拍了下禦案。


    服氣的不服氣的,有沒有出班的,全都默不作聲。


    皇帝方才說的這番話,可謂無從挑剔,今日拍打無數次桌子,實屬罕見。


    自老朱廢除丞相,設立言官製度以來,六科和禦史均有聞風奏報之權。


    然隨著王朝曆經風風雨雨,到中後期,還管啥言官不言官,無論是何部門是何職務,通通插上一腳,捕風捉影彈劾政敵。


    別提啥證據不證據,更別提應該與否,全憑兩張嘴開撕。


    尤其到萬曆朝後期,簡直呈現白熱化,進入崇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


    方才處置楊士聰,聖上大方向沒有錯。


    文武百官均有彈劾之權,此乃祖製,可以進行論罪,但該入獄還是殺頭,就不是他們的事兒了。


    楊士聰千不該萬不該,不應提出處斬的量刑標準,那樣就被聖上逮住軟肋,扣上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帽子。


    文武百官雖很不適應,很想反對,但也隻得點頭默認,令他們感到朝堂風向,似乎有變換之勢。


    看來往後彈劾得掂量掂量,這樣才不會走楊士聰老路,不過才挨十仗而已,僅為象征性懲戒,讓他們更摸不透皇帝意圖。


    命大漢將軍把楊士聰拖出去,看著就心煩。


    沒去刻意平複情緒,崇禎繼續出言嗬斥:


    “皇陵被焚,乃我朝奇恥大辱,流賊橫行南北,關外建奴虎視眈眈,連日來諸公所上奏章,盡是彈劾楊吳二人。


    楊吳不日就將拿至京師,是何罪狀自有三司定論!


    諸公不思朝政,毫無治國良言,毫無禦敵之策,情何以堪?


    大明官員,就隻知道興師問罪嗎?隻知道凡事插上一腿嗎?


    說光時亨讀書讀到狗肚子,朕看在場諸公同樣如此!要爾等何用?爾等究竟還有何用!”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文武百官作揖高唿。


    崇禎沒去理會:


    “從即日起,凡擅議量刑標準者,一律重處,諸公自省!


    關於六科、督察院聞風奏報事務,六科文書,概由各科都給事中複核畫押;禦史由督察院各道主官畫押、司務廳禦史批準,二者方可上報內閣!


    休要凡事隻知道罵,朕沒功夫看爾等演戲!”


    話音剛落,朝堂瞬間炸鍋!這還了得?


    先前就聞到一絲火藥味,沒想到會這樣。


    定罪與否隻要多斟酌用詞即可,限製禦史及六科奏本程序,就有點麻煩了。


    倘若如此實施,自己寫的東西,上官不一定會批。


    言官今後的日子可怎麽過?還怎麽去噴人?


    “陛下,此等不可,有違祖訓啊,請陛下三思!”兵科都給事中王績燦出班道。


    “臣附議!望陛下三思!”


    “臣附議!”


    “......”


    上百個六科、禦史言官站了出來,包括左都禦史唐世濟,還有些六部郎中、主事、五大寺官員之類。


    不一會兒,近兩百號人站到禦道之中。


    崇禎臉色鐵青。


    這就是堂堂大明文官,喜歡像非洲鬣狗一樣,見你有病就要你命,還學會了掏肛。


    怪不得原主一直渴望孤臣,看來他“純潔”的心靈,早已嚴重受損。


    環視廣場,除了唐世濟外大多都是小官,但該事涉及督察院,唐世濟這大佬顯然得冒冒泡。


    這下東林黨、溫黨、楚黨等罕見達成共識,難得“同仇敵愾”一迴。


    “嗬嗬,很好嘛,朕先前罵爾等那番話語,看來毫無作用,爾等此般做作,是想逼朕嗎?”


    “臣等不敢!”


    “你們還有什麽不敢!你們這群斯文敗類,簡直可恥,可恨!”


    溫體仁微微皺眉,上朝一個多時辰,他始終一言未發。


    方才自己的小嘍嘍被打死,東林人被訓誡,始終穩坐泰山察言觀色。


    沒想到聖上與所有朝臣為敵,可謂非明智之舉也,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崇禎黑著臉,深吸一口氣,繼而道:


    “唐世濟!”


    “微臣在!”


    “督察院是否歸你管?”“稟陛下,臣乃督察院左都禦史,自然歸臣管。”


    “那朕叫你手下禦史倘若要進言,須經過下屬主官審核,有無不妥?”


    “迴稟陛下,太祖欽定,言官聞風奏報,可直接麵呈君上,陛下此令,乃違背太祖規製。


    故臣不惜觸怒聖顏勸誡,望陛下收迴成命!”


    “望陛下收迴成命!”


    崇禎心中嗬嗬,大明文官真特麽衝,非洲鬣狗見到都得喊他們一聲爹。


    非常好,嫌殺雞儆猴不夠,那老子就讓你們全都閉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