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豪氣衝霄,鐵騎踏破九州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傳奇 作者:伊納島的草驚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傑書一迴頭,是福晉端著茶走進來,他會心一笑,過去輕輕握住福晉的手:“怎麽還沒睡?”
福晉也迴以微笑:“王爺深夜才從宮裏迴來,想必是皇上有了最新部署吧。”
傑書的目光複雜,“大戰在即,馬上就要出征了,這場仗會非常艱難......”
“難道比打吳三桂還艱難不成?”福晉詢問的眼光,滿蒙女子,尤其是大清初年,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政事,不是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秀。
“你知道嗎,烏爾會河之戰,葛爾丹帶著兩萬精銳長驅直入,一路打到烏珠穆沁,可以說是鑿穿了整個蒙古來對抗大清,阿爾尼率軍兩萬迎擊,幾乎全軍覆沒。”傑書平靜地敘述著。
“什麽?全軍覆沒?!”福晉震驚了,在她的腦海裏,八旗將士有這麽不堪嗎?葛爾丹難道如此厲害?
“戰後,阿爾尼用軍退、先卻、亦退、遂斂兵歸等字樣淡化我軍的慘敗,將我軍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厄魯特多火器,而我火器兵未至”。傑書說到這,皺起了眉頭。
“從黎明打到午後,我軍幾乎一直被準噶爾軍圍擊或夾擊,其人員傷亡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大軍兩個統帥一個斃命,另一個狼狽而逃以及全部輜重被繳獲,更重要的,是這場大仗助長了葛爾丹的氣勢,所以皇上才要禦駕親征。”傑書眉頭深鎖。
“此外,皇上還要派人到俄國,與沙俄交涉,防止沙俄幹涉此戰,也許沙俄擔心與大清貿易利益受到影響,希望不要向噶爾丹提供任何兵力和武器上的援助,尤其是,滑膛槍,這種武器對戰局影響很大的。”
福晉聽了,頓時也是憂慮掛在了臉上,“今天管家來報,噶爾丹南侵的消息傳到內地,百姓首先有了反應,城內外商鋪大多關門停業,米價至三兩餘,似乎準噶爾軍很快就要攻至北京一般。”
福晉無奈地搖了搖頭。
“但是,皇上不是說有十萬大軍嗎?”福晉不解地問。
“哎...”傑書歎了一口氣,“皇上的十萬大軍,其實有輔兵、後勤軍隊,戰兵僅五萬而已.....”
“啊?這.....”福晉很是驚訝。
“還有,皇上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要讓盛京和科爾沁蒙古出兵兩萬,參與夾擊。但實際上,因為路途遙遠,這些軍隊能否來得及趕到戰場,都是未知之數。”
傑書的聲音低了下去,福晉這才意識到,王爺為什麽如此焦慮,她也覺得這場大戰其實非常艱難。
“還有,經過吳三桂叛亂,大清的軍隊需要休養生息,但是老天不給這樣的機會,所以麵對著虎視眈眈的葛爾丹,皇上不得不下令出兵,幸好,當初我沒有繼位。”傑書的聲音在顫抖。
福晉聽了,心痛的握住了傑書的手,她知道,繼位這個事情,是傑書一輩子的心結。
傑書現在明白了,不當皇上實際上是老天爺在救他,如今的種種局麵,他要是皇上,能把控的了嗎?但是,身為出征的親王,他絕對不能退縮,將軍百戰死,他寧可死在戰場上,為國捐軀。
但是,他迴頭看了看福晉,想到了他的妻兒老小,他知道,如果他真出了什麽事情,太皇太後和皇上是絕對不會虧待他的家人的。
陪同出征的,還有玄燁的舅舅、內大臣佟國綱、佟國維等朝廷重臣。
臨行前,康熙玄燁還作壯行詩一首:“獲醜寧遺類,籌邊重此行。據鞍軍令奏,橫槊凱書成。煙火疆隅堠,牛羊塞上耕。遐荒安一體,歸奏慰予情。”
太皇太後帶著眾嬪妃來給大軍餞行,目送他們離開,玄燁給皇祖母行了禮,“皇祖母保重,待孫兒凱旋而歸。”
太皇太後站在城門口,“大清勇士,戰無不勝,得勝而歸!”
大軍齊唿“皇上萬歲,太皇太後千歲。”
胤禛站在皇子隊伍裏,看著這一切,此刻,他的心潮澎湃,看著戰馬上威風凜凜的大阿哥胤禔,胤禛羨慕極了,滿洲勇士,還有什麽比上戰場更光榮的呢。
旁邊的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眼睛裏充滿著激動,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也會領兵出征的。
皇太子胤礽以後身負監國重任,同樣的,胤礽也激動極了,太好了,終於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這時,一位母親站在那裏,默默地注視著馬上的兒子,她不知道這一別還能不能見,也許,就是永別呢,但是她不能哭泣,不能悲傷,她隻有默默祈禱上天,讓老天爺保佑她的兒子,大阿哥胤禔平安歸來。
布木布泰看出了旁邊惠妃的心情,衝她笑了笑,“不用擔心,大阿哥有祖宗保佑,定能得勝歸來。”
惠妃這時候,終於忍不住掉了眼淚,但是馬上就擦幹淨了,“老祖宗,您是金口,我聽您的,您的話絕對不會錯的。”
德妃烏雅珍珠看到惠妃如此,也是心裏一酸,她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十四阿哥胤禵,如果有一天,胤禵出征,她還不定多擔心呢。
胤禛這時候看著天上的雄鷹,默默地說:“皇阿瑪,大哥,一定要平安迴來呀。”
福晉也迴以微笑:“王爺深夜才從宮裏迴來,想必是皇上有了最新部署吧。”
傑書的目光複雜,“大戰在即,馬上就要出征了,這場仗會非常艱難......”
“難道比打吳三桂還艱難不成?”福晉詢問的眼光,滿蒙女子,尤其是大清初年,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政事,不是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秀。
“你知道嗎,烏爾會河之戰,葛爾丹帶著兩萬精銳長驅直入,一路打到烏珠穆沁,可以說是鑿穿了整個蒙古來對抗大清,阿爾尼率軍兩萬迎擊,幾乎全軍覆沒。”傑書平靜地敘述著。
“什麽?全軍覆沒?!”福晉震驚了,在她的腦海裏,八旗將士有這麽不堪嗎?葛爾丹難道如此厲害?
“戰後,阿爾尼用軍退、先卻、亦退、遂斂兵歸等字樣淡化我軍的慘敗,將我軍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厄魯特多火器,而我火器兵未至”。傑書說到這,皺起了眉頭。
“從黎明打到午後,我軍幾乎一直被準噶爾軍圍擊或夾擊,其人員傷亡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大軍兩個統帥一個斃命,另一個狼狽而逃以及全部輜重被繳獲,更重要的,是這場大仗助長了葛爾丹的氣勢,所以皇上才要禦駕親征。”傑書眉頭深鎖。
“此外,皇上還要派人到俄國,與沙俄交涉,防止沙俄幹涉此戰,也許沙俄擔心與大清貿易利益受到影響,希望不要向噶爾丹提供任何兵力和武器上的援助,尤其是,滑膛槍,這種武器對戰局影響很大的。”
福晉聽了,頓時也是憂慮掛在了臉上,“今天管家來報,噶爾丹南侵的消息傳到內地,百姓首先有了反應,城內外商鋪大多關門停業,米價至三兩餘,似乎準噶爾軍很快就要攻至北京一般。”
福晉無奈地搖了搖頭。
“但是,皇上不是說有十萬大軍嗎?”福晉不解地問。
“哎...”傑書歎了一口氣,“皇上的十萬大軍,其實有輔兵、後勤軍隊,戰兵僅五萬而已.....”
“啊?這.....”福晉很是驚訝。
“還有,皇上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要讓盛京和科爾沁蒙古出兵兩萬,參與夾擊。但實際上,因為路途遙遠,這些軍隊能否來得及趕到戰場,都是未知之數。”
傑書的聲音低了下去,福晉這才意識到,王爺為什麽如此焦慮,她也覺得這場大戰其實非常艱難。
“還有,經過吳三桂叛亂,大清的軍隊需要休養生息,但是老天不給這樣的機會,所以麵對著虎視眈眈的葛爾丹,皇上不得不下令出兵,幸好,當初我沒有繼位。”傑書的聲音在顫抖。
福晉聽了,心痛的握住了傑書的手,她知道,繼位這個事情,是傑書一輩子的心結。
傑書現在明白了,不當皇上實際上是老天爺在救他,如今的種種局麵,他要是皇上,能把控的了嗎?但是,身為出征的親王,他絕對不能退縮,將軍百戰死,他寧可死在戰場上,為國捐軀。
但是,他迴頭看了看福晉,想到了他的妻兒老小,他知道,如果他真出了什麽事情,太皇太後和皇上是絕對不會虧待他的家人的。
陪同出征的,還有玄燁的舅舅、內大臣佟國綱、佟國維等朝廷重臣。
臨行前,康熙玄燁還作壯行詩一首:“獲醜寧遺類,籌邊重此行。據鞍軍令奏,橫槊凱書成。煙火疆隅堠,牛羊塞上耕。遐荒安一體,歸奏慰予情。”
太皇太後帶著眾嬪妃來給大軍餞行,目送他們離開,玄燁給皇祖母行了禮,“皇祖母保重,待孫兒凱旋而歸。”
太皇太後站在城門口,“大清勇士,戰無不勝,得勝而歸!”
大軍齊唿“皇上萬歲,太皇太後千歲。”
胤禛站在皇子隊伍裏,看著這一切,此刻,他的心潮澎湃,看著戰馬上威風凜凜的大阿哥胤禔,胤禛羨慕極了,滿洲勇士,還有什麽比上戰場更光榮的呢。
旁邊的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眼睛裏充滿著激動,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也會領兵出征的。
皇太子胤礽以後身負監國重任,同樣的,胤礽也激動極了,太好了,終於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這時,一位母親站在那裏,默默地注視著馬上的兒子,她不知道這一別還能不能見,也許,就是永別呢,但是她不能哭泣,不能悲傷,她隻有默默祈禱上天,讓老天爺保佑她的兒子,大阿哥胤禔平安歸來。
布木布泰看出了旁邊惠妃的心情,衝她笑了笑,“不用擔心,大阿哥有祖宗保佑,定能得勝歸來。”
惠妃這時候,終於忍不住掉了眼淚,但是馬上就擦幹淨了,“老祖宗,您是金口,我聽您的,您的話絕對不會錯的。”
德妃烏雅珍珠看到惠妃如此,也是心裏一酸,她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十四阿哥胤禵,如果有一天,胤禵出征,她還不定多擔心呢。
胤禛這時候看著天上的雄鷹,默默地說:“皇阿瑪,大哥,一定要平安迴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