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玄燁對胤礽的苦心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傳奇 作者:伊納島的草驚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太子太傅張英為皇太子講解論語。
說起太子太傅張英,是康熙皇帝的老師,玄燁特地把他指定教皇太子讀書,作為侍讀學士,玄燁金口曾讚頌其為“勤慎可嘉”,非常的尊敬他,特地在西安門內賞賜了他一座住宅,可別小看這座宅院,這是坐落在皇城裏紫禁城外,可見玄燁對他的恩寵。張英可是大清朝第一位以慈臣住進紫禁城邊上的人。
千裏來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是張英做的一首詩,是家裏的人跟鄰居打起來了,家人寫信求助張英,張英迴給家人的一封信,可見他是多麽的清廉,這件事情被當時傳為美談。所以這樣品行的人教導皇太子,玄燁是放心的。
玄燁特地在紫禁城東部的後宮禁地,建造毓慶宮,供皇太子胤礽學習和生活,暢春園內的無逸齋,也是建來為皇太子讀書的,這這樣了待遇,是哪個皇子都沒有的,玄燁對於胤礽來說,堪稱慈父。
無逸,出自《尚書》,“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曉小人之依”,反映的是周公勸誡成王不要貪圖安逸而荒廢政事的言辭。
暢春園內的無逸齋,匾額為康熙帝禦書,取“無逸”之義鞭策皇太子居而不忘政務,時時刻刻以勤政為宗旨,同時告誡子弟珍惜時間,勿事嬉遊。
無逸齋的地理位置,在二宮門內,暢春園西路偏南,與太後所居之春暉堂、壽萱春永以及康熙帝處理政務常居的澹寧居基本上是平行狀態,非常便於祖孫三代密切接觸。
無逸齋是一處非常清幽靜謐的讀書所在。
每次講課進度,張英會在課後及時去給皇上稟報,以便於玄燁掌握胤礽的學習情況。
胤礽讀書勤奮,每背誦經文,以一百二十遍為率,雖顯拘泥刻板,但背誦純熟,而且舉止、風度頗具氣象,“凝神端穆,冠服嚴整,儀度從容”,“讀書則節奏琅然,寫字則聲容不動,左右侍側,莫不歎服”。
如此全心全力的培養,可見玄燁對胤礽是何其的寵愛有加,寄予厚望,當時所有的人,都毫無懸念的認為,胤礽會順利的繼承皇位,成為帝國下一任的統治者。
玄燁還經常親自給胤礽講述四書五經,一字一畫無不躬親詳示,勤加訓誨。這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
玄燁的確很喜歡胤禛,但是這種愛和關注度,是遠遠不能和胤礽相比的,在玄燁的心裏,胤禛是作為太子最好的幫手來培養的,做一名賢德的王爺,是胤禛的終極目標。
玄燁似乎安排好了一切,但是,宮廷的權力鬥爭複雜多變,沒有任何人能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胤礽,也一樣。
玄燁過分的寵愛胤礽,這種過度的愛讓他形成了驕傲自大的性格,他身為尊貴的儲君,總是自視甚高,很難放下身段與兄弟們建立真摯的交往,在他看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足以讓所有人都仰望,從而忽略了與兄弟們交往時應有的謙遜和真誠。
胤礽自大,胤禛隱忍,也許,這就決定了這兩兄弟的未來走向。
說起太子太傅張英,是康熙皇帝的老師,玄燁特地把他指定教皇太子讀書,作為侍讀學士,玄燁金口曾讚頌其為“勤慎可嘉”,非常的尊敬他,特地在西安門內賞賜了他一座住宅,可別小看這座宅院,這是坐落在皇城裏紫禁城外,可見玄燁對他的恩寵。張英可是大清朝第一位以慈臣住進紫禁城邊上的人。
千裏來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是張英做的一首詩,是家裏的人跟鄰居打起來了,家人寫信求助張英,張英迴給家人的一封信,可見他是多麽的清廉,這件事情被當時傳為美談。所以這樣品行的人教導皇太子,玄燁是放心的。
玄燁特地在紫禁城東部的後宮禁地,建造毓慶宮,供皇太子胤礽學習和生活,暢春園內的無逸齋,也是建來為皇太子讀書的,這這樣了待遇,是哪個皇子都沒有的,玄燁對於胤礽來說,堪稱慈父。
無逸,出自《尚書》,“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曉小人之依”,反映的是周公勸誡成王不要貪圖安逸而荒廢政事的言辭。
暢春園內的無逸齋,匾額為康熙帝禦書,取“無逸”之義鞭策皇太子居而不忘政務,時時刻刻以勤政為宗旨,同時告誡子弟珍惜時間,勿事嬉遊。
無逸齋的地理位置,在二宮門內,暢春園西路偏南,與太後所居之春暉堂、壽萱春永以及康熙帝處理政務常居的澹寧居基本上是平行狀態,非常便於祖孫三代密切接觸。
無逸齋是一處非常清幽靜謐的讀書所在。
每次講課進度,張英會在課後及時去給皇上稟報,以便於玄燁掌握胤礽的學習情況。
胤礽讀書勤奮,每背誦經文,以一百二十遍為率,雖顯拘泥刻板,但背誦純熟,而且舉止、風度頗具氣象,“凝神端穆,冠服嚴整,儀度從容”,“讀書則節奏琅然,寫字則聲容不動,左右侍側,莫不歎服”。
如此全心全力的培養,可見玄燁對胤礽是何其的寵愛有加,寄予厚望,當時所有的人,都毫無懸念的認為,胤礽會順利的繼承皇位,成為帝國下一任的統治者。
玄燁還經常親自給胤礽講述四書五經,一字一畫無不躬親詳示,勤加訓誨。這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
玄燁的確很喜歡胤禛,但是這種愛和關注度,是遠遠不能和胤礽相比的,在玄燁的心裏,胤禛是作為太子最好的幫手來培養的,做一名賢德的王爺,是胤禛的終極目標。
玄燁似乎安排好了一切,但是,宮廷的權力鬥爭複雜多變,沒有任何人能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胤礽,也一樣。
玄燁過分的寵愛胤礽,這種過度的愛讓他形成了驕傲自大的性格,他身為尊貴的儲君,總是自視甚高,很難放下身段與兄弟們建立真摯的交往,在他看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足以讓所有人都仰望,從而忽略了與兄弟們交往時應有的謙遜和真誠。
胤礽自大,胤禛隱忍,也許,這就決定了這兩兄弟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