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頌打斷道:「我不同意這樣。經驗可以代代相傳,痛苦也會代代相傳。出路太少隻會把人逼瘋,出路多一些,才有利於行業發展。」
「餘老師您比較自律,當然可以這麽說,您到底得了獎,也要顧及其他音樂家的發展。」
「我願意放棄現在所有的榮譽,隻要我在意的人都迴來。逼太多,所有學生都把同行當作敵人。如果現在的模式真的沒問題,薑宏也不至於把我推下去。」
她都說到這地步,自然沒人敢接話。最後還是主任出來打圓場,道:「餘老師別生氣,天熱喝點茶。我們還有件好事想通知您。」
餘頌榮獲市級文化名人獎,這個獎當年洪濤也拿過,但她的獎狀有文化部蓋章,地位更高。所以音樂家協會還特意為她舉辦了一場頒獎禮。按照慣例她是該現場演奏一曲的,可協會的人擔心她沒有恢複,特意一切從簡。
頒獎時,餘頌需要說幾句感言。主持人遞上話筒,她換手去接,受傷的手抓著獎盃,一下子沒用上力。獎盃落在地上,當場就斷成兩截。難以掩飾的尷尬,會場內肅靜無聲。不明就裏的人隻當是滑稽的意外,可知道內情的看客都是心頭一沉,看出她的手是傷得太重沒有恢複。連一個獎盃都拿不起,她再想上台演奏幾乎是奢望。
頒獎禮上的意外,對餘頌也是不小的打擊。她不願再去想鋼琴的事。為了陶冶情操,她有模有樣學起了畫畫,叫了一對一的老師輔導,每天練習四五個小時。她在客廳作畫,安思雨迴來一看,問道:「你為什麽要畫個大屁股?」
餘頌道:「這是個黃桃。」
學畫的事自然是半途而廢了,安母上門探病,見餘頌寂寞,便送了自己種的牡丹花。想來園藝也是好愛好,餘頌兢兢業業照顧牡丹,隻過三天花就全部枯死。為了不破壞她在安母心中僅存的好印象,她逼著安思雨為這事頂包。
她也學過做菜,安思雨拿到南方音樂廳的項目時,她特意下廚為他慶祝。他嚐了一口後沉默良久,道:「這條魚好像死不瞑目啊。」
她去看書,讀的也是音樂家的自傳,想從字裏行間找找些信心。或許之前也有人傷得這麽重卻能順利康複再上台。然而並沒有這樣的先例。
越是不碰琴,她越是抓心撓肺地想彈巴赫。半夜睡不著,她就像做賊一樣起來彈琴,像是個初學者,先從音階練起,重新學習轉指技法。肌肉記憶還在,隻是用不上力,她也像是疑心自己,總覺得觸鍵時手指木木的。安思雨醒來發現她不在,又聽到琴聲,立刻下樓。他守在門口聽她斷斷續續彈完一曲,並不多言,隻是道:「你不熱嗎?我給你開個空調。」
南方音樂廳的項目正式開工,安思雨不得不去外地大半年。他收拾行李時,餘頌勸他放寬心,她會再找些愛好打發時間,至少能把魚料理到死得其所。
安思雨卻不理她的玩笑,正色道:「我們為琴的事吵過很多次,也撕破臉過。該走哪條路,該選什麽樣的環境,該成為什麽樣的人。可是我一直忘了問你一個問題,你到底喜歡彈鋼琴嗎?不是為了任何人,任何名聲外物,隻是彈琴這件事,你喜歡嗎?」
「喜歡。」
「那就好,我們走吧。」安思雨苦笑了一下,又找出個小的行李箱,道:「你跟我一起去吧,南方音樂廳的人有事要拜託你。」
南方音樂廳的總經理姓錢,待客很是周到,不但派人去機場接機,當晚還備了一桌酒席接風。安思雨自然帶著餘頌一起去,還沒開口介紹。錢經理就已經目瞪口呆,麵紅耳赤道:「安總您真把餘頌請來了啊?這,這,您要提前說一聲啊。」
安思雨笑道:「我之前說過了啊。你該不會以為我開玩笑吧,還是她像我兩百塊從勞務市場請來的替身?我都和她說清楚了,過來教人彈琴,沒什麽報酬,教兩個月上台。她說沒問題,你們給她安排個地方住就好了。」
「那她知道要教誰嗎?不介意嗎?」
餘頌朝他們看了一眼,略帶困惑。來的路上安思雨確實沒提要教的學生,她也沒想過其中會有什麽特殊之處。難不成是個雙臂殘疾的人要學琴?
李德強今年四十二歲,中專學曆,在建築隊裏算是讀過書的。十八歲,他就進城務工,先是在
路邊扛大包,之後經老鄉介紹到了施工隊,從事的是水泥攪拌和拌勻工作。他患上肺病,但不嚴重,去醫院看過覺得不妨礙工作,斷斷續續吃了點藥。他之後又在施工隊幹了九年,參與修建了城市裏的三座地標性建築。他最後參與的項目就是音樂廳的重建工作。
因為音樂廳的重建是地方重點工程,有省一級領導牽頭,想做出些豐富的儀式,就多加一個環節,在重新開業那天,請一個建築工人上舞台演奏,算是紀念他們為城市做的貢獻,有話題度,立意也好。
雖然是好心,但這事提出來,響應者寥寥。不少人覺得丟臉,工人要有工人的身份,做這種事好像不自量力,又沒有錢拿。而且學琴不能一蹴而就,三五個月耽誤工期,不少人都是手停口停。最後還是李德強主動報名,他是小學的音樂課代表,之後也不繼續在工地做,托關係進了小區當保安,正好有兩個月的空閑。
原本音樂廳的人想就近找個音樂老師來教,正巧安思雨說能請餘頌來,他們就順勢應下,隻當他是炫耀人脈,沒當真。曾經有個企業家花一百萬雇餘頌當兒子的音樂老師,她都是婉拒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餘老師您比較自律,當然可以這麽說,您到底得了獎,也要顧及其他音樂家的發展。」
「我願意放棄現在所有的榮譽,隻要我在意的人都迴來。逼太多,所有學生都把同行當作敵人。如果現在的模式真的沒問題,薑宏也不至於把我推下去。」
她都說到這地步,自然沒人敢接話。最後還是主任出來打圓場,道:「餘老師別生氣,天熱喝點茶。我們還有件好事想通知您。」
餘頌榮獲市級文化名人獎,這個獎當年洪濤也拿過,但她的獎狀有文化部蓋章,地位更高。所以音樂家協會還特意為她舉辦了一場頒獎禮。按照慣例她是該現場演奏一曲的,可協會的人擔心她沒有恢複,特意一切從簡。
頒獎時,餘頌需要說幾句感言。主持人遞上話筒,她換手去接,受傷的手抓著獎盃,一下子沒用上力。獎盃落在地上,當場就斷成兩截。難以掩飾的尷尬,會場內肅靜無聲。不明就裏的人隻當是滑稽的意外,可知道內情的看客都是心頭一沉,看出她的手是傷得太重沒有恢複。連一個獎盃都拿不起,她再想上台演奏幾乎是奢望。
頒獎禮上的意外,對餘頌也是不小的打擊。她不願再去想鋼琴的事。為了陶冶情操,她有模有樣學起了畫畫,叫了一對一的老師輔導,每天練習四五個小時。她在客廳作畫,安思雨迴來一看,問道:「你為什麽要畫個大屁股?」
餘頌道:「這是個黃桃。」
學畫的事自然是半途而廢了,安母上門探病,見餘頌寂寞,便送了自己種的牡丹花。想來園藝也是好愛好,餘頌兢兢業業照顧牡丹,隻過三天花就全部枯死。為了不破壞她在安母心中僅存的好印象,她逼著安思雨為這事頂包。
她也學過做菜,安思雨拿到南方音樂廳的項目時,她特意下廚為他慶祝。他嚐了一口後沉默良久,道:「這條魚好像死不瞑目啊。」
她去看書,讀的也是音樂家的自傳,想從字裏行間找找些信心。或許之前也有人傷得這麽重卻能順利康複再上台。然而並沒有這樣的先例。
越是不碰琴,她越是抓心撓肺地想彈巴赫。半夜睡不著,她就像做賊一樣起來彈琴,像是個初學者,先從音階練起,重新學習轉指技法。肌肉記憶還在,隻是用不上力,她也像是疑心自己,總覺得觸鍵時手指木木的。安思雨醒來發現她不在,又聽到琴聲,立刻下樓。他守在門口聽她斷斷續續彈完一曲,並不多言,隻是道:「你不熱嗎?我給你開個空調。」
南方音樂廳的項目正式開工,安思雨不得不去外地大半年。他收拾行李時,餘頌勸他放寬心,她會再找些愛好打發時間,至少能把魚料理到死得其所。
安思雨卻不理她的玩笑,正色道:「我們為琴的事吵過很多次,也撕破臉過。該走哪條路,該選什麽樣的環境,該成為什麽樣的人。可是我一直忘了問你一個問題,你到底喜歡彈鋼琴嗎?不是為了任何人,任何名聲外物,隻是彈琴這件事,你喜歡嗎?」
「喜歡。」
「那就好,我們走吧。」安思雨苦笑了一下,又找出個小的行李箱,道:「你跟我一起去吧,南方音樂廳的人有事要拜託你。」
南方音樂廳的總經理姓錢,待客很是周到,不但派人去機場接機,當晚還備了一桌酒席接風。安思雨自然帶著餘頌一起去,還沒開口介紹。錢經理就已經目瞪口呆,麵紅耳赤道:「安總您真把餘頌請來了啊?這,這,您要提前說一聲啊。」
安思雨笑道:「我之前說過了啊。你該不會以為我開玩笑吧,還是她像我兩百塊從勞務市場請來的替身?我都和她說清楚了,過來教人彈琴,沒什麽報酬,教兩個月上台。她說沒問題,你們給她安排個地方住就好了。」
「那她知道要教誰嗎?不介意嗎?」
餘頌朝他們看了一眼,略帶困惑。來的路上安思雨確實沒提要教的學生,她也沒想過其中會有什麽特殊之處。難不成是個雙臂殘疾的人要學琴?
李德強今年四十二歲,中專學曆,在建築隊裏算是讀過書的。十八歲,他就進城務工,先是在
路邊扛大包,之後經老鄉介紹到了施工隊,從事的是水泥攪拌和拌勻工作。他患上肺病,但不嚴重,去醫院看過覺得不妨礙工作,斷斷續續吃了點藥。他之後又在施工隊幹了九年,參與修建了城市裏的三座地標性建築。他最後參與的項目就是音樂廳的重建工作。
因為音樂廳的重建是地方重點工程,有省一級領導牽頭,想做出些豐富的儀式,就多加一個環節,在重新開業那天,請一個建築工人上舞台演奏,算是紀念他們為城市做的貢獻,有話題度,立意也好。
雖然是好心,但這事提出來,響應者寥寥。不少人覺得丟臉,工人要有工人的身份,做這種事好像不自量力,又沒有錢拿。而且學琴不能一蹴而就,三五個月耽誤工期,不少人都是手停口停。最後還是李德強主動報名,他是小學的音樂課代表,之後也不繼續在工地做,托關係進了小區當保安,正好有兩個月的空閑。
原本音樂廳的人想就近找個音樂老師來教,正巧安思雨說能請餘頌來,他們就順勢應下,隻當他是炫耀人脈,沒當真。曾經有個企業家花一百萬雇餘頌當兒子的音樂老師,她都是婉拒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