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歐的一個寧靜小鎮上,生活著一個普通的猶太家庭。男主人叫雅各布,是一位勤勞的木匠,他的雙手因常年勞作布滿老繭,卻能雕琢出最精美的木器;女主人莎拉,溫柔且堅韌,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他們有一個8歲的兒子,名叫約書亞。


    約書亞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一雙大眼睛總是閃爍著好奇的光芒,但最近,他卻養成了一個讓父母頭疼的習慣——找借口。無論是作業沒完成,還是不小心打破了東西,他總能找出看似合理的理由為自己開脫。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雅各布決定帶約書亞去自己的木匠工坊,希望在勞作中讓他明白些道理。工坊裏彌漫著木材的清香,各種工具整齊地掛在牆上。雅各布遞給約書亞一塊木板和一把小鋸子,溫和地說:“孩子,今天你幫爸爸把這塊木板鋸成兩半,要小心哦。”


    約書亞接過工具,信心滿滿地開始鋸木板。可沒鋸幾下,他就不小心鋸歪了。看著歪扭的鋸痕,約書亞的第一反應不是思考如何補救,而是急切地說:“爸爸,這鋸子太鈍了,根本不好用,不然我肯定能鋸好的。”


    雅各布沒有立刻迴應,他接過鋸子,熟練地在另一塊木板上演示起來,動作流暢,鋸痕筆直。隨後,他放下鋸子,看著約書亞的眼睛,認真地說:“孩子,鋸子或許不是最鋒利的,但這不是你鋸歪的真正原因。遇到問題時,找借口隻會讓你逃避責任,卻不能解決問題。”約書亞低下頭,小聲嘟囔:“我隻是……”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


    到了傍晚,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莎拉說起了鄰居家孩子的事:“隔壁的小大衛,為了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每天放學後都堅持練習,哪怕顏料不夠了,也沒想過放棄,而是想辦法自己調配。最後他的作品得了一等獎,真是了不起。”約書亞聽了,不以為然地說:“要是我有那麽多時間,我也能畫得很好,可我每天作業太多了。”


    雅各布放下手中的餐具,神情嚴肅起來:“約書亞,這又是一個借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真正有毅力的人,不會因為一點困難就找借口退縮。你看看爸爸,做木工的時候,也會遇到木材有瑕疵、工具不好用的時候,但我從來不會說‘這不是我的問題’,而是想辦法克服。”約書亞默默不語,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


    不久後,學校組織了一場小型的足球比賽。約書亞所在的隊伍在比賽中表現不佳,最終輸掉了比賽。迴到家,他滿臉沮喪地抱怨:“我們隊的隊員配合太差了,要是他們能像我一樣認真,肯定能贏。而且,今天場地也不好,坑坑窪窪的。”


    雅各布看著兒子,歎了口氣,決定給他講一個家族裏流傳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家族裏有一位叫摩西的先輩。他生活在一個動蕩的年代,土地貧瘠,莊稼總是歉收。周圍的人都在抱怨天氣不好、土地太差,可摩西沒有。他仔細研究每一寸土地,嚐試不同的種植方法,還自己動手改良農具。最終,他的莊稼獲得了豐收,不僅養活了自己的家人,還幫助了許多鄰居。孩子,摩西沒有因為外界的困難而找借口,他用行動證明了,隻要不逃避,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約書亞聽著故事,心中微微一動,可長久以來找借口的習慣,讓他一時難以徹底改變。直到有一天,他在學校答應幫老師整理圖書,卻因為和小夥伴玩得太開心而忘記了。第二天,老師問起時,他又想找借口推脫,可話到嘴邊,他想起了爸爸說的那些話,想起了摩西先輩的故事。猶豫了片刻,他鼓起勇氣說:“老師,對不起,是我忘記了,我沒有找借口的理由,我會馬上整理好的。”老師欣慰地笑了,表揚他是個有擔當的孩子。


    那一刻,約書亞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他意識到,承認錯誤、不找借口並沒有那麽可怕,反而能讓自己更加坦然。迴到家,他主動把這件事告訴了雅各布和莎拉。雅各布開心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你長大了。記住,人生中會遇到無數的問題和困難,隻有不找借口,勇敢麵對,才能不斷成長。”


    從那以後,約書亞努力改掉找借口的毛病。當作業遇到難題時,他不再說“太難了,我不會”,而是靜下心來思考,查閱資料;當和小夥伴發生矛盾時,他不再把責任都推給對方,而是反思自己的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約書亞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他在學校裏的成績越來越好,和同學們的關係也更加融洽。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中,約書亞以《告別借口,擁抱成長》為題,講述了自己的經曆和感悟,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多年後,約書亞長大成人,踏上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無論麵對怎樣的挑戰和困境,他始終牢記童年時父親的教誨,不找借口,勇往直前。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猶太人堅韌不拔、勇於擔當的精神,也將這份寶貴的品質傳承下去,激勵著家族裏的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地麵對自己,不斷超越自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財富故事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財迷小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財迷小王子並收藏財富故事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