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看著這期內容,臉上露出一抹錯愕,那小小倭國敢給他寫這樣的書信?


    反正他表示還沒收到。


    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這小小島國真的是自不量力夜郎自大。


    後麵的那些信息都被他一字不漏的看了進去,剔除掉那些無用的留言,剩下的那些有用重大消息可是讓楊廣的臉色又驚又喜。


    驚的是那什麽工業化之後的倭人竟然能強大到那種地步,在入侵我華夏時竟能使得我華夏軍民死傷三千五百人。


    這是什麽樣的恐怖數字。


    那些倭人到底用了何種武器?


    就他們的矮小個頭,說用刀槍劍戟來入侵華夏能讓往下死傷幾千萬,楊廣說什麽都不相信。


    不說他們關中人的個頭,就是關東沿海等地方,身高都是沒的說。


    不是楊廣看不起那些倭人,就他們那個子,除非是像突厥那種騎著馬的遊牧軍隊,否則踢都能踢死這群侏儒。


    所以他們能夠入侵華夏,在與那所謂的工業化。


    隻是那工業化究竟是什麽呢?


    沒頭緒就不想了,反正現在的倭人他打起來絕對是不費勁,就是要怎麽過去打才是首要的問題。


    “傳朕的旨,各地凡是發現倭人在我大隋,立刻拿下交於官府,讓各地抓住倭人的官府嚴刑拷打,務必讓倭人吐露出來我大隋的航線。”楊廣腦海靈光一閃想出一個自認為絕妙的主意。


    你們不是可以來我大隋嗎,那就一定有航線,隻要找到可以安全往返的航線,我們大隋也可以禮尚往來派人過去串串門。


    不然也就不好彰顯禮儀之邦的度量。


    那可是挖幾百年挖不完的金銀礦,你說楊廣不心動那絕對是假的。


    別說楊廣,他麾下的大臣沒一個不心動的,隻是心動歸心動,出海這件事本身就是帶有一定風險的。


    還有就是他們這位陛下可是亡國之君,聽他的命令出海,能不能活著迴來都是問題。


    不得不說天幕的提前透劇給楊廣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也就是他現在還沒有去打高句麗,大軍未損,楊廣的話語權還在,皇位也算穩固。


    隻要接下來他不亂搞,穩一波,過個十來年讓天下更加安定,那個時候就可以動兵戈了。


    …………


    李世民一顆心撲通撲通的跳,那可是三千五百萬人啊,還有那些他想都不敢想的白銀數量……


    2萬萬兩白銀是多少錢,李世民自問還是知道的。


    就是因為知道,心裏才會滴血。


    造船,必須造船。


    房玄齡看出自家陛下對那倭島上的礦藏動心,立刻勸諫道:“先不論那倭島上是否真有後人說的可以挖幾百年的金銀礦,眼下大唐最大的敵人是突厥,不解決突厥大唐怎麽可能有餘力出海。要知道海船並非江船,運送軍隊出海的船更需要花時間建造,現在的大唐才見過幾年啊,又不是他楊廣有著文帝留下來的積蓄。”


    一番話立刻給有些熱血上頭的李世民澆了一盆冷水,讓二鳳瞬間清醒過來。


    好在他不是楊廣為人也聽勸,冷靜下來後李世民立刻道:“玄齡說的在理,眼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先收拾到突厥,隻有北方安穩了我們才能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


    房玄齡正要高唿陛下聖明的時候,杜如晦的聲音傳入他耳朵:“不過我們也可以提前做準備,讓人建造可以運兵的海船,在派人探查大唐去倭國最好走的海域,這樣就可以有備無患,等到我們需要出兵的時候不會在出現紕漏。”


    長孫無忌也道:“那些倭人狼子野心,隋朝時候就派出很多人來我華夏學習,如今大唐更有不少他們的人,其中肯定有探子,我的意思是全部抓起來嚴加審問,從他們嘴裏找出可以航行的線路就能在需要的時候一擊致命。”


    李世民很滿意的點了點頭,可很快眉頭就微微蹙起:“我華夏自古禮儀之邦,這些倭人在我大唐沒有犯罪,無緣無故將他們抓起來該有一個說法。”


    “後世的人不是已經給我們一個足夠的理由是嗎?”長孫無忌道。


    李世民道:“用未來之事處理現在的人,真的可行?”


    長孫無忌沉默了,房玄齡杜如晦他們也沉默了,這句話還真不好接。


    萬一天幕透露出他們這些人未來幹了什麽不得了的事,那皇帝是否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罪現在的自己?


    大家都是狐狸,怎麽可能會把這種把柄送到李世民麵前。


    至於後世被那倭人殺害了三千五百萬人,他們看到這裏也是非常氣憤,但於自己家族的利益比起來,這個所謂的仇恨就有點上不得台麵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世界隻講利益。


    共情可以,但是共情要是和自己的利益產生衝突,那共情就是犯罪。


    這就是人性。


    不過一想到倭島有那麽多財富可以拿,你讓他們不去打倭島的主意那怎麽可能?


    所以倭國是一定要打的,大唐的士兵也是一定要登入並占領那個地方。


    “可以讓他們失蹤。”


    杜如晦突然冒出這麽一句話,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他也沒有掖著藏著,大大方方道:“找個機會直接綁走這些倭人,可以把事情推給土匪這些人是很好背鍋之徒,這樣在明麵上我大唐就不用無緣無故抓人,也可以讓其他來我大唐經商的外族人放心。”


    李世民跟眾人皆是眼前一亮,大唿此計絕妙,這樣確實可以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讓他們知道大唐依舊是那個開放且包容的大唐,不會以未來之事來處置現在的他們,讓他們安心做自己的生意。


    至於做這種髒活的人,以他們的身份怎麽可能沒有私下裏養一群這種人呢。


    憑他們的身份,不論是黑手套也好,白手套也罷,他們要多少有多少。


    這世上就沒有人不想往上爬,而能一句話就決定那些螻蟻命運的頂級權貴,怎麽可能找不到使喚的人?


    …………


    “兩萬萬還是白銀……”


    孫權咽了咽唾沫,被這猶如天文數字一樣的賠款的給震驚到了。


    還有那改了國名的倭人,竟然能在後世強大到讓自己這片土地上的後人死傷如此巨大的地步,若非天幕透露孫權是做夢都不敢想後世的華夏能被一個島國給逼迫至此。


    那工業化當真如此恐怖?


    鋼鐵洪流?


    火炮?


    火力覆蓋?


    還有那飛機坦克……


    這些字是真的陌生,要不是前麵有看過那個視頻,雖然隻是一閃而過的畫麵,孫權都不知道這些都是什麽東西。


    哦對了,好像前麵有人還提過這些東西,隻是信息太過零散自己一時沒有太過在意。


    不過眼下重要的不是這個,反正現在那些倭人沒有後世那些裝備,自己派水師過去就可以了。


    當今天下要問誰最有機會拿到那些礦藏,孫權自認自己絕對是那天選之人。


    曹操的水師?


    嗬嗬!


    劉玄德?


    他出得了海?


    所以這是上天給自己的禮物,要是不去取的話豈不是辜負了上天。


    剩下的就是這個時候的倭人戰力的問題。


    但孫權卻是毫不在意,我打不過曹阿瞞還打不過你倭人小矮子?


    那些礦都是他的,誰也搶不走。


    有了這些能夠源源不斷生出錢財的聚寶盆,江東就可以在經濟上超越北方,就是打消耗戰也能耗死曹操的國庫。


    一想到未來自己有著花不完的錢,孫權心情那叫一個好,多次拿不下合肥的鬱悶也一散而空。


    …………


    劉徹臉色叫一個陰沉如水。


    比起朱元璋那眼裏隻有銀子的守財奴,劉徹更在意後世子孫的傷亡人數。


    死了三千五百萬人啊……


    他治下的漢朝人口也才多少,死個一千萬都能讓漢朝瀕臨崩潰,三千五百萬那是什麽概念?


    放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得多少國家消失在世上?


    這特麽能忍?


    自己是誰?


    自己可是大漢的孝武皇帝。


    要是不動動武,怎麽能配得上孝武皇帝這幾個字。


    還有就是那島上的金銀礦要是真的能夠挖個幾百年,那他說什麽也要把倭島拿下,哪怕那些倭人後世沒有入侵我華夏也不行。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這就是生存法則。


    誰讓你手上有好東西你卻守不住,這怪不了別人。


    至於是否出師有名。


    公羊派的那些人在看到這些倭人在後世幹的那些事,要是不喊著大複仇,他劉徹的名字就倒過來寫。


    還有就是後人不是在天幕裏透露他這個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打仗打了四十四年嗎,還說中後期的時候文景之治留下的錢糧就已經消耗一空,後麵的軍費都是自己用各種手段弄出來的。


    現在有了那些可以挖幾百年都挖不完的礦藏,那未來的軍費就有了著落,這一次一定要讓那些該死的匈奴人知道什麽叫大漢天威。


    沒有天幕之前自己都能把匈奴打的那麽慘,沒道理天幕出來之後還擁有挖不完的金銀礦的自己還打不出原本那個自己的戰績。


    這不就是變相說自己無能嗎?


    這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


    “朕準備出海攻伐倭島你們怎麽看?”劉徹看向自己的這些大臣。


    天幕剛開始時他還沒什麽應對的經驗,等到播了一兩個視頻,劉徹已經將這些心腹重臣找來一起看,為的就是得到有用的信息能立刻商議應對之法,現在不就用上了嗎!


    眾人麵麵相覷,倒是不意外皇帝會說出這句話,畢竟那倭島上真如後人所言那樣有著金山銀山,就是皇帝不去打他們這些人也會請求皇帝出兵。


    畢竟這世上又有誰會願意跟錢過不去的?


    不過現在誰也沒有第一個站出來附和,實在是出海不是陸地打仗,他們這些武將皇帝讓他們去草原打匈奴或者去南方叢林打那些喜歡鑽深山老林的都沒二話,唯獨這出海……


    倒不是他們怕了那些還沒開化的倭狗,而是麵對海洋的恐懼,其中不少土生土長的旱鴨子就更加不願意出海了。


    “怎麽都不說話,怕死?”劉徹的目光帶著些許不悅,雖然他也隱約猜到這些人不說話的原因,可不爽就是不爽。


    他看了看衛青想要問他是什麽意思,可話還沒出口就想到不能打擊衛青的威信,於是目光落在汲黯身上,“汲黯你說說。”


    汲黯沉默少許,對劉徹道:“陛下先不說那後世之人說的這話是不是真的,就算那倭島真有如此多的金銀,但如何去那裏還是一個問。須知大海不比陸地,一個風暴過來就可能船毀人亡。”


    說到這他又轉身看了身後眾同僚一眼,再次轉迴來對劉徹道:“諸位將軍大部分都是關中或者北地人士,讓他們去草原與匈奴廝殺,他們絕對是可以勝任,可航海需要懂得如何出海的將領還有士兵,因此臣以為陛下須三思而行。”


    這一席話聽得眾人都忍不住微微點頭,畢竟汲黯說的太有道理,對於這種不熟悉的領域他們真的不能一拍額頭就決定下來。


    要是出了事誰擔這個責任?


    皇帝是不可能有錯的,那麽錯的隻有他們這些臣子,誰讓你們這個時候不出來反對導致大漢出現的重大損失。


    公孫弘也站出來說道:“陛下為了穩妥起見,臣建議還是等天幕裏的後人透露更多一點信息我們再做決定。說不定天幕會在給我驚喜,比如如何去倭島的最佳路線……”


    這話讓包括劉徹在內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他們都有些詫異的看著公孫弘。


    最終劉徹撫掌大笑:“好主要。天幕這般神奇,那些後人也對倭人犯下的血仇耿耿於懷,說不得在那些後世的評論之中真有可能看到一些性格激進的後人說出如何最佳攻打倭國的行軍路線,這樣我們就可以節省大量錢財以及自己探索的時間。”


    眾人見皇帝這般聽勸皆是在心中鬆了口氣,隻要陛下不胡亂指揮,大漢就是安全的,也就不用擔心後世那隋煬帝之事。


    到了現在他們也沒想明白,那個楊廣擁有不弱於大漢的疆域,究竟做了怎麽樣的愚蠢舉動竟然讓那隋朝在他手中滅亡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幸好他們的陛下不是那隋煬帝,不會在那朝代歌裏留下如楊廣輸李唐的千古笑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追愛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追愛姬並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