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說一下抱歉,不是作者喜歡欠章,然後補更又補到上一章裏麵。


    而是力不從心,下班迴來都七點了,有時候七點半都有可能。


    然後寫書又慢畢竟不是觸手怪,寫完昨天的,今天的隻能又欠半張。


    為什麽一天要寫四千字呢,那是作者想拿全勤。


    也不多六百打底。


    所以為了全勤每天要滿四千字,沒有滿怎麽辦,第二天補迴去就行。


    這也是為什麽作者每次欠章補迴去不是新發一章,而是在上一章裏麵加了兩千字的原因。


    另外由於更新太慢又太晚更新,導致每天的收入減少太多,昨天就賺了不到40塊,簡直離譜。所以請讀者老爺們能在看到廣告頁麵時候點進去,不用買東西,在裏麵待個3—5秒在退出來就行,這樣作者就有廣告收入,一個人肯定不多,要是一百個一千個讀者老爺都看一下廣告,作者的收入就能上來很多,這樣寫書也就更加有動力。


    所以先在這拜謝讀者老爺們。


    另外書裏確實有很多曆史錯誤,這也沒辦法,作者是學渣,曆史屬於愛好自學的,太高級的知識肯定欠缺,所以大家看到也不要罵作者,至少作者沒有去給你們寫抖音文學是不是?


    最後就是這幾天左胸有點難受,好像是心血管出了問題,牛馬的命天天吃科技與狠活,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幾天。


    哎!!!


    …………………………


    又是一次集體炸裂的驚人消息被透露出來,讓這些古人們再一次炸鍋……


    其中被評論提到的古人尤為炸裂。


    劉徹看到後世之人稱自己為漢族,哪怕時代變遷,也依然稱自己是漢族,而沒有什麽唐族宋族之類的,心中別提多高興了。


    這還不是最高興的,後人竟然說自己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這……


    哪怕他天生涼薄,為了皇位的穩定傳承殺妻滅子,屠戮功臣,掀起滔天刑案,但他的內心也有一塊自己的淨土。


    看到後人這樣讚揚自己,劉徹的眼眶不爭氣的有些濕潤。


    漢武大帝!


    大漢世宗孝武皇帝!


    說實話哪怕不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諡號和廟號,可這一次劉徹心中並未有那種古怪感,反而很喜歡這個諡號和廟號。


    自己竟然在位五十四年!


    劉徹有些哭笑不得,這算是提前知道自己的壽命了啊。


    他默默算了一下這個時間,然後就算出自己活到了七十歲才死,這一下他的心情太好。


    那可是七十歲,始皇帝都沒活過五十,高皇帝也才活到六十二歲,文皇帝四十七歲,自己父親竟皇帝也才四十六歲就沒了。


    這麽一算自己真的是屬於長壽了。


    至於長生這種想法,在這一刻都被劉徹無視了,後人已經告訴自己隻活到了七十歲,也就是說自己沒有找到長生的辦法,那麽這種時候劉徹又怎麽會去想那虛無縹緲的長生呢。


    就是要想也要等這個興奮勁過了之後再說。


    不得不說知道自己未來還能活個幾十年,劉徹的心態一下子就穩了很多,這也間接影響到了他對匈奴人的態度。


    一個急切想要快速擊敗並消滅匈奴的劉徹,和一個穩重不急功近利的劉徹,對匈奴人來說後者才是更可怕的存在。


    民生凋敝,饑民揭竿而起。


    劉徹有些詫異,自己晚年的國家,局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後人還將那楊廣跟自己相比較。


    差點就成了楊廣。


    這句話讓劉徹額頭都滲出了冷汗,好險好險,自己還是保住了漢朝,沒有像那隋朝那麽短命。


    楊廣:劉徹你禮貌不?


    不過那楊廣怎麽迴事,三次征伐那高句麗,竟然一次都沒有勝利,還把百萬大軍都給送掉了,這也太廢物了吧!還有後人說那楊堅給楊廣留下比文景二帝留給自己的家底都豐厚,以及隋朝的那些猛將數量……劉徹怎麽也想不明白,擁有如此優勢的楊廣究竟是怎麽打才能把自己國家打成這樣的?


    劉徹想了想自己以前的皇帝是否有楊廣這樣廢物的存在,最終隻說出這麽一句話:胡亥都比你強,隻是他沒這個家底。


    最後就是那句說他晚年因為沒了衛霍而敗多勝少,這讓劉徹對楊廣的那些武將更加眼饞了,還有那光武帝劉秀的雲台二十八將,聽起來就很厲害很高大上,要是能給自己幾個就好了,可是為什麽呢?


    自己明明被後人稱做武皇帝,在武功上怎麽說也是能進前三的存在吧,為什麽偌大的大漢就隻有衛霍兩個將領能打,而後世的劉秀楊廣他們有那麽多良將?


    這不公平啊。


    要不是害怕會出現天罰,劉徹真的要指著天幕罵一句賊老天。


    還有那阿鬥是怎麽迴事,看後世之人的評論,那阿鬥就是劉禪,這個劉禪在鄧艾打到成都城下就開城投降了。


    後世還說那是季漢。


    季者三也,也有“末世”“末代”的意思,天幕已經說過漢朝分東西兩漢,那麽這個季漢就是漢朝最後的餘暉。


    所以那個叫鄧艾的魏國人偷偷渡過那叫陰平的地方,一路殺到成都下麵,導致前線的軍隊沒時間迴去,或者不敢迴去……


    作為擅長製定大戰略的總指揮,劉徹很快就想到一種可能,曹魏大軍壓在那,使得前線軍隊明知道有人從那崇山峻嶺間偷過來,也沒有辦法分出太多軍隊匯源,否則自己鎮守的這個地方就要丟了。


    劉徹迅速迴憶了一下天幕在最初閃過的三國地圖,那巴蜀之地都在後世的季漢手中,那成都遠在後方,所以就是被人圍城了,也有高城深池可以堅守,還可以從別的地方調兵迴援,加上成都本身的軍隊,怎麽說也能堅持個半年吧。


    劉徹可不相信一群偷渡過來的魏軍會有多少軍隊,在季漢的腹地他們又沒有兵員補充,打攻城戰簡直自尋死路。


    那劉禪就這樣投降了?


    劉徹簡直氣炸了,還沒到死地就投降,後世之人說他連打都沒打,那魏軍隻是兵臨城下就開城投降,這種廢物也配做高皇帝的後代?


    假的吧?


    劉家男兒的血性去哪了?


    還有那薑維和那什麽出師表又是怎麽迴事?


    劉徹氣的那叫一個頭兩個大,尤其是那什麽司馬懿指洛水為誓然後轉頭就食言滅了那曹爽全家,當然這不關劉徹的事,反正在劉徹看來這兩家都不是好東西,死絕了才好。


    他隻是生氣那光武帝做的事被那叛賊給壞了名聲,還有那封禪泰山的事,那個該死的趙恆,這又是一個什麽東西,沒有功績還敢去封禪,最惡心的是他還是賄賂自己的大臣來進行封禪。


    雖然劉徹這個時候沒有宰相這個叫法,可丞相還是有的,所以劉徹立馬理解宰相是什麽官職。


    這的多不要臉的皇帝才能做出賄賂自己大臣這種事來!


    劉徹都已經被後世這些皇帝的騷操作給整的麻木了,真的是太毀三觀,他都沒法想象這是一個正常皇帝能做出來的事。


    胡亥都做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情出來。


    難怪後世之人會說出那句洛水髒了,泰山也髒了的話來。


    有這般無恥的人給這兩個地方抹黑,洛水和泰山能不髒嗎?


    ………………


    鄧艾?


    偷渡陰平?


    兵臨成都劉禪直接投降?


    這些字連起來讓劉備瞬間血壓飆升到一百八,臉上那漲紅的血管幾乎都清晰可見,那修長的雙手緊握成拳,因為太過用力甚至發出嘎吱嘎子的聲響。嚇得身邊諸葛亮在內的下屬們紛紛勸諫主公冷靜,他們可是清楚這位爺的暴脾氣,沒看到他死後的諡號叫“昭烈”嗎?


    “昭” 有光明、顯著之意,象征著劉備的品德和行為能夠彰顯正義。他以興複漢室為己任,其理念和抱負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光明磊落之舉。“烈” 有剛正、壯烈的意思,這體現了劉備一生的經曆。他從一個織席販履之徒,在亂世之中崛起,經曆諸多艱難險阻,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為建立蜀漢政權曆經坎坷,在戰爭和政治鬥爭中展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其奮鬥過程可謂壯烈。


    這是明麵上的解釋,換句話說這位爺的脾氣是真的很烈,不然鞭打督郵的事就不會發生。


    所以劉禪的屁股眾人估計是要被打開花了。


    劉備也不是被情緒所左右的人,當然原則上的事除外,這件事畢竟還未發生,所以就算他再生氣也沒到昏頭的地步很快就冷靜下來。


    並且還詢問眾人薑維和出師表你們可知是怎麽迴事?


    出師表一聽名字就知道那是一份請求出兵的奏表,薑維肯定是一個人名,而且還是他們陣營的人,隻是這個人現在還不知道在哪。


    但凡出師表裏有我的名字,陛下也不會疑心我,大漢定能三興。


    後世之人的這句話稍微推敲一下就能猜出大概,那出師表肯定寫了一些讓皇帝重用的人,然後那些人後來都沒有活過皇帝,一個個都死了導致皇帝無人可……額是除了出師表上的名字就已經不知道怎麽用人了。


    所以那薑維來的比較晚沒有在那出師表裏,後人才會說出那但凡出師表裏有我名字皇帝就不會疑心我的話出來。


    所以由此推斷那個叫薑維的肯定是後麵他們大漢的統兵大將,目的定然是北伐曹魏,而他的名字因為沒有在出師表裏又有兵權在手導致皇帝疑心與他……


    推斷出這些的季漢臣子們都被自己的推斷嚇了一跳,實在是難以置信他們的儲君會是這樣的人,難道沒了那所謂出師表你就不會用人了?


    他們主公打天下的時候也沒有人給他寫那所謂的出師表啊。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出師表究竟是誰寫的,竟然能讓他們這位世子殿下是若珍寶,甚至到了非出師表上之人就不信任的地步。


    在他們疑惑不解之時,季漢後期的劉禪也是一臉震驚。


    那個叫鄧艾的魏國人帶著軍隊偷偷翻越了陰平一路殺到成都城下,然後自己連打都沒打就投降了?


    這怎麽可能?


    劉禪瘋狂的搖頭,有相父在,他怎麽可能投降,除非相父已經不在……不相父怎麽可能不在呢,相父一定還在自己身邊。


    劉禪直接否定了那個可怕的真相,哪怕它極有可能是真的,也不願意去相信。


    “派人去把相父叫迴來……不行不能打擾相父北伐,派使者去跟相父說,就說朕絕不會做那投降之君,那鄧艾也休想再偷渡陰平,就算是偷渡過來打到了成都城下,朕也會與成都共存亡,絕不會被嚇得直接投降。”


    “聽清楚了沒有?”


    \"聽清楚了,聽清楚了陛下。\"小黃門連連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劉禪揮了揮手示意他趕緊去辦事,自己卻是帶著黃皓去鬥雞,天幕什麽的他已經不想看了,反正一切都有相父在相父會處理的。


    這時候以及第二次北伐的諸葛亮跟麾下將領都被這幾條評論給嚇了一跳,尤其是鄧艾偷渡陰平自家陛下直接投降這句話,對他們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在天幕的提前劇透下,連軍心都有些不穩,好在諸葛亮在天幕前幾次透劇別人的曆史時就有了準備,軍隊裏都安排了會安撫軍心的使者,他們的作用就是防止出現這類狀況,現在還真被他用上了。


    “都稍安勿躁。”諸葛亮輕搖羽扇,示意麾下的將軍們不要繼續竊竊私語,等到大帳裏安靜下來時候,才道:“那偷渡陰平的魏將鄧艾,吾到現在都未曾聽過他的名字,想必此刻還未發跡。不過天幕這樣一透露,魏國朝野必定知曉鄧艾此人,提前提拔此人與我等為敵。”


    眾人都不由自主點了點頭,天幕的提前透露有好也有不好,就像一把雙刃劍,傷敵也傷己。


    這不他們從沒聽過的那個鄧艾就因為天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然還有薑維。


    此時的薑維還沒有進入季漢頂級高層,諸葛亮自然不會在出師表裏寫上他的名字,而得知自家陛下竟然一直在用出師表上的人治國,諸葛亮欣慰同時也一種不隻是該哭還是該笑的心情。


    合著他的這位陛下根本就不會自己主動發現人才,自己寫的什麽人他都用,等這些人都過世了他就不知道用誰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諸葛亮都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詞來形容自家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追愛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追愛姬並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