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學漢文帝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 作者:月下追愛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四,你來解釋一下吧。” 康熙沉默良久,最終隻說出了這麽一句話。
此時的他,眉頭微蹙,輕輕地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臉上流露出一抹無奈的神情。
他怎麽也沒想到,原本正饒有興致地吃著李唐的瓜,看得津津有味之時,突然就冒出了這麽一句關於後世的評論。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他措手不及,好好的“吃瓜”興致瞬間被破壞殆盡。
此刻,他對老四如何成為最終贏家滿懷好奇。
不僅康熙好奇,雍正在場的兄弟以及大臣都好奇,他們怎麽也想不到最後竟然會是他做了皇帝!
“皇阿瑪以及諸位,天幕尚未結束,不妨等天幕結束之後再……”
“朕對李家那些過往已無興致,畢竟皆成曆史,後人的評說亦無法更改李家之結局。” 康熙徑直打斷了這位四兒子的話語,使得未來的雍正爺話語一頓,不過轉瞬之間便又道:“未來之事唯有未來的我知曉,皇阿瑪要我如何解釋?”
此語一出,包括康熙在內的所有人皆為之語塞,誠如這位雍王爺所言,他又無法預知未來,怎可能知曉自己未來究竟所為何事。
與其聽他解釋,倒不如觀看後人播放他們大清的戲碼來得清楚。
然而老十卻不願就此放過雍正,隻見他陰陽怪氣地說出一句令康熙都險些失態的話。
“四哥你是老四,那朱棣亦是老四,你莫非也會學那朱棣一般來一場靖難吧?”
此語瞬間令眾人臉色大變,老十三氣得推了老十一把,指著他道:“你莫要胡言亂語。”
老十冷笑一聲,正欲迴擊,可話未出口便聽聞胤礽的聲音響起:“十弟你這話過分了,四弟於軍旅之事並不精通,又怎可能效仿那朱棣。”
他這番話讓老四和老十三皆鬆了口氣,可就在這時胤礽又冒出一句驚人之語:“或許他學的是漢文帝呢?”
此語再度令在場之人麵色驟變,康熙臉色更是難看至極,目光死死盯著這個次子,隻差明言質問他究竟何意。
老八見氣氛不妙,輕咳一聲,“那個…… 我們還是先觀天幕吧,說不定後世的評論中會突然冒出什麽關鍵信息呢。”
他這番話算是給了眾人一個台階下,況且此話也確有道理,若非那句突然冒出的評論,他們斷不會知曉自己等人在未來爭得頭破血流,最後卻便宜了老四。
這還爭個什麽勁兒啊。
(李承乾做得沒錯啊,為求生存唯有謀反,李世民明顯偏向李泰,若李泰上位李承乾豈能活命,他的子嗣又怎能存活,玄武門之變當日,李建成李元吉的十個孩子可曾存活?李世民在太子之位的抉擇上確然犯了極大的錯誤,太子乃國之根本,並非李世民需要一位太子,而是大唐與百官需要一位太子,李世民這般搖擺不定著實離譜)
迴複:(一邊聲稱李承乾是唯一的太子,一邊準許李泰以藩王身份蓄養自己的幕僚學士 —— 此等待遇迴顧當時曆史唯有楊廣和李世民自身享有,且這二人後來皆憑借幕僚造反成功,另一邊還允許李泰入住武德殿,封賞程度高於太子,這分明是逼兒子們自相殘殺。李二玄武門的報應終究還是落在了自己頭上)
迴複:(李世民在繼承人的處理上相較劉秀而言差之甚遠,直接致使大唐二代而衰,教員讀史時亦言其處理得優柔寡斷。)
楊堅:“什麽?楊廣竟是造反上位的?”
楊堅萬萬沒想到,好好地吃著李家的瓜,吃著吃著竟吃到了自己身上。
楊堅頓時從龍椅上站起身來,滿臉皆是難以置信之色,就連他身旁的獨孤皇後也被這消息驚得呆住了。
還未等她出言,便聽聞楊堅的冷笑聲:“嘖,怪不得明明立了楊勇為太子,最後做皇帝的卻是楊廣,原來你這小子是如此上位的啊!”
獨孤皇後又能說些什麽呢?
若楊廣僅是如此,她倒也並非不能接受,李家二郎亦是這般上位的,還有那明朝的朱棣亦是造反。
可他們的功績擺在那裏,而自己這個好兒子……
獨孤皇後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已懶得再去思索此事,對這個兒子的所作所為她已然失望透頂。
還是世民這孩子好,像自己也像他父親,日後大隋的江山就交予他了。
與此同時,這個時空的李淵驟然打了個寒顫,原本因天幕透露自己兒子未來是皇帝而稍顯陰霾的心情變得愈發糟糕。
眼眸中的憂色更甚往昔。
自天幕首次出現透露 “唐” 這個字時,他便心生不妙之感,後來天幕的持續透露無疑證實了他的預感,這令他坐立不安,因為那位親戚陛下斷不會放過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兒子,更是他不會放過的對象。
要知道自己的兒子可是有著“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太宗皇帝啊。
放他成長起來楊堅能睡得著覺?
一想到此處,李淵便恨極了天幕,你說你好端端地透露這些事作甚,你就不該出現,讓諸事依著原本的曆史軌跡發展多好,這樣自己還能過過皇帝癮。
如今可好,別說當皇帝,他們全家性命都未必能保。
要不幹脆反了算了。
李淵眼眸中閃過一道決然,那是被逼至絕境的瘋狂,然而一想到當下的局麵,他瞬間又蔫了下去。
沒辦法,兒子尚幼,指望他為自己打天下還需十幾年後才能實現,可自己那位好親戚會給自己十幾年時間嗎?
做夢去吧。
至於當下就起兵造反,李淵覺得還是洗洗睡吧,夢裏啥都有。
此時造他老楊家的反,與找死無異,不造反或許看在雙方關係的份上,自己一家還能留得一條性命。
一旦舉兵,那當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就在李淵深感肝疼之時,李世民亦是一陣心煩意亂。
就上麵評論中透露的信息,讓他看得都忍不住想給未來的自己幾巴掌。
他想不明白,為何自己已然立承乾為太子,卻還一邊準許李泰以藩王身份養幕僚學士,給承乾帶來巨大壓力,以至於後來承乾造自己的反。
未來的自己究竟在想些什麽?
李世民想不通,李世民不解,李世民氣得想打人。
莫非未來的自己腦子被驢踢了?
此時的他,眉頭微蹙,輕輕地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臉上流露出一抹無奈的神情。
他怎麽也沒想到,原本正饒有興致地吃著李唐的瓜,看得津津有味之時,突然就冒出了這麽一句關於後世的評論。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他措手不及,好好的“吃瓜”興致瞬間被破壞殆盡。
此刻,他對老四如何成為最終贏家滿懷好奇。
不僅康熙好奇,雍正在場的兄弟以及大臣都好奇,他們怎麽也想不到最後竟然會是他做了皇帝!
“皇阿瑪以及諸位,天幕尚未結束,不妨等天幕結束之後再……”
“朕對李家那些過往已無興致,畢竟皆成曆史,後人的評說亦無法更改李家之結局。” 康熙徑直打斷了這位四兒子的話語,使得未來的雍正爺話語一頓,不過轉瞬之間便又道:“未來之事唯有未來的我知曉,皇阿瑪要我如何解釋?”
此語一出,包括康熙在內的所有人皆為之語塞,誠如這位雍王爺所言,他又無法預知未來,怎可能知曉自己未來究竟所為何事。
與其聽他解釋,倒不如觀看後人播放他們大清的戲碼來得清楚。
然而老十卻不願就此放過雍正,隻見他陰陽怪氣地說出一句令康熙都險些失態的話。
“四哥你是老四,那朱棣亦是老四,你莫非也會學那朱棣一般來一場靖難吧?”
此語瞬間令眾人臉色大變,老十三氣得推了老十一把,指著他道:“你莫要胡言亂語。”
老十冷笑一聲,正欲迴擊,可話未出口便聽聞胤礽的聲音響起:“十弟你這話過分了,四弟於軍旅之事並不精通,又怎可能效仿那朱棣。”
他這番話讓老四和老十三皆鬆了口氣,可就在這時胤礽又冒出一句驚人之語:“或許他學的是漢文帝呢?”
此語再度令在場之人麵色驟變,康熙臉色更是難看至極,目光死死盯著這個次子,隻差明言質問他究竟何意。
老八見氣氛不妙,輕咳一聲,“那個…… 我們還是先觀天幕吧,說不定後世的評論中會突然冒出什麽關鍵信息呢。”
他這番話算是給了眾人一個台階下,況且此話也確有道理,若非那句突然冒出的評論,他們斷不會知曉自己等人在未來爭得頭破血流,最後卻便宜了老四。
這還爭個什麽勁兒啊。
(李承乾做得沒錯啊,為求生存唯有謀反,李世民明顯偏向李泰,若李泰上位李承乾豈能活命,他的子嗣又怎能存活,玄武門之變當日,李建成李元吉的十個孩子可曾存活?李世民在太子之位的抉擇上確然犯了極大的錯誤,太子乃國之根本,並非李世民需要一位太子,而是大唐與百官需要一位太子,李世民這般搖擺不定著實離譜)
迴複:(一邊聲稱李承乾是唯一的太子,一邊準許李泰以藩王身份蓄養自己的幕僚學士 —— 此等待遇迴顧當時曆史唯有楊廣和李世民自身享有,且這二人後來皆憑借幕僚造反成功,另一邊還允許李泰入住武德殿,封賞程度高於太子,這分明是逼兒子們自相殘殺。李二玄武門的報應終究還是落在了自己頭上)
迴複:(李世民在繼承人的處理上相較劉秀而言差之甚遠,直接致使大唐二代而衰,教員讀史時亦言其處理得優柔寡斷。)
楊堅:“什麽?楊廣竟是造反上位的?”
楊堅萬萬沒想到,好好地吃著李家的瓜,吃著吃著竟吃到了自己身上。
楊堅頓時從龍椅上站起身來,滿臉皆是難以置信之色,就連他身旁的獨孤皇後也被這消息驚得呆住了。
還未等她出言,便聽聞楊堅的冷笑聲:“嘖,怪不得明明立了楊勇為太子,最後做皇帝的卻是楊廣,原來你這小子是如此上位的啊!”
獨孤皇後又能說些什麽呢?
若楊廣僅是如此,她倒也並非不能接受,李家二郎亦是這般上位的,還有那明朝的朱棣亦是造反。
可他們的功績擺在那裏,而自己這個好兒子……
獨孤皇後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已懶得再去思索此事,對這個兒子的所作所為她已然失望透頂。
還是世民這孩子好,像自己也像他父親,日後大隋的江山就交予他了。
與此同時,這個時空的李淵驟然打了個寒顫,原本因天幕透露自己兒子未來是皇帝而稍顯陰霾的心情變得愈發糟糕。
眼眸中的憂色更甚往昔。
自天幕首次出現透露 “唐” 這個字時,他便心生不妙之感,後來天幕的持續透露無疑證實了他的預感,這令他坐立不安,因為那位親戚陛下斷不會放過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兒子,更是他不會放過的對象。
要知道自己的兒子可是有著“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太宗皇帝啊。
放他成長起來楊堅能睡得著覺?
一想到此處,李淵便恨極了天幕,你說你好端端地透露這些事作甚,你就不該出現,讓諸事依著原本的曆史軌跡發展多好,這樣自己還能過過皇帝癮。
如今可好,別說當皇帝,他們全家性命都未必能保。
要不幹脆反了算了。
李淵眼眸中閃過一道決然,那是被逼至絕境的瘋狂,然而一想到當下的局麵,他瞬間又蔫了下去。
沒辦法,兒子尚幼,指望他為自己打天下還需十幾年後才能實現,可自己那位好親戚會給自己十幾年時間嗎?
做夢去吧。
至於當下就起兵造反,李淵覺得還是洗洗睡吧,夢裏啥都有。
此時造他老楊家的反,與找死無異,不造反或許看在雙方關係的份上,自己一家還能留得一條性命。
一旦舉兵,那當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就在李淵深感肝疼之時,李世民亦是一陣心煩意亂。
就上麵評論中透露的信息,讓他看得都忍不住想給未來的自己幾巴掌。
他想不明白,為何自己已然立承乾為太子,卻還一邊準許李泰以藩王身份養幕僚學士,給承乾帶來巨大壓力,以至於後來承乾造自己的反。
未來的自己究竟在想些什麽?
李世民想不通,李世民不解,李世民氣得想打人。
莫非未來的自己腦子被驢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