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兒子。”


    楊堅看到那些外族都尊李世民為天可汗時,笑的就像一個孩子,確切說更像一個欣慰的老父親。


    他身邊不知何時到來的獨孤皇後確是聽得一臉懵逼,下意識問道:“陛下你說什麽,誰的兒子?”


    楊堅看了眼自己的皇後,對她道:“當然是你和我的兒子。”


    他指著天幕:“龍鳳之資,天日之表——楊世民。”


    哈?


    獨孤皇後先是用看怪物的目光看著楊堅,不過她也不是那種胸無大腦的蠢女人,否則也沒法在楊堅最猶豫不決之時幫助楊堅下定決心,這才讓楊堅成功奪得了北周的皇位。


    可以說若非楊堅娶了個好老婆,現在還是宇文家的臣子,更不會有如今的煌煌大隋。


    “楊世民!”雖說給李世民改了姓氏讓獨孤皇後有些叫不習慣,可這隻是小事,讓她最在意的就是楊堅是說真的還是開玩笑?


    “朕是認真的。”


    楊堅收起了臉上的笑容,神色變得十分嚴肅認真,“雖然我們還沒法完全知道為何太子從楊勇變成了楊廣,可從另一個角度看,楊勇沒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就說明他的無能。楊廣做了皇帝卻把大隋給禍禍的天下皆反,說明他跟秦二世一樣廢物,哪怕天幕在未來的某一天將他如何亡國的事情播放出來,也改變不了大隋的結局。”


    能力不足就是能力不足,你可以因為天幕的提前透露而改變這件事,那別的事情的決策你就一定能做對?


    一個不好還不照樣弄得民怨四起!


    看著發妻沉默,楊堅繼續道:“世民那孩子確實比我們那兩個兒子更有資格也更有能力延續大隋的基業,何況我們兩家還是親戚不是?”


    “好吧。”獨孤皇後最終幽幽一歎,算是接受且認同了楊堅的做法。


    不認同也沒辦法。


    楊勇不行,楊廣也不行。


    總不能將大隋江山交給外人吧?


    正好楊李兩家本是親戚,過繼一下親戚家的兒子延續香火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況且李世民本來就是太宗,唐太宗跟隋太宗對他來說根本沒區別。


    嗯還是有點區別的。


    起碼不用來一次玄武門。


    一想到玄武門事件的發生,獨孤皇後就忍不住要給李淵腦瓜來幾下,然後高聲斥責他是怎麽做父親的,連兒子間鬧成那樣都不知道。


    真是一個廢物。


    【貞觀八年·三十五歲】


    【段誌玄、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前後領兵征討吐穀渾】


    【貞觀九年·三十六歲】


    【平定吐穀渾】


    【貞觀十二年·三十九歲】


    【吐蕃侵擾鬆州,唐軍輕取之,鬆讚幹布遣唐使謝罪並二次請婚於唐】


    【貞觀十四年·四十一歲】


    【侯君集、契苾何力等領兵滅高昌,設置安西都護府】


    【貞觀十五年·四十二歲】


    【薛延陀南侵,李積領兵大破之,次年薛延陀遣使朝貢謝罪】


    【貞觀十六年·四十三歲】


    【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領兵進犯伊州,安西都護府郭孝恪以輕大破之】


    【貞觀十七年·四十四歲】


    【命閻立本繪畫《二十四功臣圖》於淩煙閣】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誌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


    被報道名字的貞觀朝臣子,那叫一個高興,畢竟名留青史誰人不想,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他們能擁有這樣的榮譽,已經沒有什麽可遺憾的,剩下的就是激發他們更加的勇往直前。


    不過有人歡喜也有人憂。


    可這個憂的不是別人也是他們,確切的說是隋朝時期的他們。


    他們的名字掛在天幕上,在唐朝甚至是後世朝代以及以前的朝代都是讓人羨慕的存在。


    可偏偏隋朝不行。


    實在是他們離唐朝太近了,就像穿同一條褲子的兄弟一樣。


    這不,隋朝時空的李靖正滿頭大汗的低垂著頭,不敢看舅舅韓擒虎那似笑非笑的樣子。


    蕭瑀也不好受,比起韓擒虎,楊廣那似笑非笑的樣子才是最恐怖的。


    哪怕楊廣是他姐夫也讓他感到害怕。


    朝堂上宇文化及等一眾朝臣也紛紛看向蕭瑀,離蕭瑀近一些的同僚更是下意識退後幾步要遠離這個人。


    蕭瑀:“……”


    姐姐救命,天幕我特麽簡直被你害死了。


    那些在隋朝名氣大,又上了天幕的都跟蕭瑀差不多心情,那真是欲哭無淚。


    【貞觀十八年·四十五歲】


    【親征高句麗】


    【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歎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李世民:“?”


    貞觀群臣:“?”


    唐朝之前時空的古人:“?”


    什麽情況?


    沒有滅高句麗?


    那之前跟朱棣對比的歌詞裏怎麽有滅高句麗的那句?


    是這裏寫錯了,還是之前的填詞寫錯了?


    又或者那所謂的滅高句麗,隻是把高句麗打個半死不活?


    這個問題暫時沒人迴答他們,天幕依舊在繼續播放。


    【貞觀二十年·四十七歲】


    【李積、李道宗、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領兵滅薛延陀】


    【貞觀二十一年·四十八歲】


    【王玄策出使天竺,遭中途天竺軍隊劫掠,征吐蕃,泥婆羅大破中天竺】


    李世民包括李世民之前的朝代看到這裏,都被驚住了。


    這個王玄策……你確定不是在寫話本?


    【貞觀二十二年·四十九歲】


    【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等領兵滅龜茲,移安西都護府至龜茲都城】


    【西區西安九千裏】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杜甫《北征》】


    最後天幕把視頻裏的那張寫著大大唐字的輿圖瞬間擴大,原本在唐朝周圍的小國被消滅殆盡,大國也就剩下那麽幾個,就這樣一張大到讓出了乾隆跟忽必烈這等擁有超大版圖的巨無霸之外,包括嬴政在內看到這樣遼闊的版圖,那口水是止不住的流。


    然後卻有一個人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個被迫退位成太上皇的李淵。


    看到自己兒子未來有這等成就,他哭了,是捶著自己的胸口哭的,“二郎啊二郎,早知道你這麽厲害,我就讓大朗把太子之位給你了,這樣你們也就不會走到不死不休的那一步。怪我,都怪我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追愛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追愛姬並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