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楊廣輸李唐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 作者:月下追愛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短!
確實很短!
也很好記!
各朝古人很是讚同的點了點頭,可是這麽短的朝代歌壓根沒有給他們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啊。
要不你在換一首長一點,複雜一點的朝代歌給我們聽唄。
【這首確實很短,也沒有什麽太大的信息量,裏麵有不少的關鍵東西都沒有表露出來。】
【要是孩子們隻學這一首,就會少學很多東西。】
【那接下來我們就聽一聽最複雜也最詳細的一首朝代歌。】
終於來了!
曆朝曆代的古人們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那是無比的集中,哪怕上課麵對嚴厲的老師時也沒有這般集中。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莊,華歆分十國,北宋滅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禎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嘩啦!
炸了。
這次真的炸了。
這首朝代歌的信息量實在太大,大到無數古人的心髒都要跳到嗓子眼。
就比如那句“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一下子就把嬴政給炸懵了。
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楚國又複國了,第二個反應就是這個複國的楚國跟漢國爭奪著天下,最後兩國以那叫鴻溝的地方為界,最後漢國滅了楚國,那個叫劉邦的人得了天下,也就是天幕上提到的漢。
那麽問題來了,這個劉邦是漢國的第幾代皇帝?
楚國跟漢國打了多久才被漢國滅亡的?
嬴政不知道,他現在最大的劣勢就是看不懂天幕那個奇怪的時間線字符,隻能靠著有限的信息猜測著。
“派人去找一個叫劉邦的人,不論有多少人叫劉邦,年齡大小都給朕找到帶迴來。”
始皇帝下令了,在身邊伺候的趙高立刻下去傳旨。
他也知道天幕這首朝代歌的信息量又大了不少,至少讓天下人都知道那個叫劉邦的人最後得了天下。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確定劉邦到底是哪個時代的,是始皇帝時候的人,還是二世皇帝或者三世皇帝時候的人。
嬴政不知道,趙高不知道,那些大臣也不知道,就連現在還叫劉季的也不知道。
…………
西漢的皇帝們,尤其是靠前的那些皇帝,看到“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這句,目光不約而同盯在“新莽”二字上。
就是這個人滅掉了他們的大漢?
隻是這個新莽是一個人名還是別的?
劉邦劉恆劉徹他們這些在前麵的皇帝還是不清楚,可跟還沒篡位的王莽一個時代的人,尤其那些跟王莽相熟的人看到那個“莽”字的時候心裏隱約有了一個猜測,可那也僅是猜測罷了,現在的王莽名聲實在太好,好到沒人會相信他會是那篡位之賊。
東漢的皇帝則不關心前麵的那些,這些曆史他們都知道,他們最關心的是後麵的信息。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
東漢末年分三國他們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是在三國之前竟然還有一個黃巾。
這個末年黃巾出中“黃巾”兩個字已經告訴他們,十有八九是跟赤眉軍這種差不多的反賊,因為這些反賊搞得天下不寧,朝堂對天下的掌控衰弱,才會讓那些野心家有機可乘,讓他們的大漢王朝泯滅在曆史的長河中。
可知道這些又能如何?
他們也沒辦法去漢末收拾那黃巾賊以及那些野心家。
隻能在那唉聲歎氣。
還有就是為何朝廷會被黃巾賊給攪鬧的這般虛弱,以至於讓那些野心家紛紛跳了出來把偌大的一個大漢分裂成三個國家。
劉秀不知道,劉莊也不知道,黃巾之亂前的皇帝……
幼兒園的居多,可以直接略過。
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曹劉孫三家都死死盯著這句話。
他們現在都有一個共同想法,那就是這個“晉”到底是誰家的?
看了幾次天幕,他們哪裏還發現不了自己三家打生打死最後誰也沒贏,反而是被那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晉朝給摘了桃子。
這擱誰誰不生氣?
不當場飆血已經是他們心髒強大了。
這個摘桃子到底是誰呢?
曹劉孫都在想著這件事,並且心裏已經隱約有了猜測。
因為天幕最開始出現的歌詞裏就唱過這麽一句。
那就司馬。
按照歌詞來分析,這個晉的建立者很有可能是司馬家,而天下姓司馬的大族隻有……
不知為何司馬懿忽然感到背脊發涼。
作為這個時代的頂級智者之一,司馬懿在聽到天幕初現時的那句歌詞,就已經被嚇得不輕,現在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存在感降為零,讓身邊所有人都漠不關心自己,尤其是曹阿瞞這個屠夫。
不過他非常清楚這無疑是自欺欺人,曹操什麽性格他司馬懿能不清楚,就是因為清楚才會覺得怕。
好在天幕沒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他司馬家至少還是安全的。
怎麽說也是河內大族,曹操就是再多疑再殘暴,也不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對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家族舉起屠刀。
現在司馬懿隻希望天幕不要再爆料了,就是爆料也不要爆料跟他司馬家有關的信息。
就在司馬懿恐懼時,隋朝時空的楊堅則是瞪大眼睛試試看著天幕上有關他大隋的信息。
越看他的嘴唇越顫抖。
“楊廣輸李唐……楊廣輸李唐!”
“楊廣!”
楊堅閉上了眼睛,他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大隋竟然也和秦朝一樣也來個二世而亡。
嗯?
忽然間楊堅發現了不對,自己的太子是楊勇啊,怎麽變成了楊廣輸李唐了?
楊勇呢?
楊勇去哪了?
不過怎麽說也是當皇帝的人,腦子轉的可不是一般快,一下子就想到一種可能。
楊勇不是因為什麽事被自己廢了就是暴斃而亡,自己不得不另選一個儲君繼承皇位。
除了這楊堅想不出第三種可能。
還有這個李唐是誰?
是一個叫李唐的人,還是一個李姓之人建立的唐朝?
要是前者那他還真不太好找,畢竟天幕也不是他一個人看,天下人都能看,看到了自然會改名。
就是不改名,天下叫李唐的人肯定不會隻有一個,自己總不能都將他們殺了吧?
那自己不就成了暴君了?
這可不是楊堅想要的。
可若是第二種可能的話,那麽楊堅倒是想到了一個非常符合的人選。
既是李姓又跟唐這個字掛鉤,還跟楊廣屬於一個時代的,那隻有那位唐國公了。
確實很短!
也很好記!
各朝古人很是讚同的點了點頭,可是這麽短的朝代歌壓根沒有給他們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啊。
要不你在換一首長一點,複雜一點的朝代歌給我們聽唄。
【這首確實很短,也沒有什麽太大的信息量,裏麵有不少的關鍵東西都沒有表露出來。】
【要是孩子們隻學這一首,就會少學很多東西。】
【那接下來我們就聽一聽最複雜也最詳細的一首朝代歌。】
終於來了!
曆朝曆代的古人們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那是無比的集中,哪怕上課麵對嚴厲的老師時也沒有這般集中。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莊,華歆分十國,北宋滅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禎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嘩啦!
炸了。
這次真的炸了。
這首朝代歌的信息量實在太大,大到無數古人的心髒都要跳到嗓子眼。
就比如那句“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一下子就把嬴政給炸懵了。
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楚國又複國了,第二個反應就是這個複國的楚國跟漢國爭奪著天下,最後兩國以那叫鴻溝的地方為界,最後漢國滅了楚國,那個叫劉邦的人得了天下,也就是天幕上提到的漢。
那麽問題來了,這個劉邦是漢國的第幾代皇帝?
楚國跟漢國打了多久才被漢國滅亡的?
嬴政不知道,他現在最大的劣勢就是看不懂天幕那個奇怪的時間線字符,隻能靠著有限的信息猜測著。
“派人去找一個叫劉邦的人,不論有多少人叫劉邦,年齡大小都給朕找到帶迴來。”
始皇帝下令了,在身邊伺候的趙高立刻下去傳旨。
他也知道天幕這首朝代歌的信息量又大了不少,至少讓天下人都知道那個叫劉邦的人最後得了天下。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確定劉邦到底是哪個時代的,是始皇帝時候的人,還是二世皇帝或者三世皇帝時候的人。
嬴政不知道,趙高不知道,那些大臣也不知道,就連現在還叫劉季的也不知道。
…………
西漢的皇帝們,尤其是靠前的那些皇帝,看到“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這句,目光不約而同盯在“新莽”二字上。
就是這個人滅掉了他們的大漢?
隻是這個新莽是一個人名還是別的?
劉邦劉恆劉徹他們這些在前麵的皇帝還是不清楚,可跟還沒篡位的王莽一個時代的人,尤其那些跟王莽相熟的人看到那個“莽”字的時候心裏隱約有了一個猜測,可那也僅是猜測罷了,現在的王莽名聲實在太好,好到沒人會相信他會是那篡位之賊。
東漢的皇帝則不關心前麵的那些,這些曆史他們都知道,他們最關心的是後麵的信息。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
東漢末年分三國他們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是在三國之前竟然還有一個黃巾。
這個末年黃巾出中“黃巾”兩個字已經告訴他們,十有八九是跟赤眉軍這種差不多的反賊,因為這些反賊搞得天下不寧,朝堂對天下的掌控衰弱,才會讓那些野心家有機可乘,讓他們的大漢王朝泯滅在曆史的長河中。
可知道這些又能如何?
他們也沒辦法去漢末收拾那黃巾賊以及那些野心家。
隻能在那唉聲歎氣。
還有就是為何朝廷會被黃巾賊給攪鬧的這般虛弱,以至於讓那些野心家紛紛跳了出來把偌大的一個大漢分裂成三個國家。
劉秀不知道,劉莊也不知道,黃巾之亂前的皇帝……
幼兒園的居多,可以直接略過。
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曹劉孫三家都死死盯著這句話。
他們現在都有一個共同想法,那就是這個“晉”到底是誰家的?
看了幾次天幕,他們哪裏還發現不了自己三家打生打死最後誰也沒贏,反而是被那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晉朝給摘了桃子。
這擱誰誰不生氣?
不當場飆血已經是他們心髒強大了。
這個摘桃子到底是誰呢?
曹劉孫都在想著這件事,並且心裏已經隱約有了猜測。
因為天幕最開始出現的歌詞裏就唱過這麽一句。
那就司馬。
按照歌詞來分析,這個晉的建立者很有可能是司馬家,而天下姓司馬的大族隻有……
不知為何司馬懿忽然感到背脊發涼。
作為這個時代的頂級智者之一,司馬懿在聽到天幕初現時的那句歌詞,就已經被嚇得不輕,現在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存在感降為零,讓身邊所有人都漠不關心自己,尤其是曹阿瞞這個屠夫。
不過他非常清楚這無疑是自欺欺人,曹操什麽性格他司馬懿能不清楚,就是因為清楚才會覺得怕。
好在天幕沒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他司馬家至少還是安全的。
怎麽說也是河內大族,曹操就是再多疑再殘暴,也不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對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家族舉起屠刀。
現在司馬懿隻希望天幕不要再爆料了,就是爆料也不要爆料跟他司馬家有關的信息。
就在司馬懿恐懼時,隋朝時空的楊堅則是瞪大眼睛試試看著天幕上有關他大隋的信息。
越看他的嘴唇越顫抖。
“楊廣輸李唐……楊廣輸李唐!”
“楊廣!”
楊堅閉上了眼睛,他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大隋竟然也和秦朝一樣也來個二世而亡。
嗯?
忽然間楊堅發現了不對,自己的太子是楊勇啊,怎麽變成了楊廣輸李唐了?
楊勇呢?
楊勇去哪了?
不過怎麽說也是當皇帝的人,腦子轉的可不是一般快,一下子就想到一種可能。
楊勇不是因為什麽事被自己廢了就是暴斃而亡,自己不得不另選一個儲君繼承皇位。
除了這楊堅想不出第三種可能。
還有這個李唐是誰?
是一個叫李唐的人,還是一個李姓之人建立的唐朝?
要是前者那他還真不太好找,畢竟天幕也不是他一個人看,天下人都能看,看到了自然會改名。
就是不改名,天下叫李唐的人肯定不會隻有一個,自己總不能都將他們殺了吧?
那自己不就成了暴君了?
這可不是楊堅想要的。
可若是第二種可能的話,那麽楊堅倒是想到了一個非常符合的人選。
既是李姓又跟唐這個字掛鉤,還跟楊廣屬於一個時代的,那隻有那位唐國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