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著放在他禦案上那寫滿密密麻麻字跡的紙張,一直盯著清朝跟民國這部分仔細看,來迴算著時間,越算他的臉色越發難看。


    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公元1661自己繼位,公元1796年天幕畫麵顯示“嘉道中衰,硝煙發”七個字,公元1840年天幕又出現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字眼。


    和這個畫麵配套的歌詞是“借端虎門,啟割剮”,那麽問題來了,虎門那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要用“借端虎門”四個字來用詞?


    還有那啟割剮又是割剮什麽東西?


    公元1851年天幕顯示出“金田起義”四個字,雖然康熙很不爽天幕將造反稱作起義,可現在也不是計較用詞的時候。


    他現在就想知道這個所謂的金田反賊對大清的統治造成傷害有多大,有沒有李自成那麽厲害。


    不過又看了看公元1861年那句“西學行洋務”中上麵顯示的“洋務運動”以及公元1898年“壯誌殉變法”裏的“戊戌變法”的字眼再配上畫麵上的人還留著辮子,就知道這個所謂的“金田起義”並沒有到李自成那樣可以攻破燕京滅亡他大清的地步。


    頂多就是癬疥之疾並非什麽心腹之患。


    這種亂民造反的事情哪朝哪代都有,自己在位這麽多年也碰到過許多,可最大的也就是三藩之亂,然後都是一些小魚小蝦成不了氣候。


    然後就是1905年的那句“擎三民麾幟”和他同一時間顯示的字還有“三民主義提出”的字樣。


    可這三民是什麽意思?


    康熙沒法理解,就是把腦袋想炸了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那就過濾掉看後麵的歌詞。


    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


    歌詞唱的是“首義激四遐”。


    首義?


    這是跟那所謂的金田起義區分開來嗎?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


    意思就是說那些造他大清反的人就是在這一年建國,也就標誌著他大清在這一年滅亡了?


    康熙又看到了那句“約法換新元,帝製散成沙”的歌詞,麵容陰晴不定,心中的震驚依舊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皇帝沒了?


    從秦始皇開始到他大清有兩千多年吧,兩千多年的帝製竟然在他的大清被終結掉。


    這叫什麽?


    緣分?


    秦於清幾乎是同音。


    帝製始於秦卻亡於清。


    這莫非就是所謂的天意?


    這莫非就是那道家口中的天道有輪迴?


    康熙心中既惆悵又感慨良多,“果然這世上沒有那不滅的王朝啊!無非就是國祚長短而已。”


    過了好一會他又低頭算著時間,就從他老爹順治算起。


    按天幕的紀年算法是1644年等於順治元年,到那中華民國建立的1912年,這中間加起來就有268年。


    這還是沒算上大清入關前的時間。


    要是從太祖算起那就是296年,從太宗算起大清國祚也有276年。


    合著不論怎麽算都沒破300這個數,這讓康熙心中十分不爽,就連那廢物宋也有315年的國祚,他大清不論國土還是武器都遠超趙宋,為什麽國祚沒他們趙家人長?


    看來還是防漢防的不夠啊!


    康熙越發覺得他大清沒超過三百年,都是那些漢人不老實,不安安分分的給大清當奴才,時刻想著推翻大清才發生這樣的事。


    那天幕上的幾次造反不就是最好的見證?


    想到這他決定還是要加大對漢人的打擊,加大對地主士紳的控製,這樣大清就是最終滅亡也能突破三百年國祚。


    最起碼不能比趙宋差就行,再遠一些他也就管不著了。


    …………


    康熙在算著大清的國祚,雍正乾隆也做著同樣的事,甚至就連鹹豐也算著時間,跟乾隆他們不同,鹹豐這種被洋人虐過的皇帝可是對後麵那些歌詞最有心得。


    作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受害者,看到英法聯軍在八裏橋的可怕戰損比,看著自己的圓明園被燒成灰燼,鹹豐對洋人的恐懼已經刻入了骨子裏。


    他看著桌子上那張白紙寫著密密麻麻的歌詞,沉默了許久,最終無奈苦笑:“果然我大清積重難返,最終還是滅亡了。”


    “隻不過天幕裏那中華民國的裝束跟那些造自己反的長毛賊這些人完全不一樣,這麽說來那些長毛賊最後也失敗了是吧?”


    想起那些太平天國的叛賊,鹹豐就恨意滿滿,洋人欺負還不過,你們這群泥腿子也來,帶頭的還是一個信西方那些教派的神經病。


    要不是大部分軍隊用在這些長毛賊身上,他大清怎麽會被洋人這般欺辱?


    這樣一想鹹豐的恨意越發濃烈,最後化作了狂笑,他笑這些長毛賊費盡心思要推翻他大清,最後滅掉大清的卻是那些留著跟洋人一樣短發的中華民國。


    這簡直是對這個所謂的太平天國莫大的諷刺。


    高興過後的鹹豐心態越發躺平起來,反正他大清已經迴天乏術了,自己還不如趁著還活著的時候好好享受享受。


    至於死後子孫後代下場如何,那關我什麽事?


    我死後管你洪水滔天。


    同治的想法跟鹹豐差不多,他的情況比鹹豐更加糟糕,離大清滅亡的時間更近,這天幕一出給他甚至大清帶來的負麵影響無疑是毀天滅地般的存在。


    因為天幕裏那些短頭發模樣的人以及穿著打扮絕對是革命黨無疑。


    那麽問題就大了。


    天幕這樣一放,革命黨看到會是怎麽樣的一種興奮,還忠心於他大清的士紳地主看到這一幕又該是怎麽樣的心情?


    還有他手下的大臣以及軍隊……


    既然天幕都說了大清會亡,那他們還會為大清流血?


    同治皇帝嗬嗬一笑,笑容是那麽苦澀與無奈。


    他算是體會到了崇禎的無奈,看著這個殘破的國家卻無力迴天,隻能一步一步看著這個國家走向滅亡。


    最後隻能絕望的與其殉葬。


    隻是這亡國之君會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後人?


    同治皇帝不清楚,因為天幕上沒說他是什麽時候死的,歌詞跨度有些大,他沒法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


    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大清已經無力迴天了,那自己還不如好好的放縱一番,這樣哪怕死了也不枉來這世間一迴。


    不得不說那煙花柳巷的女子確實比宮裏那些妃嬪美,讓自己流連忘返,既然大清救不了了,那自己就救一救那些可憐女子,多給她們一些錢財也算她們將自己伺候舒服的賞賜了。


    說做就做,同治帝直接讓太監給自己更衣,他要出宮去撒錢了。


    至於國事……


    大清都要滅了,他還管這個幹嘛,誰愛接手誰接手。


    比起同治的擺爛,光緒才是最絕望的那個。


    他跟同誌不一樣,是一個有雄心壯誌的皇帝,否則也不會為了強國搞變法,跟慈禧打擂台。


    結果天幕告訴他,變法還是失敗了,中華民國建立,他大清還是亡了。


    這還不算,看看天幕裏的時間,他變法失敗才沒幾年大清就沒了,那豈不是說自己是亡國之君?


    “該死的老妖婆。”


    光緒此刻對囚禁自己,把自己的政績全部打落深淵的慈禧有著無邊的恨意。


    “要不是這個老妖婆,自己怎麽會變法失敗?”


    罵了兩句他突然一驚,背後全是冷汗,自己要是亡國之君的話,那革命黨那群人會如何處置自己?


    一想到南明那些皇帝的下場光緒頓時喉嚨一甜,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追愛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追愛姬並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