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有十道鎖,身藏九扇門。”
“開!”
沈問凝視著手中的青葉,它仿佛散發著生命氣息。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像是要鼓起全身的勇氣一般,然後毅然決然地向前邁出了一步。就在他準備用力將這枚青葉捏爆之時,突然,一聲沉重而悠長的歎息聲傳來,令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小家夥,可願與我聯手?”這聲音仿佛從無盡的虛空之中傳來,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嚴和滄桑感。
沈問心中一驚,意念瞬間一動,試圖去探尋聲音的來源。他的意識穿越層層迷霧,終於在一片虛無之處發現了一個輪椅。輪椅之上,正端坐著一位老者。這位老者滿頭白發如雪,隨風輕輕飄動。他的四肢皆已折斷,顯得有些淒慘,不過麵容卻是和那怨靈一模一樣。
沈問看了一眼那老者說道:“您就是南河八賢之一的常瑾前輩?”
聽到沈問的話語,老者微微一笑,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不錯,老夫正是常瑾!後生啊,以你的實力已然達到了開四門,並且還修煉了九龍真氣,在當下,唯有你才有能力與那家夥一較高下。”
“那家夥?”沈問對於常瑾口中所提到的這個關鍵人物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唉!”常瑾重重地歎了一口氣,他那滿是滄桑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深深的無奈與悔恨,緩緩說道:“遙想當年那場事變過後,我的身軀遭受重創,四肢盡斷,一身修為被廢。那一刻,我的心仿佛墜入無底深淵,無盡的痛苦和絕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而就在那時,一股無法遏製的怨氣自心底升騰而起,直衝雲霄,最終凝聚成了怨靈。然而,彼時的我已然失去了所有修為,根本無力將這隻怨靈抹殺,隻能想盡辦法尋求外界力量的幫助。於是,我借助天瑾界將其封印。”
說到這裏,常瑾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迴憶起那段艱難的過往仍令他心有餘悸。接著,他繼續說道:“我原本期望能夠借由天瑾界漫長的歲月流轉所蘊含的無窮偉力,逐漸消磨掉怨靈的存在,使其徹底消散於天地之間。但事與願違,隨著時光的流逝,由於自身修為被廢,我對天瑾界的掌控力度變得越來越弱。而那個可惡的怨靈卻趁機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後來者居上,反過來將我鎮壓於此,還強行打開了天瑾界。”
此時,一直靜靜聆聽著的沈問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這麽說來,玉書便是解開這個封印的關鍵鑰匙?”常瑾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不錯,玉書正是那把至關重要的封印之鑰。”
玉書打開,那麽封印便徹底破碎,那家夥也將會出現,這恐怕是他最為期待的事情了。
“常瑾前輩!根據史書記載,當年的那場事變,是南河王的責任,但你們八賢卻也有責任,不應該有怨氣。”沈問猶豫了一下,不過還是抬起頭看向了常瑾,一臉嚴肅的說道。
“當年啊!史書上是如此評說我們的呢?”常瑾微微搖頭,臉上流露出一抹自嘲之色,然而那神情分明顯示他對此早已心中有數。
“想當初,吳、楚等七國叛亂,我們南河竟也被卷入其中。我家大王一心專注於修行之道,根本無心摻和這些世俗紛爭,隻想安安靜靜地追尋大道真諦。奈何吳楚叛軍喪心病狂,竟然拿南河無辜百姓作為要挾籌碼,逼迫我王不得不投身叛軍之列。”
說到此處,常瑾不禁長歎一聲,似乎對那段過往充滿了感慨與無奈。
“而後,我王派遣我遠赴西都,希望能當麵向陛下陳情,說明事情原委。怎奈彼時正值變法關鍵時期,朝中局勢變幻莫測,人心叵測。我在那驛館之中苦苦守候,日複一日,整整三個月過去了,卻始終未能得見陛下一麵。百般無奈之下,我隻得悻悻然折返叛軍營地。誰曾料到,就在歸途中,迎麵撞上了朝廷派來平定叛亂的大軍。”
這時,一直靜靜聆聽的沈問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脫口而出道:“天涯將軍柳隨風!據史書記載,那場震動天下的七國之亂,正是由這位柳隨風大將軍一舉平定的啊……”
常瑾點了點頭:“柳隨風雖出自兵家,但早先在儒門學習過,文武雙全,名聲在外,所以我打算去見他。”
“那後來……”沈問也許已經猜到了結局,心中不由一沉。
“我並沒有見到柳隨風,但是卻遇到了他的親信大將,先鋒顧準。”
“顧準!”沈問想了一下,自己曾經在晨雲書院的史書上看到過這個人的記載:“是柳隨風麾下大將,在伐楚之戰中立下了大功,後來陣亡在了滅吳的最後一戰,也就是建業城,被追封九江亭侯。”
“那顧準真不是個好東西!想當初,他得知了我的存在後,便假惺惺地表示要為我引薦柳隨風。還使出易容術這般陰險狡詐的手段來誘惑我,聲稱隻要我能充當內應,協助他們大破吳楚聯軍,便可無事。當時的我年少無知,竟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傻乎乎地答應了下來。”
常瑾一邊迴憶著往事,一邊露出了自嘲的笑容,繼續說道:“然而,當我們成功破敵之後,這個喪心病狂的家夥為了貪功,居然滅口,竟然設計坑害了我南河軍的萬千軍兵。可憐我王,眼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選擇了拔劍自刎。而他麾下的那些門客們也是死傷慘重,有的戰死沙場,有的身負重傷,下場淒慘無比。”
說到這裏,常瑾的聲音不禁有些顫抖起來:“至於我嘛,好在有幾位故友拚死相助,才僥幸逃出一命。但自那時起,我每日都活在深深的自責之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最終化為了滿心的怨氣。唉……”
常瑾長歎一聲,結束了自己的講述,臉上滿是痛苦和悔恨之色。
沈問靜靜地聽著,始終沒有插話。此時,他默默地看著眼前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曾經的南河八賢,如今變成了一道殘魂,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滋味。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點什麽安慰的話語,但話到了嘴邊,卻又如鯁在喉,怎麽也吐不出來。最後,所有的言語都化作了一絲苦澀,縈繞在心頭久久不散。
“開!”
沈問凝視著手中的青葉,它仿佛散發著生命氣息。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像是要鼓起全身的勇氣一般,然後毅然決然地向前邁出了一步。就在他準備用力將這枚青葉捏爆之時,突然,一聲沉重而悠長的歎息聲傳來,令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小家夥,可願與我聯手?”這聲音仿佛從無盡的虛空之中傳來,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嚴和滄桑感。
沈問心中一驚,意念瞬間一動,試圖去探尋聲音的來源。他的意識穿越層層迷霧,終於在一片虛無之處發現了一個輪椅。輪椅之上,正端坐著一位老者。這位老者滿頭白發如雪,隨風輕輕飄動。他的四肢皆已折斷,顯得有些淒慘,不過麵容卻是和那怨靈一模一樣。
沈問看了一眼那老者說道:“您就是南河八賢之一的常瑾前輩?”
聽到沈問的話語,老者微微一笑,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不錯,老夫正是常瑾!後生啊,以你的實力已然達到了開四門,並且還修煉了九龍真氣,在當下,唯有你才有能力與那家夥一較高下。”
“那家夥?”沈問對於常瑾口中所提到的這個關鍵人物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唉!”常瑾重重地歎了一口氣,他那滿是滄桑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深深的無奈與悔恨,緩緩說道:“遙想當年那場事變過後,我的身軀遭受重創,四肢盡斷,一身修為被廢。那一刻,我的心仿佛墜入無底深淵,無盡的痛苦和絕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而就在那時,一股無法遏製的怨氣自心底升騰而起,直衝雲霄,最終凝聚成了怨靈。然而,彼時的我已然失去了所有修為,根本無力將這隻怨靈抹殺,隻能想盡辦法尋求外界力量的幫助。於是,我借助天瑾界將其封印。”
說到這裏,常瑾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迴憶起那段艱難的過往仍令他心有餘悸。接著,他繼續說道:“我原本期望能夠借由天瑾界漫長的歲月流轉所蘊含的無窮偉力,逐漸消磨掉怨靈的存在,使其徹底消散於天地之間。但事與願違,隨著時光的流逝,由於自身修為被廢,我對天瑾界的掌控力度變得越來越弱。而那個可惡的怨靈卻趁機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後來者居上,反過來將我鎮壓於此,還強行打開了天瑾界。”
此時,一直靜靜聆聽著的沈問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這麽說來,玉書便是解開這個封印的關鍵鑰匙?”常瑾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不錯,玉書正是那把至關重要的封印之鑰。”
玉書打開,那麽封印便徹底破碎,那家夥也將會出現,這恐怕是他最為期待的事情了。
“常瑾前輩!根據史書記載,當年的那場事變,是南河王的責任,但你們八賢卻也有責任,不應該有怨氣。”沈問猶豫了一下,不過還是抬起頭看向了常瑾,一臉嚴肅的說道。
“當年啊!史書上是如此評說我們的呢?”常瑾微微搖頭,臉上流露出一抹自嘲之色,然而那神情分明顯示他對此早已心中有數。
“想當初,吳、楚等七國叛亂,我們南河竟也被卷入其中。我家大王一心專注於修行之道,根本無心摻和這些世俗紛爭,隻想安安靜靜地追尋大道真諦。奈何吳楚叛軍喪心病狂,竟然拿南河無辜百姓作為要挾籌碼,逼迫我王不得不投身叛軍之列。”
說到此處,常瑾不禁長歎一聲,似乎對那段過往充滿了感慨與無奈。
“而後,我王派遣我遠赴西都,希望能當麵向陛下陳情,說明事情原委。怎奈彼時正值變法關鍵時期,朝中局勢變幻莫測,人心叵測。我在那驛館之中苦苦守候,日複一日,整整三個月過去了,卻始終未能得見陛下一麵。百般無奈之下,我隻得悻悻然折返叛軍營地。誰曾料到,就在歸途中,迎麵撞上了朝廷派來平定叛亂的大軍。”
這時,一直靜靜聆聽的沈問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脫口而出道:“天涯將軍柳隨風!據史書記載,那場震動天下的七國之亂,正是由這位柳隨風大將軍一舉平定的啊……”
常瑾點了點頭:“柳隨風雖出自兵家,但早先在儒門學習過,文武雙全,名聲在外,所以我打算去見他。”
“那後來……”沈問也許已經猜到了結局,心中不由一沉。
“我並沒有見到柳隨風,但是卻遇到了他的親信大將,先鋒顧準。”
“顧準!”沈問想了一下,自己曾經在晨雲書院的史書上看到過這個人的記載:“是柳隨風麾下大將,在伐楚之戰中立下了大功,後來陣亡在了滅吳的最後一戰,也就是建業城,被追封九江亭侯。”
“那顧準真不是個好東西!想當初,他得知了我的存在後,便假惺惺地表示要為我引薦柳隨風。還使出易容術這般陰險狡詐的手段來誘惑我,聲稱隻要我能充當內應,協助他們大破吳楚聯軍,便可無事。當時的我年少無知,竟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傻乎乎地答應了下來。”
常瑾一邊迴憶著往事,一邊露出了自嘲的笑容,繼續說道:“然而,當我們成功破敵之後,這個喪心病狂的家夥為了貪功,居然滅口,竟然設計坑害了我南河軍的萬千軍兵。可憐我王,眼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選擇了拔劍自刎。而他麾下的那些門客們也是死傷慘重,有的戰死沙場,有的身負重傷,下場淒慘無比。”
說到這裏,常瑾的聲音不禁有些顫抖起來:“至於我嘛,好在有幾位故友拚死相助,才僥幸逃出一命。但自那時起,我每日都活在深深的自責之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最終化為了滿心的怨氣。唉……”
常瑾長歎一聲,結束了自己的講述,臉上滿是痛苦和悔恨之色。
沈問靜靜地聽著,始終沒有插話。此時,他默默地看著眼前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曾經的南河八賢,如今變成了一道殘魂,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滋味。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點什麽安慰的話語,但話到了嘴邊,卻又如鯁在喉,怎麽也吐不出來。最後,所有的言語都化作了一絲苦澀,縈繞在心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