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1 號,天氣陰沉沉的,半夜下過一場雨。
一到農村,不知為何總是沒法睡到中午,在城市裏睡到中午那可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早上八點,我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將手從大白和小蓮的頭下費勁地伸了出來,然後下床去洗漱。
洗漱完之後下了樓,父母已經把飯做好了。
我從鐵鍋裏舀了一碗紅苕稀飯,舀完後再用蓋子蓋好以保溫,接著從冰箱裏拿出一碟紅油泡菜,就這麽吃了起來。
吃完飯後,我洗了碗,然後把泡菜放進冰箱裏。徐龍和父母早早地就去砍豬草喂豬了,老三還在床上躺著。
我衝了點奶粉給老三喂下,然後抱著他出去溜了一圈。迴來之後,把他放在堂屋裏,讓他自己玩耍。
我們一般事情很少,大事都交給徐龍這孩子去做。
所以又去外麵蕩了一圈後,我搞了點雞飼料,來到屋子後麵的半山腰上。
我媽和我爹真的是很有能耐,雞都能養成豬,一個個胖得都飛不動了,全靠我來給它們“減肥”。
我走進雞籠,拎起雞翅膀一甩,撲騰得動的就撲騰,撲騰不動的就挨摔。
給雞做了起飛運動後,我又用腳踢雞,讓可愛的雞們都跑一圈,直到將雞籠弄得雞毛滿天飛,我這才撒起食物來。
雞發出咯咯噠的聲音,也就搶食物的時候,它們跑的飛快。
這裏麵的雞是食用雞,我們還有三隻寵物雞,都是白雞,散養的。
離開雞籠,我也順著小路,準備去田裏一趟。
第一處土地是白家的,他們的房子就緊挨著那裏,種的蘋果和梨。
我走進果林,摘了兩個蘋果和梨,然後繼續往前走。
右邊是村長家的麥冬田,再往前走是一個土坡,土坡下麵一片的土地,非常豐饒,有油菜花,恩桃林,還有我弄的櫻花林。
下了土坡,再往前走盡頭就是一片河流,河水不深,也就三四米,村裏的野孩子賊喜歡往這裏遊,不過今天星期三,再加上最近入冬,所以沒人敢去河裏遊了。
河壩上有幾棵孤樹,還有零零散散的石頭,以及來地裏工作的農民。
在河壩上逛了一圈並和村民打了一圈招唿,然後去掐了一把藤藤菜,一些韭菜,又從王嬸的地裏拔了兩顆白蘿卜。
迴家的路上,還被村長的老婆黃嬸塞了一大提的小番茄。
迴到家後,隻見徐龍正替小蓮抱著大白在院子裏慢悠悠地散步,小蓮則跟著父母去喂豬了。
村裏的人們總是笑話我和徐龍不像父子,反倒更像是兄弟。
就連小蓮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倆究竟是怎麽處成這般兄弟關係的?
或許是因為他是我和小蓮的第一個孩子吧,那時我初為人父,經驗實在不足。
而且這小子,五歲之前那叫一個執拗,除了小蓮,誰都不讓碰,但凡有人碰一下,他就扯開嗓子大哭,那哭聲簡直驚天動地,哭得昏天黑地。
說實在的,可能我跟小孩子天生八字不合。
徐龍作為第一個娃子,這種情況還能理解,可老二、老三對我也不是很親近,這就讓我著實難以理解了。
不過,老三相對來說比老二還是要好上一些。說
實話,我跟老二之間所謂的父慈子孝場景,一般都出現在開家長會的時候。
想到這裏,我無奈地搖了搖頭,抱起走到屋子門口那隻威風凜凜的白公雞,輕輕地摸了摸它順滑的羽毛,然後將它猛的一丟。
此時,大白的每日運動算是圓滿完成了。
徐龍抱著它走到我的身旁坐下,我溫柔地揉了揉他的頭。
他竟調皮地開玩笑說:
“老爹,你跟老媽互換身體了?”
我忍不住又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佯怒道:“你這死孩子,非得你爹跟你這麽相處嗎?”
說完這話,我倆相視一眼,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時候小蓮走了過來,二話不說直接在我倆的頭上輕輕一敲,然後將長袖披到了我倆的身上。
“你倆爺子挺瀟灑,大冷天的,穿個短褲,穿個短袖,到處揚。”
小蓮緊緊盯著我倆老老實實的將長袖穿好後,這才抱著大白去吃飯了。
我倆相視一眼,無奈地苦笑了一下。我和徐龍都不怕冷,哪怕以前下雪的時候,我倆都是穿著短褲和短袖,在外麵到處閑逛。
我倆也不知道該聊些什麽,所以聊了幾句都是驢頭不對馬嘴。
隨後,我問他:“去不去小賣部一趟?來農村這麽久了,都還沒去個小賣部,著實遺憾。”徐龍點了點頭,我倆老老實實的跟小蓮告假後,便朝著村裏的小賣部走去。
小賣部不遠,從我們這片山坳上下去後,再走過一道兩片房屋相鄰的巷子,來到外麵的大土路上,然後順著左側走 50 米,便是村裏的小賣部了。
一路上,我倆不停地打著招唿,還被村裏的爺爺奶奶賞了兩個紅苕吃。
來到大土路上,向兩側的房屋望去,基本上家家戶戶的大門都是敞開著的,而且家家戶戶都養著一隻狗。
一隻狗搖著尾巴來到了我的麵前,徐龍把它抱了起來。
這隻狗是村長家的,它除了不在村長家呆著,村子裏其他地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除了村長,其他人都能抱它,真可以說是天克村長了。
我和徐龍抱著那隻活潑的狗緩緩來到了村裏的小賣部。
這個小賣部普普通通,麵積不大,裏麵有一個陳舊的櫃台,還有幾個擺滿各類商品的貨架。
以前,我們來買東西時,都是站在外麵,扯著嗓子告訴小賣部老板我們想要的東西,然後讓老板幫我們拿。
但那群調皮的孩子覺得這樣太麻煩,每次都纏著老板把櫃台挪動一下位置,好讓他們能夠自己進到裏麵去挑選。
後來,老板被磨得沒了辦法,索性就把櫃台挪到了側邊,這樣大家就可以自由地走進店裏,自行尋找自己想吃的東西了。
當我們走進店裏的時候,老板正悠閑地搖著椅子在睡覺。
聽到我們的腳步聲,他懶洋洋地睜開一隻眼,隨意地看了一眼,發現是熟悉的麵孔後,便又繼續眯著眼睡了過去。
我和徐龍目標明確,幾乎是徑直奔向了辣條的區域。
那裏擺放著各種各樣讓人垂涎欲滴的辣條,什麽五角包、唐僧肉、斑馬肉、葫蘆絲、糖葫蘆、北京烤鴨等等,我們興奮地挑選著,不一會兒就拿了滿滿一堆。
拿完東西後,老板依舊沉浸在他的睡夢中,絲毫沒有要醒來的跡象。
我們也沒有去打擾他,隻是老老實實地把錢放在了台子上,然後離開了小賣部。
估計是因為村裏都是熟人,彼此知根知底,再加上賣的都是幾毛幾塊的小物件,沒什麽值得去偷的,所以老板在店裏的時候,有時候開著店自己都不在,完全依靠著村裏人的自覺。
這種信任和默契,也正是鄉村生活中淳樸民風。
來到巷子口,徐龍興奮地撕開了幾包辣條,抽出幾根,遞給了村長的狗。
那狗兒一見有吃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歡快地搖著尾巴,迫不及待地湊上前去,大口大口地咀嚼起來,吃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嘴裏還不時發出“嗚嗚”的滿足聲。
農村的狗不像城市裏那些嬌生慣養的狗,城市裏的狗腸胃往往比較脆弱,很多人類的食物都不能碰。
但農村的狗可皮實多了,它們在田野間自由奔跑,適應了各種環境,人能吃的東西它們大多也能吃,而且從不挑食。
吃完辣條,我隨手打開了一罐汽水。
沒想到村長家的狗看來真是小賣部的常客,它輕車熟路地用嘴筒子穩穩地叼住汽水罐的兩側,然後仰起頭,將汽水往嘴裏倒。
那模樣熟練極了,就像個經驗豐富的“小酒鬼”。
倒了幾口後,它低下頭緩一緩,接著又仰頭繼續,沒一會兒就把一罐汽水喝得幹幹淨淨,還意猶未盡地舔了舔嘴巴。
我倆被它這一連串嫻熟又可愛的動作逗得前仰後合,笑聲在巷子裏迴蕩。
笑罷,我們各自伸出溫暖的手,輕輕地揉了揉它毛茸茸的頭,感受著它的柔軟與溫暖。
與狗兒告別後,我們帶著滿心的愉悅,沿著熟悉的鄉間小路往家走去。
腳下的泥土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微風拂過臉頰,帶來絲絲涼意。
路旁的野花野草輕輕搖曳,仿佛在向我們點頭致意。
迴到家裏,看著熟悉的房屋和院子,心中湧起一股踏實的感覺。
早上的生活就這麽平淡而又溫馨地過去了,沒有城市的喧囂與繁華,有的隻是樸實無華的鄉村日常。
但就是這樣簡單的生活,卻讓人感到無比的寧靜與滿足,每一個平凡的瞬間都充滿寧靜和祥和。
早上幹完這些事後,老人一般都會去地裏辛勤工作。
但我們家的地裏除了種些日常吃的東西,基本上啥都沒有,所以我們早上之後就沒啥特別的事可幹了。
有人聚在一起聊天,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家長裏短,笑聲時不時地在院子裏響起;
有人則安靜地坐在電視機前,眼睛緊緊盯著屏幕,沉浸在精彩的節目中,隨著劇情的發展時而緊張,時而歡笑。
然後到了差不多中午時分,今天輪到我給老二送飯。
老二的學校雖說包飯,可她總抱怨難吃,所以從那以後,都是我們在家做好她愛吃的飯菜給她送去。
他們學校 12 點半開飯,為了保證飯菜送到時還是溫熱可口的,我們 11 點就要把飯做好。
廚房裏,我精心地準備著,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樂乎。
飯菜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屋子裏,做好飯後放進保溫桶裏,我便匆匆出發。
隨後,我從山坳上下去,來到二娃的家裏。二娃是我們村的客車司機,為人熱情豪爽。
其他人家裏有事時,一般都是坐他家的摩托車去鎮子裏。
二娃家裏三口人都會開摩托,這在村裏可是不多見的。
村子到鎮子有 15 公裏的路程,他載人隻收五塊錢,可以說是十分便宜了。
半個小時後,車子一路顛簸,發動機的轟鳴聲在鄉間小路上迴蕩。
我坐在後座,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龐。
終於,車子來到了景星鎮小學門口。
一到農村,不知為何總是沒法睡到中午,在城市裏睡到中午那可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早上八點,我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將手從大白和小蓮的頭下費勁地伸了出來,然後下床去洗漱。
洗漱完之後下了樓,父母已經把飯做好了。
我從鐵鍋裏舀了一碗紅苕稀飯,舀完後再用蓋子蓋好以保溫,接著從冰箱裏拿出一碟紅油泡菜,就這麽吃了起來。
吃完飯後,我洗了碗,然後把泡菜放進冰箱裏。徐龍和父母早早地就去砍豬草喂豬了,老三還在床上躺著。
我衝了點奶粉給老三喂下,然後抱著他出去溜了一圈。迴來之後,把他放在堂屋裏,讓他自己玩耍。
我們一般事情很少,大事都交給徐龍這孩子去做。
所以又去外麵蕩了一圈後,我搞了點雞飼料,來到屋子後麵的半山腰上。
我媽和我爹真的是很有能耐,雞都能養成豬,一個個胖得都飛不動了,全靠我來給它們“減肥”。
我走進雞籠,拎起雞翅膀一甩,撲騰得動的就撲騰,撲騰不動的就挨摔。
給雞做了起飛運動後,我又用腳踢雞,讓可愛的雞們都跑一圈,直到將雞籠弄得雞毛滿天飛,我這才撒起食物來。
雞發出咯咯噠的聲音,也就搶食物的時候,它們跑的飛快。
這裏麵的雞是食用雞,我們還有三隻寵物雞,都是白雞,散養的。
離開雞籠,我也順著小路,準備去田裏一趟。
第一處土地是白家的,他們的房子就緊挨著那裏,種的蘋果和梨。
我走進果林,摘了兩個蘋果和梨,然後繼續往前走。
右邊是村長家的麥冬田,再往前走是一個土坡,土坡下麵一片的土地,非常豐饒,有油菜花,恩桃林,還有我弄的櫻花林。
下了土坡,再往前走盡頭就是一片河流,河水不深,也就三四米,村裏的野孩子賊喜歡往這裏遊,不過今天星期三,再加上最近入冬,所以沒人敢去河裏遊了。
河壩上有幾棵孤樹,還有零零散散的石頭,以及來地裏工作的農民。
在河壩上逛了一圈並和村民打了一圈招唿,然後去掐了一把藤藤菜,一些韭菜,又從王嬸的地裏拔了兩顆白蘿卜。
迴家的路上,還被村長的老婆黃嬸塞了一大提的小番茄。
迴到家後,隻見徐龍正替小蓮抱著大白在院子裏慢悠悠地散步,小蓮則跟著父母去喂豬了。
村裏的人們總是笑話我和徐龍不像父子,反倒更像是兄弟。
就連小蓮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倆究竟是怎麽處成這般兄弟關係的?
或許是因為他是我和小蓮的第一個孩子吧,那時我初為人父,經驗實在不足。
而且這小子,五歲之前那叫一個執拗,除了小蓮,誰都不讓碰,但凡有人碰一下,他就扯開嗓子大哭,那哭聲簡直驚天動地,哭得昏天黑地。
說實在的,可能我跟小孩子天生八字不合。
徐龍作為第一個娃子,這種情況還能理解,可老二、老三對我也不是很親近,這就讓我著實難以理解了。
不過,老三相對來說比老二還是要好上一些。說
實話,我跟老二之間所謂的父慈子孝場景,一般都出現在開家長會的時候。
想到這裏,我無奈地搖了搖頭,抱起走到屋子門口那隻威風凜凜的白公雞,輕輕地摸了摸它順滑的羽毛,然後將它猛的一丟。
此時,大白的每日運動算是圓滿完成了。
徐龍抱著它走到我的身旁坐下,我溫柔地揉了揉他的頭。
他竟調皮地開玩笑說:
“老爹,你跟老媽互換身體了?”
我忍不住又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佯怒道:“你這死孩子,非得你爹跟你這麽相處嗎?”
說完這話,我倆相視一眼,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時候小蓮走了過來,二話不說直接在我倆的頭上輕輕一敲,然後將長袖披到了我倆的身上。
“你倆爺子挺瀟灑,大冷天的,穿個短褲,穿個短袖,到處揚。”
小蓮緊緊盯著我倆老老實實的將長袖穿好後,這才抱著大白去吃飯了。
我倆相視一眼,無奈地苦笑了一下。我和徐龍都不怕冷,哪怕以前下雪的時候,我倆都是穿著短褲和短袖,在外麵到處閑逛。
我倆也不知道該聊些什麽,所以聊了幾句都是驢頭不對馬嘴。
隨後,我問他:“去不去小賣部一趟?來農村這麽久了,都還沒去個小賣部,著實遺憾。”徐龍點了點頭,我倆老老實實的跟小蓮告假後,便朝著村裏的小賣部走去。
小賣部不遠,從我們這片山坳上下去後,再走過一道兩片房屋相鄰的巷子,來到外麵的大土路上,然後順著左側走 50 米,便是村裏的小賣部了。
一路上,我倆不停地打著招唿,還被村裏的爺爺奶奶賞了兩個紅苕吃。
來到大土路上,向兩側的房屋望去,基本上家家戶戶的大門都是敞開著的,而且家家戶戶都養著一隻狗。
一隻狗搖著尾巴來到了我的麵前,徐龍把它抱了起來。
這隻狗是村長家的,它除了不在村長家呆著,村子裏其他地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除了村長,其他人都能抱它,真可以說是天克村長了。
我和徐龍抱著那隻活潑的狗緩緩來到了村裏的小賣部。
這個小賣部普普通通,麵積不大,裏麵有一個陳舊的櫃台,還有幾個擺滿各類商品的貨架。
以前,我們來買東西時,都是站在外麵,扯著嗓子告訴小賣部老板我們想要的東西,然後讓老板幫我們拿。
但那群調皮的孩子覺得這樣太麻煩,每次都纏著老板把櫃台挪動一下位置,好讓他們能夠自己進到裏麵去挑選。
後來,老板被磨得沒了辦法,索性就把櫃台挪到了側邊,這樣大家就可以自由地走進店裏,自行尋找自己想吃的東西了。
當我們走進店裏的時候,老板正悠閑地搖著椅子在睡覺。
聽到我們的腳步聲,他懶洋洋地睜開一隻眼,隨意地看了一眼,發現是熟悉的麵孔後,便又繼續眯著眼睡了過去。
我和徐龍目標明確,幾乎是徑直奔向了辣條的區域。
那裏擺放著各種各樣讓人垂涎欲滴的辣條,什麽五角包、唐僧肉、斑馬肉、葫蘆絲、糖葫蘆、北京烤鴨等等,我們興奮地挑選著,不一會兒就拿了滿滿一堆。
拿完東西後,老板依舊沉浸在他的睡夢中,絲毫沒有要醒來的跡象。
我們也沒有去打擾他,隻是老老實實地把錢放在了台子上,然後離開了小賣部。
估計是因為村裏都是熟人,彼此知根知底,再加上賣的都是幾毛幾塊的小物件,沒什麽值得去偷的,所以老板在店裏的時候,有時候開著店自己都不在,完全依靠著村裏人的自覺。
這種信任和默契,也正是鄉村生活中淳樸民風。
來到巷子口,徐龍興奮地撕開了幾包辣條,抽出幾根,遞給了村長的狗。
那狗兒一見有吃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歡快地搖著尾巴,迫不及待地湊上前去,大口大口地咀嚼起來,吃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嘴裏還不時發出“嗚嗚”的滿足聲。
農村的狗不像城市裏那些嬌生慣養的狗,城市裏的狗腸胃往往比較脆弱,很多人類的食物都不能碰。
但農村的狗可皮實多了,它們在田野間自由奔跑,適應了各種環境,人能吃的東西它們大多也能吃,而且從不挑食。
吃完辣條,我隨手打開了一罐汽水。
沒想到村長家的狗看來真是小賣部的常客,它輕車熟路地用嘴筒子穩穩地叼住汽水罐的兩側,然後仰起頭,將汽水往嘴裏倒。
那模樣熟練極了,就像個經驗豐富的“小酒鬼”。
倒了幾口後,它低下頭緩一緩,接著又仰頭繼續,沒一會兒就把一罐汽水喝得幹幹淨淨,還意猶未盡地舔了舔嘴巴。
我倆被它這一連串嫻熟又可愛的動作逗得前仰後合,笑聲在巷子裏迴蕩。
笑罷,我們各自伸出溫暖的手,輕輕地揉了揉它毛茸茸的頭,感受著它的柔軟與溫暖。
與狗兒告別後,我們帶著滿心的愉悅,沿著熟悉的鄉間小路往家走去。
腳下的泥土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微風拂過臉頰,帶來絲絲涼意。
路旁的野花野草輕輕搖曳,仿佛在向我們點頭致意。
迴到家裏,看著熟悉的房屋和院子,心中湧起一股踏實的感覺。
早上的生活就這麽平淡而又溫馨地過去了,沒有城市的喧囂與繁華,有的隻是樸實無華的鄉村日常。
但就是這樣簡單的生活,卻讓人感到無比的寧靜與滿足,每一個平凡的瞬間都充滿寧靜和祥和。
早上幹完這些事後,老人一般都會去地裏辛勤工作。
但我們家的地裏除了種些日常吃的東西,基本上啥都沒有,所以我們早上之後就沒啥特別的事可幹了。
有人聚在一起聊天,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家長裏短,笑聲時不時地在院子裏響起;
有人則安靜地坐在電視機前,眼睛緊緊盯著屏幕,沉浸在精彩的節目中,隨著劇情的發展時而緊張,時而歡笑。
然後到了差不多中午時分,今天輪到我給老二送飯。
老二的學校雖說包飯,可她總抱怨難吃,所以從那以後,都是我們在家做好她愛吃的飯菜給她送去。
他們學校 12 點半開飯,為了保證飯菜送到時還是溫熱可口的,我們 11 點就要把飯做好。
廚房裏,我精心地準備著,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樂乎。
飯菜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屋子裏,做好飯後放進保溫桶裏,我便匆匆出發。
隨後,我從山坳上下去,來到二娃的家裏。二娃是我們村的客車司機,為人熱情豪爽。
其他人家裏有事時,一般都是坐他家的摩托車去鎮子裏。
二娃家裏三口人都會開摩托,這在村裏可是不多見的。
村子到鎮子有 15 公裏的路程,他載人隻收五塊錢,可以說是十分便宜了。
半個小時後,車子一路顛簸,發動機的轟鳴聲在鄉間小路上迴蕩。
我坐在後座,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龐。
終於,車子來到了景星鎮小學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