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強,也是一種罪過
考場搞科研,我被軍方連夜帶走! 作者:禿頭正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於黃金一代的排名問題,網絡上一直爭論不休。
在開幕式結束的這幾天裏,隨著大家對黃金一代越發了解,誰是第一的爭論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有人說東林該排第一。
神人無數的數學界普遍認可的曆史級天才,年僅二十出頭,論實力已經不輸老一輩泰鬥,天賦之驚豔根本無可置疑。
有人說齊之一該排第一。
龍國航天界後發而先至,拿著不多的經費,短短十幾年追上燈塔國並列世界第一,而齊之一是這裏麵最耀眼的年輕一代,他在其中的貢獻可想而知。
有人說王世傑該排第一。
無他,學術成果多,商業價值硬,其榮譽全世界都認可。
還有很多人認為周遊才是第一。
十八歲的清北大學老師,天才計劃成員,火箭般光速崛起的主角式人物,風輕雲淡隨便說的兩句話,就解決了困擾業界已久的共振式係統問題……明顯是深不可測,和其他人不在一個咖位啊。
總之,各種言論數不勝數。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注重的角度不同,總會得出不同的討論結果。
黃金一代本就是最頂尖的人物,難分伯仲實屬正常現象……幾乎每個黃金一代都有一群被認為是第一的忠實擁護者。
隻有一個例外。
那就是宋啟明。
雖然宋啟明因為其個人的魅力,和高幹出身,仿佛偶像劇一般的設定,始終在黃金一代中熱度居高不下。
但哪怕是最狂熱的粉絲,也很少人會昧著良心說他是第一。
而在開幕式過後。
因為他在開幕式上的糟糕表現,被其他黃金一代懟的體無完膚,外加上汞態合金件話題的探討一直沒有出現……直接讓他的評價一落千丈。
所有人迴過神來一看他的履曆。
唔。
好像確實不是很行。
華興公司核心研發專員,放在普通人,乃至天才中也確實很牛。
但是和其他黃金一代們那多的放都不放不下的履曆相比,就顯得有些遜色了……
於是在各類排名中,黃金一代最後一名的位置通常是宋啟明的。
天才中亂入了一個凡人——這就是大家心中對於他的隱性評價。
如果說其他的黃金一代都是高高在上的化神老怪。
那麽宋啟明,就是一個同階無敵的元嬰大圓滿修士。
強嗎?
強。
但是總感覺差點意思。
所以當這樣一個人物,突然站出來,告訴所有人自己能解決時,八道略帶訝異的目光久久注視著他。
尤其是那句“被人看扁的感覺真不爽啊”雖然聲音不大。
但隱隱約約還是傳入了眾人的耳中。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寂寂無聲。
大家彼此對視,氣氛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這並不是大家不相信宋啟明。
雖然外人對於黃金一代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但作為其中一員,經過最近的相處,大家都十分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這九個人,都強的要死。
官方可不是一拍腦門就舉辦了《黃金一代》,其人選是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專家大佬一遍又一遍的斟酌和審核,確保其人選能從各種意義上,展示龍國年輕一代精英最頂點的實力。
所以,哪怕是其中最弱的一人,相比於同輩都是斷代式的領先。
之所以像宋啟明這種看起來成就和普通天才沒有拉開差距。
並不是他弱。
隻是因為……他還年輕。
僅此而已。
就像大家如果都是七歲的小學一年級,愛因斯坦轉世,其成績也最多比第二名多那麽三兩分。
這就是年齡帶來的枷鎖。
而宋啟明之所以隻是個專員級別,是因為滿打滿算他也才二十歲。
從離開學校,到他在華興集團參與的超級藍牙技術“月閃”誕生,其中間也隻過了一年而已。
而這一年,他實質上已經達成了很多名校出身學者十年才能完成的成就。
那如果再給他一年呢?
或者說……
這短短一年中展示的東西,確定就是他全部的所學和天賦嗎?
……
大家之所以此刻陷入沉默。
並不是因為覺得宋啟明竟然如此口出狂言。
純粹隻是……因為大家不熟。
突然看到一個陌生人要跳出來裝逼,多少有點尷尬……說點什麽呢,難道說對,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加油。
很顯然在場的都不是那種精於世故的人,平常都是別人給他們捧場,哪裏輪到過他們給別人捧場?
於是隻能沉默。
幸好此刻是準備時間,攝製組都在拍攝清北大學各單位的準備狀況,不然若是這段場景被直播出去,又不知道要引起多少陰謀論解讀。
就在這一片尷尬的沉默中,忽然傳出一陣笑聲。
“哈哈哈哈,可以可以。”
這笑聲雖然打破了氣氛。
卻也顯得有些刺耳……
大家立刻朝這人投去目光,本以為發笑的是性格直率的李東山,然而沒想到,竟然是坐在一旁的周遊。
宋啟明的臉色也快速難看了下去。
注意到眾人的目光,周遊訝異道:“看我幹嘛,你們不感覺這樣很有意思嗎?就像網絡小說裏那樣,扮豬吃老虎,裝逼打臉。”
“……”
“……”
抱歉,我們都不看網絡小說謝謝。
宋啟明也明白過來周遊沒有惡意,神情緩和下來。
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
……
經過了足足兩個小時的長久等待,清北大學的全部籌備終於完成。
按照節目組提供的清單。
一共十九間實驗室,兩個數據分析中心可以全權限使用。
負責打下手和進行操作的是二百七十名由碩士博士組成的實習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
除此之外,還調來了三個頂尖實驗室的全套行政班子作為輔助。
至於本次合作科研過程中損耗的成本,全部由清北大學校委會報銷。
可以說,這個陣容已經相當豪華了。
基本上相當於大半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資源配置……就算是院士親至,其能調動的資源也就這個程度了。
而為了配合節目進行,唐學禮老人更是直接宣布。
本次合作科研所有成本由校委會來承擔。
這一決定也讓許多人都暗暗吃驚,感慨清北大學的財大氣粗……畢竟,算上設備、材料損耗和人員開支,這次的成本目測接近九位數。
沒有多餘的言語。
沒有晦澀的流程。
上午十點二十分,清北大學校委會宣布準備就緒。
十分鍾後,黃金一代就已經站在了清北大學實驗區北樓的圓廳中央。
甚至都不需要進行多餘分配。
大家心照不宣地就已經完成了各自分工。
“我負責數據中心的模型設立工作,需要三十個人來幫我處理數據,還需要一個人來進行物理參數支撐。”
東林剛一開口,物理天才葛雲就舉起手:“我可以幫你。”
“我先進行工藝盤點吧,我需要一個機械實驗室,來模擬汞態合金件的製造過程。”王安妤說道。
宋啟明靜靜開口:“我負責電子控製中心的技術驗證。”
“那我……”李東山故意環視一周,最後目光依舊落在尚秋身上,討好道:“那咱倆一塊兒先把所有材料屬性構成搞出來吧,我們一個實驗室就可以。”
尚秋撇了撇嘴:“我才不要,你自己弄吧,我去按參數試著合成一下性質穩定劑。”
王世傑摸了摸小平頭,有些不好意思道:“就我自己是生物科技專業的,我對這些也不在行,嗯……齊之一,你對機械構造和工程擬合比較在行,帶著我來製作之後能用到的小型工具吧,觀測設備,高敏度操作台這些,我正好也能做些貢獻。”
齊之一點了點頭,言簡意賅:“好的。”
大家彼此交流完,互相對視,立刻準備前往準備室換衣服開始工作。
忽然,發現了有些不對勁。
嗯?
是不是還少一個人。
八道目光頓時注視過來,隻見周遊正在撓著頭,看著大家訕笑。
“周遊,我們也不知道你擅長什麽,你準備做些什麽呢?”王安妤關心地問道。
“呃。”
說實話,周遊也不知道自己具體該幹些什麽。
雖然現在腦海裏知識不少……還有全套的核聚變方案,但終歸沒有實打實地進行過科研項目,心裏多少有些沒底。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做小伏低吧,先四處看看學點經驗。
猶豫了一下,他弱弱道:“那我就到處轉轉吧,當個閑散人員,你們遇到什麽困難了,我在旁邊出謀劃策……就,當個軍師?”
在他看來,自己這番話說的相當謙虛。
既不像別人那樣獨挑大梁,一個人負責一個實驗室。
也不像王世傑那樣,退而求其次當一個副手。
完全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打雜的定位上。
當然,這是他自己的看法。
此情此景下,再加上周遊在外界狂傲自負的形象。
這番話的意思很容易被理解成——別管我了,你們的領域我都懂,有問題問我就行。
所以在他說完之後,偌大圓廳詭異地安靜了下去,就連直播間的本來充滿興奮和期待的彈幕,都霎時一愣。
啥玩意?
哥,你tm猖狂的過分了吧!
……
演播廳內,一眾科研大佬也目瞪口呆。
史森明院士皺起眉頭:“這個小周……”
鄭餘東總監在一旁打圓場道:“周老師年齡還小,科研經驗弱一點很正常。”
“經驗弱?”吳天一主編冷哼一聲:“說的有些委婉了吧。”
礙於節目,大家都沒有明說。
但任誰都能看出幾位評審員的不悅。
科研是一個極其嚴謹的事情。
雖然科學領域整體看起來隻有幾十個大學科。
然而這些大學科下有幾十個小學科,小學科下有上百個研究方向,每個研究方向內還有不同的類別和細分領域……每一個細分領域,實質上就全是一個全新的學科,說是隔行如隔山都不為過。
哪怕是錢忠明教授這種級別的頂尖大佬,都不敢對共振式係統隨便評論,而是交給了更加專業的史森明院士……這才是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
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所以現代科學幾乎沒有人再單打獨鬥。
這不是什麽高深的道理,而是基本常識。
周遊此刻的話語,在眾人看來完全是在挑戰常識。
太猖狂了!
竟然當著全國觀眾的麵,說要給所有黃金一代出謀劃策,你當你是誰啊?
大哥!
你知道大家涉及多少領域嗎?
王世傑,生物科技微型器械研發。
東林,數學。
葛雲,前沿物理,
齊之一,航空與機電工程設計。
王安妤,機械設計。
宋啟明,電子學。
李東山,材料學。
尚秋,應用化學。
這麽多東西,你讓愛因斯坦複活也不可能全懂啊!
竟然能說出“我給你們出謀劃策”這樣的話,其狂妄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如果不是過於自信,那就是過於無知。
根本沒有科研經驗!
但一時間大家又有些摸不著頭腦……
一個官方蓋棺定論的黃金一代,清北老師,隨口說出共振式係統的天才,會是那種對科研毫不了解的無知之人嗎?
唔,難評。
總之,周遊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淩亂了。
齊之一抽了抽嘴角,眉頭一皺,就想脫口而出“你這個喜歡博人眼球的……”,但一想到對方上一次把他懟的啞口無言,艱難閉上了嘴。
憋了半天,隻憋出來一句。
“隨便你吧。”
這話一出,整個圓廳氣氛頓時活了起來。
完全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一群人相互對視一眼,默默收起無語表情,十分默契地略過周遊,開始聚成一團開始討論實驗室和二百多名研究員的分配問題。
剩下周遊一臉愕然地被孤立在旁邊。
“我又說錯話了?”
周遊苦惱地抓了抓頭發。
可是汞態合金件這玩意兒……從工藝到技術細節,包括其中每一個零件和需要用到的設備,我確實全都知道啊。
甚至於就連那些設備的技術創始人的生平事跡有幾個老婆都印在腦海裏
唉。
難道,強也是一種罪過嗎!
在開幕式結束的這幾天裏,隨著大家對黃金一代越發了解,誰是第一的爭論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有人說東林該排第一。
神人無數的數學界普遍認可的曆史級天才,年僅二十出頭,論實力已經不輸老一輩泰鬥,天賦之驚豔根本無可置疑。
有人說齊之一該排第一。
龍國航天界後發而先至,拿著不多的經費,短短十幾年追上燈塔國並列世界第一,而齊之一是這裏麵最耀眼的年輕一代,他在其中的貢獻可想而知。
有人說王世傑該排第一。
無他,學術成果多,商業價值硬,其榮譽全世界都認可。
還有很多人認為周遊才是第一。
十八歲的清北大學老師,天才計劃成員,火箭般光速崛起的主角式人物,風輕雲淡隨便說的兩句話,就解決了困擾業界已久的共振式係統問題……明顯是深不可測,和其他人不在一個咖位啊。
總之,各種言論數不勝數。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注重的角度不同,總會得出不同的討論結果。
黃金一代本就是最頂尖的人物,難分伯仲實屬正常現象……幾乎每個黃金一代都有一群被認為是第一的忠實擁護者。
隻有一個例外。
那就是宋啟明。
雖然宋啟明因為其個人的魅力,和高幹出身,仿佛偶像劇一般的設定,始終在黃金一代中熱度居高不下。
但哪怕是最狂熱的粉絲,也很少人會昧著良心說他是第一。
而在開幕式過後。
因為他在開幕式上的糟糕表現,被其他黃金一代懟的體無完膚,外加上汞態合金件話題的探討一直沒有出現……直接讓他的評價一落千丈。
所有人迴過神來一看他的履曆。
唔。
好像確實不是很行。
華興公司核心研發專員,放在普通人,乃至天才中也確實很牛。
但是和其他黃金一代們那多的放都不放不下的履曆相比,就顯得有些遜色了……
於是在各類排名中,黃金一代最後一名的位置通常是宋啟明的。
天才中亂入了一個凡人——這就是大家心中對於他的隱性評價。
如果說其他的黃金一代都是高高在上的化神老怪。
那麽宋啟明,就是一個同階無敵的元嬰大圓滿修士。
強嗎?
強。
但是總感覺差點意思。
所以當這樣一個人物,突然站出來,告訴所有人自己能解決時,八道略帶訝異的目光久久注視著他。
尤其是那句“被人看扁的感覺真不爽啊”雖然聲音不大。
但隱隱約約還是傳入了眾人的耳中。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寂寂無聲。
大家彼此對視,氣氛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這並不是大家不相信宋啟明。
雖然外人對於黃金一代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但作為其中一員,經過最近的相處,大家都十分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這九個人,都強的要死。
官方可不是一拍腦門就舉辦了《黃金一代》,其人選是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專家大佬一遍又一遍的斟酌和審核,確保其人選能從各種意義上,展示龍國年輕一代精英最頂點的實力。
所以,哪怕是其中最弱的一人,相比於同輩都是斷代式的領先。
之所以像宋啟明這種看起來成就和普通天才沒有拉開差距。
並不是他弱。
隻是因為……他還年輕。
僅此而已。
就像大家如果都是七歲的小學一年級,愛因斯坦轉世,其成績也最多比第二名多那麽三兩分。
這就是年齡帶來的枷鎖。
而宋啟明之所以隻是個專員級別,是因為滿打滿算他也才二十歲。
從離開學校,到他在華興集團參與的超級藍牙技術“月閃”誕生,其中間也隻過了一年而已。
而這一年,他實質上已經達成了很多名校出身學者十年才能完成的成就。
那如果再給他一年呢?
或者說……
這短短一年中展示的東西,確定就是他全部的所學和天賦嗎?
……
大家之所以此刻陷入沉默。
並不是因為覺得宋啟明竟然如此口出狂言。
純粹隻是……因為大家不熟。
突然看到一個陌生人要跳出來裝逼,多少有點尷尬……說點什麽呢,難道說對,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加油。
很顯然在場的都不是那種精於世故的人,平常都是別人給他們捧場,哪裏輪到過他們給別人捧場?
於是隻能沉默。
幸好此刻是準備時間,攝製組都在拍攝清北大學各單位的準備狀況,不然若是這段場景被直播出去,又不知道要引起多少陰謀論解讀。
就在這一片尷尬的沉默中,忽然傳出一陣笑聲。
“哈哈哈哈,可以可以。”
這笑聲雖然打破了氣氛。
卻也顯得有些刺耳……
大家立刻朝這人投去目光,本以為發笑的是性格直率的李東山,然而沒想到,竟然是坐在一旁的周遊。
宋啟明的臉色也快速難看了下去。
注意到眾人的目光,周遊訝異道:“看我幹嘛,你們不感覺這樣很有意思嗎?就像網絡小說裏那樣,扮豬吃老虎,裝逼打臉。”
“……”
“……”
抱歉,我們都不看網絡小說謝謝。
宋啟明也明白過來周遊沒有惡意,神情緩和下來。
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
……
經過了足足兩個小時的長久等待,清北大學的全部籌備終於完成。
按照節目組提供的清單。
一共十九間實驗室,兩個數據分析中心可以全權限使用。
負責打下手和進行操作的是二百七十名由碩士博士組成的實習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
除此之外,還調來了三個頂尖實驗室的全套行政班子作為輔助。
至於本次合作科研過程中損耗的成本,全部由清北大學校委會報銷。
可以說,這個陣容已經相當豪華了。
基本上相當於大半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資源配置……就算是院士親至,其能調動的資源也就這個程度了。
而為了配合節目進行,唐學禮老人更是直接宣布。
本次合作科研所有成本由校委會來承擔。
這一決定也讓許多人都暗暗吃驚,感慨清北大學的財大氣粗……畢竟,算上設備、材料損耗和人員開支,這次的成本目測接近九位數。
沒有多餘的言語。
沒有晦澀的流程。
上午十點二十分,清北大學校委會宣布準備就緒。
十分鍾後,黃金一代就已經站在了清北大學實驗區北樓的圓廳中央。
甚至都不需要進行多餘分配。
大家心照不宣地就已經完成了各自分工。
“我負責數據中心的模型設立工作,需要三十個人來幫我處理數據,還需要一個人來進行物理參數支撐。”
東林剛一開口,物理天才葛雲就舉起手:“我可以幫你。”
“我先進行工藝盤點吧,我需要一個機械實驗室,來模擬汞態合金件的製造過程。”王安妤說道。
宋啟明靜靜開口:“我負責電子控製中心的技術驗證。”
“那我……”李東山故意環視一周,最後目光依舊落在尚秋身上,討好道:“那咱倆一塊兒先把所有材料屬性構成搞出來吧,我們一個實驗室就可以。”
尚秋撇了撇嘴:“我才不要,你自己弄吧,我去按參數試著合成一下性質穩定劑。”
王世傑摸了摸小平頭,有些不好意思道:“就我自己是生物科技專業的,我對這些也不在行,嗯……齊之一,你對機械構造和工程擬合比較在行,帶著我來製作之後能用到的小型工具吧,觀測設備,高敏度操作台這些,我正好也能做些貢獻。”
齊之一點了點頭,言簡意賅:“好的。”
大家彼此交流完,互相對視,立刻準備前往準備室換衣服開始工作。
忽然,發現了有些不對勁。
嗯?
是不是還少一個人。
八道目光頓時注視過來,隻見周遊正在撓著頭,看著大家訕笑。
“周遊,我們也不知道你擅長什麽,你準備做些什麽呢?”王安妤關心地問道。
“呃。”
說實話,周遊也不知道自己具體該幹些什麽。
雖然現在腦海裏知識不少……還有全套的核聚變方案,但終歸沒有實打實地進行過科研項目,心裏多少有些沒底。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做小伏低吧,先四處看看學點經驗。
猶豫了一下,他弱弱道:“那我就到處轉轉吧,當個閑散人員,你們遇到什麽困難了,我在旁邊出謀劃策……就,當個軍師?”
在他看來,自己這番話說的相當謙虛。
既不像別人那樣獨挑大梁,一個人負責一個實驗室。
也不像王世傑那樣,退而求其次當一個副手。
完全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打雜的定位上。
當然,這是他自己的看法。
此情此景下,再加上周遊在外界狂傲自負的形象。
這番話的意思很容易被理解成——別管我了,你們的領域我都懂,有問題問我就行。
所以在他說完之後,偌大圓廳詭異地安靜了下去,就連直播間的本來充滿興奮和期待的彈幕,都霎時一愣。
啥玩意?
哥,你tm猖狂的過分了吧!
……
演播廳內,一眾科研大佬也目瞪口呆。
史森明院士皺起眉頭:“這個小周……”
鄭餘東總監在一旁打圓場道:“周老師年齡還小,科研經驗弱一點很正常。”
“經驗弱?”吳天一主編冷哼一聲:“說的有些委婉了吧。”
礙於節目,大家都沒有明說。
但任誰都能看出幾位評審員的不悅。
科研是一個極其嚴謹的事情。
雖然科學領域整體看起來隻有幾十個大學科。
然而這些大學科下有幾十個小學科,小學科下有上百個研究方向,每個研究方向內還有不同的類別和細分領域……每一個細分領域,實質上就全是一個全新的學科,說是隔行如隔山都不為過。
哪怕是錢忠明教授這種級別的頂尖大佬,都不敢對共振式係統隨便評論,而是交給了更加專業的史森明院士……這才是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
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所以現代科學幾乎沒有人再單打獨鬥。
這不是什麽高深的道理,而是基本常識。
周遊此刻的話語,在眾人看來完全是在挑戰常識。
太猖狂了!
竟然當著全國觀眾的麵,說要給所有黃金一代出謀劃策,你當你是誰啊?
大哥!
你知道大家涉及多少領域嗎?
王世傑,生物科技微型器械研發。
東林,數學。
葛雲,前沿物理,
齊之一,航空與機電工程設計。
王安妤,機械設計。
宋啟明,電子學。
李東山,材料學。
尚秋,應用化學。
這麽多東西,你讓愛因斯坦複活也不可能全懂啊!
竟然能說出“我給你們出謀劃策”這樣的話,其狂妄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如果不是過於自信,那就是過於無知。
根本沒有科研經驗!
但一時間大家又有些摸不著頭腦……
一個官方蓋棺定論的黃金一代,清北老師,隨口說出共振式係統的天才,會是那種對科研毫不了解的無知之人嗎?
唔,難評。
總之,周遊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淩亂了。
齊之一抽了抽嘴角,眉頭一皺,就想脫口而出“你這個喜歡博人眼球的……”,但一想到對方上一次把他懟的啞口無言,艱難閉上了嘴。
憋了半天,隻憋出來一句。
“隨便你吧。”
這話一出,整個圓廳氣氛頓時活了起來。
完全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一群人相互對視一眼,默默收起無語表情,十分默契地略過周遊,開始聚成一團開始討論實驗室和二百多名研究員的分配問題。
剩下周遊一臉愕然地被孤立在旁邊。
“我又說錯話了?”
周遊苦惱地抓了抓頭發。
可是汞態合金件這玩意兒……從工藝到技術細節,包括其中每一個零件和需要用到的設備,我確實全都知道啊。
甚至於就連那些設備的技術創始人的生平事跡有幾個老婆都印在腦海裏
唉。
難道,強也是一種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