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火藥味
考場搞科研,我被軍方連夜帶走! 作者:禿頭正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科學研究並不像大多數人想的那樣炫酷無比。
科研工作的本質,幾千年來從未發生過改變,永遠隻有一個——獲取確切的數據。
有人選擇用數字模型和公式來計算數據,這是數學。
有人選擇用規律和實驗來推斷數據,這是物理。
有人選擇增加設備精度,來控製數據範圍,這是現代工業。
說白了,科學就是一場巨大的算術題。
做算術題是炫酷的事情嗎?
顯然不是。
於是在屏幕中,《黃金一代》迎來了節目開播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安靜。
自從周遊等九人討論分配完個人負責範圍,便根據清北大學提供的研究員資料,各自挑選需要的人員配置,隨後便匆匆忙忙布置了一下他們的任務,便自顧自寫寫畫畫起來。
區別是——
有人在設備或電腦上寫寫畫畫。
有人在紙上寫寫畫畫。
就連那些清北大學的碩博士研究員們,接到任務之後,也都十分統一地在各自電腦前開始敲打起來。
如果不是畫麵中充斥著,各種一看就貴得要死堪比科幻片的儀器設備,說不定會被人誤解為是一群網癮少年在開黑。
“他們這是在幹什麽?”主持人蔣傾好奇問道。
“做計劃,細分任務。”
鄭餘東總監笑著解釋道:“這就像是我們平常寫工作日報一樣,隻不過要更加細致,然後上交給項目負責人統一審核,這樣才能統一研究方向。”
“可是研究方向不是已經確定過了嗎?”主持人蔣傾疑惑道:“汞態合金件八分鍾逆推假說。”
“那是研究課題。”
“那之後他們互相討論的呢,你負責什麽,我負責什麽,也不是研究方向嗎?”
鄭餘東總監笑道:“那是研究任務。”
看到主持人蔣傾依舊滿臉迷茫,鄭餘東教授思索片刻,開口解釋,
“這樣吧,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說我們現在需要做一個大眾都熟知的科技產品……比如說,時光機吧,這個就是研究課題。”
“這麽大一個研究課題,裏麵肯定有一項又一項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這些難點就是研究任務。比如說我們為了研究時光機,首先要想辦法測出來光速,那麽光速的數值,就是研究任務,小蔣,我問你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準備怎麽測出光速?”
主持人蔣傾一愣:“我對這個不懂呀。”
“不懂就對了。”
鄭餘東總監說話非常有耐心,他知道自己不僅僅是在給主持人解釋,更是在給直播間的龍國觀眾們解釋。
“不止你不懂,麵對一個全新的研究任務時,即使是科學家們也不懂。”
“比如想要測出來光速……在沒有射電望遠鏡來捕捉光的時代,要怎麽辦?隻能想辦法幹!”
“所以有人建議觀察星體被太陽遮掩的時間差,通過時間差來計算光速。”
“有人希望改造微波爐,測定微波的速度,利用光的波粒二象性來計算光速。”
“還有人認為需要製造一台大型的光折射設備,用足夠多的折射次數來降低計算光速的難度。”
“這些,都是研究方向。”
主持人蔣傾若有所思道:“我懂了,所以您的意思是,黃金一代們現在實際上還沒有確定具體的研究方向。”
“不,問題不在他們那兒。”
鄭餘東總監看了看屏幕,看著那些沉默不語在電腦前敲打的清北大學研究員們,一臉玩味道:“現在沒確定自己方向的,是這些助理研究員們,他們啊,說不定還沒理解自己的任務到底是什麽。”
說什麽來什麽。
這邊鄭餘東總監話音剛落,平靜了近兩個小時的屏幕中,忽然一陣不滿的聲音傳出。
“我不明白四個中副式電路組為什麽要這樣排列,就算我調用β函數集組成貫通邏輯,也根本達不到完整的信息處理循環啊,你的設計有問題!”
導播連忙將鏡頭切過去。
隻見說話的一名二十七八歲模樣,帶著黑框眼鏡,身穿清北大學的研究員。
從周邊那擺滿了電子元件的實驗桌,不難看出,這裏正是本次負責汞態合金件逆推假說中,整個冶煉過程電子控製技術驗證的機電實驗室。
隨著這名研究員說話,周圍十幾人都停下動作看過來。
目光中充滿了戲謔,一副看好戲的神情。
嘿。
終於有人提出來了。
這些年紀輕輕的所謂黃金一代,根本就沒太多科研經驗嘛,提出來的路徑一點都不靠譜。
還讓我們根據這個確定操作方向……切!
研究員質問的對象,以及正是負責該部分的黃金一代,正是宋啟明。
此刻,正在仔細校對圖紙的宋啟明抬起頭:“問題在哪兒?”
那名研究員一愣。
“我剛剛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啊,你交代給我的電路組合根本沒辦法用β函數組成貫通邏輯,是錯的。”
說到後來,他忍不住撇了撇嘴。
“也不知道在想啥,聽話都聽不清楚……”
此話一出,演播廳內幾位科研大佬瞬間皺起眉頭。
這話……有點過分了。
大家都很清楚,本次所有被選拔進來的清北大學研究員,全是精英中的精英。
哪怕是其中最年輕的碩士,也有兩三年科研經驗在身上。
放在外界,其水準和履曆當個博士是無比輕鬆的事情。
而說話的這位更是一位資深博士。
不提他參加過多少項目,單論他的年紀和頭銜,外加清北大學這個背景,去其他名校完全足以擔任碩士導師!
可以說,他們都非常聰明且有經驗,是在各大項目中表現出色的頂尖年輕學者,而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
那……
既然不是愣頭青。
他竟然對宋啟明項目負責人說出“也不知道在想什麽,聽話都聽不清楚”這樣毫無禮貌,簡直像在訓後輩一樣的話。
其中深意就不言而喻了。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和不敬。
借由一次看似失誤的任務布置,不滿已久的清北精英們,找到機會,當著全國人民的麵,朝著黃金一代釋放出壓抑已久的不滿!
一瞬間,濃濃的火藥味在實驗室擴散開來
科研工作的本質,幾千年來從未發生過改變,永遠隻有一個——獲取確切的數據。
有人選擇用數字模型和公式來計算數據,這是數學。
有人選擇用規律和實驗來推斷數據,這是物理。
有人選擇增加設備精度,來控製數據範圍,這是現代工業。
說白了,科學就是一場巨大的算術題。
做算術題是炫酷的事情嗎?
顯然不是。
於是在屏幕中,《黃金一代》迎來了節目開播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安靜。
自從周遊等九人討論分配完個人負責範圍,便根據清北大學提供的研究員資料,各自挑選需要的人員配置,隨後便匆匆忙忙布置了一下他們的任務,便自顧自寫寫畫畫起來。
區別是——
有人在設備或電腦上寫寫畫畫。
有人在紙上寫寫畫畫。
就連那些清北大學的碩博士研究員們,接到任務之後,也都十分統一地在各自電腦前開始敲打起來。
如果不是畫麵中充斥著,各種一看就貴得要死堪比科幻片的儀器設備,說不定會被人誤解為是一群網癮少年在開黑。
“他們這是在幹什麽?”主持人蔣傾好奇問道。
“做計劃,細分任務。”
鄭餘東總監笑著解釋道:“這就像是我們平常寫工作日報一樣,隻不過要更加細致,然後上交給項目負責人統一審核,這樣才能統一研究方向。”
“可是研究方向不是已經確定過了嗎?”主持人蔣傾疑惑道:“汞態合金件八分鍾逆推假說。”
“那是研究課題。”
“那之後他們互相討論的呢,你負責什麽,我負責什麽,也不是研究方向嗎?”
鄭餘東總監笑道:“那是研究任務。”
看到主持人蔣傾依舊滿臉迷茫,鄭餘東教授思索片刻,開口解釋,
“這樣吧,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說我們現在需要做一個大眾都熟知的科技產品……比如說,時光機吧,這個就是研究課題。”
“這麽大一個研究課題,裏麵肯定有一項又一項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這些難點就是研究任務。比如說我們為了研究時光機,首先要想辦法測出來光速,那麽光速的數值,就是研究任務,小蔣,我問你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準備怎麽測出光速?”
主持人蔣傾一愣:“我對這個不懂呀。”
“不懂就對了。”
鄭餘東總監說話非常有耐心,他知道自己不僅僅是在給主持人解釋,更是在給直播間的龍國觀眾們解釋。
“不止你不懂,麵對一個全新的研究任務時,即使是科學家們也不懂。”
“比如想要測出來光速……在沒有射電望遠鏡來捕捉光的時代,要怎麽辦?隻能想辦法幹!”
“所以有人建議觀察星體被太陽遮掩的時間差,通過時間差來計算光速。”
“有人希望改造微波爐,測定微波的速度,利用光的波粒二象性來計算光速。”
“還有人認為需要製造一台大型的光折射設備,用足夠多的折射次數來降低計算光速的難度。”
“這些,都是研究方向。”
主持人蔣傾若有所思道:“我懂了,所以您的意思是,黃金一代們現在實際上還沒有確定具體的研究方向。”
“不,問題不在他們那兒。”
鄭餘東總監看了看屏幕,看著那些沉默不語在電腦前敲打的清北大學研究員們,一臉玩味道:“現在沒確定自己方向的,是這些助理研究員們,他們啊,說不定還沒理解自己的任務到底是什麽。”
說什麽來什麽。
這邊鄭餘東總監話音剛落,平靜了近兩個小時的屏幕中,忽然一陣不滿的聲音傳出。
“我不明白四個中副式電路組為什麽要這樣排列,就算我調用β函數集組成貫通邏輯,也根本達不到完整的信息處理循環啊,你的設計有問題!”
導播連忙將鏡頭切過去。
隻見說話的一名二十七八歲模樣,帶著黑框眼鏡,身穿清北大學的研究員。
從周邊那擺滿了電子元件的實驗桌,不難看出,這裏正是本次負責汞態合金件逆推假說中,整個冶煉過程電子控製技術驗證的機電實驗室。
隨著這名研究員說話,周圍十幾人都停下動作看過來。
目光中充滿了戲謔,一副看好戲的神情。
嘿。
終於有人提出來了。
這些年紀輕輕的所謂黃金一代,根本就沒太多科研經驗嘛,提出來的路徑一點都不靠譜。
還讓我們根據這個確定操作方向……切!
研究員質問的對象,以及正是負責該部分的黃金一代,正是宋啟明。
此刻,正在仔細校對圖紙的宋啟明抬起頭:“問題在哪兒?”
那名研究員一愣。
“我剛剛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啊,你交代給我的電路組合根本沒辦法用β函數組成貫通邏輯,是錯的。”
說到後來,他忍不住撇了撇嘴。
“也不知道在想啥,聽話都聽不清楚……”
此話一出,演播廳內幾位科研大佬瞬間皺起眉頭。
這話……有點過分了。
大家都很清楚,本次所有被選拔進來的清北大學研究員,全是精英中的精英。
哪怕是其中最年輕的碩士,也有兩三年科研經驗在身上。
放在外界,其水準和履曆當個博士是無比輕鬆的事情。
而說話的這位更是一位資深博士。
不提他參加過多少項目,單論他的年紀和頭銜,外加清北大學這個背景,去其他名校完全足以擔任碩士導師!
可以說,他們都非常聰明且有經驗,是在各大項目中表現出色的頂尖年輕學者,而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
那……
既然不是愣頭青。
他竟然對宋啟明項目負責人說出“也不知道在想什麽,聽話都聽不清楚”這樣毫無禮貌,簡直像在訓後輩一樣的話。
其中深意就不言而喻了。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和不敬。
借由一次看似失誤的任務布置,不滿已久的清北精英們,找到機會,當著全國人民的麵,朝著黃金一代釋放出壓抑已久的不滿!
一瞬間,濃濃的火藥味在實驗室擴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