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5-01-07 18:32 | 公眾章節
楊明拿球後就開始斜著往中間走。
在大多數情況下,邊鋒這樣帶球都會引得邊後衛內收和中場一起圍剿進攻球員。但是此時的克羅地亞邊後衛卻沒有這樣做,他依舊和隊友保持著良好的陣型。
庫庫雷利亞一直都是個機敏的球員,他在楊明離開邊路後迅速前插,這樣一來就讓對方的邊後衛更不敢離開邊路去補防了。
雖然和楊明一開始打的算盤不一樣,但是在庫庫雷利亞牽製住斯蒙奇後,楊明就隻需要麵對前方和右邊的兩名克羅地亞中場了。
看到楊明吸引了兩名球員,西班牙隊的進攻中場奧斯卡積極地前跑,他要利用克羅地亞後腰離開以後的空間。
楊明立馬抬頭去看奧斯卡,他的動作很大,像是故意告訴克羅地亞球員有人在他們身後前插一樣。克羅地亞是4名中場的配置,防守型中場是4號巴時奇。在看到楊明的動作後,巴時奇也感受到了有人從他背後跑過。
楊明右腳微抬,做出要傳球的模樣。
16號要傳球。
這是巴時奇的第一反應,他連忙往自己的右邊挪動一步,以此來幫助自己能夠更好的攔截對方的傳球。
見對方微微給出了一些空間,楊明立馬把球往前一趟,準備利用速度突破。
巴時奇的反應也很快,當看到球出來的一瞬間,他也立刻啟動了。但是他不是要去追球,而是打算去卡住楊明的身位。
攔不住球,我還攔不住你?
人的速度肯定沒有球快,所以巴時奇覺得自己肯定沒問題。
然而楊明用實際行動給巴時奇上了一課。
楊明的個子不高,這注定了他的步伐頻率比巴時奇快。在巴時奇的腳伸過來的時候,楊明輕巧的一個小跳,就躲過了對方伸來的小腿。
不死心的巴時奇,打算用肩膀去撞對方16號一個人仰馬翻,但是他顯然不知道楊明的爆發力有多恐怖,他自然撞了一個空。
楊明再次拿球後,西班牙隊在中路有了暫時的優勢。
楊明前方就是禁區弧頂,身邊沒有人防守,左前方是有接球空間奧斯卡,右前方是用身體抵住對方中後衛馬躍拉爾。
此時不管是傳給奧斯卡還是馬躍拉爾尋求配合都是不錯的選擇,利用傳球給隊友吸引對方防守的注意力,隨後自己再前插。
隻有傳球吧?
隻能傳球吧!
這個想法再次出現在了球場每個人的大腦中。
在16號遠射上栽過一次的守門員克裏奇卻是嚴陣以待,他仔細的觀察著可能的射門角度,調整著自己的位置。
果然,他看到了16號抬起腿,那是一個大幅度的擺腿,無論誰看都明白那將會是對方發力十足的一腳射門。
克裏奇雙腿彎曲,做好跳躍的準備,飛身撲救也是他的拿手好戲。
在守門員做好被遠射的準備時,中後衛也在調整自己的站位,好盡可能地封堵球門兩側的射門角度,以求對方把球打向中路。
而作為球隊的中場,當然也要盡自己所能來保護自家的球門。原本就在楊明身邊的克羅地亞8號球員多勒克就是這樣想的。楊明在禁區裏的打門,他就在大禁區線外,當時他沒能及時補防到位;剛才巴時奇被突破,原本在楊明右前方的他又沒能及時補防到位,但是這一次他到位了。
多勒克一直緊緊跟隨在楊明身後,由於在楊明身後,他一直都沒有機會。現在楊明的球停在身前,他終於等到了這個破壞球的機會。
多勒克立馬朝著地上的足球伸出了腳。
我能行,我可以,我沒問題。
看著自己的腳離皮球越來越近,多勒克的內心已經準備大喊:我立功了。
一般的情況下,球員在足球場上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他們專注度往往都會集中在自己關注的事情上,很多時候都會忽視自己視線之外的情況,所以球員才需要不停的轉頭觀察。
多勒克也是確認楊明沒有轉過頭,所以才覺得自己機會很大,然而事實卻是他根本沒機會。楊明早就在心裏準備算計他了,楊明非常確定自己的背後有人會跟防,所以他雖然麵朝著前方,但是注意力全在後方,他隻是擺出了射門姿勢準備釣魚罷了。
最後,魚也上鉤了。
“嘟”!
裁判的哨聲響了起來,吹罰了任意球。
楊明捏了捏稍微有那麽一點點疼的小腿。
可能擦破皮了。
楊明想到。
這個任意球大約25米。就當楊明在思考自己要怎麽罰這個球的時候,卻聽到了隊友的爭吵。
“奧斯卡,這個球給我罰。”
“算了吧,博爾哈,你都沒有練過任意球。”
“你不是也沒練過嗎,我射門比你準。”
楊明自己爬了起來,看著兩個同樣來自皇馬青訓的球員吵得不可開交,好幾個隊友也上去加入了爭論。有的也想罰這個球,有的則是單純的在幫腔。
楊明可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巴不得他們幾個吵起來就沒空管他了,不然這個球看起來輪不到他來罰。
楊名走過去,說道:“我來幫你們把球先擺好。”
也許是對方吵得太專心,總之小個子的楊明就這樣把球從人群中拿了出來,放在了發球點上。
場邊的德拉富恩特捂住臉,他有些看不下去了。這群小球員為了個任意球居然都能爭成這樣,而爭得最厲害的還是來自同一家俱樂部。
接下來出現了頗為滑稽的一幕,裁判罰球的哨聲已經響了。西班牙隊還有球員在那邊爭論,而接下來一個小個子球員助跑兩步,將球打進了球門。
又是隻有庫庫跑過來和楊明慶祝。
直到裁判吹哨指向開球點,幾個爭吵的隊友才反應過來。
球進了?
誰罰的球?
楊明則是在想,自己這練了快一年的任意球果然沒白練。
作家的話
楊明拿球後就開始斜著往中間走。
在大多數情況下,邊鋒這樣帶球都會引得邊後衛內收和中場一起圍剿進攻球員。但是此時的克羅地亞邊後衛卻沒有這樣做,他依舊和隊友保持著良好的陣型。
庫庫雷利亞一直都是個機敏的球員,他在楊明離開邊路後迅速前插,這樣一來就讓對方的邊後衛更不敢離開邊路去補防了。
雖然和楊明一開始打的算盤不一樣,但是在庫庫雷利亞牽製住斯蒙奇後,楊明就隻需要麵對前方和右邊的兩名克羅地亞中場了。
看到楊明吸引了兩名球員,西班牙隊的進攻中場奧斯卡積極地前跑,他要利用克羅地亞後腰離開以後的空間。
楊明立馬抬頭去看奧斯卡,他的動作很大,像是故意告訴克羅地亞球員有人在他們身後前插一樣。克羅地亞是4名中場的配置,防守型中場是4號巴時奇。在看到楊明的動作後,巴時奇也感受到了有人從他背後跑過。
楊明右腳微抬,做出要傳球的模樣。
16號要傳球。
這是巴時奇的第一反應,他連忙往自己的右邊挪動一步,以此來幫助自己能夠更好的攔截對方的傳球。
見對方微微給出了一些空間,楊明立馬把球往前一趟,準備利用速度突破。
巴時奇的反應也很快,當看到球出來的一瞬間,他也立刻啟動了。但是他不是要去追球,而是打算去卡住楊明的身位。
攔不住球,我還攔不住你?
人的速度肯定沒有球快,所以巴時奇覺得自己肯定沒問題。
然而楊明用實際行動給巴時奇上了一課。
楊明的個子不高,這注定了他的步伐頻率比巴時奇快。在巴時奇的腳伸過來的時候,楊明輕巧的一個小跳,就躲過了對方伸來的小腿。
不死心的巴時奇,打算用肩膀去撞對方16號一個人仰馬翻,但是他顯然不知道楊明的爆發力有多恐怖,他自然撞了一個空。
楊明再次拿球後,西班牙隊在中路有了暫時的優勢。
楊明前方就是禁區弧頂,身邊沒有人防守,左前方是有接球空間奧斯卡,右前方是用身體抵住對方中後衛馬躍拉爾。
此時不管是傳給奧斯卡還是馬躍拉爾尋求配合都是不錯的選擇,利用傳球給隊友吸引對方防守的注意力,隨後自己再前插。
隻有傳球吧?
隻能傳球吧!
這個想法再次出現在了球場每個人的大腦中。
在16號遠射上栽過一次的守門員克裏奇卻是嚴陣以待,他仔細的觀察著可能的射門角度,調整著自己的位置。
果然,他看到了16號抬起腿,那是一個大幅度的擺腿,無論誰看都明白那將會是對方發力十足的一腳射門。
克裏奇雙腿彎曲,做好跳躍的準備,飛身撲救也是他的拿手好戲。
在守門員做好被遠射的準備時,中後衛也在調整自己的站位,好盡可能地封堵球門兩側的射門角度,以求對方把球打向中路。
而作為球隊的中場,當然也要盡自己所能來保護自家的球門。原本就在楊明身邊的克羅地亞8號球員多勒克就是這樣想的。楊明在禁區裏的打門,他就在大禁區線外,當時他沒能及時補防到位;剛才巴時奇被突破,原本在楊明右前方的他又沒能及時補防到位,但是這一次他到位了。
多勒克一直緊緊跟隨在楊明身後,由於在楊明身後,他一直都沒有機會。現在楊明的球停在身前,他終於等到了這個破壞球的機會。
多勒克立馬朝著地上的足球伸出了腳。
我能行,我可以,我沒問題。
看著自己的腳離皮球越來越近,多勒克的內心已經準備大喊:我立功了。
一般的情況下,球員在足球場上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他們專注度往往都會集中在自己關注的事情上,很多時候都會忽視自己視線之外的情況,所以球員才需要不停的轉頭觀察。
多勒克也是確認楊明沒有轉過頭,所以才覺得自己機會很大,然而事實卻是他根本沒機會。楊明早就在心裏準備算計他了,楊明非常確定自己的背後有人會跟防,所以他雖然麵朝著前方,但是注意力全在後方,他隻是擺出了射門姿勢準備釣魚罷了。
最後,魚也上鉤了。
“嘟”!
裁判的哨聲響了起來,吹罰了任意球。
楊明捏了捏稍微有那麽一點點疼的小腿。
可能擦破皮了。
楊明想到。
這個任意球大約25米。就當楊明在思考自己要怎麽罰這個球的時候,卻聽到了隊友的爭吵。
“奧斯卡,這個球給我罰。”
“算了吧,博爾哈,你都沒有練過任意球。”
“你不是也沒練過嗎,我射門比你準。”
楊明自己爬了起來,看著兩個同樣來自皇馬青訓的球員吵得不可開交,好幾個隊友也上去加入了爭論。有的也想罰這個球,有的則是單純的在幫腔。
楊明可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巴不得他們幾個吵起來就沒空管他了,不然這個球看起來輪不到他來罰。
楊名走過去,說道:“我來幫你們把球先擺好。”
也許是對方吵得太專心,總之小個子的楊明就這樣把球從人群中拿了出來,放在了發球點上。
場邊的德拉富恩特捂住臉,他有些看不下去了。這群小球員為了個任意球居然都能爭成這樣,而爭得最厲害的還是來自同一家俱樂部。
接下來出現了頗為滑稽的一幕,裁判罰球的哨聲已經響了。西班牙隊還有球員在那邊爭論,而接下來一個小個子球員助跑兩步,將球打進了球門。
又是隻有庫庫跑過來和楊明慶祝。
直到裁判吹哨指向開球點,幾個爭吵的隊友才反應過來。
球進了?
誰罰的球?
楊明則是在想,自己這練了快一年的任意球果然沒白練。
作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