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踏入造船廠,剛一進門,一股濃烈而刺鼻的木屑味與鐵鏽味便如潮水般洶湧而來,瞬間將他緊緊包圍。抬頭望去,隻見陽光透過船廠那高聳入雲的船架,猶如一把把金色的利劍,無情地將其切割成無數道纖細的光柱。這些光柱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宛如一場光雨,輕輕地飄落在那些尚未完全成型的船身之上,留下一片片或明或暗、斑駁陸離的光影。


    朱標緩緩走到一艘正在建造中的船隻旁邊,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觸摸著那略顯粗糙的船板。當指尖與船板相觸的刹那間,一陣輕微但又明顯的刺痛感順著手指迅速傳遍全身,讓他不由自主地微微皺起了眉頭。定睛一看,原來這船板表麵布滿了細小的木刺,仿佛是一群頑皮的小精靈,正悄悄地躲藏在暗處,等待著給人一個措手不及。


    目光轉向不遠處,幾艘巨大的龍骨已然搭建完成。然而仔細觀察之下不難發現,這些龍骨雖然體型龐大,但在許多細節之處卻顯得頗為粗製濫造。尤其是木料的拚接部位,不僅縫隙寬窄不一,甚至還有些地方出現了明顯的漏洞,就像是一張破網,隨時都有可能破裂開來。


    再看那些忙碌的工匠們,他們一個個汗流浹背,豆大的汗珠不斷從額頭滑落,滴在地上瞬間消失不見。每個人都緊握著手中的工具,奮力地敲打著眼前的木料或是鐵器,發出一聲聲沉悶而厚重的聲響。盡管如此賣力,整個工地的工作效率卻依然不盡人意,進展緩慢得讓人有些焦急。


    此時,一直在旁監督工程進度的造船廠督造看到朱標的身影後,急忙一路小跑過來迎接。到了近前,他先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抬起頭來,滿臉愁容地說道:“殿下,您快看看這裏的情況吧......這造船所需的材料實在是太過匱乏了呀!而且對於這種新型船隻的建造工藝,微臣也確實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啊!”說著,他無奈地歎了口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助和焦慮。


    朱標靜靜地凝視著眼前之人那副愁眉苦臉、左右為難的模樣,心頭的憂慮猶如潮水一般愈發洶湧起來。隻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那雙明亮而銳利的眼眸此刻仿佛燃燒著熊熊火焰,熠熠生輝。緊接著,他用低沉卻又堅定有力的聲音說道:“若是缺少材料,那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倘若技術存在不足之處,那就虛心求教,刻苦鑽研去學習!本王所需要的,絕非無濟於事的抱怨與哀歎,而是能夠切實可行地解決當前困境的錦囊妙計。”


    站在一旁的周督造聽到這番話語後,原本就已十分難看的麵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嘴唇哆哆嗦嗦的,半天也未能吐出一個完整清晰的字來。麵對如此威嚴且毫不留情麵的斥責,他隻覺得自己好似被一座沉重無比的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


    然而,朱標並未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這位已然惶恐不安的督造身上。他邁開大步,毫不猶豫地朝著不遠處一片空曠之地走去。待行至目的地後,他停下腳步,開始全神貫注地仔細打量起麵前那艘巨大的船體結構來。隻見他時而湊近查看某些細微之處,時而退後幾步遠觀整體布局,神情專注而嚴肅,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問題或值得改進的地方。


    前世的記憶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湧上心頭,那一幕幕清晰而深刻的畫麵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朱標的目光犀利如電,緊緊地盯著眼前的設計圖,手指毫不猶豫地指向其中的幾處關鍵部位,聲音低沉而有力地質問道:“這些地方的木料,為何不用更加堅固耐用的鐵木?難道你們不知道在遠航途中,船隻將會麵臨巨大的風浪衝擊嗎?還有這裏,龍骨的連接方式如此簡單粗糙,一旦遭遇強烈的海流和風暴,極有可能會在航行中途斷裂開來!到那時,後果不堪設想!”


    站在一旁的周督造聽到這番質問後,不禁緊張地擦了擦額頭上不斷滲出的汗水,臉上露出一副苦澀無奈的神情,小聲辯解道:“殿下息怒,並非微臣不願意使用鐵木啊!實在是因為這種木材極為稀少珍貴,難以尋覓得到啊!至於這龍骨的連接方式,它可是咱們老祖宗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工藝,微臣怎敢輕易違背祖訓,擅自做出改動呢?”


    然而,朱標的眼神中卻僅僅隻是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之色,但很快便恢複了堅定與冷靜。隻見他微微搖了搖頭,語氣嚴肅且認真地反駁道:“今時不同往日,我們正在打造的乃是能夠征服浩瀚海洋的遠洋巨輪,而非普通的小船!它需要承受住狂風巨浪的嚴峻考驗,因此必須選用最為優質上乘的材料,並采用當下最為先進前沿的建造技術才行!雖然老祖宗們留下的寶貴經驗的確值得尊重和借鑒,但時代在發展進步,如果始終墨守成規、不知變通,那麽最終隻會被淘汰出局!”


    說罷,朱標邁步徑直走向周督造,停在了距離對方僅有咫尺之遙的位置。他用一種飽含信任與期望的目光注視著周督造,然後語重心長地緩緩開口說道:“這樣好了,既然目前已經出現了這麽多棘手的難題,那你不妨將它們全部毫無保留地向我一一道來。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集思廣益,就一定能夠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案,確保這艘遠洋巨輪順利完工並成功出海遠航!”


    周督造聞言,猶豫了一下,還是將材料短缺、人手不足、技術瓶頸等問題一一說了出來。


    聽完周督造的訴說,朱標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他沉吟片刻,突然問道:“除了現有的木料產地,你可曾想過,去其他地方尋找新的供應地?”


    周督造一愣,隨即連連搖頭道:“殿下,這萬萬不可啊!尋找新的木料產地,耗時耗力,而且風險極大,簡直是天方夜譚!”


    朱標看著他那副畏縮的樣子,心中暗歎一聲,看來,想要完成遠洋探索的計劃,還需要自己親自出馬才行。


    朱標嘴角微微一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天方夜譚?朕偏要將這天方夜譚變成現實!”


    幾日後,一隊隊馬車滿載著上好的鐵木,緩緩駛入造船廠。工匠們看著這些堅硬、厚實的木料,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周督造更是瞪大了眼睛,跑到朱標麵前,激動地問道:“殿下,這些木料……您是從哪裏找到的?”


    朱標神秘一笑,並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指著堆積如山的木料,豪氣幹雲地說道:“現在,材料已經有了,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看著工匠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幹勁十足地忙碌著,或搬運木材,或敲敲打打,或測量尺寸,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朱標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著他們的工作進度,臉上逐漸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心中一直緊繃著的那根弦也終於慢慢地鬆弛下來。此刻,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他感到無比滿足和自豪。


    就在朱標沉浸在這種愉悅心情中的時候,忽然,一個略顯低沉而又略帶沙啞的聲音從他的身後悠悠傳來:“殿下,您真的已經下定決心要出海遠航了嗎?”這突如其來的問話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打破了朱標的思緒。


    朱標聞聲轉身,隻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正站在距離自己不遠的地方。這位老者麵容滄桑,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但那雙眼睛卻依然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朱標凝視著眼前的陌生老者,眼中流露出一絲疑惑之色,開口問道:“老人家,請問您是何人?為何會突然如此發問呢?”


    老者輕輕歎息一聲,然後邁著緩慢而沉穩的步伐走到朱標麵前,微微躬身行了一禮後,才緩緩抬起頭來,語氣凝重地迴答道:“迴殿下,老朽姓吳,年輕時曾跟隨商船在海上漂泊闖蕩多年,可以說是曆經風雨、飽嚐艱辛啊......”說到此處,老者不禁搖了搖頭,似乎那些過往的經曆仍然曆曆在目。


    吳老船員滿是溝壑的臉上寫滿了掙紮,他年輕時跑船,見過大海的波瀾壯闊,也經曆過狂風暴雨的洗禮。


    朱標的出現,讓他沉寂多年的航海夢重新燃起,可家人的阻攔,卻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心中的火焰。


    “殿下,您有所不知,我這老骨頭,早就被海風吹散了架。如今上有老,下有小,實在是不敢再冒這個險了!”吳老船員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朱標能理解他的顧慮,但他更清楚,像吳老船員這樣經驗豐富的船員,對於遠洋探索來說至關重要。


    朱標深吸一口氣,走到吳老船員的家人麵前,拱手道:“各位,我知道你們擔心吳老的安危,但請相信我,這次遠洋探索,意義重大,不僅關係到大明的未來,也關係到你們的切身利益。”


    “殿下,您說得輕巧!這出海的風險,誰能保證?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一家老小可怎麽辦?”吳老船員的妻子聲淚俱下,語氣中充滿了擔憂和不滿。


    朱標站在那裏,身姿挺拔如鬆,麵對眾人的質疑與擔憂,他毫無退縮之意。隻見他麵帶微笑,語氣誠懇而又耐心地向這些人解釋著遠洋探索所蘊含的重大意義。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著朝廷即將采取的一係列周全且嚴密的安全保障措施,仿佛一幅詳盡的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


    接著,朱標進一步深入闡述道:“諸位想想看,那遙遠的大洋彼岸究竟隱藏著多少未知的寶藏?這一次的遠洋探索極有可能為我們帶來數之不盡的巨大財富!不僅如此,它還能給我們創造無數前所未有的機遇,從而推動我大明王朝的繁榮昌盛,讓我們的國家走向更為輝煌燦爛的明天!”隨著他的話語,每個人都不禁沉浸在了那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美好願景之中。


    此時,吳老船員的家人們靜靜地聆聽著朱標的講述,他們臉上原本凝重的表情逐漸起了變化。起初的疑慮和不安慢慢被好奇與期待所取代,眼中閃爍出希望的光芒。尤其是當聽到那些關於財富和機遇的誘人描述時,他們更是不由自主地點著頭,表示認同。


    一直沉默不語的吳老船員此刻也抬起頭來,目光緊緊鎖定在朱標身上。他看到的是一雙堅定不移、充滿自信的眼睛,那眼神仿佛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他心中原本平靜的湖麵泛起了一絲絲細微的漣漪。吳老船員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子並非隻是空談理想,而是真正有著決心和能力去實現這個宏偉計劃的人。


    最後,朱標見大家似乎已經開始有所觸動,但並未急於求成。他微微一笑,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各位不妨再靜下心來好好斟酌一番,孤堅信,以諸位的智慧和見識,定能做出最為明智且正確的抉擇。”言罷,他輕輕一甩衣袖,轉身邁著穩健的步伐離去,隻留給眾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背影。


    幾日後,王航海家開始在民間大力宣傳遠洋探索的好處。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百姓們描繪了海外的奇珍異寶和遍地黃金,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遠洋探索產生興趣,一些膽大之人更是主動前來報名,希望能有機會跟隨船隊出海闖蕩。


    看著報名人數逐漸增加,朱標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感激。他知道,這離不開王航海家的努力,更離不開百姓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就在遠洋探索計劃逐步推進之時,朝中卻傳來了一股反對的聲音。


    以錢禦史為首的保守派大臣,認為遠洋探索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紛紛上書勸諫,要求朱標停止這項計劃。


    “殿下,這遠洋探索,耗費巨大,而且風險極高,實在是不值得啊!依老臣之見,不如將這些錢財用來賑濟災民,興修水利,豈不更好?”錢禦史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唾沫橫飛。


    聽著錢禦史的指責,朱標眉頭緊鎖,心中暗暗思忖著如何才能說服這些保守派大臣,讓他們明白遠洋探索的真正意義。


    朱標嘴角微微一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對著錢禦史說道:“錢禦史所言極是,賑濟災民,興修水利,固然重要。但朕認為,遠洋探索,同樣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留下這句話,朱標便轉身離開了朝堂,留下錢禦史一行人麵麵相覷,不知太子殿下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書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書翰並收藏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