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改革全勝,治黃啟幕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 作者:黃書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站在朝堂之上,環視眾人。他的目光堅定而自信,仿佛已經預見了未來的輝煌。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諸位,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的勝利,但我們的路還很長。今天,我將提出一係列更深層次的改革措施,包括商業改革、教育改革,以及更為重要的黃河治理方案。”
朝堂上頓時響起一片嘩然。徐峰等人麵色鐵青,他們沒有想到朱標竟然沒有停歇,而是乘勝追擊,提出更多改革措施。徐峰心中暗自咒罵,卻依然不死心,他暗中聯合了幾位頑固派官員,準備在朝堂上給朱標致命一擊。朱標的目光掃過徐峰,心中頓時警覺。他知道,這是敵人最後的垂死掙紮,但越是如此,他越不能退縮。
他深吸一口氣後,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商業改革乃是重中之重,其意義非凡。通過降低商業準入門檻,可以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湧入各個領域,激發市場競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不僅如此,對於那些嶄露頭角的新興商業模式和企業,政府還會給予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扶持它們茁壯成長。如此一來,整個市場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與無限活力!”
說到這裏,朱標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語氣也變得愈發激昂起來:“至於教育改革方麵,我們要致力於構建一個更為完備、科學合理的教育體係。首先,應當從全國各地精心遴選出德才兼備、學識淵博的儒學先生們。這些先生不僅要有深厚的學術造詣,更需具備高尚的品德修養和強烈的育人使命感。他們將會被派往基層地區,開辦更多的學堂,廣納學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無論貧富貴賤,皆可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汲取智慧的養分。唯有如此,方能源源不斷地培育出大批才華橫溢、品學兼優的棟梁之材,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朱標表情凝重地望向遠方,緩緩說道:“然而,在所有改革舉措當中,黃河治理無疑是保障民眾安居樂業的根本所在。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一直滋養著華夏大地,但同時也時常泛濫成災,給沿岸百姓帶來無盡苦難。因此,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對其進行全麵整治,加強堤防建設,疏浚河道,改善水利設施等。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抵禦洪水侵襲,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一方水土的長治久安。”
徐峰終究還是沒能壓抑住內心的衝動,隻見他一個箭步衝到眾人麵前,麵色漲得通紅,聲音高亢且帶著一絲顫抖地喊道:“太子殿下啊!您所提議的這些個改革舉措,簡直就是過於激進啦!如此一來,勢必會撼動我們大明朝立國的根基呐!如今的老百姓們對於新事物還未曾完全適應過來呢,如果強行推行這些改革,隻怕會引發更為嚴重的社會動蕩呀!”
麵對徐峰這番慷慨激昂的說辭,朱標卻隻是微微地笑了一笑,似乎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其實,他的心裏早就已經有了一套周全的應對策略。迴想起往昔自己親身經曆過的種種民間疾苦,那些生活在舊製度壓迫之下苦苦掙紮求存的黎民百姓,朱標深深地明白,如果再不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那麽大明朝想要實現長治久安將會變得異常困難。這樣的認知愈發讓他堅定了推動改革的決心。
於是乎,朱標麵色從容、鎮定自若地迴應道:“徐大人呐,您所說的不無道理。就拿宋朝時期的王安石變法來說吧,起初確實取得了一些頗為顯著的成效。然而,由於其改革進程過快,缺乏足夠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但是,請您放心,我此次所提出的改革方案絕非盲目冒進之舉。恰恰相反,它們都是經過我對大明當下實際狀況的深入思考與詳盡分析之後才擬定而成的。比如說,在商業領域的改革方麵,我們將會采取分階段逐步實施的策略,循序漸進地引導市場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至於教育方麵的改革,則會首先從基層抓起,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逐漸培育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
徐峰目光緊緊地盯著朱標,隻見其言辭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心中不禁猛地一緊,原本想好的說辭瞬間卡在了喉嚨裏。他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即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迅速改變了口風說道:“太子殿下,即便如您所言這般美好,但如此眾多且複雜的改革措施要同時推進實施,這其中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方麵的消耗恐怕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啊!不知以目前朝廷的財力狀況而言,是否真能承擔得起這樣沉重的負擔呢?”
朱標聽後微微一笑,那笑容之中透露出無比的自信與從容。他不慌不忙地迴應道:“徐大人有所不知,在推行這些改革舉措之初,的確是需要投入一定數量的財力作為支撐的。然而,就如同我方才所講,經過這段時間以來的不懈努力,各項改革均已初步顯現出顯著的成效。如今,國庫裏的錢財正日益充裕起來,而老百姓們也都過上了安穩富足、其樂融融的生活。如果沒有當初毅然決然地推動這場改革,我們又怎麽可能會迎來今日這般繁榮昌盛的景象呢?所以說,眼前暫時的困難不過隻是通往成功道路上必經的小小波折罷了,隻要我們堅定信念、持之以恆地將改革繼續深入下去,未來必定能夠收獲更為豐碩的成果。”
朱元璋見狀,微微點頭,心中對朱標的論據感到滿意。他沉聲道:“太子言之有理,改革之事,朕已下令,務必全力支持。”
徐峰見局勢不對,立刻聯合幾名頑固派官員,言辭激烈地指責朱標改革過快過多。一時間,朝堂之上劍拔弩張,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就在徐峰等人以為勝券在握,對著朱標滔滔不絕地闡述著改革的危害時,馮勝帶著一眾武將,如一股鋼鐵洪流般大步走進了朝堂。馮勝那魁梧的身軀散發著凜冽的氣勢,他聲如洪鍾高唿:“末將馮勝,參見皇上!我等武將,深受太子殿下改革理念的觸動,深知大明想要強盛,必須破舊立新。如今朝堂之上,竟有人妄圖阻礙改革,我等武將願以熱血和忠誠擁護太子殿下,推行新政!若有誰敢再行阻攔,便是與我等為敵!”
這一番話如同驚雷,震得徐峰等人耳膜嗡嗡作響,他們徹底傻眼了,原本以為朱標孤立無援,沒想到軍方竟如此堅定地支持他。
徐峰等人看到軍方如此堅定的支持,徹底失去了鬥誌,麵如死灰。
朱標看到這一幕,心中充滿感激和自豪。他深吸一口氣,正準備宣布下一步的計劃,突然,一名官員匆匆跑進朝堂,急聲道:“太子殿下,不好了,翰林院林學士在民間煽動輿論,意圖破壞改革!”
朱標目光一凜,他沉聲說道:“來人,即刻查明此事,務必讓林學士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
朝堂上,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朱標身上,心中迥然不同。朱標的決心和勇氣,已經讓所有人看到了他的不同凡響。而這一切,隻是他治國之路的開始。
朱標一聲令下,韓謀士早已安排好一切。
林學士躲在暗處,準備故技重施,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他唾沫橫飛,口若懸河,卻發現周圍的百姓非但沒有附和,反而投來鄙夷的目光。
有人高聲喊道:“林學士,你還有臉出來?太子殿下的改革讓我們的日子好過多了,你少在這妖言惑眾!”
原來,韓謀士早已安排人手在民間宣傳改革的好處,百姓們親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自然不再相信林學士的鬼話。
林學士見勢不妙,灰溜溜地躲了起來,如同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朱標得知此事,對韓謀士的手段讚賞有加:“韓先生,永遠的神!”
朝堂之上,朱元璋龍顏大悅,當眾宣布:“太子之策,深得朕心!朕決定,全力支持太子推行的所有改革措施!”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徐峰等人麵如土色,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他們苦心經營的保守勢力,在朱標的強勢碾壓下,潰不成軍。徐峰等人暗中交換眼神,他們背後的家族在舊有製度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權力,這些改革一旦推行,家族的利益必然受損。他們絕不能坐視不管,於是決定放手一搏,給朱標致命一擊,可最終還是失敗了。朱標看著這些老對手的落魄模樣,心中暗爽:“就這?還想跟我鬥?”
商業改革、教育改革、科舉改革……一項項改革措施在朱標的推動下,陸續通過並實施。
在朱標反駁徐峰等人的場景中,徐峰痛心疾首地說道:“太子殿下,改革過快過多,恐生變故啊!”一邊說一邊甩著衣袖,那神情仿佛朱標是要將大明帶入深淵的罪人。
朱標冷笑一聲,環視朝堂,緩緩說道:“徐大人,孤的改革措施,皆是借鑒前朝經驗,孤曾翻閱無數典籍,走訪諸多賢士。這商業改革,可興民生;教育改革,能育賢才;科舉改革,將選賢能。而汝等,隻知守著舊製,不顧大明未來。孤今日站在此處,便是要為大明闖出一條新路,爾等莫要再行阻攔!”朱標這一番話,字字擲地有聲,朝堂之上一時鴉雀無聲,眾人皆被他的氣勢所震懾。
朝堂之上,朱標的威望如日中天,眾人無不敬佩他的遠見卓識。他站在權力中心,仿佛掌控著整個大明的命運,心中豪情萬丈:“我的時代,終於來了!”整個朝堂都沉浸在改革成功的喜悅之中,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
然而,朱標深知,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他。他望向黃河的方向,目光深邃而堅定。他知道,治理黃河,將是他麵臨的下一個巨大考驗。
而此時,朝堂上的官員們也在竊竊私語:“太子殿下接下來要治理黃河,不知他會怎麽做?”
朱標起身,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殿外……
朝堂上頓時響起一片嘩然。徐峰等人麵色鐵青,他們沒有想到朱標竟然沒有停歇,而是乘勝追擊,提出更多改革措施。徐峰心中暗自咒罵,卻依然不死心,他暗中聯合了幾位頑固派官員,準備在朝堂上給朱標致命一擊。朱標的目光掃過徐峰,心中頓時警覺。他知道,這是敵人最後的垂死掙紮,但越是如此,他越不能退縮。
他深吸一口氣後,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商業改革乃是重中之重,其意義非凡。通過降低商業準入門檻,可以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湧入各個領域,激發市場競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不僅如此,對於那些嶄露頭角的新興商業模式和企業,政府還會給予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扶持它們茁壯成長。如此一來,整個市場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與無限活力!”
說到這裏,朱標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語氣也變得愈發激昂起來:“至於教育改革方麵,我們要致力於構建一個更為完備、科學合理的教育體係。首先,應當從全國各地精心遴選出德才兼備、學識淵博的儒學先生們。這些先生不僅要有深厚的學術造詣,更需具備高尚的品德修養和強烈的育人使命感。他們將會被派往基層地區,開辦更多的學堂,廣納學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無論貧富貴賤,皆可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汲取智慧的養分。唯有如此,方能源源不斷地培育出大批才華橫溢、品學兼優的棟梁之材,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朱標表情凝重地望向遠方,緩緩說道:“然而,在所有改革舉措當中,黃河治理無疑是保障民眾安居樂業的根本所在。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一直滋養著華夏大地,但同時也時常泛濫成災,給沿岸百姓帶來無盡苦難。因此,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對其進行全麵整治,加強堤防建設,疏浚河道,改善水利設施等。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抵禦洪水侵襲,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一方水土的長治久安。”
徐峰終究還是沒能壓抑住內心的衝動,隻見他一個箭步衝到眾人麵前,麵色漲得通紅,聲音高亢且帶著一絲顫抖地喊道:“太子殿下啊!您所提議的這些個改革舉措,簡直就是過於激進啦!如此一來,勢必會撼動我們大明朝立國的根基呐!如今的老百姓們對於新事物還未曾完全適應過來呢,如果強行推行這些改革,隻怕會引發更為嚴重的社會動蕩呀!”
麵對徐峰這番慷慨激昂的說辭,朱標卻隻是微微地笑了一笑,似乎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其實,他的心裏早就已經有了一套周全的應對策略。迴想起往昔自己親身經曆過的種種民間疾苦,那些生活在舊製度壓迫之下苦苦掙紮求存的黎民百姓,朱標深深地明白,如果再不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那麽大明朝想要實現長治久安將會變得異常困難。這樣的認知愈發讓他堅定了推動改革的決心。
於是乎,朱標麵色從容、鎮定自若地迴應道:“徐大人呐,您所說的不無道理。就拿宋朝時期的王安石變法來說吧,起初確實取得了一些頗為顯著的成效。然而,由於其改革進程過快,缺乏足夠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但是,請您放心,我此次所提出的改革方案絕非盲目冒進之舉。恰恰相反,它們都是經過我對大明當下實際狀況的深入思考與詳盡分析之後才擬定而成的。比如說,在商業領域的改革方麵,我們將會采取分階段逐步實施的策略,循序漸進地引導市場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至於教育方麵的改革,則會首先從基層抓起,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逐漸培育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
徐峰目光緊緊地盯著朱標,隻見其言辭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心中不禁猛地一緊,原本想好的說辭瞬間卡在了喉嚨裏。他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即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迅速改變了口風說道:“太子殿下,即便如您所言這般美好,但如此眾多且複雜的改革措施要同時推進實施,這其中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方麵的消耗恐怕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啊!不知以目前朝廷的財力狀況而言,是否真能承擔得起這樣沉重的負擔呢?”
朱標聽後微微一笑,那笑容之中透露出無比的自信與從容。他不慌不忙地迴應道:“徐大人有所不知,在推行這些改革舉措之初,的確是需要投入一定數量的財力作為支撐的。然而,就如同我方才所講,經過這段時間以來的不懈努力,各項改革均已初步顯現出顯著的成效。如今,國庫裏的錢財正日益充裕起來,而老百姓們也都過上了安穩富足、其樂融融的生活。如果沒有當初毅然決然地推動這場改革,我們又怎麽可能會迎來今日這般繁榮昌盛的景象呢?所以說,眼前暫時的困難不過隻是通往成功道路上必經的小小波折罷了,隻要我們堅定信念、持之以恆地將改革繼續深入下去,未來必定能夠收獲更為豐碩的成果。”
朱元璋見狀,微微點頭,心中對朱標的論據感到滿意。他沉聲道:“太子言之有理,改革之事,朕已下令,務必全力支持。”
徐峰見局勢不對,立刻聯合幾名頑固派官員,言辭激烈地指責朱標改革過快過多。一時間,朝堂之上劍拔弩張,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就在徐峰等人以為勝券在握,對著朱標滔滔不絕地闡述著改革的危害時,馮勝帶著一眾武將,如一股鋼鐵洪流般大步走進了朝堂。馮勝那魁梧的身軀散發著凜冽的氣勢,他聲如洪鍾高唿:“末將馮勝,參見皇上!我等武將,深受太子殿下改革理念的觸動,深知大明想要強盛,必須破舊立新。如今朝堂之上,竟有人妄圖阻礙改革,我等武將願以熱血和忠誠擁護太子殿下,推行新政!若有誰敢再行阻攔,便是與我等為敵!”
這一番話如同驚雷,震得徐峰等人耳膜嗡嗡作響,他們徹底傻眼了,原本以為朱標孤立無援,沒想到軍方竟如此堅定地支持他。
徐峰等人看到軍方如此堅定的支持,徹底失去了鬥誌,麵如死灰。
朱標看到這一幕,心中充滿感激和自豪。他深吸一口氣,正準備宣布下一步的計劃,突然,一名官員匆匆跑進朝堂,急聲道:“太子殿下,不好了,翰林院林學士在民間煽動輿論,意圖破壞改革!”
朱標目光一凜,他沉聲說道:“來人,即刻查明此事,務必讓林學士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
朝堂上,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朱標身上,心中迥然不同。朱標的決心和勇氣,已經讓所有人看到了他的不同凡響。而這一切,隻是他治國之路的開始。
朱標一聲令下,韓謀士早已安排好一切。
林學士躲在暗處,準備故技重施,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他唾沫橫飛,口若懸河,卻發現周圍的百姓非但沒有附和,反而投來鄙夷的目光。
有人高聲喊道:“林學士,你還有臉出來?太子殿下的改革讓我們的日子好過多了,你少在這妖言惑眾!”
原來,韓謀士早已安排人手在民間宣傳改革的好處,百姓們親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自然不再相信林學士的鬼話。
林學士見勢不妙,灰溜溜地躲了起來,如同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朱標得知此事,對韓謀士的手段讚賞有加:“韓先生,永遠的神!”
朝堂之上,朱元璋龍顏大悅,當眾宣布:“太子之策,深得朕心!朕決定,全力支持太子推行的所有改革措施!”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徐峰等人麵如土色,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他們苦心經營的保守勢力,在朱標的強勢碾壓下,潰不成軍。徐峰等人暗中交換眼神,他們背後的家族在舊有製度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權力,這些改革一旦推行,家族的利益必然受損。他們絕不能坐視不管,於是決定放手一搏,給朱標致命一擊,可最終還是失敗了。朱標看著這些老對手的落魄模樣,心中暗爽:“就這?還想跟我鬥?”
商業改革、教育改革、科舉改革……一項項改革措施在朱標的推動下,陸續通過並實施。
在朱標反駁徐峰等人的場景中,徐峰痛心疾首地說道:“太子殿下,改革過快過多,恐生變故啊!”一邊說一邊甩著衣袖,那神情仿佛朱標是要將大明帶入深淵的罪人。
朱標冷笑一聲,環視朝堂,緩緩說道:“徐大人,孤的改革措施,皆是借鑒前朝經驗,孤曾翻閱無數典籍,走訪諸多賢士。這商業改革,可興民生;教育改革,能育賢才;科舉改革,將選賢能。而汝等,隻知守著舊製,不顧大明未來。孤今日站在此處,便是要為大明闖出一條新路,爾等莫要再行阻攔!”朱標這一番話,字字擲地有聲,朝堂之上一時鴉雀無聲,眾人皆被他的氣勢所震懾。
朝堂之上,朱標的威望如日中天,眾人無不敬佩他的遠見卓識。他站在權力中心,仿佛掌控著整個大明的命運,心中豪情萬丈:“我的時代,終於來了!”整個朝堂都沉浸在改革成功的喜悅之中,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
然而,朱標深知,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他。他望向黃河的方向,目光深邃而堅定。他知道,治理黃河,將是他麵臨的下一個巨大考驗。
而此時,朝堂上的官員們也在竊竊私語:“太子殿下接下來要治理黃河,不知他會怎麽做?”
朱標起身,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