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科技初興,困阻重重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 作者:黃書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皇宮那座高聳入雲、巍峨壯觀的樓閣之上。他微微眯起雙眸,俯瞰著下方繁華似錦的京城,目光所及之處皆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街頭巷尾張燈結彩,店鋪林立,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好一幅繁榮昌盛的太平畫卷。
然而,盡管眼前的盛世景象令旁人皆為之沉醉和欣喜不已,但朱標的內心深處卻早已翻湧起更為深邃和長遠的思慮。他深知,如今的大明雖然看似強大無比,但想要真正實現長治久安、國富民強,僅僅依靠現有的成就遠遠不夠。唯有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推動國家的全麵進步與革新,方能讓大明王朝在曆史的長河中立於不敗之地,走向更為輝煌燦爛的明天。
此刻,朱標的眼神格外堅定,宛如兩道熾熱的火焰,似乎能夠輕易地穿透眼前這片繁華喧囂的表象,望見那由先進科技引領而來的更為宏偉壯麗的大明帝國。他靜靜地佇立在那裏,周身散發著一種無形的威嚴和氣勢,使得圍繞在其身旁的一眾侍從們皆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不敢輕易出聲打擾這位心懷天下的太子殿下的沉思。
就在眾人沉浸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中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而沉重的腳步聲。隻見一名官員神色匆匆地奔上樓閣,來到朱標麵前躬身行禮後說道:“啟稟太子殿下,明日您將親臨欽天監視察,並有意推行全新的天文曆法。”朱標點了點頭,表示已知曉此事。
次日清晨,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朱標早早便起身洗漱完畢,在眾多侍衛和隨從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朝著欽天監進發。當他踏入欽天監大門的時候,裏麵的官員和學者們紛紛跪地迎接。
然而,正當朱標準備向眾人闡述自己關於推行新天文曆法的想法時,一道尖銳而急切的聲音驟然響起:“殿下,請三思啊!這新曆法實在是離經叛道之舉,嚴重違背了祖宗留下來的成法舊製,萬萬不可貿然推行啊!”說話之人正是徐欽天監監正,隻見他麵色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一邊說著一邊用力地撩起自己的長袍下擺,然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緊緊抱住朱標的雙腿,聲音因激動而顫抖不止,仿佛朱標所要推行的新曆法並非隻是一項簡單的改革措施,而是要徹底推翻整個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一般。
朱標深知此番推行新曆法必將遭遇重重阻礙,但他依然胸有成竹、沉著應對。麵對態度強硬且固執己見的徐監正,朱標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聲細語地解釋道:“徐大人啊,您有所不知,這新曆法可是經過精心推算與驗證的,其精度遠超以往。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準確預測節氣變化,還能更好地指導農事活動呢!對於咱們國家的農業生產而言,無疑是一大助力呀,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嗎?”說罷,朱標從容不迫地從懷中掏出一疊早已準備妥當的資料,有條不紊地向徐監正逐一闡述起新曆法所具備的種種顯著優勢來。
怎奈那徐監正仿佛油鹽不進一般,對朱標的苦口婆心全然不理睬。隻見他緊閉雙目,一個勁兒地拚命搖頭,嘴裏還念念有詞:“祖宗之法不可違啊……祖宗之法不可違……”那模樣活脫脫就是個冥頑不靈的老古董。
朱標凝視著眼前這位白發蒼蒼、胡須花白的老者,看著他那渾濁無神的雙眼,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深深的無奈之感。但這種情緒僅僅隻是一閃而過,很快便被他堅定的信念所驅散。
辭別了欽天監之後,朱標絲毫沒有因為此次碰壁而灰心喪氣。相反,他馬不停蹄地趕往神機營,並隨身攜帶了由陳工匠大師親自改良而成的簡易火器。朱標堅信,這些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必定能夠贏得軍中將領們的青睞與支持。畢竟,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才是保障國家安全與穩定的關鍵所在。
然而,當他興致勃勃地向趙神機營將領展示新火器時,對方卻麵露難色:“殿下,這新火器雖好,但將士們都已習慣了舊式火器,重新訓練怕是耗時費力……”朱標的計劃被打亂,他沒想到阻力會來自神機營。
趙將領的推諉之詞,讓他意識到問題的複雜性遠超預期。他深吸一口氣,將新火器遞給一旁的侍從,語氣沉穩:“將這火器抬到宮中,孤要親自向父皇展示……”
朱標神色凝重地指揮著手下眾人小心翼翼地將那件神秘的新火器緩緩抬進了皇宮內院。此時,朱元璋正端坐在一座精致的涼亭之中,全神貫注地翻閱著手中的奏折。陽光透過亭簷灑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當朱標親自將那件沉重的火器穩穩放置在空地上之後,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向著正在埋頭看奏折的父皇恭敬地行了一禮。隨著朱標的手勢,一名士兵點燃了火器的引信。刹那間,隻聽得一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的巨響驟然響起,仿佛要撕裂整個天空一般!這聲巨響如同一道驚雷,瞬間劃破了原本寧靜祥和的長空,驚起一群飛鳥四散逃竄。
待到滾滾硝煙漸漸散去,人們驚訝地發現那塊原本堅硬無比的巨大岩石竟然已經被炸得粉碎不堪!地麵上到處都是散落的石塊和焦黑的痕跡,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可怕的災難。
朱元璋手中的奏折像是受到驚嚇一般突然滑落下來,他瞪大雙眼,滿臉盡是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一時間,這位久經沙場、見多識廣的皇帝竟也呆立當場,許久都未能迴過神來。因為他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威力驚人的武器,這種震撼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
好一會兒之後,朱元璋才如夢初醒般緩過勁來。他腳步有些踉蹌地走到那塊被炸裂的岩石旁邊,伸出顫抖的雙手輕輕地撫摸著那粗糙不平的切麵。指尖傳來的陣陣灼熱感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剛才那一擊所蘊含的恐怖力量。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一旁靜靜觀察著父皇反應的朱標看準了這個絕佳的時機。隻見他向前邁進一步,然後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禮說道:“父皇,此乃兒臣與陳工匠曆經數月精心改良而成的新式火器啊!經過反複試驗和改進,它的威力已然遠超以往任何一種兵器。兒臣深信,唯有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方能振興國家,這也是我們大明朝走向繁榮昌盛的根本所在呀!”
朱標的聲音清脆響亮且堅定不移,在這片空曠的庭院裏不斷迴響著,其中似乎還夾雜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激動之情。
朱元璋抬起頭,目光深邃地看著朱標,他從兒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對未來的憧憬,對變革的渴望。
朱元璋沉思片刻,緩緩點頭道:“標兒,朕知你心意。戶部李侍郎,撥付部分資金,全力支持太子改良火器,朕要看看,這科技興邦,究竟能給大明帶來何等變化。”
朱標聞言,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激和喜悅,他再次躬身,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兒臣,謝父皇恩典!”他知道,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支持,更是對大明未來的投資,他心中的熱火再次被點燃。
隨後,朱標帶著戶部撥付的資金,興致勃勃地前往京城最大的民間工坊,希望得到孫工坊主的合作。
然而,孫工坊主聽聞朱標來意,卻連連擺手,態度堅決:“太子殿下,非是小的無禮,但這技術革新,實在是要砸了咱們這些老手藝人的飯碗啊。您這新火器,怕是會斷了我們的生路。”
朱標試圖勸說他,說明新技術的益處,但孫工坊主卻充耳不聞,隻是一味地強調祖宗的規矩和老一套的辦法。
朱標看著孫工坊主那副目光短淺的模樣,心中暗歎一聲,科技興邦的道路,果然坎坷重重。
然而,轉機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就在朱標為工坊之事煩惱之時,陳工匠大師傳來喜訊,他成功破解了火器改良的最後一道難關。
當陳工匠展示改良後的火器時,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幾乎要將人的耳膜震裂,威力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神機營將領聞訊趕來,看著新式火器輕易擊碎堅硬的鐵甲,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連忙改變態度,表示願意全力配合,使用新式火器。
這時,朱標感覺到衣袖被人輕輕拽了一下,他低下頭,看到陳工匠大師正仰著頭,眼中充滿了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殿下,您之前說的那個……什麽農業新技術,到底是什麽樣的?”
朱標眼睛一亮,拉著陳工匠就往宮外走去。他們來到一片農田邊,朱標指著田地裏一些特殊的裝置說:“這便是孤所說的新農具,水車的改良版,能更高效地灌溉農田。”陳工匠仔細端詳,眼裏滿是驚歎。
消息傳開,許多農戶圍了過來。朱標耐心講解這農具的好處,可農戶們大多半信半疑。這時一位老農站了出來:“殿下,這東西從未見過,要是壞了莊稼可咋辦?”朱標笑道:“老人家,孤敢保證,隻會讓收成更好。”說著,他親自演示起來。
見操作並不複雜,而且確實水流更大更快,農戶們逐漸心動。那位老農率先開口:“殿下,俺們相信您。”其他農戶也紛紛附和。
朱標大喜,他明白隻要百姓接受,科技興邦之路就能順利些。於是他下令先在附近農田推廣試用。望著忙碌安裝農具的身影,朱標心中燃起無限希望,他相信在科技的推動下,大明定能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朱標微微一笑他不再多言,而是親自帶著陳工匠,以及一批新招募的,對新技術充滿好奇的年輕工匠,前往京郊的農田。他指著田裏長勢稀疏的莊稼,向眾人講解新的耕種方式,以及水利灌溉的重要性。他卷起衣袖,親自下田,手把手地教農戶們如何使用改良過的農具,以及如何科學施肥。
起初,農戶們對朱標的“奇技淫巧”抱著懷疑的態度,但當他們看到改良後的犁具,如何輕鬆地翻動堅硬的土地,看到新的播種方式如何讓種子均勻地落入土壤,看到引水渠如何將河水引入幹涸的田地時,他們的眼中,開始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尤其是當第一批使用新技術耕種的土地,迎來豐收時,金黃的麥穗在陽光下搖曳,飽滿的穀粒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農戶們發出了發自內心的歡唿聲,那歡唿聲如同海嘯般,響徹雲霄。
參與合作的工坊主們也嚐到了甜頭,他們看著堆滿倉庫的糧食,臉上笑開了花,原本對新技術的排斥,也化為了滿滿的期待。
他們奔走相告,將新技術的優勢傳遍四方,越來越多的工坊主開始主動聯係朱標,希望能參與到這場變革之中。
朱標看著眼前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感受著百姓們洋溢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科技興邦的理念,已經開始深入人心。
然而,朱標並沒有被眼前的喜悅衝昏頭腦。他深深地知道,科技興邦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前方的障礙,依舊重重疊疊。
當戶部李侍郎再次帶著削減資金的文書出現在他麵前時,朱標臉上的笑容逐漸褪去。
李侍郎的態度依然強硬,他認為科技興邦是無稽之談,戶部的錢糧,應該用在更加穩妥的地方。
朱標看著李侍郎那副固執的麵孔,心中暗暗歎息。他意識到,僅僅依靠一時的成果,還不足以徹底改變那些守舊之人的觀念。他需要更多的支持,需要更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科技興邦的正確性。
朱標深吸一口氣,緩緩地抬起頭來,目光如炬般掃視著四周。他心中深知,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就必須讓所有人都親眼目睹到科技那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改變大明如今的命運軌跡。
此刻,他緊緊握住拳頭,由於用力過猛,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之中,但他卻渾然不覺疼痛。那雙明亮而深邃的眼眸裏,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為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輝。
朱標暗暗發誓,無論前方道路如何崎嶇坎坷、艱難險阻,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勇往直前,持續不斷地付出努力與汗水。他堅信,隻要持之以恆,科技這顆充滿希望的種子,必將在廣袤無垠的大明疆土之上生根發芽,並綻放出最為絢麗奪目、令人歎為觀止的花朵。
朱標靜靜地佇立在原地,久久沒有挪動腳步,他的視線穿過重重山巒,越過滔滔江河,一直延伸至遙遠的天際盡頭。在那裏,似乎有一個更為強盛、更為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正逐漸展露出它雄偉壯麗的身姿,向著他熱情地招手唿喚。
然而,盡管眼前的盛世景象令旁人皆為之沉醉和欣喜不已,但朱標的內心深處卻早已翻湧起更為深邃和長遠的思慮。他深知,如今的大明雖然看似強大無比,但想要真正實現長治久安、國富民強,僅僅依靠現有的成就遠遠不夠。唯有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推動國家的全麵進步與革新,方能讓大明王朝在曆史的長河中立於不敗之地,走向更為輝煌燦爛的明天。
此刻,朱標的眼神格外堅定,宛如兩道熾熱的火焰,似乎能夠輕易地穿透眼前這片繁華喧囂的表象,望見那由先進科技引領而來的更為宏偉壯麗的大明帝國。他靜靜地佇立在那裏,周身散發著一種無形的威嚴和氣勢,使得圍繞在其身旁的一眾侍從們皆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不敢輕易出聲打擾這位心懷天下的太子殿下的沉思。
就在眾人沉浸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中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而沉重的腳步聲。隻見一名官員神色匆匆地奔上樓閣,來到朱標麵前躬身行禮後說道:“啟稟太子殿下,明日您將親臨欽天監視察,並有意推行全新的天文曆法。”朱標點了點頭,表示已知曉此事。
次日清晨,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朱標早早便起身洗漱完畢,在眾多侍衛和隨從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朝著欽天監進發。當他踏入欽天監大門的時候,裏麵的官員和學者們紛紛跪地迎接。
然而,正當朱標準備向眾人闡述自己關於推行新天文曆法的想法時,一道尖銳而急切的聲音驟然響起:“殿下,請三思啊!這新曆法實在是離經叛道之舉,嚴重違背了祖宗留下來的成法舊製,萬萬不可貿然推行啊!”說話之人正是徐欽天監監正,隻見他麵色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一邊說著一邊用力地撩起自己的長袍下擺,然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緊緊抱住朱標的雙腿,聲音因激動而顫抖不止,仿佛朱標所要推行的新曆法並非隻是一項簡單的改革措施,而是要徹底推翻整個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一般。
朱標深知此番推行新曆法必將遭遇重重阻礙,但他依然胸有成竹、沉著應對。麵對態度強硬且固執己見的徐監正,朱標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聲細語地解釋道:“徐大人啊,您有所不知,這新曆法可是經過精心推算與驗證的,其精度遠超以往。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準確預測節氣變化,還能更好地指導農事活動呢!對於咱們國家的農業生產而言,無疑是一大助力呀,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嗎?”說罷,朱標從容不迫地從懷中掏出一疊早已準備妥當的資料,有條不紊地向徐監正逐一闡述起新曆法所具備的種種顯著優勢來。
怎奈那徐監正仿佛油鹽不進一般,對朱標的苦口婆心全然不理睬。隻見他緊閉雙目,一個勁兒地拚命搖頭,嘴裏還念念有詞:“祖宗之法不可違啊……祖宗之法不可違……”那模樣活脫脫就是個冥頑不靈的老古董。
朱標凝視著眼前這位白發蒼蒼、胡須花白的老者,看著他那渾濁無神的雙眼,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深深的無奈之感。但這種情緒僅僅隻是一閃而過,很快便被他堅定的信念所驅散。
辭別了欽天監之後,朱標絲毫沒有因為此次碰壁而灰心喪氣。相反,他馬不停蹄地趕往神機營,並隨身攜帶了由陳工匠大師親自改良而成的簡易火器。朱標堅信,這些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必定能夠贏得軍中將領們的青睞與支持。畢竟,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才是保障國家安全與穩定的關鍵所在。
然而,當他興致勃勃地向趙神機營將領展示新火器時,對方卻麵露難色:“殿下,這新火器雖好,但將士們都已習慣了舊式火器,重新訓練怕是耗時費力……”朱標的計劃被打亂,他沒想到阻力會來自神機營。
趙將領的推諉之詞,讓他意識到問題的複雜性遠超預期。他深吸一口氣,將新火器遞給一旁的侍從,語氣沉穩:“將這火器抬到宮中,孤要親自向父皇展示……”
朱標神色凝重地指揮著手下眾人小心翼翼地將那件神秘的新火器緩緩抬進了皇宮內院。此時,朱元璋正端坐在一座精致的涼亭之中,全神貫注地翻閱著手中的奏折。陽光透過亭簷灑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當朱標親自將那件沉重的火器穩穩放置在空地上之後,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向著正在埋頭看奏折的父皇恭敬地行了一禮。隨著朱標的手勢,一名士兵點燃了火器的引信。刹那間,隻聽得一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的巨響驟然響起,仿佛要撕裂整個天空一般!這聲巨響如同一道驚雷,瞬間劃破了原本寧靜祥和的長空,驚起一群飛鳥四散逃竄。
待到滾滾硝煙漸漸散去,人們驚訝地發現那塊原本堅硬無比的巨大岩石竟然已經被炸得粉碎不堪!地麵上到處都是散落的石塊和焦黑的痕跡,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可怕的災難。
朱元璋手中的奏折像是受到驚嚇一般突然滑落下來,他瞪大雙眼,滿臉盡是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一時間,這位久經沙場、見多識廣的皇帝竟也呆立當場,許久都未能迴過神來。因為他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威力驚人的武器,這種震撼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
好一會兒之後,朱元璋才如夢初醒般緩過勁來。他腳步有些踉蹌地走到那塊被炸裂的岩石旁邊,伸出顫抖的雙手輕輕地撫摸著那粗糙不平的切麵。指尖傳來的陣陣灼熱感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剛才那一擊所蘊含的恐怖力量。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一旁靜靜觀察著父皇反應的朱標看準了這個絕佳的時機。隻見他向前邁進一步,然後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禮說道:“父皇,此乃兒臣與陳工匠曆經數月精心改良而成的新式火器啊!經過反複試驗和改進,它的威力已然遠超以往任何一種兵器。兒臣深信,唯有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方能振興國家,這也是我們大明朝走向繁榮昌盛的根本所在呀!”
朱標的聲音清脆響亮且堅定不移,在這片空曠的庭院裏不斷迴響著,其中似乎還夾雜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激動之情。
朱元璋抬起頭,目光深邃地看著朱標,他從兒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對未來的憧憬,對變革的渴望。
朱元璋沉思片刻,緩緩點頭道:“標兒,朕知你心意。戶部李侍郎,撥付部分資金,全力支持太子改良火器,朕要看看,這科技興邦,究竟能給大明帶來何等變化。”
朱標聞言,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激和喜悅,他再次躬身,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兒臣,謝父皇恩典!”他知道,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支持,更是對大明未來的投資,他心中的熱火再次被點燃。
隨後,朱標帶著戶部撥付的資金,興致勃勃地前往京城最大的民間工坊,希望得到孫工坊主的合作。
然而,孫工坊主聽聞朱標來意,卻連連擺手,態度堅決:“太子殿下,非是小的無禮,但這技術革新,實在是要砸了咱們這些老手藝人的飯碗啊。您這新火器,怕是會斷了我們的生路。”
朱標試圖勸說他,說明新技術的益處,但孫工坊主卻充耳不聞,隻是一味地強調祖宗的規矩和老一套的辦法。
朱標看著孫工坊主那副目光短淺的模樣,心中暗歎一聲,科技興邦的道路,果然坎坷重重。
然而,轉機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就在朱標為工坊之事煩惱之時,陳工匠大師傳來喜訊,他成功破解了火器改良的最後一道難關。
當陳工匠展示改良後的火器時,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幾乎要將人的耳膜震裂,威力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神機營將領聞訊趕來,看著新式火器輕易擊碎堅硬的鐵甲,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連忙改變態度,表示願意全力配合,使用新式火器。
這時,朱標感覺到衣袖被人輕輕拽了一下,他低下頭,看到陳工匠大師正仰著頭,眼中充滿了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殿下,您之前說的那個……什麽農業新技術,到底是什麽樣的?”
朱標眼睛一亮,拉著陳工匠就往宮外走去。他們來到一片農田邊,朱標指著田地裏一些特殊的裝置說:“這便是孤所說的新農具,水車的改良版,能更高效地灌溉農田。”陳工匠仔細端詳,眼裏滿是驚歎。
消息傳開,許多農戶圍了過來。朱標耐心講解這農具的好處,可農戶們大多半信半疑。這時一位老農站了出來:“殿下,這東西從未見過,要是壞了莊稼可咋辦?”朱標笑道:“老人家,孤敢保證,隻會讓收成更好。”說著,他親自演示起來。
見操作並不複雜,而且確實水流更大更快,農戶們逐漸心動。那位老農率先開口:“殿下,俺們相信您。”其他農戶也紛紛附和。
朱標大喜,他明白隻要百姓接受,科技興邦之路就能順利些。於是他下令先在附近農田推廣試用。望著忙碌安裝農具的身影,朱標心中燃起無限希望,他相信在科技的推動下,大明定能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朱標微微一笑他不再多言,而是親自帶著陳工匠,以及一批新招募的,對新技術充滿好奇的年輕工匠,前往京郊的農田。他指著田裏長勢稀疏的莊稼,向眾人講解新的耕種方式,以及水利灌溉的重要性。他卷起衣袖,親自下田,手把手地教農戶們如何使用改良過的農具,以及如何科學施肥。
起初,農戶們對朱標的“奇技淫巧”抱著懷疑的態度,但當他們看到改良後的犁具,如何輕鬆地翻動堅硬的土地,看到新的播種方式如何讓種子均勻地落入土壤,看到引水渠如何將河水引入幹涸的田地時,他們的眼中,開始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尤其是當第一批使用新技術耕種的土地,迎來豐收時,金黃的麥穗在陽光下搖曳,飽滿的穀粒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農戶們發出了發自內心的歡唿聲,那歡唿聲如同海嘯般,響徹雲霄。
參與合作的工坊主們也嚐到了甜頭,他們看著堆滿倉庫的糧食,臉上笑開了花,原本對新技術的排斥,也化為了滿滿的期待。
他們奔走相告,將新技術的優勢傳遍四方,越來越多的工坊主開始主動聯係朱標,希望能參與到這場變革之中。
朱標看著眼前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感受著百姓們洋溢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科技興邦的理念,已經開始深入人心。
然而,朱標並沒有被眼前的喜悅衝昏頭腦。他深深地知道,科技興邦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前方的障礙,依舊重重疊疊。
當戶部李侍郎再次帶著削減資金的文書出現在他麵前時,朱標臉上的笑容逐漸褪去。
李侍郎的態度依然強硬,他認為科技興邦是無稽之談,戶部的錢糧,應該用在更加穩妥的地方。
朱標看著李侍郎那副固執的麵孔,心中暗暗歎息。他意識到,僅僅依靠一時的成果,還不足以徹底改變那些守舊之人的觀念。他需要更多的支持,需要更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科技興邦的正確性。
朱標深吸一口氣,緩緩地抬起頭來,目光如炬般掃視著四周。他心中深知,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就必須讓所有人都親眼目睹到科技那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改變大明如今的命運軌跡。
此刻,他緊緊握住拳頭,由於用力過猛,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之中,但他卻渾然不覺疼痛。那雙明亮而深邃的眼眸裏,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為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輝。
朱標暗暗發誓,無論前方道路如何崎嶇坎坷、艱難險阻,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勇往直前,持續不斷地付出努力與汗水。他堅信,隻要持之以恆,科技這顆充滿希望的種子,必將在廣袤無垠的大明疆土之上生根發芽,並綻放出最為絢麗奪目、令人歎為觀止的花朵。
朱標靜靜地佇立在原地,久久沒有挪動腳步,他的視線穿過重重山巒,越過滔滔江河,一直延伸至遙遠的天際盡頭。在那裏,似乎有一個更為強盛、更為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正逐漸展露出它雄偉壯麗的身姿,向著他熱情地招手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