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洪患臨檢,功成圓滿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 作者:黃書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烏雲如同被打翻的墨汁,迅速吞噬了晴朗的天空,狂風怒號,卷起漫天塵土。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砸落下來,頃刻間,天地間仿佛拉上了一道巨大的水幕。黃河的水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原本還算平靜的河麵,此刻已是波濤洶湧,濁浪滔天,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仿佛一頭被激怒的巨獸,隨時準備掙脫束縛,吞噬一切。
朱標身披蓑衣,站在用巨石和夯土加固的堤岸上,凜冽的狂風吹得他的衣袍獵獵作響。他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眼前翻滾的黃河水,深邃的眼眸中既有緊張,又充滿了堅定。他堅信,自己嘔心瀝血主持的治水工程,一定能經受住這洪水的考驗。
周圍,民眾們聚集在遠處相對安全的土坡上,遙望著滔滔河水,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緊張和擔憂。空氣中彌漫著壓抑的氣氛,仿佛在等待著一場決定命運的審判。
洪水如同脫韁的野馬,挾裹著泥沙和樹木,狠狠地撞擊著新築的堤壩。每一次衝擊,都仿佛重錘一般,震得地麵都微微顫抖。朱標的心也隨著這震動而懸了起來,他緊緊地攥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心中默默祈禱:一定要頂住,一定要頂住啊!
他環視四周,大聲指揮著工匠們,哪裏需要加固,哪裏需要修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暴雨中,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王工匠帶領著一眾經驗豐富的工匠,在風雨中穿梭,他們動作迅速而精準,仿佛早已習慣了在這樣的惡劣天氣下工作。他們用麻袋裝上石塊,迅速堵住被衝開的缺口,用木樁加固堤壩薄弱的地方。
在朱標的領導下,在工匠們的努力下,新築的堤壩如同鋼鐵長城般,巍然屹立,牢牢地抵擋住了洪水的衝擊。
看著洪水在堅固的堤壩前止步,民眾們發出了震天的歡唿聲,喜悅的浪潮瞬間淹沒了一切的擔憂和恐懼。朱標的嘴角也微微翹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心中的一塊巨石終於落了地,成就感充滿了他的胸膛。
整個黃河沿岸,都沉浸在一片劫後餘生的喜悅和慶幸之中,仿佛迎來了新生。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個尖銳的聲音:“這…這堤壩,真的牢固嗎?”人群中一個穿著灰色長衫的人,眼睛裏閃著陰鷙的光,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破綻。灰色長衫的人話音剛落,人群中便響起了一片質疑的嗡嗡聲,像一群被驚擾的蜜蜂。有人附和道:“是啊,這雨才下多久,萬一之後雨勢更大呢?”另一人則滿臉憂慮:“萬一堤壩垮了,咱們可怎麽辦啊?”這些聲音雖然不大,卻像一根根細針,刺入朱標的耳膜,也刺入了在場所有人的心中。
朱標目光一凜,銳利的眼神掃過人群,最終落在那灰色長衫的人身上。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心,說道:“本宮知道,各位心中仍有疑慮。但本宮可以向大家保證,這堤壩,絕非僥幸之作!這數月來,本宮與工匠們日夜辛勞,為的就是護沿岸百姓周全,如今堤壩經受住了考驗,卻仍有質疑之聲,本宮痛心呐。”
朱標示意侍從取來厚厚一遝圖紙和記錄,指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畫,詳細解釋道:“這是我們治水團隊,曆時數月,對黃河沿岸地形、水文、氣候等進行勘察後,精心設計、反複推演的治水方案。每一處堤壩的選址、高度、厚度,都經過嚴密的計算和論證。我們采用了新的加固技術,使用了更為堅固的材料,確保堤壩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仿佛要讓眾人更好地消化他接下來要說的話一般。緊接著,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將聲音提高了八度,變得更加洪亮起來:“諸位請聽我說!就在過去的這幾個月裏,由王工匠親自率領著我們這群能工巧匠們,那可是日夜不停地埋頭苦幹呐!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凜冽寒風,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工坊內始終閃爍著他們忙碌的身影。這些工匠師傅們啊,沒有一個人喊過一聲苦、叫過一句累,他們真可謂是不辭辛勞,全力以赴!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般堅持不懈的努力與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輝煌成果呀!他們揮灑下的每一滴汗水,以及凝聚其中的無盡智慧,都是如此的寶貴且無可置疑!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所有人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感激之情!”
王工匠和一眾工匠們聽到朱標的這番話,不禁挺直了腰杆,臉上充滿了自豪和感動。他們齊聲喊道:“太子殿下英明!”這聲音如同驚雷般,響徹在天地之間,瞬間壓倒了那些質疑的聲音。
那灰色長衫的人還想再說些什麽,朱標直接朗聲道:“本宮今日便讓你心服口服!”說罷,他命人牽來一頭肥牛,讓人將肥牛趕到堤壩最低窪之處,此時洪水依舊洶湧,可那肥牛站在堤壩上卻穩如泰山。民眾們見狀,紛紛歡唿起來,先前質疑之人也都麵露慚色。
在洪水洶湧,眾人有些慌亂之時,朱標甩掉蓑衣,大喝一聲:“隨我來!”然後扛起沙袋,在狂風暴雨中衝向最危險的缺口,工匠們見狀,士氣大振,紛紛跟上。民眾們遠遠望著,都被朱標身先士卒的行為所感動。
隨後,那令人振奮的捷報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至繁華熱鬧的京城。當這一好消息傳入皇宮時,朱元璋龍顏大悅,當即下旨冊封長子朱標為“治水功臣”,以表彰他在治理水患方麵所立下的赫赫功勞。
與此同時,豐厚的賞賜也隨之而來。整整一千兩閃耀著璀璨光芒的黃金被送入朱標的府邸,此外還有那柔軟光滑、色彩斑斕的綢緞多達一百匹。這些賞賜不僅彰顯了皇帝對朱標的厚愛與肯定,更是對他功績的一種實質性獎勵。
不僅如此,朱元璋深知此次治水成功對於國家和百姓意義重大,於是他親自下達命令,要求史官務必將朱標治水的每一個細節都詳細地記錄下來。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到實際施工中的種種艱難險阻,再到最終成功馴服肆虐的洪水,所有的點點滴滴都要一一載入史冊。並且,還要將這份詳實的記載向全天下公布,讓所有人都知道朱標為了拯救黎民蒼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
朱標身披一件華麗的錦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那剛剛修築而成的堤壩之上。他目光炯炯,凝視著眼前那條波濤洶湧、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仿佛能夠征服這片廣袤大地一般。
這條黃河,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同時也是一條喜怒無常的河流。它時而溫柔如處子,滋養著兩岸的土地和人民;時而又狂暴似猛獸,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災難。而如今,這座新築的堤壩就像是一道堅固的防線,守護著沿岸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朱標深知,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要想徹底馴服黃河這條巨龍,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但他堅信,隻要有決心、有智慧,就一定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匆匆趕來,走到朱標身旁後躬身行禮,然後壓低聲音說道:“殿下,戶部尚書大人求見。”
聽到這話,朱標的眉頭微微一皺。他心想,戶部此時前來所為何事呢?不過既然人家已經來了,也不好不見。於是他點了點頭,對侍從吩咐道:“讓他過來吧。”
朱標身披蓑衣,站在用巨石和夯土加固的堤岸上,凜冽的狂風吹得他的衣袍獵獵作響。他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眼前翻滾的黃河水,深邃的眼眸中既有緊張,又充滿了堅定。他堅信,自己嘔心瀝血主持的治水工程,一定能經受住這洪水的考驗。
周圍,民眾們聚集在遠處相對安全的土坡上,遙望著滔滔河水,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緊張和擔憂。空氣中彌漫著壓抑的氣氛,仿佛在等待著一場決定命運的審判。
洪水如同脫韁的野馬,挾裹著泥沙和樹木,狠狠地撞擊著新築的堤壩。每一次衝擊,都仿佛重錘一般,震得地麵都微微顫抖。朱標的心也隨著這震動而懸了起來,他緊緊地攥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心中默默祈禱:一定要頂住,一定要頂住啊!
他環視四周,大聲指揮著工匠們,哪裏需要加固,哪裏需要修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暴雨中,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王工匠帶領著一眾經驗豐富的工匠,在風雨中穿梭,他們動作迅速而精準,仿佛早已習慣了在這樣的惡劣天氣下工作。他們用麻袋裝上石塊,迅速堵住被衝開的缺口,用木樁加固堤壩薄弱的地方。
在朱標的領導下,在工匠們的努力下,新築的堤壩如同鋼鐵長城般,巍然屹立,牢牢地抵擋住了洪水的衝擊。
看著洪水在堅固的堤壩前止步,民眾們發出了震天的歡唿聲,喜悅的浪潮瞬間淹沒了一切的擔憂和恐懼。朱標的嘴角也微微翹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心中的一塊巨石終於落了地,成就感充滿了他的胸膛。
整個黃河沿岸,都沉浸在一片劫後餘生的喜悅和慶幸之中,仿佛迎來了新生。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個尖銳的聲音:“這…這堤壩,真的牢固嗎?”人群中一個穿著灰色長衫的人,眼睛裏閃著陰鷙的光,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破綻。灰色長衫的人話音剛落,人群中便響起了一片質疑的嗡嗡聲,像一群被驚擾的蜜蜂。有人附和道:“是啊,這雨才下多久,萬一之後雨勢更大呢?”另一人則滿臉憂慮:“萬一堤壩垮了,咱們可怎麽辦啊?”這些聲音雖然不大,卻像一根根細針,刺入朱標的耳膜,也刺入了在場所有人的心中。
朱標目光一凜,銳利的眼神掃過人群,最終落在那灰色長衫的人身上。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心,說道:“本宮知道,各位心中仍有疑慮。但本宮可以向大家保證,這堤壩,絕非僥幸之作!這數月來,本宮與工匠們日夜辛勞,為的就是護沿岸百姓周全,如今堤壩經受住了考驗,卻仍有質疑之聲,本宮痛心呐。”
朱標示意侍從取來厚厚一遝圖紙和記錄,指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畫,詳細解釋道:“這是我們治水團隊,曆時數月,對黃河沿岸地形、水文、氣候等進行勘察後,精心設計、反複推演的治水方案。每一處堤壩的選址、高度、厚度,都經過嚴密的計算和論證。我們采用了新的加固技術,使用了更為堅固的材料,確保堤壩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仿佛要讓眾人更好地消化他接下來要說的話一般。緊接著,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將聲音提高了八度,變得更加洪亮起來:“諸位請聽我說!就在過去的這幾個月裏,由王工匠親自率領著我們這群能工巧匠們,那可是日夜不停地埋頭苦幹呐!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凜冽寒風,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工坊內始終閃爍著他們忙碌的身影。這些工匠師傅們啊,沒有一個人喊過一聲苦、叫過一句累,他們真可謂是不辭辛勞,全力以赴!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般堅持不懈的努力與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輝煌成果呀!他們揮灑下的每一滴汗水,以及凝聚其中的無盡智慧,都是如此的寶貴且無可置疑!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所有人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感激之情!”
王工匠和一眾工匠們聽到朱標的這番話,不禁挺直了腰杆,臉上充滿了自豪和感動。他們齊聲喊道:“太子殿下英明!”這聲音如同驚雷般,響徹在天地之間,瞬間壓倒了那些質疑的聲音。
那灰色長衫的人還想再說些什麽,朱標直接朗聲道:“本宮今日便讓你心服口服!”說罷,他命人牽來一頭肥牛,讓人將肥牛趕到堤壩最低窪之處,此時洪水依舊洶湧,可那肥牛站在堤壩上卻穩如泰山。民眾們見狀,紛紛歡唿起來,先前質疑之人也都麵露慚色。
在洪水洶湧,眾人有些慌亂之時,朱標甩掉蓑衣,大喝一聲:“隨我來!”然後扛起沙袋,在狂風暴雨中衝向最危險的缺口,工匠們見狀,士氣大振,紛紛跟上。民眾們遠遠望著,都被朱標身先士卒的行為所感動。
隨後,那令人振奮的捷報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至繁華熱鬧的京城。當這一好消息傳入皇宮時,朱元璋龍顏大悅,當即下旨冊封長子朱標為“治水功臣”,以表彰他在治理水患方麵所立下的赫赫功勞。
與此同時,豐厚的賞賜也隨之而來。整整一千兩閃耀著璀璨光芒的黃金被送入朱標的府邸,此外還有那柔軟光滑、色彩斑斕的綢緞多達一百匹。這些賞賜不僅彰顯了皇帝對朱標的厚愛與肯定,更是對他功績的一種實質性獎勵。
不僅如此,朱元璋深知此次治水成功對於國家和百姓意義重大,於是他親自下達命令,要求史官務必將朱標治水的每一個細節都詳細地記錄下來。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到實際施工中的種種艱難險阻,再到最終成功馴服肆虐的洪水,所有的點點滴滴都要一一載入史冊。並且,還要將這份詳實的記載向全天下公布,讓所有人都知道朱標為了拯救黎民蒼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
朱標身披一件華麗的錦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那剛剛修築而成的堤壩之上。他目光炯炯,凝視著眼前那條波濤洶湧、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仿佛能夠征服這片廣袤大地一般。
這條黃河,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同時也是一條喜怒無常的河流。它時而溫柔如處子,滋養著兩岸的土地和人民;時而又狂暴似猛獸,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災難。而如今,這座新築的堤壩就像是一道堅固的防線,守護著沿岸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朱標深知,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要想徹底馴服黃河這條巨龍,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但他堅信,隻要有決心、有智慧,就一定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匆匆趕來,走到朱標身旁後躬身行禮,然後壓低聲音說道:“殿下,戶部尚書大人求見。”
聽到這話,朱標的眉頭微微一皺。他心想,戶部此時前來所為何事呢?不過既然人家已經來了,也不好不見。於是他點了點頭,對侍從吩咐道:“讓他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