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險途破局,轉機漸顯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 作者:黃書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朱標稍稍頓了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既沉穩又堅定:“兒臣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觀察,心中已有一計,或許能夠破解當下我們所麵臨的這個艱難困局。” 此時的朱標目光炯炯地直視著朱元璋,他深知要想徹底改變目前的不利局麵,最為關鍵的就是要說服眼前這位擁有絕對決策權的父親站到自己這邊來。
為此,朱標在前些日子特意邀請了新納入麾下的謀士韓謀士一同徹夜長談。兩人就當前的形勢以及可能采取的應對策略展開了深入且細致的探討。經過反複的斟酌權衡之後,他們終於達成共識,並下定決心使出一記堪稱絕招的妙棋——那便是通過充分展示自身的卓越政績來贏得朱元璋的認可和讚賞!
朱標堅信,唯有拿出實實在在的、能夠顯著改善民生狀況的成果,才能真正打動那位見多識廣、曆經風雨的老皇帝的心,從而讓他對自己另眼相待。
說幹就幹!朱標毫不猶豫地投入到了這場“瘋狂收集正麵案例”的行動當中。他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大江南北,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帶來積極影響的線索和實例。
首先來到江南地區,這裏原本就是魚米之鄉,但經過一係列的政策推動與技術革新後,糧食產量大幅增長。看著那一望無際、金黃燦爛的稻田,朱標滿心歡喜地將這些數據詳細記錄下來。
接著,他輾轉前往兩廣一帶。這裏商貿繁榮景象令人驚歎不已,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來自各地的商人匯聚於此交易著琳琅滿目的商品。朱標認真觀察著市場的運作情況,並與商人們交流探討,深入了解他們所麵臨的問題以及取得成功的經驗。
然後,朱標一路向北,抵達了北方邊境。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邊民們如今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孩子們在田間嬉笑玩耍,老人們則坐在門口曬著太陽閑聊家常。看到這樣和諧美好的畫麵,朱標的眼眶不禁濕潤了,他深知這份安寧來之不易,更要加倍珍惜。
就這樣,一樁樁一件件的正麵事例被朱標如獲至寶般地記錄在案。為了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他不辭辛勞地反複核實校對,力求能夠向父親朱元璋呈現出一份最完美的答卷。
這段時間,朱標猶如一隻高速旋轉的陀螺,幾乎沒有片刻停歇。每天天不亮便起身出門,直至夜幕降臨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迴到住處。然而,盡管身體異常勞累,但他的內心卻始終充滿著無限的希望與動力。每當想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昌盛,讓百姓們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時,他就覺得眼前的困難根本不值一提,仿佛整個世界都因他而亮堂了起來。
不過,在這緊張忙碌的過程中,朱標偶爾也會產生自我懷疑。畢竟推行改革並非易事,其中涉及眾多複雜因素和利益關係。他時常會擔心自己所做的決策是否真的完全正確,是否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和隱患尚未察覺。但每當這種念頭出現時,他都會立刻想起那些已經收集到的豐碩成果——那不斷增加的糧食產量、日益繁榮的商業貿易以及邊境地區民眾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這些都是對他工作最好的肯定與證明。於是,朱標再次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繼續勇往直前。
此刻的朱標堅信,隻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夠迎來最終的勝利曙光。他仿佛已經清晰地看到了大明盛世的輝煌未來:國泰民安、物阜民豐、四海升平......
然而,在準備向朱元璋展示成果的前夜,朱標的內心又開始忐忑起來。東宮書房內,他來迴踱步,眉頭緊鎖。萬一老朱不買賬怎麽辦?萬一那些老頑固又出來搞事情怎麽辦?
“冷靜!穩住!我們能贏!”朱標不斷給自己打氣,努力調整心態。他反複推演著明日的場景,力求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缺。
終於,到了覲見的日子。朱標捧著厚厚的報告,深吸一口氣,走進了禦書房。“父皇,兒臣已將各地改革成果整理成冊,請父皇過目。”
朱元璋接過報告,起初隻是隨意翻看,周圍的太監和宮女們也各司其職,並未太在意。但隨著一頁頁的深入,朱元璋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眼神中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他心中不禁想:糧食增產三成?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這……這小子真的做到了?同時,他內心也湧起對朱標成長的欣慰,以及對未來大明發展的憧憬。朱標觀察著朱元璋的表情變化,一顆懸著的心也慢慢放了下來。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標兒,”朱元璋放下報告,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你……你做得很好。”聽到這句話,朱標心中狂喜,他知道自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而此時,在吏部尚書府邸,徐尚書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太子覲見,到現在還沒出來……”他喃喃自語,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徐尚書的眼線很快就把消息傳了迴來:“皇上龍顏大悅,太子怕是要翻身了!”
啪!徐尚書手中的茶杯應聲而碎,瓷片飛濺。“豈有此理!這小子居然……”他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來迴踱步,像熱鍋上的螞蟻。“不行!絕對不能讓他得逞!”
於是,老徐立刻召集了保守派的死黨們,開啟緊急會議。“諸位,太子這是要釜底抽薪啊!咱們必須想個法子,把他拉下馬!”林學士陰惻惻地提議:“不如,咱們聯名上書,彈劾太子結黨營私,培植勢力?”眾人紛紛點頭,覺得這個主意妙極了。
第二天早朝,徐尚書等人果然跳出來發難,一個個義憤填膺,仿佛朱標犯了什麽滔天大罪。“皇上,太子推行新政,名為改革,實則培植私黨,其心可誅啊!”徐尚書聲淚俱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受害者。
朱標早就料到他們會來這一招,他向前一步,雙手展開,環視朝堂眾人,聲音洪亮地說道:“諸位大人,且聽我一言。徐大人,你們一上來就汙蔑我結黨營私,其心可誅的恐怕是你們吧。你們如此著急地彈劾我,不過是害怕改革觸動你們的利益,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罷了。”
朝堂上眾人聽聞,開始竊竊私語。朱標繼續說道:“現在,我就讓你們看看事實。”說罷,朱標從袖中緩緩抽出一份份文書,每拿出一份,便大聲宣讀上麵的數據和事實,朝堂之上眾人的表情隨著他的話語不斷變化,從最初的懷疑到最後的驚歎。
徐尚書的臉瞬間變得煞白,雙腿微微顫抖,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馬皇後竟然會站出來支持朱標!
朱元璋對馬皇後的話一向很重視,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太子所行之事,朕已知曉。改革之事,利國利民,準了!”
徐尚書等人頓時麵如死灰,他們精心策劃的計劃,就這樣被輕易瓦解。朱標則對馬皇後投去感激的目光。
隨著朱元璋的公開支持,朱標在朝堂上的威望更上一層樓,改革的步伐也加快了許多。徐尚書等人的抵製顯得越來越無力,他們就像一群跳梁小醜,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朱標一步步走向勝利。
朱標站在朝堂之上,環視眾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更遠大的目標要實現。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諸位……”
為此,朱標在前些日子特意邀請了新納入麾下的謀士韓謀士一同徹夜長談。兩人就當前的形勢以及可能采取的應對策略展開了深入且細致的探討。經過反複的斟酌權衡之後,他們終於達成共識,並下定決心使出一記堪稱絕招的妙棋——那便是通過充分展示自身的卓越政績來贏得朱元璋的認可和讚賞!
朱標堅信,唯有拿出實實在在的、能夠顯著改善民生狀況的成果,才能真正打動那位見多識廣、曆經風雨的老皇帝的心,從而讓他對自己另眼相待。
說幹就幹!朱標毫不猶豫地投入到了這場“瘋狂收集正麵案例”的行動當中。他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大江南北,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帶來積極影響的線索和實例。
首先來到江南地區,這裏原本就是魚米之鄉,但經過一係列的政策推動與技術革新後,糧食產量大幅增長。看著那一望無際、金黃燦爛的稻田,朱標滿心歡喜地將這些數據詳細記錄下來。
接著,他輾轉前往兩廣一帶。這裏商貿繁榮景象令人驚歎不已,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來自各地的商人匯聚於此交易著琳琅滿目的商品。朱標認真觀察著市場的運作情況,並與商人們交流探討,深入了解他們所麵臨的問題以及取得成功的經驗。
然後,朱標一路向北,抵達了北方邊境。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邊民們如今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孩子們在田間嬉笑玩耍,老人們則坐在門口曬著太陽閑聊家常。看到這樣和諧美好的畫麵,朱標的眼眶不禁濕潤了,他深知這份安寧來之不易,更要加倍珍惜。
就這樣,一樁樁一件件的正麵事例被朱標如獲至寶般地記錄在案。為了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他不辭辛勞地反複核實校對,力求能夠向父親朱元璋呈現出一份最完美的答卷。
這段時間,朱標猶如一隻高速旋轉的陀螺,幾乎沒有片刻停歇。每天天不亮便起身出門,直至夜幕降臨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迴到住處。然而,盡管身體異常勞累,但他的內心卻始終充滿著無限的希望與動力。每當想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昌盛,讓百姓們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時,他就覺得眼前的困難根本不值一提,仿佛整個世界都因他而亮堂了起來。
不過,在這緊張忙碌的過程中,朱標偶爾也會產生自我懷疑。畢竟推行改革並非易事,其中涉及眾多複雜因素和利益關係。他時常會擔心自己所做的決策是否真的完全正確,是否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和隱患尚未察覺。但每當這種念頭出現時,他都會立刻想起那些已經收集到的豐碩成果——那不斷增加的糧食產量、日益繁榮的商業貿易以及邊境地區民眾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這些都是對他工作最好的肯定與證明。於是,朱標再次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繼續勇往直前。
此刻的朱標堅信,隻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夠迎來最終的勝利曙光。他仿佛已經清晰地看到了大明盛世的輝煌未來:國泰民安、物阜民豐、四海升平......
然而,在準備向朱元璋展示成果的前夜,朱標的內心又開始忐忑起來。東宮書房內,他來迴踱步,眉頭緊鎖。萬一老朱不買賬怎麽辦?萬一那些老頑固又出來搞事情怎麽辦?
“冷靜!穩住!我們能贏!”朱標不斷給自己打氣,努力調整心態。他反複推演著明日的場景,力求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缺。
終於,到了覲見的日子。朱標捧著厚厚的報告,深吸一口氣,走進了禦書房。“父皇,兒臣已將各地改革成果整理成冊,請父皇過目。”
朱元璋接過報告,起初隻是隨意翻看,周圍的太監和宮女們也各司其職,並未太在意。但隨著一頁頁的深入,朱元璋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眼神中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他心中不禁想:糧食增產三成?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這……這小子真的做到了?同時,他內心也湧起對朱標成長的欣慰,以及對未來大明發展的憧憬。朱標觀察著朱元璋的表情變化,一顆懸著的心也慢慢放了下來。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標兒,”朱元璋放下報告,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你……你做得很好。”聽到這句話,朱標心中狂喜,他知道自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而此時,在吏部尚書府邸,徐尚書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太子覲見,到現在還沒出來……”他喃喃自語,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徐尚書的眼線很快就把消息傳了迴來:“皇上龍顏大悅,太子怕是要翻身了!”
啪!徐尚書手中的茶杯應聲而碎,瓷片飛濺。“豈有此理!這小子居然……”他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來迴踱步,像熱鍋上的螞蟻。“不行!絕對不能讓他得逞!”
於是,老徐立刻召集了保守派的死黨們,開啟緊急會議。“諸位,太子這是要釜底抽薪啊!咱們必須想個法子,把他拉下馬!”林學士陰惻惻地提議:“不如,咱們聯名上書,彈劾太子結黨營私,培植勢力?”眾人紛紛點頭,覺得這個主意妙極了。
第二天早朝,徐尚書等人果然跳出來發難,一個個義憤填膺,仿佛朱標犯了什麽滔天大罪。“皇上,太子推行新政,名為改革,實則培植私黨,其心可誅啊!”徐尚書聲淚俱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受害者。
朱標早就料到他們會來這一招,他向前一步,雙手展開,環視朝堂眾人,聲音洪亮地說道:“諸位大人,且聽我一言。徐大人,你們一上來就汙蔑我結黨營私,其心可誅的恐怕是你們吧。你們如此著急地彈劾我,不過是害怕改革觸動你們的利益,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罷了。”
朝堂上眾人聽聞,開始竊竊私語。朱標繼續說道:“現在,我就讓你們看看事實。”說罷,朱標從袖中緩緩抽出一份份文書,每拿出一份,便大聲宣讀上麵的數據和事實,朝堂之上眾人的表情隨著他的話語不斷變化,從最初的懷疑到最後的驚歎。
徐尚書的臉瞬間變得煞白,雙腿微微顫抖,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馬皇後竟然會站出來支持朱標!
朱元璋對馬皇後的話一向很重視,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太子所行之事,朕已知曉。改革之事,利國利民,準了!”
徐尚書等人頓時麵如死灰,他們精心策劃的計劃,就這樣被輕易瓦解。朱標則對馬皇後投去感激的目光。
隨著朱元璋的公開支持,朱標在朝堂上的威望更上一層樓,改革的步伐也加快了許多。徐尚書等人的抵製顯得越來越無力,他們就像一群跳梁小醜,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朱標一步步走向勝利。
朱標站在朝堂之上,環視眾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更遠大的目標要實現。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