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是雉科動物家雞的幹燥沙囊內壁,單一味雞內金在化結石方麵有以下作用與用途:


    作用


    - 化石作用:雞內金中含有的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澱粉酶等成分,可能通過改變體內某些物質的代謝,抑製結石的形成,還能使結石中的某些成分溶解、破碎,促進結石排出。臨床研究發現,它對泌尿係統結石和膽結石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 健脾和胃:脾胃功能健運,有助於促進水液代謝和氣血運行,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濕濁內生、氣血瘀滯等情況,而這些病理狀態與結石的形成密切相關。所以雞內金通過健脾和胃,可間接起到防止結石形成及輔助排石的作用。


    - 通淋利尿:雞內金有利尿通淋的功效,能增加尿量,促進尿液排出,在泌尿係統結石的治療中,可借助尿液的衝刷作用,幫助較小的結石排出體外,減輕結石對尿路黏膜的刺激和損傷。


    用途


    - 泌尿係統結石:對於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可用單味雞內金研磨成粉,溫水衝服,一般每次3-10克,每日3次。也可與其他通淋排石藥物如金錢草、海金沙等配伍使用,增強排石效果。


    - 膽結石:對於泥沙樣膽結石或較小的膽結石,單味雞內金有一定的溶石、排石作用。可將雞內金焙幹研末,每次服用3-5克,每日2-3次,飯前半小時用溫開水送服。也常與柴胡、鬱金、茵陳等疏肝利膽藥物同用,以提高療效。


    一、中藥別名


    雞內金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在中醫文化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它衍生出了眾多形象又富有深意的別名。這些別名不僅反映了其來源、形態特征,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藥用價值。


    “雞肫皮”是雞內金最常見的別名之一。“肫”指的是雞的砂囊,雞內金是緊貼在雞砂囊內壁的那層黃色薄膜,將其剝離後,從外觀上看,就像是雞肫的外皮,所以被形象地稱為“雞肫皮”。這個別名通俗易懂,讓人們能直觀地了解到它的來源與部位。


    “雞黃皮”則是從其顏色和質地來命名的。新鮮的雞內金顏色多呈黃色,質地薄而柔韌,如同一張黃色的皮,所以民間多稱其為“雞黃皮”。這一別名簡潔明了地概括了雞內金的顏色和外觀特點,方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識別和記憶。


    “雞中金”這一別名賦予了雞內金更高的價值寓意。“金”在傳統文化中象征著珍貴、稀有,將雞內金稱為“雞中金”,足以看出古人對其藥用價值的高度認可,認為它如同金子一般珍貴,是雞身上的寶貝。


    “化骨膽”這一別名強調了雞內金強大的消化功能。在民間傳說中,雞可以吞食一些細小的骨頭,而雞內金在雞的消化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能夠幫助雞消化這些骨頭,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化骨膽”,體現了它在消積化滯方麵的獨特功效。


    二、形態與特征


    新鮮的雞內金完整者多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囊片狀,有明顯的皺縮。它的表麵呈黃色、黃綠色或黃褐色,薄而半透明,有明顯的條狀皺紋。質地堅韌,有一定的彈性,不易折斷。幹燥後的雞內金質地變硬變脆,顏色會稍加深,呈金黃色或棕黃色。在光線下觀察,可見其表麵有細小的顆粒狀突起,這些突起是雞內金獨特的微觀結構,與它的消化功能密切相關。雞內金的邊緣較薄,中心部位相對較厚,整體形狀類似於一個不規則的圓形,邊緣微微卷曲。


    三、藥用部分


    雞內金的藥用部分是家雞的幹燥沙囊內壁。在殺雞後,取出雞的砂囊,立即剝下內壁,洗淨,幹燥後即可入藥。這一過程看似簡單,但對操作的時機和手法有一定的要求。要在雞剛宰殺後迅速取出砂囊並剝下內壁,這樣能保證雞內金的新鮮度和完整性,避免因時間過長導致內壁變質或難以剝離。在清洗過程中,要輕輕衝洗,去除表麵的雜質和殘留的食物,但不能過度揉搓,以免損壞雞內金的結構。


    四、附方功效與作用


    1. 雞內金散


    - 組成:單味雞內金適量。


    - 製法:將雞內金洗淨,幹燥後研成細粉。


    - 功效與作用: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適用於小兒積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小兒脾胃功能較弱,容易因飲食不節導致積食,出現腹脹、腹痛、口臭、大便酸臭等症狀。雞內金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幫助小兒消化食物,緩解積食症狀。


    -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3克,每日2-3次,用溫開水衝服。年齡較小的嬰幼兒可將藥粉加入適量的牛奶或米湯中喂服。


    2. 雞內金山楂散


    - 組成:雞內金、山楂各等份。


    - 製法:將雞內金和山楂分別洗淨,幹燥後研成細粉,混合均勻。


    - 功效與作用:消食化積、行氣散瘀。山楂本身就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作用,與雞內金配伍使用,能增強消食化積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腹痛等症狀。對於因暴飲暴食導致的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3-6克,每日2-3次,飯後用溫開水衝服。


    3. 雞內金金錢草湯


    - 組成:雞內金15克,金錢草30克。


    - 製法:將雞內金和金錢草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通淋排石。金錢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熱利濕、通淋排石的中藥,與雞內金配伍,可增強排石的效果。適用於泌尿係統結石,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能促進結石的排出,緩解因結石引起的疼痛、血尿等症狀。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服用。


    4. 雞內金白術湯


    - 組成:雞內金10克,白術15克。


    - 製法:將雞內金和白術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 功效與作用:健脾益氣、消食化積。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與雞內金配伍,既能增強脾胃功能,又能消食化積。適用於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服用。


    5. 雞內金山藥粥


    - 組成:雞內金10克,山藥30克,粳米50克。


    - 製法:將雞內金研成細粉,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粳米淘洗幹淨。將粳米、山藥和雞內金粉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粥。


    - 功效與作用:健脾益胃、澀精止遺。山藥具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的作用,與雞內金和粳米煮粥,不僅能增強脾胃功能,還能澀精止遺。適用於小兒遺尿、成人遺精、滑精等症狀,同時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食用。


    6. 雞內金玉米須湯


    - 組成:雞內金15克,玉米須30克。


    - 製法:將雞內金和玉米須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 功效與作用:利水消腫、利膽排石。玉米須有利水消腫、利濕退黃的作用,與雞內金配伍,可增強利水消腫和利膽排石的功效。適用於膽結石、膽囊炎、水腫等病症,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結石排出,減輕水腫症狀。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服用。


    7. 雞內金陳皮湯


    - 組成:雞內金10克,陳皮6克。


    - 製法:將雞內金和陳皮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 功效與作用:理氣健脾、消食化積。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與雞內金配伍,能增強理氣健脾和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氣滯、食積不化所致的胃脘脹滿、噯氣、惡心等症狀。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服用。


    8. 雞內金麥芽湯


    - 組成:雞內金10克,麥芽30克。


    - 製法:將雞內金和麥芽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 功效與作用:消食和中、迴乳消脹。麥芽具有消食和中、迴乳消脹的作用,與雞內金配伍,能增強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食積不消、婦女斷乳、乳房脹痛等症狀。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服用。


    9. 雞內金茯苓湯


    - 組成:雞內金10克,茯苓15克。


    - 製法:將雞內金和茯苓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 功效與作用: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與雞內金配伍,既能健脾利濕,又能寧心安神。適用於脾胃虛弱、水濕內停所致的水腫、泄瀉、心悸、失眠等症狀。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服用。


    10. 雞內金黃芪湯


    - 組成:雞內金10克,黃芪15克。


    - 製法:將雞內金和黃芪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


    - 功效與作用:補氣健脾、消食化積。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的作用,與雞內金配伍,能增強補氣健脾和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氣虛、食積不化所致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脹等症狀。


    -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服用。


    五、使用方法、療程及劑量


    1. 治療小兒積食


    - 使用方法:將雞內金研成細粉,每次取1-3克,加入適量的白糖或蜂蜜,用溫開水衝服。也可將雞內金粉加入到小米粥中,煮成雞內金小米粥給小兒食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3-5天為一個療程,症狀緩解後可停藥。如果積食症狀較重,可適當延長療程。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控製小兒的飲食,避免食用油膩、辛辣、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宜清淡飲食。


    2. 治療消化不良


    - 使用方法:雞內金10克,山楂15克,麥芽15克,將三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5-7天為一個療程,症狀緩解後可停藥。如果消化不良症狀反複出現,可在症狀發作時服用。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食,避免暴飲暴食。


    3. 治療泌尿係統結石


    - 使用方法:雞內金15克,金錢草30克,海金沙15克,石韋15克,將四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1-2個月為一個療程,可根據結石的大小和位置,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定期複查泌尿係統b超,觀察結石的變化情況。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多喝水,每天飲水量不少於2000毫升,以增加尿量,促進結石排出。同時,要適當運動,如跳繩、跑步等,有助於結石的移動和排出。


    4. 治療膽結石


    - 使用方法:雞內金15克,柴胡10克,鬱金10克,茵陳15克,將四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1-3個月為一個療程,可根據結石的大小和症狀的嚴重程度,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定期複查肝膽b超,觀察結石的變化情況。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髒、油炸食品等。同時,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5. 治療脾胃虛弱


    - 使用方法:雞內金1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山藥30克,將四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也可將雞內金、白術、茯苓、山藥研成細粉,每次取10-15克,用溫開水衝服。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2-4周為一個療程,可根據脾胃虛弱的程度,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6. 治療小兒遺尿


    - 使用方法:雞內金10克,山藥30克,益智仁10克,將三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也可將雞內金、山藥、益智仁研成細粉,每次取5-10克,用溫開水衝服。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1-2個月為一個療程,可根據小兒遺尿的情況,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注意培養小兒良好的排尿習慣,睡前盡量少喝水。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暖,避免小兒著涼。同時,要給予小兒足夠的關愛和鼓勵,避免責備和打罵,以免加重小兒的心理負擔。


    7. 治療成人遺精、滑精


    - 使用方法:雞內金10克,芡實15克,金櫻子15克,蓮須10克,將四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2-4周為一個療程,可根據遺精、滑精的情況,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注意節製性生活,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


    8. 治療水腫


    - 使用方法:雞內金15克,玉米須30克,茯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將四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1-2周為一個療程,可根據水腫的程度,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注意觀察水腫的變化情況,定期複查腎功能和電解質。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控製水分和鹽分的攝入,避免食用過鹹的食物。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9. 治療乳房脹痛(迴乳)


    - 使用方法:雞內金10克,麥芽30克,將兩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3-5天為一個療程,可根據乳房脹痛的情況,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注意減少對乳房的刺激,避免擠壓乳房。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過多的湯水,以免乳汁分泌過多。同時,要注意保持乳房清潔,避免感染。


    10. 治療心悸、失眠


    - 使用方法:雞內金10克,茯苓15克,酸棗仁15克,遠誌10克,將四味藥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後,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2-4周為一個療程,可根據心悸、失眠的情況,適當調整療程。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和精神緊張。


    - 注意事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睡前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


    六、科學依據


    現代科學研究為雞內金的藥用功效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持。雞內金中含有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澱粉酶、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成分。角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能參與機體的代謝調節過程。胃蛋白酶和澱粉酶能夠促進食物中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增強胃腸的消化功能,這與雞內金傳統的消食化積功效相吻合。


    在對泌尿係統結石的研究中發現,雞內金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製尿液中草酸鈣晶體的形成和聚集,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同時,它還能促進輸尿管的蠕動,有助於結石的排出。在動物實驗中,給患有泌尿係統結石的動物服用雞內金提取物後,發現結石的體積有所減小,且結石的排出率明顯提高。


    對於膽結石的治療,雞內金可以通過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從而防止膽固醇結石的形成。此外,雞內金還能增強膽囊的收縮功能,有利於膽汁的排出,減少膽汁在膽囊內的淤積,對膽結石的治療和預防具有積極作用。


    在調節脾胃功能方麵,雞內金可以調節胃腸激素的分泌,促進胃腸黏膜的修複和再生,增強胃腸的屏障功能,從而改善脾胃虛弱的症狀。研究表明,服用雞內金後,胃腸蠕動的頻率和幅度都有所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也更加旺盛,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雞內金作為一味傳統中藥,不僅有著豐富的別名、獨特的形態特征和廣泛的藥用價值,還在現代科學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驗證。它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貢獻。但在使用雞內金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避免自行用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草藥材:百草療愈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交天下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交天下友並收藏百草藥材:百草療愈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