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科舉4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作者:五毛錢的鍋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停筆,老規矩,考卷丟一邊,鎮紙壓好,這次不睡了。
快11點了,吃完睡一覺差不多能到3點,下午再考一門策論結束。
輕鬆拿捏。
付了20文換了一壺溫水,拿出奶酪餅在碗裏泡發,奶香味直衝半個考場,答題的、擺爛的學子一時間都愣住了。
到處都是壓抑的咽口水的聲音,連過往的衙役都忍不住偷偷吞口水。
擺爛的還好,自己家的粥餅麵,拿出來先造,把眼前心中的饑渴先鎮壓。
為難那些正考到關鍵點的考生了,吃,腦海的思路就會被打亂,不吃,餓啊,饞啊。
所以,少頃後,每個考舍都響起了細碎咀嚼聲。
“?”
學正看著眼前剛剛走一點的沙漏迷糊了,這他喵不是剛開考沒幾分鍾嗎?怎麽半個考場都吃起來了?
“你們是我監考過最差的一屆考生!”劉學正在心中對他們的作為暗暗下了判詞。
這波要多拙落幾個才解氣,這樣想著,劉學正扭身進了大廳,他要開始閱卷了。
不管別人怎麽想,不給自己加戲是秦朗的宗旨,吃飽喝足直接伏案而睡。
這次直接連收卷、發卷都沒有打擾到秦朗睡覺。
收卷的衙役也是見過大場麵的,擺爛的家夥他見的多了。
可是這連考試鑼響起,都震不醒的神人他可真不多見。
不管怎樣,試卷他又沒壓著,收了吧。
拿起秦朗的試卷,衙役微微一怔,預想中的空白卷子沒有出現。
那如同印刷體一般的文字,工整的布滿整個卷麵,看之賞心悅目。
“這?”
衙役心中的震驚無以言表。
這邊考試進行到最後一場考策論。
一覺神清氣爽的秦朗終於再一次抬頭了,四鄰考生無不敬仰,他們也是見證了秦朗自入考場的各種騷操作。
這大神前三個時辰,睡了兩個半,連答題帶吃飯不過用了半個時辰。
這次的策論兩個時辰,目前隻剩下一個時辰,不知閣下如何應對?
附近幾個考舍的學子,竟然開始隱隱期待起來了。
秦朗聽不到他們的心聲,但並不影響幹飯,敲了小鑼,示意衙役來壺溫水。
睡好吃飽才行嘛,考試又不急。
這舉動直接刷新了附近幾人的三觀,紛紛露出或嗤笑,或惱怒的表情。
預想中你小子睡過了,這時候不該是手忙腳亂的答題嗎?怎麽還氣定神閑的吃起飯來了?
就連送水的衙役臉上也寫滿了怒意,這小子囂張的樣子,不是考場紀律嚴明,他都想踹這家夥一腳。
奶香味再次四溢,完全不考慮自己這舉動是多麽招恨。
四鄰考生又雙叒叕麻了...
趁著溫水泡發餅子,秦朗看了眼題目。
“農耕為本、工商並舉”
唔,這老小子到底進士出身,還是有點東西的,雖然不多。
大宋可是出了名的經濟繁榮,可謂曆朝之最了。
這離不開商人地位略微提高,在多數封建王朝中商人都被看作與民爭利的蛀蟲,故而排次上商人一直敬陪末座。
有錢,無權,更無地位。
但穿越而來的秦朗自然是知道商人的重要性,隻有經濟流通才能富民。
糧食作物永遠不如經濟作物值錢這是鐵律,更不提當代的招商引資是衡量政績的重要條件了。
民富才能國強。
但思路太超前,恐怕驚世駭俗,所以還是收斂一點吧。
“夫農耕者,國家之根本,百姓之衣食所依也。自古聖王皆重農桑,以固國本,安民生。關乎社會秩序之穩定,國家安危之根本。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然則,時至我朝,工商之業亦日新月異,百貨流通,財貨充盈,於國計民生亦大有裨益...”
能提出這兩者比較的證明出題者也是想過商人的價值和重要性,要一昧的按重農抑商去答,那反而不得出題者心喜。
隻能打打擦邊球,把農耕位置無限拔高,但也提點工商的重要性。
進可攻,退可守,還能表明自己全都要的觀點,嘿嘿,此文上佳,不愧我閱經典案例無數。
自己花心思做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立大功,收錄了無數的優秀典文,模板就在那,照貓畫虎融合進自己的思想就行。
直接在試卷上謄寫,草紙根本用不到,腹稿打成行雲流水。
一個小小縣試,拿下拿下。
用時一個小時,還有半個時辰要等。
說實話,他開始無聊了。
......
這邊的縣裏的教諭學正都已經開始閱卷了,時間給的並不充裕,人數又多,他們要抓緊篩選,然後呈給縣令進行最後閱卷排名。
“字跡醜陋,拙。”
“錯字,拙。”
“行文矛盾,拙。”
“卷麵汙漬,拙。”
“塗改過多,拙。”
...
一遍粗過,厚厚的一摞試卷終於肉眼可見的變薄。
“今年取中15人,諸位同僚,同心戮力。”
“是!”
試帖詩是比較好批改了,古代文風環境下稍微有點才情的都會吟兩句,所以是否佳作,他們一眼就看的出來。
“劉大人,這首春歸倒是讓我眼前一亮,此詩拿到府試怕也不遜幾分。”
老酸儒都這樣,遇到好文好詩,如同遇到瓊漿玉露。
那是一刻不能停的都要分享,晚一秒都像釣魚佬手裏脫鉤的魚那麽難受。
“趙老不如讀來聽聽,閱卷甚久,換換腦力。”劉學正撫須含笑。
“細雨綿綿潤物華,東風送暖入千家。
遠山如黛添新綠,近水含煙泛淺沙。
柳眼初開迎遠客,桃腮微露映朝霞。
歸來燕子尋舊壘,春滿人間處處花。”
“好好好,好一個春滿人間處處花,此詩當有案首之姿。”劉學正搖頭晃腦陶醉的道。
“不錯不錯,真是好詩。”
“嗯,確實對仗工整,當屬佳作。”
周圍一片叫好聲,
“吾這也有一首,曰春景,諸位同僚,一同鑒賞。”張教諭也抽出一份試卷。
“翠柳垂絲舞碧煙,桃花含笑映晴川。
黃鶯啼破清晨夢,紫燕銜泥築愛田。
溪水潺潺流不盡,山花爛漫開無邊。
春風拂麵人皆醉,美景如畫入眼簾。”
“唔,張教諭這篇也算尚可,隻是意境差去很遠,還有待精進啊。”劉學正也點頭,算是一篇好文了。
“可取。”孫教學推薦道。
“自無不可。”在場的評卷人一致通過。
快11點了,吃完睡一覺差不多能到3點,下午再考一門策論結束。
輕鬆拿捏。
付了20文換了一壺溫水,拿出奶酪餅在碗裏泡發,奶香味直衝半個考場,答題的、擺爛的學子一時間都愣住了。
到處都是壓抑的咽口水的聲音,連過往的衙役都忍不住偷偷吞口水。
擺爛的還好,自己家的粥餅麵,拿出來先造,把眼前心中的饑渴先鎮壓。
為難那些正考到關鍵點的考生了,吃,腦海的思路就會被打亂,不吃,餓啊,饞啊。
所以,少頃後,每個考舍都響起了細碎咀嚼聲。
“?”
學正看著眼前剛剛走一點的沙漏迷糊了,這他喵不是剛開考沒幾分鍾嗎?怎麽半個考場都吃起來了?
“你們是我監考過最差的一屆考生!”劉學正在心中對他們的作為暗暗下了判詞。
這波要多拙落幾個才解氣,這樣想著,劉學正扭身進了大廳,他要開始閱卷了。
不管別人怎麽想,不給自己加戲是秦朗的宗旨,吃飽喝足直接伏案而睡。
這次直接連收卷、發卷都沒有打擾到秦朗睡覺。
收卷的衙役也是見過大場麵的,擺爛的家夥他見的多了。
可是這連考試鑼響起,都震不醒的神人他可真不多見。
不管怎樣,試卷他又沒壓著,收了吧。
拿起秦朗的試卷,衙役微微一怔,預想中的空白卷子沒有出現。
那如同印刷體一般的文字,工整的布滿整個卷麵,看之賞心悅目。
“這?”
衙役心中的震驚無以言表。
這邊考試進行到最後一場考策論。
一覺神清氣爽的秦朗終於再一次抬頭了,四鄰考生無不敬仰,他們也是見證了秦朗自入考場的各種騷操作。
這大神前三個時辰,睡了兩個半,連答題帶吃飯不過用了半個時辰。
這次的策論兩個時辰,目前隻剩下一個時辰,不知閣下如何應對?
附近幾個考舍的學子,竟然開始隱隱期待起來了。
秦朗聽不到他們的心聲,但並不影響幹飯,敲了小鑼,示意衙役來壺溫水。
睡好吃飽才行嘛,考試又不急。
這舉動直接刷新了附近幾人的三觀,紛紛露出或嗤笑,或惱怒的表情。
預想中你小子睡過了,這時候不該是手忙腳亂的答題嗎?怎麽還氣定神閑的吃起飯來了?
就連送水的衙役臉上也寫滿了怒意,這小子囂張的樣子,不是考場紀律嚴明,他都想踹這家夥一腳。
奶香味再次四溢,完全不考慮自己這舉動是多麽招恨。
四鄰考生又雙叒叕麻了...
趁著溫水泡發餅子,秦朗看了眼題目。
“農耕為本、工商並舉”
唔,這老小子到底進士出身,還是有點東西的,雖然不多。
大宋可是出了名的經濟繁榮,可謂曆朝之最了。
這離不開商人地位略微提高,在多數封建王朝中商人都被看作與民爭利的蛀蟲,故而排次上商人一直敬陪末座。
有錢,無權,更無地位。
但穿越而來的秦朗自然是知道商人的重要性,隻有經濟流通才能富民。
糧食作物永遠不如經濟作物值錢這是鐵律,更不提當代的招商引資是衡量政績的重要條件了。
民富才能國強。
但思路太超前,恐怕驚世駭俗,所以還是收斂一點吧。
“夫農耕者,國家之根本,百姓之衣食所依也。自古聖王皆重農桑,以固國本,安民生。關乎社會秩序之穩定,國家安危之根本。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然則,時至我朝,工商之業亦日新月異,百貨流通,財貨充盈,於國計民生亦大有裨益...”
能提出這兩者比較的證明出題者也是想過商人的價值和重要性,要一昧的按重農抑商去答,那反而不得出題者心喜。
隻能打打擦邊球,把農耕位置無限拔高,但也提點工商的重要性。
進可攻,退可守,還能表明自己全都要的觀點,嘿嘿,此文上佳,不愧我閱經典案例無數。
自己花心思做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立大功,收錄了無數的優秀典文,模板就在那,照貓畫虎融合進自己的思想就行。
直接在試卷上謄寫,草紙根本用不到,腹稿打成行雲流水。
一個小小縣試,拿下拿下。
用時一個小時,還有半個時辰要等。
說實話,他開始無聊了。
......
這邊的縣裏的教諭學正都已經開始閱卷了,時間給的並不充裕,人數又多,他們要抓緊篩選,然後呈給縣令進行最後閱卷排名。
“字跡醜陋,拙。”
“錯字,拙。”
“行文矛盾,拙。”
“卷麵汙漬,拙。”
“塗改過多,拙。”
...
一遍粗過,厚厚的一摞試卷終於肉眼可見的變薄。
“今年取中15人,諸位同僚,同心戮力。”
“是!”
試帖詩是比較好批改了,古代文風環境下稍微有點才情的都會吟兩句,所以是否佳作,他們一眼就看的出來。
“劉大人,這首春歸倒是讓我眼前一亮,此詩拿到府試怕也不遜幾分。”
老酸儒都這樣,遇到好文好詩,如同遇到瓊漿玉露。
那是一刻不能停的都要分享,晚一秒都像釣魚佬手裏脫鉤的魚那麽難受。
“趙老不如讀來聽聽,閱卷甚久,換換腦力。”劉學正撫須含笑。
“細雨綿綿潤物華,東風送暖入千家。
遠山如黛添新綠,近水含煙泛淺沙。
柳眼初開迎遠客,桃腮微露映朝霞。
歸來燕子尋舊壘,春滿人間處處花。”
“好好好,好一個春滿人間處處花,此詩當有案首之姿。”劉學正搖頭晃腦陶醉的道。
“不錯不錯,真是好詩。”
“嗯,確實對仗工整,當屬佳作。”
周圍一片叫好聲,
“吾這也有一首,曰春景,諸位同僚,一同鑒賞。”張教諭也抽出一份試卷。
“翠柳垂絲舞碧煙,桃花含笑映晴川。
黃鶯啼破清晨夢,紫燕銜泥築愛田。
溪水潺潺流不盡,山花爛漫開無邊。
春風拂麵人皆醉,美景如畫入眼簾。”
“唔,張教諭這篇也算尚可,隻是意境差去很遠,還有待精進啊。”劉學正也點頭,算是一篇好文了。
“可取。”孫教學推薦道。
“自無不可。”在場的評卷人一致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