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會議室裏坐著的全都是大明星
最牛重生,人生迴檔在牙牙學語 作者:三寸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機車廠的三產經營模式,也被鐵道部嚴重關注到了。
據說若是向陽自行車廠的持續性發展良好,有望會成為部裏以“標榜”推廣的行業內典範企業。
畢竟這家小廠子的原型,僅僅是一家小到不能再小的半福利性的配件廠,整體的規模連一個車間規模也遠遠算不上。
居然就憑借著一個小小的創意,做到了現在這種市場規模,無怪乎鐵道部會如此認真對待。
若是再深一層剖析這個問題,原來的創意居然來自當時年僅七歲的二興,帶給他們的內心震動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二興這一次的燕京之行,也得到了部裏邀請的。
不過他的年齡畢竟還是太小,又沒有家屬隨行,所以具體接待工作就交給了董娟所在的鐵路文工團。
隻是目前的二興對這些還一無所知,他幹媽也沒有第一時間把這件事向他透露。
中午的飯就是在燕喜齋飯莊吃的,但可不是呂奉翊掏的錢,而是隨後趕來的燕京鐵路局的幹部於春生。
他找過來,是因為接到了部裏相關部門的指派,為二興提供往來央台的交通工具而來。
盡管部裏有足夠的車輛調配權,但是那個年代,關於公務車輛的管控還是很嚴格的。
遠沒有地方下屬單位的車輛進出更便捷些,而央台就是國家的媒體喉舌單位,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才把任務交給了燕京鐵路局。
況且二興就是出身於鐵路係統的家庭,地方上的公務對接也顯得更名正言順一些。
於春生也是這邊最早認識二興的人之一,隨後的幾年也偶有聯係,因為他們鐵路局的火車頭,也時不常會送到春城機車廠檢修。
每每有這種機會,他總是托人給二興和王傳文送一些東西,因為他有工會的工作便利,能淘換到一些普通人很難買到的搶手貨。
像是什麽紅藍花紋、黃色牛筋底的球鞋,女人燙頭的發卷,的確良布料,外地香煙之類的。
沒什麽精貴東西,但絕對是當時花錢買不到的稀罕物,可見那個年代的商品物資有多貧瘠了。
人家可沒圖二興家什麽,主要還是頭一迴見麵後,他跟王傳文聊得很好,也很喜歡二興這個孩子。
這一次見麵,二興就覺得他很親,也想著通過呂奉翊的嘴,打聽一下他有哪方麵的需求。
果然也沒白問,於春生的大兒子今年就要初中畢業,他一直在頭疼孩子將來的就學問題。
就因為他兒子的學習成績一向很好,但鐵路局的職工家屬有專門對口的職工中學,那個學校卻是師資力量並不怎麽樣,而且校內風氣有些混亂。
所以,他一直頭疼沒有門路讓兒子成為重點高中的擇校生。
於是,二興就悄悄詢問了幹媽,試探著問了有沒有這方麵的門路。
董娟也是熱心腸,知道了這件事後,答應了幫於春生打聽一下。
剛好彌校長就在旁邊,了解了是二興的想法後,許諾給對方一個八中的名額。
這下於春生可高興了,大包大攬的把以後二興所有的火車票問題解決,也算是皆大歡喜吧。
其實二興原本就用不到花火車票錢,全國的鐵路職工乃至家屬,都會有享受免票的職工福利,一般職工出差也會是人手一張。
按正常的規定,隻有鐵路職工坐火車有免票,不過行業內也有潛在的規則,當時並不嚴令禁止職工家屬有同等的免票權。
但這種內部免票也是分等級的,也就是黃票,藍票,和紅票這3種對應著硬座,硬臥和軟臥。
並且上了車需要跟列車員及時溝通,如果趕上了高峰期,一樣沒有座位可坐。
於春生的作用就在此時體現出來了。
他可以幫你提前預訂好所乘班次的座位或者臥鋪,中途有轉車需求的也可以省去了中簽環節,他能幫你搞定沿途轉車後的座位問題。
因為黃顏色、藍顏色的鐵路免票,在中途站點不會享受到特殊待遇,隻有一個允許乘車的藍章。
唯有最高等級的紅票,才能享有調配出來的鋪位權。
當天下午,二興就被送去了央台所在的複興路11號,距離董老爺子的家僅隔著兩個路口,同樣都在長安街的邊上。
二興來到燕京的監護人就是董娟,所以她也跟著來了,呂奉翊則被留在了於春生的車上。
負責接待他們的是央台文藝部的人,那個時候還沒有統一的“春晚”之說,也就暫時還沒有後來的春晚導演組。
剛進樓,就看到了文藝部的部長顧尋文,這個人同時還是文藝晚會的副導演,跟他一起出現的還有總導演黃鶴鳴。
人家當然不是專門來等他的,隻不過是剛好在走廊裏遇見而已。
黃導一見麵就顯現出和藹的一麵,一點也沒有內地大導演的架子。
“二興,可算是見到真人了!聽說,你建議咱們的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改名為春節聯歡晚會更適合?”
二興之前不是給苗麗鳳寫了一首新歌嘛,當天晚上她就跟央台的導演組聯係上了,所以會談到二興的一些情況。
二興自然不敢居功:“黃爺爺,我哪有那麽大的本事,而是我幹媽一家人閑聊的時候談論出來的!”
顧尋文則在跟董娟低聲交流:“《鄉間的小路》交給你唱了?他的新歌你聽過了嗎?質量怎麽樣?”
董娟顯然是認識這個人的,因為說話的語氣很隨意:“喏,沒看到他背著琴來的嗎,等會兒他要唱給大家聽的,絕對是一首難得的好歌!”
顧尋文點點頭:“二興的個頭真不矮,不知道的不會認為他隻有十歲!”
黃導同樣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才十歲就有一米七了,等你成年該有多高?一米八,一米九?”
“再有二十公分應該可以的吧?我爺爺就一米八幾,我覺得問題不大!”
二興如是說,他的前世就身高一米八五,所以說這話很有底氣的。
幾人來到了一個小型的會議室,那裏居然已經坐滿了人。
這種陣勢,連董娟都感到了緊張。
可二興仍舊毫無怯生的意識,嘴裏還大唿小叫地感慨著呢:“哇,李老師,孟老師,蔣老師......都是大明星呢!”
聽他不打磕絆地喊出一連串的名字,人人都感到了既驚訝又好奇。
因為那個時候有電視機的人家可是不多,他年紀又這麽小,居然能認出來這麽多明星。
據說若是向陽自行車廠的持續性發展良好,有望會成為部裏以“標榜”推廣的行業內典範企業。
畢竟這家小廠子的原型,僅僅是一家小到不能再小的半福利性的配件廠,整體的規模連一個車間規模也遠遠算不上。
居然就憑借著一個小小的創意,做到了現在這種市場規模,無怪乎鐵道部會如此認真對待。
若是再深一層剖析這個問題,原來的創意居然來自當時年僅七歲的二興,帶給他們的內心震動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二興這一次的燕京之行,也得到了部裏邀請的。
不過他的年齡畢竟還是太小,又沒有家屬隨行,所以具體接待工作就交給了董娟所在的鐵路文工團。
隻是目前的二興對這些還一無所知,他幹媽也沒有第一時間把這件事向他透露。
中午的飯就是在燕喜齋飯莊吃的,但可不是呂奉翊掏的錢,而是隨後趕來的燕京鐵路局的幹部於春生。
他找過來,是因為接到了部裏相關部門的指派,為二興提供往來央台的交通工具而來。
盡管部裏有足夠的車輛調配權,但是那個年代,關於公務車輛的管控還是很嚴格的。
遠沒有地方下屬單位的車輛進出更便捷些,而央台就是國家的媒體喉舌單位,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才把任務交給了燕京鐵路局。
況且二興就是出身於鐵路係統的家庭,地方上的公務對接也顯得更名正言順一些。
於春生也是這邊最早認識二興的人之一,隨後的幾年也偶有聯係,因為他們鐵路局的火車頭,也時不常會送到春城機車廠檢修。
每每有這種機會,他總是托人給二興和王傳文送一些東西,因為他有工會的工作便利,能淘換到一些普通人很難買到的搶手貨。
像是什麽紅藍花紋、黃色牛筋底的球鞋,女人燙頭的發卷,的確良布料,外地香煙之類的。
沒什麽精貴東西,但絕對是當時花錢買不到的稀罕物,可見那個年代的商品物資有多貧瘠了。
人家可沒圖二興家什麽,主要還是頭一迴見麵後,他跟王傳文聊得很好,也很喜歡二興這個孩子。
這一次見麵,二興就覺得他很親,也想著通過呂奉翊的嘴,打聽一下他有哪方麵的需求。
果然也沒白問,於春生的大兒子今年就要初中畢業,他一直在頭疼孩子將來的就學問題。
就因為他兒子的學習成績一向很好,但鐵路局的職工家屬有專門對口的職工中學,那個學校卻是師資力量並不怎麽樣,而且校內風氣有些混亂。
所以,他一直頭疼沒有門路讓兒子成為重點高中的擇校生。
於是,二興就悄悄詢問了幹媽,試探著問了有沒有這方麵的門路。
董娟也是熱心腸,知道了這件事後,答應了幫於春生打聽一下。
剛好彌校長就在旁邊,了解了是二興的想法後,許諾給對方一個八中的名額。
這下於春生可高興了,大包大攬的把以後二興所有的火車票問題解決,也算是皆大歡喜吧。
其實二興原本就用不到花火車票錢,全國的鐵路職工乃至家屬,都會有享受免票的職工福利,一般職工出差也會是人手一張。
按正常的規定,隻有鐵路職工坐火車有免票,不過行業內也有潛在的規則,當時並不嚴令禁止職工家屬有同等的免票權。
但這種內部免票也是分等級的,也就是黃票,藍票,和紅票這3種對應著硬座,硬臥和軟臥。
並且上了車需要跟列車員及時溝通,如果趕上了高峰期,一樣沒有座位可坐。
於春生的作用就在此時體現出來了。
他可以幫你提前預訂好所乘班次的座位或者臥鋪,中途有轉車需求的也可以省去了中簽環節,他能幫你搞定沿途轉車後的座位問題。
因為黃顏色、藍顏色的鐵路免票,在中途站點不會享受到特殊待遇,隻有一個允許乘車的藍章。
唯有最高等級的紅票,才能享有調配出來的鋪位權。
當天下午,二興就被送去了央台所在的複興路11號,距離董老爺子的家僅隔著兩個路口,同樣都在長安街的邊上。
二興來到燕京的監護人就是董娟,所以她也跟著來了,呂奉翊則被留在了於春生的車上。
負責接待他們的是央台文藝部的人,那個時候還沒有統一的“春晚”之說,也就暫時還沒有後來的春晚導演組。
剛進樓,就看到了文藝部的部長顧尋文,這個人同時還是文藝晚會的副導演,跟他一起出現的還有總導演黃鶴鳴。
人家當然不是專門來等他的,隻不過是剛好在走廊裏遇見而已。
黃導一見麵就顯現出和藹的一麵,一點也沒有內地大導演的架子。
“二興,可算是見到真人了!聽說,你建議咱們的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改名為春節聯歡晚會更適合?”
二興之前不是給苗麗鳳寫了一首新歌嘛,當天晚上她就跟央台的導演組聯係上了,所以會談到二興的一些情況。
二興自然不敢居功:“黃爺爺,我哪有那麽大的本事,而是我幹媽一家人閑聊的時候談論出來的!”
顧尋文則在跟董娟低聲交流:“《鄉間的小路》交給你唱了?他的新歌你聽過了嗎?質量怎麽樣?”
董娟顯然是認識這個人的,因為說話的語氣很隨意:“喏,沒看到他背著琴來的嗎,等會兒他要唱給大家聽的,絕對是一首難得的好歌!”
顧尋文點點頭:“二興的個頭真不矮,不知道的不會認為他隻有十歲!”
黃導同樣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才十歲就有一米七了,等你成年該有多高?一米八,一米九?”
“再有二十公分應該可以的吧?我爺爺就一米八幾,我覺得問題不大!”
二興如是說,他的前世就身高一米八五,所以說這話很有底氣的。
幾人來到了一個小型的會議室,那裏居然已經坐滿了人。
這種陣勢,連董娟都感到了緊張。
可二興仍舊毫無怯生的意識,嘴裏還大唿小叫地感慨著呢:“哇,李老師,孟老師,蔣老師......都是大明星呢!”
聽他不打磕絆地喊出一連串的名字,人人都感到了既驚訝又好奇。
因為那個時候有電視機的人家可是不多,他年紀又這麽小,居然能認出來這麽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