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自聖祖皇帝將其賜予先帝後,周圍園子的價格幾經翻漲,到今朝已是有價無市,幾乎都被世家大族們分瓜幹淨。
自先帝起,圓明園已成皇家避暑聖地,可皇上是舒服了,朝會還是要上的。若是自家在周遭有個園子還好,若是沒有,天還未亮就騎馬往圓明園趕,趕到後身上的官袍都能活泥了。
而富察一族傳承百年,又怎麽會沒有自個兒的園子,正好皇上此次避暑,皇後娘娘與二阿哥、和敬公主都來了,富察夫人自是要裝扮整齊,前來請安。
“額娘,如今天氣炎熱,您何苦走這一遭?”
皇後讓蓮心給富察夫人上茶,富察夫人喝了兩口清心散熱的蓮子茶後,狀似無意地問道:“臣婦聽聞二阿哥的哮症有所好轉,特來此看望。二阿哥還未下學吧,素練可是去迎了?”
“午間天熱,我就讓永璉在碧桐書院用午膳,也省的來迴路上受熱。額娘不必擔憂,我讓趙一泰過去伺候,不會有事。”
富察夫人放下茶盞,讓蓮心出去後說道:“可是素練惹了娘娘不快?怎麽是蓮心在身旁伺候。”
說起素練,皇後就有些生氣,將素練向她隱瞞永璉熬夜用功,使得永璉哮症加重的消息告訴富察夫人:“要不是她擅作主張,永璉何至於如此病弱,跟我這個額娘都有些生分 了。左右素練也年過三十,您將她帶走吧,算是全了我與她的主仆情分。”
“隻是因為這個?”
皇後不可置信道:“額娘!您怎麽能這般說!永璉是我好不容易養大的嫡子,聰慧刻苦,更是得先帝親自賜名;原先齊太醫都說要是永璉平安活過十五,身體會漸漸好轉,如今卻被害的連騎射都不能習了!”
富察夫人有些不自在,說了好些安慰的話才將皇後勉強勸下:“到底是你的陪嫁,若是貿然出宮,難免不會引得皇上生疑。若你不喜歡,遠遠打發了就是。”
皇後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
將帶來的人參阿膠等補品留下後,富察夫人離開前還不忘叮囑道:“皇後娘娘,您如今還年輕,不如想些辦法再次遇喜。若是能再誕下一位阿哥,也是有了指望。”
皇後沉默片刻,她也想啊,可是皇上如今隻有初一十五才來,她有心也無力啊。
富察夫人見著皇後聽進去了,心中盤算起另一樁事:那嘉貴人是玉氏貴女,不足為慮;可這令嬪為正黃旗滿洲包衣出身,如今不僅懷了貴子,又是雙胎吉兆,來日恐成大患……
隨後富察夫人又借口要敲打素練,讓素練送她離開圓明園;皇後有些心不在焉,便同意了;而兩位心有所慮的人都未曾注意到那牆角陰影中兩道矮小身影。
璟瑟丟掉手中原本要送給郭羅媽媽的花,扯住那月白色袖口:“哥哥,你沒事吧?”
昨天她偷聽到郭羅媽媽要來的消息,立刻去碧桐書院找到永璉,打算給郭羅媽媽一個驚喜;在來長春仙館的路上哥哥看出她想給郭羅媽媽摘花卻又怕引起他的哮症,主動開口指點她搭配些顏色豔麗卻又香氣淡雅的鮮花,可到了這兒卻聽見郭羅媽媽與皇額娘說了那樣一番話……
“哥哥沒事。”永璉撿起地上散落的鮮花,用綢帶重新紮起:“用心摘取的,璟瑟拿去送給皇額娘吧。不要把哥哥來過的事告訴皇額娘,這是咱們的小秘密。”
見璟瑟點頭後,永璉摸了摸妹妹的發頂,帶著身邊的李胡安離開了。
永璉雖然隻比璟瑟大了一歲,但早慧與病痛已將他磨煉的堅韌,正因此他聽得出皇額娘沉默之下的言外之意。
於皇宮中,這再正常不過了,不是嗎?
皇額娘對他的疼愛是真的,對他的擔憂也是真的,可她不僅是他的額娘,還是大清的皇後,富察家的希望……
“見過二阿哥。”
永璉抬起頭,拱了拱手:“令嬪娘娘好。”
觀察了下永璉的臉色,嬿婉讓身後的王蟾拿出一柄傘:“日頭炎熱,二阿哥若是不嫌棄,就撐這把傘吧。”
永璉猶豫了下,還是讓身後的李胡安接了過來:“多謝令娘娘。”
若是他因中暑又惹得哮症發作,皇額娘不僅會擔心,也會調查他發病的原因。
李胡安看主子同意了,立刻伸手接了過來,心中對這位令嬪娘娘多了些感激。他們來的時候天日不曬,二阿哥也不喜歡別人將他護的太緊,原想著可以從長春仙館拿傘,卻沒想到……
見永璉接下了,嬿婉也打算離開,本就是逛的餓了打算迴去用膳的,誰想到路上偶遇到了永璉這個小可憐。
“令娘娘,這般天熱您出來走動是為了肚子裏的孩子嗎?”
李胡安忍不住倒抽了口冷氣,阿哥問什麽呢!
嬿婉驚訝片刻,笑著搖了搖頭:“不全是。出來走走,我的心情也好了。心情好了,我也不嫌這兩個小家夥調皮了。”
話雖嫌棄,但令娘娘臉上卻揚著溫柔的笑意。
永璉垂了垂眼皮:“謝令娘娘解惑,永璉便先迴碧桐書院了。”
“二阿哥慢走。”
待嬿婉上了轎輦後,兩行人就此走向不同的方位;不過相較於嬿婉,永璉和李胡安兩人倒是顯得有些孤單可憐。
“李胡安,今日的事不許告訴任何人。”
油紙傘被撐開,擋住了炎炎夏日,李胡安努力讓油紙傘將永璉整個罩住:“奴才知道。”
迴到天然圖畫後,嬿婉讓人給她散了發髻,用幾隻絨花發帶編成一個麻花辮垂在身後,又換了身幹淨涼爽的紗袍,坐在用膳的竹床上時,舒坦極了。
“主兒,這是小廚房新做的玉荷銀魚麵,您嚐嚐。”
放在嬿婉跟前的麵碗相較於當日瀾翠端給進忠的那一碗,連孫子都排不上號。
正吃到一半時,進保從外麵進來了,這可是個稀罕人。
嬿婉用帕子擦了擦唇角:“進保公公來了,可是有什麽事?”
“奴才給令嬪娘娘請安。您的接生姥姥和為兩位小主子備的乳母都選好了,奴才奉命給您送來。”進保讓身後的幾名婦人上前來,介紹道:“這兩位接生姥姥分別是田姥姥與卜姥姥,餘下的便是給兩位小主子備下的六名乳母。”
六名婦人上前給嬿婉行禮請安,嬿婉簡單敲打了幾句後便讓春嬋領著下去安置了。
“本宮記得嬪位是隻有一名接生姥姥,怎麽這有兩個。”
那個田姥姥就不說了,另一個卜姥姥又是怎麽迴事,那可是皇後以後生七阿哥的接生姥姥之一,雖然那如今還沒有,但她也知道這是富察家為皇後準備的人。
“令主兒容稟,本來是隻有一個的,但皇後娘娘說您懷著雙胎,所以又添了一個。”進保壓低聲音道:“您放心,進忠公公都核查過了;就算是卜姥姥,雖是皇後的人,但她的兒媳婦在忠哥開的布坊裏繡娘呢。”
王蟾倒了杯菊花茶給進保,嗓子快冒煙的進保連忙接過,好些了後繼續說道:“這卜姥姥的兒子木訥溫吞,兒媳婦卻是潑辣能幹;所以卜姥姥讓家裏做什麽事或者傳什麽信,這個兒媳婦都是知道的。”
嬿婉明白了,能信卻不能全信,也不知皇後賣的是什麽關子。
“本宮知道了。今個兒進忠怎麽沒過來?”
進保心裏有點苦,模糊道:“進忠公公出園子辦事去了,要三日後才迴來。”
辦事,不是辦差。
他該不會去……
“衛夫人,您別嫌我說的難聽啊。雖說您家出了位娘娘,但宮裏出自大族的娘娘們多了去,個個都跟天仙似的。可我跟您說的這門親事不一樣。”
王媒婆示意楊佳氏附耳過來,嘀咕道:“這霍家是在南方行商的,雖不說數一數二,但也是排得上名號;而霍小姐作為霍家獨女,原本是要招贅的,那一日霍老爺見在詩會上見到您家小爺的風采,便動心托老婆子我打聽。”
“我可是說了,咱佐祿小爺可是正黃旗的,書讀的好,又是娘娘唯一的弟弟,怎麽能當上門女婿呢!”
楊佳氏被捧的高興了,剛放下的煙槍又拿起來了:“我家佐祿,要是年紀再大些,配那些王侯家的格格也是使得的。”
楊佳氏還有點腦子,知道自個女兒當了娘娘,佐祿跟這公主就差了輩分;不然哪裏隻會說王侯家的格格呢。
還格格呢,就那招貓逗狗的爛泥,就算出了位娘娘,也沒哪家正經人家肯把教養的女兒嫁過來的。
王媒婆在心裏啐了好幾口,可臉上還是笑的跟朵花似的,順著說了好幾句後又道:“可這緣分就是結下了,霍老爺猶豫了下,說要是能讓這倆孩子結婚後同他去南方住段時間,讓族裏人都瞧瞧,那他全部家財都將陪送給霍小姐。”
楊佳氏有些心動了,女兒做了娘娘隻是名頭上好聽,可這送來的銀子總是不夠花的,送的擺件倒是多,可都刻著內廷製造的樣式也不能賣了換錢;湊上來吹捧她的也隻是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都是窮鬼。
王媒婆見楊佳氏還想在那抻著,又加了把火:“衛夫人,落袋為安啊。這霍老爺如今是心疼女兒,可要是沒了女兒在跟前,誰知道什麽時候再生個兒子的;到那時候,咱佐祿小爺不就虧大了!霍家在南邊可還有好些房產田地的。”
這一口一個咱們,一口一個虧大了,讓楊佳氏完全被繞了進去,王媒婆描述裏的萬貫家財已被她視為自個兒子的了。
楊佳氏鬆口說先見見再做決定,而王媒婆已看出這門婚事已經成了,那位爺許給她的二百兩銀子總算到手了。
於是一出門就連忙向著那霍老爺暫住的地方跑去,不過三天,魏、霍兩家就已經交換了信物,走完了納吉禮。
直到要去圓明園時楊佳氏都還在遺憾,佐祿還是小了點,等到後年才成丁;不過那霍老爺倒是識趣,知道她要去圓明園,送了好些衣裳首飾過來給他挑。
楊佳氏滿意地摸了摸身上的滿繡衣裳,又扶了扶頭上的金簪,上了接她去圓明園的馬車。
殊不知,她剛走不久,霍家的馬車就去了私塾,說是接佐祿去參加霍老爺舉辦的宴會,還邀請了不少舉人才子,衛佐祿哪裏禁得住這種誘惑,當即就屁顛屁顛的去了。
透過屏風的縫隙,可看到堂下身著青袍的少年喝的臉頰發紅,在旁人吹噓下很快變得飄飄欲仙,本該清雅的青袍卻染了一身酒色財氣。
“做的不錯。這段時間多盯著些,日後他隻要不死,便是你掌家的最好助力。”
霍小姐喜意外露,立刻行了一大禮:“多謝大人。”
一旁的霍老爺也是連連道謝,將一匣子銀票塞給這位青袍公子時卻被拒絕了:“這個就不必了,留給霍小姐做本錢吧。管好你們的嘴。”
“是。”
霍家父女將人從後門送走後,望著那策馬而去的背影消失在長街盡頭,霍小姐忍不住握住父親的手:“爹,以後你不用再為女兒擔心了。”
霍老爺也是老淚縱橫:“你的本事爹不擔心,就是那小子實在配不上你。好在,好在……”
“爹,貴人相幫,是我的福氣。”
霍老爺抹了把眼淚:“福氣,是福氣,你是咱們家的福氣。”
他這個女兒是他和妻子的寶貝,愛妻早逝,他寧可一個人帶著女兒,也不願女兒受磋磨;可沒想到女兒常年跟著他走南闖北後竟對經商起了興趣,還展現了巨大的天賦。
霍老爺是願意將家業交給女兒的,可宗族裏本就嫌他們這一支經商丟人,又貪圖他的家產,一群等著吃絕戶的豺狼,怎麽會讓他的女兒招贅上門。
可女兒不願就此放棄,他就帶著女兒暫時離開南方,帶著大把銀票北上尋一出路。
可貴人們哪裏是好相與的,銀票扔出去連個水花都沒有,就將要放棄時有一位大人尋到了他們。
霍小姐扶著激動過度的父親向宅子裏走去,她是真不覺得委屈,世事如此,她已選了最好的一條路。
從學做生意開始,她就明白富貴險中求,隻要她按那位大人說的,管住那個軟腳蝦,她往後在外行走經商就有了助力。
她相信,隻要給她時間,她能顯現的價值絕不止於此。
何況……
霍小姐摸上腰間馬鞭,烈馬她都能馴服,何況一個慫包軟蛋。
自先帝起,圓明園已成皇家避暑聖地,可皇上是舒服了,朝會還是要上的。若是自家在周遭有個園子還好,若是沒有,天還未亮就騎馬往圓明園趕,趕到後身上的官袍都能活泥了。
而富察一族傳承百年,又怎麽會沒有自個兒的園子,正好皇上此次避暑,皇後娘娘與二阿哥、和敬公主都來了,富察夫人自是要裝扮整齊,前來請安。
“額娘,如今天氣炎熱,您何苦走這一遭?”
皇後讓蓮心給富察夫人上茶,富察夫人喝了兩口清心散熱的蓮子茶後,狀似無意地問道:“臣婦聽聞二阿哥的哮症有所好轉,特來此看望。二阿哥還未下學吧,素練可是去迎了?”
“午間天熱,我就讓永璉在碧桐書院用午膳,也省的來迴路上受熱。額娘不必擔憂,我讓趙一泰過去伺候,不會有事。”
富察夫人放下茶盞,讓蓮心出去後說道:“可是素練惹了娘娘不快?怎麽是蓮心在身旁伺候。”
說起素練,皇後就有些生氣,將素練向她隱瞞永璉熬夜用功,使得永璉哮症加重的消息告訴富察夫人:“要不是她擅作主張,永璉何至於如此病弱,跟我這個額娘都有些生分 了。左右素練也年過三十,您將她帶走吧,算是全了我與她的主仆情分。”
“隻是因為這個?”
皇後不可置信道:“額娘!您怎麽能這般說!永璉是我好不容易養大的嫡子,聰慧刻苦,更是得先帝親自賜名;原先齊太醫都說要是永璉平安活過十五,身體會漸漸好轉,如今卻被害的連騎射都不能習了!”
富察夫人有些不自在,說了好些安慰的話才將皇後勉強勸下:“到底是你的陪嫁,若是貿然出宮,難免不會引得皇上生疑。若你不喜歡,遠遠打發了就是。”
皇後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
將帶來的人參阿膠等補品留下後,富察夫人離開前還不忘叮囑道:“皇後娘娘,您如今還年輕,不如想些辦法再次遇喜。若是能再誕下一位阿哥,也是有了指望。”
皇後沉默片刻,她也想啊,可是皇上如今隻有初一十五才來,她有心也無力啊。
富察夫人見著皇後聽進去了,心中盤算起另一樁事:那嘉貴人是玉氏貴女,不足為慮;可這令嬪為正黃旗滿洲包衣出身,如今不僅懷了貴子,又是雙胎吉兆,來日恐成大患……
隨後富察夫人又借口要敲打素練,讓素練送她離開圓明園;皇後有些心不在焉,便同意了;而兩位心有所慮的人都未曾注意到那牆角陰影中兩道矮小身影。
璟瑟丟掉手中原本要送給郭羅媽媽的花,扯住那月白色袖口:“哥哥,你沒事吧?”
昨天她偷聽到郭羅媽媽要來的消息,立刻去碧桐書院找到永璉,打算給郭羅媽媽一個驚喜;在來長春仙館的路上哥哥看出她想給郭羅媽媽摘花卻又怕引起他的哮症,主動開口指點她搭配些顏色豔麗卻又香氣淡雅的鮮花,可到了這兒卻聽見郭羅媽媽與皇額娘說了那樣一番話……
“哥哥沒事。”永璉撿起地上散落的鮮花,用綢帶重新紮起:“用心摘取的,璟瑟拿去送給皇額娘吧。不要把哥哥來過的事告訴皇額娘,這是咱們的小秘密。”
見璟瑟點頭後,永璉摸了摸妹妹的發頂,帶著身邊的李胡安離開了。
永璉雖然隻比璟瑟大了一歲,但早慧與病痛已將他磨煉的堅韌,正因此他聽得出皇額娘沉默之下的言外之意。
於皇宮中,這再正常不過了,不是嗎?
皇額娘對他的疼愛是真的,對他的擔憂也是真的,可她不僅是他的額娘,還是大清的皇後,富察家的希望……
“見過二阿哥。”
永璉抬起頭,拱了拱手:“令嬪娘娘好。”
觀察了下永璉的臉色,嬿婉讓身後的王蟾拿出一柄傘:“日頭炎熱,二阿哥若是不嫌棄,就撐這把傘吧。”
永璉猶豫了下,還是讓身後的李胡安接了過來:“多謝令娘娘。”
若是他因中暑又惹得哮症發作,皇額娘不僅會擔心,也會調查他發病的原因。
李胡安看主子同意了,立刻伸手接了過來,心中對這位令嬪娘娘多了些感激。他們來的時候天日不曬,二阿哥也不喜歡別人將他護的太緊,原想著可以從長春仙館拿傘,卻沒想到……
見永璉接下了,嬿婉也打算離開,本就是逛的餓了打算迴去用膳的,誰想到路上偶遇到了永璉這個小可憐。
“令娘娘,這般天熱您出來走動是為了肚子裏的孩子嗎?”
李胡安忍不住倒抽了口冷氣,阿哥問什麽呢!
嬿婉驚訝片刻,笑著搖了搖頭:“不全是。出來走走,我的心情也好了。心情好了,我也不嫌這兩個小家夥調皮了。”
話雖嫌棄,但令娘娘臉上卻揚著溫柔的笑意。
永璉垂了垂眼皮:“謝令娘娘解惑,永璉便先迴碧桐書院了。”
“二阿哥慢走。”
待嬿婉上了轎輦後,兩行人就此走向不同的方位;不過相較於嬿婉,永璉和李胡安兩人倒是顯得有些孤單可憐。
“李胡安,今日的事不許告訴任何人。”
油紙傘被撐開,擋住了炎炎夏日,李胡安努力讓油紙傘將永璉整個罩住:“奴才知道。”
迴到天然圖畫後,嬿婉讓人給她散了發髻,用幾隻絨花發帶編成一個麻花辮垂在身後,又換了身幹淨涼爽的紗袍,坐在用膳的竹床上時,舒坦極了。
“主兒,這是小廚房新做的玉荷銀魚麵,您嚐嚐。”
放在嬿婉跟前的麵碗相較於當日瀾翠端給進忠的那一碗,連孫子都排不上號。
正吃到一半時,進保從外麵進來了,這可是個稀罕人。
嬿婉用帕子擦了擦唇角:“進保公公來了,可是有什麽事?”
“奴才給令嬪娘娘請安。您的接生姥姥和為兩位小主子備的乳母都選好了,奴才奉命給您送來。”進保讓身後的幾名婦人上前來,介紹道:“這兩位接生姥姥分別是田姥姥與卜姥姥,餘下的便是給兩位小主子備下的六名乳母。”
六名婦人上前給嬿婉行禮請安,嬿婉簡單敲打了幾句後便讓春嬋領著下去安置了。
“本宮記得嬪位是隻有一名接生姥姥,怎麽這有兩個。”
那個田姥姥就不說了,另一個卜姥姥又是怎麽迴事,那可是皇後以後生七阿哥的接生姥姥之一,雖然那如今還沒有,但她也知道這是富察家為皇後準備的人。
“令主兒容稟,本來是隻有一個的,但皇後娘娘說您懷著雙胎,所以又添了一個。”進保壓低聲音道:“您放心,進忠公公都核查過了;就算是卜姥姥,雖是皇後的人,但她的兒媳婦在忠哥開的布坊裏繡娘呢。”
王蟾倒了杯菊花茶給進保,嗓子快冒煙的進保連忙接過,好些了後繼續說道:“這卜姥姥的兒子木訥溫吞,兒媳婦卻是潑辣能幹;所以卜姥姥讓家裏做什麽事或者傳什麽信,這個兒媳婦都是知道的。”
嬿婉明白了,能信卻不能全信,也不知皇後賣的是什麽關子。
“本宮知道了。今個兒進忠怎麽沒過來?”
進保心裏有點苦,模糊道:“進忠公公出園子辦事去了,要三日後才迴來。”
辦事,不是辦差。
他該不會去……
“衛夫人,您別嫌我說的難聽啊。雖說您家出了位娘娘,但宮裏出自大族的娘娘們多了去,個個都跟天仙似的。可我跟您說的這門親事不一樣。”
王媒婆示意楊佳氏附耳過來,嘀咕道:“這霍家是在南方行商的,雖不說數一數二,但也是排得上名號;而霍小姐作為霍家獨女,原本是要招贅的,那一日霍老爺見在詩會上見到您家小爺的風采,便動心托老婆子我打聽。”
“我可是說了,咱佐祿小爺可是正黃旗的,書讀的好,又是娘娘唯一的弟弟,怎麽能當上門女婿呢!”
楊佳氏被捧的高興了,剛放下的煙槍又拿起來了:“我家佐祿,要是年紀再大些,配那些王侯家的格格也是使得的。”
楊佳氏還有點腦子,知道自個女兒當了娘娘,佐祿跟這公主就差了輩分;不然哪裏隻會說王侯家的格格呢。
還格格呢,就那招貓逗狗的爛泥,就算出了位娘娘,也沒哪家正經人家肯把教養的女兒嫁過來的。
王媒婆在心裏啐了好幾口,可臉上還是笑的跟朵花似的,順著說了好幾句後又道:“可這緣分就是結下了,霍老爺猶豫了下,說要是能讓這倆孩子結婚後同他去南方住段時間,讓族裏人都瞧瞧,那他全部家財都將陪送給霍小姐。”
楊佳氏有些心動了,女兒做了娘娘隻是名頭上好聽,可這送來的銀子總是不夠花的,送的擺件倒是多,可都刻著內廷製造的樣式也不能賣了換錢;湊上來吹捧她的也隻是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都是窮鬼。
王媒婆見楊佳氏還想在那抻著,又加了把火:“衛夫人,落袋為安啊。這霍老爺如今是心疼女兒,可要是沒了女兒在跟前,誰知道什麽時候再生個兒子的;到那時候,咱佐祿小爺不就虧大了!霍家在南邊可還有好些房產田地的。”
這一口一個咱們,一口一個虧大了,讓楊佳氏完全被繞了進去,王媒婆描述裏的萬貫家財已被她視為自個兒子的了。
楊佳氏鬆口說先見見再做決定,而王媒婆已看出這門婚事已經成了,那位爺許給她的二百兩銀子總算到手了。
於是一出門就連忙向著那霍老爺暫住的地方跑去,不過三天,魏、霍兩家就已經交換了信物,走完了納吉禮。
直到要去圓明園時楊佳氏都還在遺憾,佐祿還是小了點,等到後年才成丁;不過那霍老爺倒是識趣,知道她要去圓明園,送了好些衣裳首飾過來給他挑。
楊佳氏滿意地摸了摸身上的滿繡衣裳,又扶了扶頭上的金簪,上了接她去圓明園的馬車。
殊不知,她剛走不久,霍家的馬車就去了私塾,說是接佐祿去參加霍老爺舉辦的宴會,還邀請了不少舉人才子,衛佐祿哪裏禁得住這種誘惑,當即就屁顛屁顛的去了。
透過屏風的縫隙,可看到堂下身著青袍的少年喝的臉頰發紅,在旁人吹噓下很快變得飄飄欲仙,本該清雅的青袍卻染了一身酒色財氣。
“做的不錯。這段時間多盯著些,日後他隻要不死,便是你掌家的最好助力。”
霍小姐喜意外露,立刻行了一大禮:“多謝大人。”
一旁的霍老爺也是連連道謝,將一匣子銀票塞給這位青袍公子時卻被拒絕了:“這個就不必了,留給霍小姐做本錢吧。管好你們的嘴。”
“是。”
霍家父女將人從後門送走後,望著那策馬而去的背影消失在長街盡頭,霍小姐忍不住握住父親的手:“爹,以後你不用再為女兒擔心了。”
霍老爺也是老淚縱橫:“你的本事爹不擔心,就是那小子實在配不上你。好在,好在……”
“爹,貴人相幫,是我的福氣。”
霍老爺抹了把眼淚:“福氣,是福氣,你是咱們家的福氣。”
他這個女兒是他和妻子的寶貝,愛妻早逝,他寧可一個人帶著女兒,也不願女兒受磋磨;可沒想到女兒常年跟著他走南闖北後竟對經商起了興趣,還展現了巨大的天賦。
霍老爺是願意將家業交給女兒的,可宗族裏本就嫌他們這一支經商丟人,又貪圖他的家產,一群等著吃絕戶的豺狼,怎麽會讓他的女兒招贅上門。
可女兒不願就此放棄,他就帶著女兒暫時離開南方,帶著大把銀票北上尋一出路。
可貴人們哪裏是好相與的,銀票扔出去連個水花都沒有,就將要放棄時有一位大人尋到了他們。
霍小姐扶著激動過度的父親向宅子裏走去,她是真不覺得委屈,世事如此,她已選了最好的一條路。
從學做生意開始,她就明白富貴險中求,隻要她按那位大人說的,管住那個軟腳蝦,她往後在外行走經商就有了助力。
她相信,隻要給她時間,她能顯現的價值絕不止於此。
何況……
霍小姐摸上腰間馬鞭,烈馬她都能馴服,何況一個慫包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