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長期處於和平狀態且資源充足投入巨大的國度——南華,經過長達十餘年對於基礎教育的廣泛普及與深入推廣,其科技領域猶如被點燃的火箭一般,呈現出全麵爆發之勢,各種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其中,國家著重發展的導彈以及直升機相關技術更是接連取得重大突破。在此良好形勢的推動之下,具備強大作戰能力的萬噸級導彈驅逐艦應運而生。然而,想要讓這種新型戰艦真正發揮出它應有的威力,首先必須擁有先進的製導技術作為支撐。這意味著不僅需要能夠在極遠的距離之外準確地探測到敵方目標,更重要的是還要確保自身所發射的武器能夠精準無誤地擊中這些目標。


    但現有的艦載對海雷達係統顯然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戰爭對於偵測範圍、精度等方麵越來越高的嚴苛要求。麵對如此嚴峻挑戰,南華國果斷采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來應對:一方麵積極推進所謂的“雷達上天計劃”,即全力開展預警機的研發工作;另一方麵則集中力量對現有雷達技術進行深度優化升級,力求使其性能得到質的提升。通過這樣一種兩條腿同時走路的方式,南華國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既看得見敵人又能有效打擊敵人的戰略目標。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實現數據的聯網功能,以便讓那些更為小巧靈活的艦船能夠衝向前線。這些小型艦船將攜帶先進的雷達設備,勇敢地挺進到戰鬥前沿,為身處後方的導彈驅逐艦精確指引攻擊目標。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當前所使用的計算機仍然屬於晶體管計算機,其體積異常龐大。正因如此,現今的導彈驅逐艦才會擁有如此巨大的身軀,畢竟艦內需要容納這樣一台笨重的計算機來保障各項係統的正常運作。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南華國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芯片研發工作。一旦芯片成功問世,計算機的體積必將大幅縮減。屆時,預警機便有望翱翔於天際,同時也會有數量眾多的計算機被裝配到各類軍艦之上。如此一來,南華國的海、空兩軍力量都將順利邁入高度信息化的嶄新時代!


    今日,一款全新簡稱的導彈驅逐艦在藍田界那規模宏大的造船廠中順利建成,並以磅礴之勢成功下水!這艘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軍艦,其整體設計堪稱驚豔絕倫,甚至隱約透露出後世那令人矚目的萬噸大驅的身影。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位於軍艦頭部的一門威力巨大的速射炮,它猶如一頭兇猛巨獸張開獠牙,時刻準備著給予敵人致命一擊。而在速射炮之後,則是一排排傾斜型的導彈發射架,數量多達十幾個之多,這些發射架整齊地排列在一起,仿佛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隨時聽候命令發射出強大的導彈。


    繼續往後看去,直升機甲板寬敞開闊,足以容納數架直升機同時起降。而在軍艦的後麵第二層位置,周邊環繞著數十挺雙聯裝的高射機槍,它們緊密地布置在一起,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空火力網。在這片區域的中央,機庫和導彈發射車井然有序地停放著。值得一提的是,這裏所配備的導彈發射車並非尋常之物,而是將原本用於陸地作戰的發射車巧妙地搬移到了軍艦之上。一旦接到戰鬥指令,這些發射車能夠迅速駛出倉庫,抵達甲板指定位置,隨即展開淩厲的攻勢,對目標發起精確打擊。


    來到軍艦的第三層,這裏是官兵們溫馨舒適的住宿區。每一間宿舍都經過精心設計與布置,旨在為艦員們提供良好的休息環境,讓他們在緊張激烈的任務之餘能得到充分放鬆。最後,當我們登上軍艦的第四層時,便會看到燃油庫和計算機室。燃油庫內儲存著充足的燃料,為軍艦的遠航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而計算機室內則布滿了先進的電子設備和精密儀器,操作人員在這裏掌控著整艘軍艦的運行狀況。


    作為南華國自主研製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盡管張育清在審視其布局時感覺存在些許怪異之處,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在當前技術條件限製下,這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畢竟,這款導彈驅逐艦的定位十分明確——憑借其超遠射程優勢,對敵方軍艦實施精準且強有力的打擊。相信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經驗日益積累,未來南華國必將打造出更為出色、性能更加強悍的新一代導彈驅逐艦!


    軍艦上所配備的導彈具有令人矚目的性能,其射程大約可達 300 公裏之遙!這意味著,即便與敵人相隔足足 200 公裏遠,我方依然能夠先發製人地展開淩厲攻勢,給予對方沉重打擊。而此艘軍艦之所以顯得如此怪異,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當下所采用的導彈體積著實龐大無比。


    雖然如今已運用了先進的固體發射燃料,但由於尚未掌握垂直發射技術,因此每次發射時都不得不對導彈的角度進行精心調整,確保它們精準無誤地對準預設的發射方向。不過,無論如何,這樣的裝備水平好歹算是初步解決了“有”或“無”的根本性問題。此後,張育清決定給所有的驅逐艦賦予充滿特色的名稱,皆取自於祖國壯麗山河之名。於是乎,眼前的這艘驅逐艦便被冠以“太行號”這個威風凜凜的名號。


    此次視察讓張育清深感震撼與驚喜,他驚訝地發現國家的導彈技術已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展。


    在地對地導彈領域,經過科研人員夜以繼日、不懈努力的鑽研探索,如今已成功實現從理論研究向實際應用的跨越。這些地對地導彈不僅具備強大的威力,其最遠射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上千公裏之遙!這一突破無疑極大地增強了我國軍事力量的遠程打擊能力。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導彈的精度方麵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改進空間,但相信隨著後續技術的不斷完善與優化,這個問題終將得到妥善解決。


    與此同時,空軍部隊也不甘示弱,積極投身於小型導彈的研發工作之中。他們計劃將小巧靈活且威力不俗的小型導彈裝備至戰機之上,使其成為戰機的有力武器。屆時,由戰機攜帶的小型導彈能夠執行多樣化的作戰任務,無論是對地攻擊摧毀敵方重要目標,還是對海麵艦艇實施精準打擊,亦或是在空中與敵機展開激烈交鋒,都能發揮出關鍵作用,進一步提升我國空軍的綜合作戰效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南洋建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經塵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經塵居士並收藏抗戰:開局南洋建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