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張府,張育清每個月都會迴來陪著自己的父母吃頓飯。父母年紀大了,不想離開自己的故鄉,本來想勸說父母跟自己一起去南洋,但父母不同意,南洋再好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故鄉。他在海外建國的消息,也是保密的,隻有自己的父母知道。一些消息靈通的人群,也隻知道南洋建立了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小國,大家都沒放在心上。


    張育清一臉期待地看著父親:“爹,你在西北有沒有認識的人呀?我想在甘泉買塊地,當作我們張家在西北的據點。一旦我們沿海地區發生戰爭,我們就有了退路。”


    張育清選擇的這個地方,再過幾年就會變成邊區,與聖地相鄰,直線距離大約40公裏。然而,黃土高原的地形特點眾所周知,溝壑縱橫,若沿著溝壑中的道路行走,路程將長達上百公裏。此地位於北洛河邊,由於雨水長期淤積,形成了大片的爛泥潭。在農耕時代,缺乏機械設備的協助,要開墾這片土地並使其成為農田,成本極高,因此一直被荒廢至今。


    張父沉思片刻後迴答道:“這個你可以去找你劉伯伯幫忙,他在古都人脈較廣,可以幫到你。不過你可別欺壓當地的百姓哦,否則我絕不輕饒!”


    張育清連忙點頭應道:“爹您放心吧,我現在是什麽身份啊,怎麽會和當地百姓計較呢?我也不缺這點錢。而且我相中的地方隻是一片荒地,爛泥窪,瘴氣頻繁,荒無人煙,要花很多力氣去改造才行。”


    突然,張育清像是想到了什麽,有些不確定地問父親:“劉伯伯是不是就是那個劉誌傑的父親呀?”雖然他沒有見過這位劉伯伯,但劉誌傑曾經來家裏拜訪過父親,所以他對這個名字還有些印象。


    “是啊,你可能跟誌傑不太熟悉,但你大哥和他很熟。”張父點了點頭說道。


    聽到這話,張育清不禁有些好奇地問道:“爸,大哥最近在忙什麽呢?我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大哥、大嫂還有他們家孩子了。”


    張父笑了笑,眼中透露出一絲驕傲,迴答說:“你大哥從黃埔畢業後,一直在部隊裏曆練。如今,他已經成為一名師長了,把你大嫂和侄子也接到了身邊。家裏現在隻剩下我們這些老頭子了。”說完,張父不禁感慨起來。


    張育清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知道大哥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有誌向、有擔當的人,能夠在軍隊中取得如此成就,實在令人欽佩。同時,他也對家中的變化感到一些感慨。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大家都已經長大成人,各奔東西。而他自己,也在不斷努力著,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幾天後,張育清來到了古都。


    “劉伯伯,冒昧打擾你啦”


    “你這孩子還客氣什麽,我家誌傑還在家住過比較長的時間。你的來意你爹打電話給我說過了。這邊的西北軍我還是有點關係的。”


    張育清在古都劉府住下後,得到了劉伯伯的大力支持。他迅速投入資金,花費了整整十萬大洋,成功地買下了那片被人遺棄的荒地。接著,張育清親自前來布置了一道神奇的遮掩大陣,將這塊土地嚴嚴實實地掩蓋了起來。無論是從天空中的飛機俯瞰,還是從地麵上觀察,都無法發現這裏的任何蹤跡。而從地麵看上去,這裏依舊彌漫著瘴氣,讓人感到兇險無比,甚至還容易迷失方向。


    緊接著,張育清施展了一種獨特的手段,通過紫玉葫蘆秘境空間,成功地從員嶠仙國調來了數量眾多的機械設備、先進的技術人員以及充足的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與此同時,他還積極招募了上千名勤勞的民工,為甘泉大峽穀的建設工程注入了強大的人力支持。這招收的民工都是附近縣招的,晚上通過船隻運送過來的,這也是為了保密,減少暴露的風險,畢竟這樣的地方在大西北還是有很多的。就這樣,甘泉大峽穀的建設工程正式拉開帷幕。


    首先要修建的就是一條長約10公裏,寬達5米的排水渠。使用挖掘機挖掘出排水渠的形狀,然後在兩岸用鋼筋混凝土進行澆築。然而,在這個時期的南部蟾州,即使是當地的軍閥政府,也無法提供如此大量的鋼筋水泥。但這對已經完成工業化的南華國來說,都不是事。排水渠按照地形地形,分成多個階梯,這樣就形成了多個水堰,可以更好的發揮灌溉效果,還可以用來養殖漁業。


    接下來,需要在上遊修建一座大型水庫。一旦建成,甘泉大峽穀雨季時上遊的洪水將被攔截在此處。這座大壩同樣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兼具發電和防洪功能。等到下遊的排水渠完工後,再開始修建水庫。此時,可以利用已經修好的排水渠將這裏淤積的水流排出,隨後讓挖機進場,清理淤積物,挖深水庫,增加儲水量。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便是把水庫旁邊一公裏處的一座小型山脈夷為平地。這些被挖掘出的黃土將會用於填平排水渠兩側的泥濘窪地,從而創造出數千公頃的肥沃農田。而在原來的小山上,經過推平後,將出現一片廣闊的平地,這裏將成為未來居民的聚居地、倉儲區以及軍事工廠所在地。


    為了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我們計劃在村子周圍鋪設一條直徑達 80 厘米的地下水管,直接從水庫引水至村莊。在村子內部,水管將露出地麵,並形成一個狹長的三級水堰。其中第一級作為飲用水源地,第二級用於洗衣用水,第三級則是牲畜的飲用水來源。這樣一來,村民們便有了清潔、安全的水源供應,可以放心飲用和洗滌衣物。同時,村裏產生的汙水也會通過這條小水渠排放到村子的下遊,避免對飲用水源造成汙染。最終,這些汙水將流入大峽穀的排水渠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南洋建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經塵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經塵居士並收藏抗戰:開局南洋建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