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演說三教經,水有淵源樹有根。願人體此三聖恩,歲逢聖誕抒虔誠。水果茗花潔且馨,卑躬頂禮候雲軿。願保乾元亨利貞,願斷貪癡愛欲嗔。願習道德五千文,願行三教遊長春。一念真參念不紛,鴻庥下賜不因循。三聖統改萬部神,予福予壽誰阻臨。


    天地不和誦真經,風雷雨霽及時行。節氣不和誦真經,春秋冬夏能調勻。邦國不泰誦真經,東南西北慶鹹亨。民物不安誦真經,山陬水澤盡歡欣。九幽九獄聞真經,可超滯魄度亡魂。名山名院藏真經,可接羽士引高僧。


    南華國,今日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萬民齊心的景象。如此蓬勃發展之勢,自然少不了那部神秘而偉大的《三教經》的功勞。這部經書不僅僅隻是一部普通的宗教典籍,它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人們心靈深處的信仰之門。


    張育清,這位已成就金丹之身的仙人,將他的力量與《三教經》完美結合。當他以雄渾的嗓音誦讀經文時,每一個字都如同天籟般動聽,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觸動人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這種力量的融合使得他的誦經聲具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可以直接引導人們皈依道教。


    如今,南華國的一千萬百姓無一不是道教的忠實信徒。他們堅信道教所傳達的智慧和教義,並以此作為生活的指南。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起大小不一的道觀,這些道觀不僅成為人們朝拜和修行的場所,更是社區交流和文化傳承的中心。


    甚至在學校裏,也特別設置了一門名為“道學經典”的課程。通過學習道家思想,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培養自己的品德和智慧。這種全麵普及道教教育的舉措,無疑為社會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南華國的繁榮與和諧,正是因為道教的傳播與深入人心。《三教經》的力量讓人們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安寧,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國家的團結與進步。這個充滿活力的和諧國度正朝著更加美好的未來穩步前行。


    “育清,在想什麽呢?”


    突然傳來的聲音,打斷了張育清的思緒,他迴過神來,轉頭看向身旁的女子——雨初晴。她的眼神充滿關切和溫柔,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


    張育清微微一笑,迴應道:“沒什麽,隻是有些心煩意亂罷了。”


    雨初晴輕輕地握住他的手,輕聲說道:“別太擔心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張育清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稍微平靜下來,然後迴答說:“我在想著亂世將至,我們這錦繡江山又該何去何從。如今歲逢亂世,大劫即將來臨,百姓們生活艱難啊。”


    雨初晴靜靜地聽著丈夫的話,心中也不禁湧起一股無奈之情。她知道張育清一直心係天下蒼生,但麵對如此局勢,他們也隻能盡力而為。


    “老公,你已經做得夠好了。南部蟾州的百姓仍處於水深火熱的戰亂之中,而在這裏,因為有你庇護的千萬百姓,他們已經過上了相對安寧的生活。畢竟人力有限,我們無法拯救所有人。”雨初晴安慰地說。


    張育清微微點頭,他明白妻子的意思。盡管他心懷天下,但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他所能做的實在有限。然而,他仍然希望能夠盡最大努力保護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免受苦難。


    雨初晴繼續說道:“我們雖然不能改變整個世界,但可以通過自身的力量,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帶去一絲溫暖和希望。”


    張育清感激地看著妻子,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隻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就能共度難關。無論前方的道路如何崎嶇,他們都將攜手前行,共同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美好與和平。


    “走吧,我們迴家看看孩子去”。說著張育清就拉著夫人初晴的小手,兩人漫步於山間小道之上,仿佛時間都靜止在了這一刻。他們的身影逐漸遠去,而那座位於山巔的三清殿,卻依舊莊嚴肅穆地矗立在那裏。


    張育清建立南華國後,便著手建立起了南華國皇室。他自封為南華國的開國皇帝,同時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劃出了一小塊區域作為自己的領地。這片區域由低矮的丘陵組成,被稱為皇宮。盡管它的規模相對較小,但卻承載著張育清的期望與夢想。


    在這座皇宮之中,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太監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女性官員,她們負責管理和處理皇宮內的各種事務。整個皇宮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溫馨與寧靜。這裏有一座美麗的花園,園中百花爭豔,芬芳四溢;還有一灣清澈的淡水湖泊,湖水波光粼粼,倒映出天空的湛藍。此外,皇宮內還分布著二十幾棟精致的別墅,每一棟都獨具特色,展現出皇室的尊貴與奢華。


    然而,最令人矚目的還是三清殿下方的山體中隱藏著的那個麵積達一千多平方米的地下宮殿。這座地下宮殿是皇室成員在緊急情況下的避難所,也是員嶠仙國的最後一道防線。在這裏,人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安全感,仿佛無論外界發生什麽變故,這座地下宮殿都能保護他們免受傷害。


    婚後這幾年,初晴先後為張育清生下了長子張玉恆,女兒張玉婷,次子張玉明。考慮到女人生多了小孩對身體不好,張育清已經不打算讓她再生小孩了。


    按照皇室的規矩,宮中除了皇後雨初晴之外,還需要設立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這五位貴妃。然而,張育清並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來填補這些位置。雖然他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但他更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出現,那麽這些位置就會一直空缺下去,直到那個與他有緣的人到來。對於張育清來說,尋找一個能夠與之相伴一生的伴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真正懂他、支持他的女子,而不是僅僅因為身份地位或者其他外在因素而選擇她。因此,他寧願等待,也不願隨便挑選一個不合適的人來填補這些重要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南洋建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經塵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經塵居士並收藏抗戰:開局南洋建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