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好大的力氣
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陽大爺,幫我喊幾個人,我要把院子裏的地窖修一下。”
馬上就要走了,齊魯省距離滇省何止千裏,張曙光要先把家裏的糧食儲備充足。
好在家裏原來就有一個地窖,隻是前些年家裏沒有餘糧,就給荒廢了,簡單收拾一下就能用。
“那還找什麽人,我和建光,再喊上向前和向鵬就足夠了。”
張曙光有事,在村裏絕對是一唿百應,大家都會爭著搶著過來。
不過工程實在是太小,不值得興師動眾,來兩個親近的人修一下就行了。
“那行,我迴家準備好酒好菜,向陽大爺,家裏什麽工具都沒有,您過去時別忘了帶著。”
自己人去修,給工錢他們也不會要,還是好酒好菜招待吧。
雖然比付工錢肯定要花費更好,但關係肯定是越走動越親近,有些錢是必須要花費的。
“行,隊裏什麽工具都是現成的。”
張曙光剛到家一會,張向陽父子倆,再加上張向前哥倆,拿著鐵鍁,鐵鎬,籮筐和繩子就到了。
“小光,你說怎麽個修法?”
張向鵬先下地窖看了看,然後出來詢問張曙光的意見。
“地窖擴大一些,我要去滇省一趟,給我爺爺奶奶多儲存一點糧食。
下地窖的台階一定要修好,方便老人進出,其他沒什麽要求。”
張曙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行,這個好辦,剛才我進地窖看了,下麵的土沒有上凍,很快就能挖好。”
齊魯省地處北方,但也不算太靠北,上凍的土層並不厚,根本就凍不到地窖裏麵。
“小利,你去我家一趟,讓你大娘和你嬸子去材料庫借一個小推車過來。”
張向前對張勝利說道。
既然是擴大地窖,必然會挖不少土出來,堆在院子裏也不是個事,幹脆直接用小推車推出去。
方案已經確定了,幾個人也不再耽誤,直接都下了地窖。
張向前和張向鵬負責用鐵鎬擴大地窖,張向陽用鐵鍬裝土,張曙光和張建光負責用籮筐把土往出運。
很快,高菲和孫喜梅,各自帶著她們的大兒子,張喜光和張良光推著兩個小推車過來了,開始把院子裏的土往外推。
幾人各自分工,有條不紊的挖著地窖,進展的速度倒也不慢。
“兩位大爺,向鵬叔,歇會兒,喝口水吸根煙再幹。”
人畢竟不是機器,不能一直幹,中間怎麽也要歇口氣。
“還得是我大侄子,能幫你幹點活,都算是我們的福氣。”
煙是中華煙,茶是什麽茶他們叫不出來名字,不過很香就對了。
吸根煙緩了緩,幾人繼續幹活。
“壞了,挖到個大家夥,估計往南邊擴不了了,不行往東西兩個方向多擴一些吧!”
張曙光家本就緊鄰大山,院子裏挖出大石頭是很正常的事情。
依照張向前的經驗判斷,他挖到的大石頭體積很大,就算是挖出來也不好往外運。
“東邊是向南的屋子,西邊是廚房,下邊不能挖空了,不然萬一下大雨不安全。”
張向陽來到大青石跟前,用鐵鎬敲了敲周圍。
“大爺,你們倆讓一讓,我來看看。”
張曙光接過鐵鎬,把大石頭周圍的浮土和碎石清理出來,露出了裏麵直徑超過一米的大青石。
“不行,還真是出不來。”
張向鵬在地窖入口大概量了量。
“出不來就破開。”
張曙光暗暗用力,一鐵鎬锛在了青石中間的皸裂處,鐵鎬和青石的接觸點頓時火星四濺。
“小光,用蠻力不行,虎口有沒有受傷?”
張向陽趕緊接過鐵鎬,去檢查張曙的雙手。
“大爺,我沒事。”
“哢嚓,哢嚓,唿啦~~”
地窖牆壁上嵌著的青石四分五裂,有幾塊小石塊掉在地上。
“你這是什麽力氣?也太嚇人了吧?”
在場的幾人都是莊稼漢子,最不缺的就是力氣,但像張曙光這麽大力氣的,他們還從未見過。
不管是來路還是挖河,挖到大石頭是常有的事情,以前都是要用鐵錘和鑿子慢慢破開。
哪有張曙光這樣的?一鐵鎬直接搞定。
“大爺,沒你們想的那麽誇張,這塊大青石中間有裂縫,我用的是巧勁。”
張曙光指了指青石中間的紋理。
“還是小光力氣大,哪一塊大石頭中間還沒點裂縫啊,可我從來都沒見過這麽破開的。”
張曙光的解釋,幾人並不讚同,可也不再繼續糾結了。
誇了張曙光幾句,就又開始幹活了。
中午的時候,地窖的規模已經擴大的差不多了,下午把牆壁整修平整,把浮土全部清理出來,再把台階挖出來就行了。
“大爺大娘,叔嬸子,先吃飯,剩這點活下午幹就行了。”
中午飯,劉桂香和蘇紅做的是燉肉和撈麵。
白花花的麵條,澆上香濃的肉湯,再來上一勺子大肉塊,吃得一群人無比滿足。
幾人吃飽喝足,就打算繼續幹。
“不急,消消食再幹,剛吃飽幹活不得勁,再陪我吸根煙。”
老爺子的身體經過丹藥的改造,現在依然渾身是勁,甚至比年輕時的身體條件還要好。
今天挖地窖,他也想伸手,不過被孝子賢孫們給攔住了。
“二叔,一上午歇了兩三迴,我們根本就不累,早幹完早心靜。”
對於經常幹農活的他們來說,這點活還真不算什麽。
不管是春種秋收,還是修路挖河,都要比今天的活要繁重的多。
下午剩的活不多,不到四點鍾就全部幹完了。
張向前兄弟倆和張向陽聽話的留下了,高菲和孫喜梅帶著孩子非要迴去。
劉桂香和蘇紅攔不住,就一家給了她們二斤豬肉,包括張向陽家的大兒子張建光都有份。
晚上,張曙光又陪著兩個大爺一個堂叔喝了點酒,吃飽喝足才讓他們迴家。
“娘,要不我把福妮也帶去滇省吧,她和盼盼能做個伴,我照顧起來也方便。”
自從下決定接納福妮那一刻,蘇紅就打算把她當親閨女一樣照顧。
“不用,我還親手養大四個孩子呢,又幫你養大了小光他們兄妹三個,照顧孩子娘不是外行。
現在爹娘的身體不知道有多好,特別是吃了大孫子找來的靈果,一冬天連個感冒都沒得過。
小利和福妮你都不用擔心,你就安心在滇省住著,等向南下次探親時再一起迴來就行。”
馬上就要走了,齊魯省距離滇省何止千裏,張曙光要先把家裏的糧食儲備充足。
好在家裏原來就有一個地窖,隻是前些年家裏沒有餘糧,就給荒廢了,簡單收拾一下就能用。
“那還找什麽人,我和建光,再喊上向前和向鵬就足夠了。”
張曙光有事,在村裏絕對是一唿百應,大家都會爭著搶著過來。
不過工程實在是太小,不值得興師動眾,來兩個親近的人修一下就行了。
“那行,我迴家準備好酒好菜,向陽大爺,家裏什麽工具都沒有,您過去時別忘了帶著。”
自己人去修,給工錢他們也不會要,還是好酒好菜招待吧。
雖然比付工錢肯定要花費更好,但關係肯定是越走動越親近,有些錢是必須要花費的。
“行,隊裏什麽工具都是現成的。”
張曙光剛到家一會,張向陽父子倆,再加上張向前哥倆,拿著鐵鍁,鐵鎬,籮筐和繩子就到了。
“小光,你說怎麽個修法?”
張向鵬先下地窖看了看,然後出來詢問張曙光的意見。
“地窖擴大一些,我要去滇省一趟,給我爺爺奶奶多儲存一點糧食。
下地窖的台階一定要修好,方便老人進出,其他沒什麽要求。”
張曙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行,這個好辦,剛才我進地窖看了,下麵的土沒有上凍,很快就能挖好。”
齊魯省地處北方,但也不算太靠北,上凍的土層並不厚,根本就凍不到地窖裏麵。
“小利,你去我家一趟,讓你大娘和你嬸子去材料庫借一個小推車過來。”
張向前對張勝利說道。
既然是擴大地窖,必然會挖不少土出來,堆在院子裏也不是個事,幹脆直接用小推車推出去。
方案已經確定了,幾個人也不再耽誤,直接都下了地窖。
張向前和張向鵬負責用鐵鎬擴大地窖,張向陽用鐵鍬裝土,張曙光和張建光負責用籮筐把土往出運。
很快,高菲和孫喜梅,各自帶著她們的大兒子,張喜光和張良光推著兩個小推車過來了,開始把院子裏的土往外推。
幾人各自分工,有條不紊的挖著地窖,進展的速度倒也不慢。
“兩位大爺,向鵬叔,歇會兒,喝口水吸根煙再幹。”
人畢竟不是機器,不能一直幹,中間怎麽也要歇口氣。
“還得是我大侄子,能幫你幹點活,都算是我們的福氣。”
煙是中華煙,茶是什麽茶他們叫不出來名字,不過很香就對了。
吸根煙緩了緩,幾人繼續幹活。
“壞了,挖到個大家夥,估計往南邊擴不了了,不行往東西兩個方向多擴一些吧!”
張曙光家本就緊鄰大山,院子裏挖出大石頭是很正常的事情。
依照張向前的經驗判斷,他挖到的大石頭體積很大,就算是挖出來也不好往外運。
“東邊是向南的屋子,西邊是廚房,下邊不能挖空了,不然萬一下大雨不安全。”
張向陽來到大青石跟前,用鐵鎬敲了敲周圍。
“大爺,你們倆讓一讓,我來看看。”
張曙光接過鐵鎬,把大石頭周圍的浮土和碎石清理出來,露出了裏麵直徑超過一米的大青石。
“不行,還真是出不來。”
張向鵬在地窖入口大概量了量。
“出不來就破開。”
張曙光暗暗用力,一鐵鎬锛在了青石中間的皸裂處,鐵鎬和青石的接觸點頓時火星四濺。
“小光,用蠻力不行,虎口有沒有受傷?”
張向陽趕緊接過鐵鎬,去檢查張曙的雙手。
“大爺,我沒事。”
“哢嚓,哢嚓,唿啦~~”
地窖牆壁上嵌著的青石四分五裂,有幾塊小石塊掉在地上。
“你這是什麽力氣?也太嚇人了吧?”
在場的幾人都是莊稼漢子,最不缺的就是力氣,但像張曙光這麽大力氣的,他們還從未見過。
不管是來路還是挖河,挖到大石頭是常有的事情,以前都是要用鐵錘和鑿子慢慢破開。
哪有張曙光這樣的?一鐵鎬直接搞定。
“大爺,沒你們想的那麽誇張,這塊大青石中間有裂縫,我用的是巧勁。”
張曙光指了指青石中間的紋理。
“還是小光力氣大,哪一塊大石頭中間還沒點裂縫啊,可我從來都沒見過這麽破開的。”
張曙光的解釋,幾人並不讚同,可也不再繼續糾結了。
誇了張曙光幾句,就又開始幹活了。
中午的時候,地窖的規模已經擴大的差不多了,下午把牆壁整修平整,把浮土全部清理出來,再把台階挖出來就行了。
“大爺大娘,叔嬸子,先吃飯,剩這點活下午幹就行了。”
中午飯,劉桂香和蘇紅做的是燉肉和撈麵。
白花花的麵條,澆上香濃的肉湯,再來上一勺子大肉塊,吃得一群人無比滿足。
幾人吃飽喝足,就打算繼續幹。
“不急,消消食再幹,剛吃飽幹活不得勁,再陪我吸根煙。”
老爺子的身體經過丹藥的改造,現在依然渾身是勁,甚至比年輕時的身體條件還要好。
今天挖地窖,他也想伸手,不過被孝子賢孫們給攔住了。
“二叔,一上午歇了兩三迴,我們根本就不累,早幹完早心靜。”
對於經常幹農活的他們來說,這點活還真不算什麽。
不管是春種秋收,還是修路挖河,都要比今天的活要繁重的多。
下午剩的活不多,不到四點鍾就全部幹完了。
張向前兄弟倆和張向陽聽話的留下了,高菲和孫喜梅帶著孩子非要迴去。
劉桂香和蘇紅攔不住,就一家給了她們二斤豬肉,包括張向陽家的大兒子張建光都有份。
晚上,張曙光又陪著兩個大爺一個堂叔喝了點酒,吃飽喝足才讓他們迴家。
“娘,要不我把福妮也帶去滇省吧,她和盼盼能做個伴,我照顧起來也方便。”
自從下決定接納福妮那一刻,蘇紅就打算把她當親閨女一樣照顧。
“不用,我還親手養大四個孩子呢,又幫你養大了小光他們兄妹三個,照顧孩子娘不是外行。
現在爹娘的身體不知道有多好,特別是吃了大孫子找來的靈果,一冬天連個感冒都沒得過。
小利和福妮你都不用擔心,你就安心在滇省住著,等向南下次探親時再一起迴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