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年夜飯
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曙光騎著三輪車,走在迴家的路上,晚秋的風,帶著絲絲涼意,吹在臉上讓人格外清醒。
今天下午來縣城,解決了表妹的戶口問題,還順便賣了一頭大野豬,收獲了六百四十塊錢。
表妹劉福妮,以後就徹底成了他們張家的人,和劉家包括張月嬌,都再沒有任何關係。
他會給表妹最好的生活,以後還會供她上學,給她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張曙光不能保證劉福妮一定會大富大貴,但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那是小丫頭長大了以後,不會變成白眼狼的前提下。
迴到家以後,就看到表妹躺在東屋的床上,親妹妹盼盼,坐在小凳子上,翻著他送的小人書。
娘和奶奶,在東屋給表妹縫著新棉衣。
一場秋雨一場寒,入了深秋以後,隻要一變天,就會進入好冷的冬季。
“小光,怎麽樣?事情順利嗎?”
一看到大孫子迴來了,劉桂香就放下手裏的針線。
“順利,劉家答應的很痛快,他們巴不得甩掉福妮,我已經把福妮的戶口,從劉家遷了出來。
一會我就去大隊部,讓我向陽大爺明天去一趟公社,把福妮的戶口下到咱們家就行了。”
張曙光在說完以後,全家人心裏的石頭都落了地。
隻要和劉家不會再有牽扯,福妮這個外孫女,張家還是很願意養的。
“福妮,把你的戶口下到咱們家,以後你就徹底成了咱們家的人了,我想把你的姓改一下,跟著哥哥姓張好不好?”
雖然福妮才五歲,可改姓這種事,張曙光還是征求了她的意見。
“好,我聽哥哥的。”
福妮糯糯的迴答。
對於五歲的福妮來說,第一個抱她迴家的表哥,就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
表哥的懷抱很溫暖,很寬厚,讓福妮十分貪戀。
“我這就去大隊部。”
張曙光拿著戶口冊,再次出了門。
“小光,今天中午我一到家,你大娘就把情況跟我說了,我狠狠罵了你月影姑姑一頓。”
一見到張曙光,張向陽心裏滿是愧疚。
在張向陽心裏,張曙光幫了他們家這麽多,他們這也算是恩將仇報了。
“大爺,您說什麽呢?其實是我們家應該感謝月影姑姑才對。
如果不是我月影姑姑善良,把福妮給帶了迴來,福妮在劉家會活不下去的。
她是我的表妹,是我爺爺奶奶的親外孫女,我們怎麽可能會不管她?
福妮的戶口,我已經從劉家遷出來了,這次到大隊部,就是要您幫個忙,明天去公社幫福妮把戶口落到我們家。”
張曙光掏出戶口冊,放在了張向陽麵前的桌子上。
“福妮有你這樣的表哥,有你娘這樣的二妗,也是她前世修來的福氣。”
張向陽看到戶口冊,終於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他知道,張曙光是真心實意的接納了小丫頭,不然就算是暫時養著,也不可能第一時間就去幫她遷戶口。
戶口落在張莊以後,那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反悔了。
第二天,張向陽去了公社,隻是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這是他向南兄弟家的事情,公社的工作人員忙不迭的趕緊處理。
領導家的事,向來都沒有小事,更何況還是產生過誤會的張首長,由不得他們不上心。
五歲的孩子,心性還沒有長成,幸福的環境,很容易就能讓她忘卻曾經的苦難。
劉福妮,現在的張福妮,在全家的愛護之下,短短的幾天裏,不但身上的傷已經全都好了,性格上也開朗了許多。
最起碼吃飯的時候,不會再唯唯諾諾,也敢大聲說話了,也敢跟姥姥姥爺還有二妗表哥撒嬌了。
兩個小丫頭,一輛三輪童鞋,院子裏每天都是她們咯咯咯的嬌笑聲。
可能是受大人的影響,村裏四五歲的孩子,也很願意過來找兩個小丫頭玩。
兩個小丫頭,一個在縣城不受重視,一個被家人保護在家裏,她們都是第一次有了這麽多小夥伴。
天氣一天天的變冷,突然有一天,張曙光早上起床,看到院子裏落滿了白色的霜。
霜雪一下,齊魯大地正式進入了冬季。
地表開始上凍,挖河清淤的任務也進入了尾聲。
“二叔二嬸,向南兄弟拍電報迴來了。”
冬日的早晨,張向陽帶著一股寒風到了家裏。
電報上隻有短短的一句話。
“房子已收拾好,何時過來隨軍?”
張向南在家時就說過,到了部隊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分配的房子,接媳婦和孩子過去隨軍。
過了這麽長時間,張向南終於把房子給收拾好了。
“小光,眼瞅著再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我想過了年再過去。”
蘇紅第一時間和張曙光商量。
“行,那就過了年再說,到時候我送你和盼盼過去。”
張曙光想去看看那邊的翡翠原石,早一點晚一點倒是沒有關係。
進了臘月,張莊所有的勞動任務,終於全部都停下了,勞作了一年的社員們,也得到了片刻的清閑。
年關將至,張曙光倒是沒有小氣,分了三次,給機械廠弄了五頭大野豬,又給公安局送了一頭野豬和一隻野山羊,最後給武裝部也弄了一頭大野豬。
一共送了兩千斤肉出去,收了四千塊錢迴來。
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也是老百姓祭灶,送灶王爺上天履職的日子,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別人弄不來灶糖,對張曙光卻不是什麽難事。
因為政策原因,家裏的廚房並沒有供奉灶王爺的神像,隻有一個空白的托板。
劉桂香把灶糖放在托板上,雙手捧佛默默祈禱,讓灶王爺好話多講,壞話別提。
來年讓全家繼續平安喜樂,孩子們沒病沒災,健康成長。
臘月二十五,張向陽把任務豬送到公社以後,豬圈裏還剩下兩頭體型略小一些的小黑豬。
“殺年豬嘍!”
“吃殺豬菜嘍!”
村裏的孩子們歡唿雀躍,殺年豬這一天絕對是全村人的狂歡。
因為沒有肉票,每年殺年豬的日子,就成了大家為數不多能見到葷腥的日子。
今年,在自己家處理張向東和張月嬌的事情上,張曙光對村民們的表現很滿意。
對自己家保持善意的人,張曙光從來都是毫不吝嗇的。
“向陽大爺,今天運氣好,我在山上打到了兩頭野豬,你讓曹叔帶民兵去山上抬下來吧。”
張曙光背著他的98k狙擊步槍,從山上下來,找到了在大隊部忙活的張向陽。
“小光,等晚上,我找幾個人幫你抬下來,賣到收購站能賣不少錢,或者幫你送到機械廠也可以。”
在張向陽心裏,第一選擇肯定是保證張曙光的利益。
“向陽大爺,機械廠的任務,我已經超額完成了,這兩頭野豬,就和這兩頭小黑豬一起殺了,分給大夥過年吃吧!”
張曙光擺擺手,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那怎麽行呢?小光,今年你已經為村裏付出太多了,要不是你收了兩次山貨,估計大家的撐不到秋收,大家不能再占你的便宜了。”
他們爺倆說話,也沒有背著其他人,一旁的曹明插嘴說道。
“曹叔,兩頭野豬就在山半坡上,你們再不過去,如果被其他野獸拖走吃了就浪費了。”
張曙光說完就走,不給他們繼續拒絕的機會。
“張莊有他們父子倆,是咱們整個村子的福氣。”
張曙光送給村裏兩頭野豬的事情,在社員們之間迅速傳開,大家無不交口稱讚。
四頭豬全部殺好,骨頭和內髒也都下了鍋,大火燉熟了以後,再配上蘿卜白菜小火慢燉著。
空氣中濃鬱的香味,讓周圍的孩子們直咽口水。
排隊分肉的時候,應全村人的要求,張曙光家被排到了第一個。
用大家的話來說,小光家不先把肉分到手裏,他們也沒資格分肉。
“小光,黑豬是咱們自己養的,比野豬要更肥一些,我挑著肥膘厚的地方給你切一塊。“
屠戶把一塊肥肉往肉案上一放,白花花的肥肉直顫悠,張曙光看著都覺得膩。
“向照大爺,好意我心領了,您還是給我切一條後腿吧,這個肥肉我真吃不來。”
張曙光拿了一條後腿,從人群中退了出來。
大家井然有序的分完了豬肉,又排隊打了殺豬菜今年的殺年豬就算是結束了。
因為有了張曙光送的兩頭大野豬,每家每戶分的肉,都要比往年多上一倍不止,今年都能過個好年。
張莊村上有一座龍王廟,解放前,每年除夕都會有一場大型的祭祀活動。
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後來,這樣的活動被定性為封建迷信,張莊也已經十年沒有舉行祭祀活動了。
今年,在幾個族老的組織下,社員們在除夕這天下午,紛紛走出家門,在族老的帶領之下,為張曙光家送了一麵提前做好的萬民傘。
所謂的萬民傘,其實就是每家每戶都拿一小塊布出來,做出的一麵五顏六色的大花傘。
萬民傘,一般隻有在敬神時,或者是遇到為民請命的好官時,才會用到。
給普通人送萬民傘,其他地方不知道,最起碼在張莊是頭一迴。
“七叔,九叔,你們這是幹什麽?我們愧不敢受啊!”
張慶春的這兩個族叔,是目前張莊碩果僅存兩個最長輩。
“怎麽不敢受?小光收了咱們的山貨,讓咱們在最艱難的時候能夠活命,小光就是咱們村的活菩薩。”
兩個老人在孫子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站在最前麵。
“兩位老祖,我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情,萬民傘我們是真不能受。
鄉親們的心意,我們家已經收到了,萬民傘還是請進龍王廟吧!”
在張曙光的堅持之下,萬民傘最終也沒有收下。
這年頭,可不興個人崇拜這一套,太出風頭可不是一件好事。
張曙光不收,其他人也不敢把萬民傘拿迴家,最後還是隨了張曙光的意思,把萬民傘送進了龍王廟。
下午,劉桂香和蘇紅開始做年夜飯,張曙光上了趟山,往老君觀送了些年貨,順便喊宋守業迴家吃年夜飯。
道教本就是龍國的國教,一向都很尊重龍國的傳統節日。
張曙光到了老君觀時,看到所有殿宇都被打掃的煥然一新,道士們也都換上了嶄新的道袍。
“小光子,過年好!”
宋守業恢複心智以後,又跟著老真人潛心學習了幾個月的道法,現在看起來越發的靈動自然。
“守業,過年好,今天是除夕,我過來找你迴家吃年夜飯。”
“好,我還特意獵了一頭黑熊,請師兄為我炮製了熊掌,正好拿迴去讓管事爺爺和桂香奶奶嚐嚐。
你稍等我一下,我為師兄們侍奉了香火咱們就可以走了。”
宋守業一臉肅穆,淨了淨手,走向了英烈殿。
英烈殿裏,供奉的是宋守業五位為國捐軀的師兄。
“老真人,我也想為幾位道長敬上一根香火,不知道會不會壞了道門的規矩。”
張曙光也不清楚,怕過年時道家有什麽特殊的規矩。
“榮幸之至,請便!”
張曙光的命格,就連修道多年的玉虛真人都看不透,所以他一直很看重張曙光,也很樂意讓小徒弟和他交往。
每次進英烈殿,看到神像前一枚枚的軍功章,還有帶血的破碎道袍,張曙光都會被深深觸動。
兩人虔誠的為道長們供奉了香火,敬上了一杯香茗,又一臉肅穆的拜了拜,隨後才退出了英烈殿。
宋守業拿了兩個壇子,一個裏麵裝著熊掌,一個裏麵裝著藥酒,拜別了師尊和師兄,和張曙光一起下了山。
今年的年夜飯,雖然張向南依舊缺席,可多了宋守業和張福妮,還是要比往年多了一份熱鬧。
“今年,是我最高興的一年,你爹平安歸來,洗清了三年的恥辱。
大孫子今年也有了大出息,小小年紀就擔起了養家的擔子,全村老少提起來沒有不誇的。
失蹤了十年的守業,也被找了迴來,待我百年之後到了那邊,讓我對老東家也能有個交代。
勝利聰明伶俐,也成了一個小學生,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今年家裏還迎來了一個新人,多了一個可愛的孫女。
今年的喜事,一件接著一件,希望咱們一年更比一年好。”
張慶春說完了祝酒辭,大家紛紛端起了酒杯,三個孩子也端起了果汁。
今天下午來縣城,解決了表妹的戶口問題,還順便賣了一頭大野豬,收獲了六百四十塊錢。
表妹劉福妮,以後就徹底成了他們張家的人,和劉家包括張月嬌,都再沒有任何關係。
他會給表妹最好的生活,以後還會供她上學,給她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張曙光不能保證劉福妮一定會大富大貴,但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那是小丫頭長大了以後,不會變成白眼狼的前提下。
迴到家以後,就看到表妹躺在東屋的床上,親妹妹盼盼,坐在小凳子上,翻著他送的小人書。
娘和奶奶,在東屋給表妹縫著新棉衣。
一場秋雨一場寒,入了深秋以後,隻要一變天,就會進入好冷的冬季。
“小光,怎麽樣?事情順利嗎?”
一看到大孫子迴來了,劉桂香就放下手裏的針線。
“順利,劉家答應的很痛快,他們巴不得甩掉福妮,我已經把福妮的戶口,從劉家遷了出來。
一會我就去大隊部,讓我向陽大爺明天去一趟公社,把福妮的戶口下到咱們家就行了。”
張曙光在說完以後,全家人心裏的石頭都落了地。
隻要和劉家不會再有牽扯,福妮這個外孫女,張家還是很願意養的。
“福妮,把你的戶口下到咱們家,以後你就徹底成了咱們家的人了,我想把你的姓改一下,跟著哥哥姓張好不好?”
雖然福妮才五歲,可改姓這種事,張曙光還是征求了她的意見。
“好,我聽哥哥的。”
福妮糯糯的迴答。
對於五歲的福妮來說,第一個抱她迴家的表哥,就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
表哥的懷抱很溫暖,很寬厚,讓福妮十分貪戀。
“我這就去大隊部。”
張曙光拿著戶口冊,再次出了門。
“小光,今天中午我一到家,你大娘就把情況跟我說了,我狠狠罵了你月影姑姑一頓。”
一見到張曙光,張向陽心裏滿是愧疚。
在張向陽心裏,張曙光幫了他們家這麽多,他們這也算是恩將仇報了。
“大爺,您說什麽呢?其實是我們家應該感謝月影姑姑才對。
如果不是我月影姑姑善良,把福妮給帶了迴來,福妮在劉家會活不下去的。
她是我的表妹,是我爺爺奶奶的親外孫女,我們怎麽可能會不管她?
福妮的戶口,我已經從劉家遷出來了,這次到大隊部,就是要您幫個忙,明天去公社幫福妮把戶口落到我們家。”
張曙光掏出戶口冊,放在了張向陽麵前的桌子上。
“福妮有你這樣的表哥,有你娘這樣的二妗,也是她前世修來的福氣。”
張向陽看到戶口冊,終於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他知道,張曙光是真心實意的接納了小丫頭,不然就算是暫時養著,也不可能第一時間就去幫她遷戶口。
戶口落在張莊以後,那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反悔了。
第二天,張向陽去了公社,隻是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這是他向南兄弟家的事情,公社的工作人員忙不迭的趕緊處理。
領導家的事,向來都沒有小事,更何況還是產生過誤會的張首長,由不得他們不上心。
五歲的孩子,心性還沒有長成,幸福的環境,很容易就能讓她忘卻曾經的苦難。
劉福妮,現在的張福妮,在全家的愛護之下,短短的幾天裏,不但身上的傷已經全都好了,性格上也開朗了許多。
最起碼吃飯的時候,不會再唯唯諾諾,也敢大聲說話了,也敢跟姥姥姥爺還有二妗表哥撒嬌了。
兩個小丫頭,一輛三輪童鞋,院子裏每天都是她們咯咯咯的嬌笑聲。
可能是受大人的影響,村裏四五歲的孩子,也很願意過來找兩個小丫頭玩。
兩個小丫頭,一個在縣城不受重視,一個被家人保護在家裏,她們都是第一次有了這麽多小夥伴。
天氣一天天的變冷,突然有一天,張曙光早上起床,看到院子裏落滿了白色的霜。
霜雪一下,齊魯大地正式進入了冬季。
地表開始上凍,挖河清淤的任務也進入了尾聲。
“二叔二嬸,向南兄弟拍電報迴來了。”
冬日的早晨,張向陽帶著一股寒風到了家裏。
電報上隻有短短的一句話。
“房子已收拾好,何時過來隨軍?”
張向南在家時就說過,到了部隊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分配的房子,接媳婦和孩子過去隨軍。
過了這麽長時間,張向南終於把房子給收拾好了。
“小光,眼瞅著再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我想過了年再過去。”
蘇紅第一時間和張曙光商量。
“行,那就過了年再說,到時候我送你和盼盼過去。”
張曙光想去看看那邊的翡翠原石,早一點晚一點倒是沒有關係。
進了臘月,張莊所有的勞動任務,終於全部都停下了,勞作了一年的社員們,也得到了片刻的清閑。
年關將至,張曙光倒是沒有小氣,分了三次,給機械廠弄了五頭大野豬,又給公安局送了一頭野豬和一隻野山羊,最後給武裝部也弄了一頭大野豬。
一共送了兩千斤肉出去,收了四千塊錢迴來。
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也是老百姓祭灶,送灶王爺上天履職的日子,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別人弄不來灶糖,對張曙光卻不是什麽難事。
因為政策原因,家裏的廚房並沒有供奉灶王爺的神像,隻有一個空白的托板。
劉桂香把灶糖放在托板上,雙手捧佛默默祈禱,讓灶王爺好話多講,壞話別提。
來年讓全家繼續平安喜樂,孩子們沒病沒災,健康成長。
臘月二十五,張向陽把任務豬送到公社以後,豬圈裏還剩下兩頭體型略小一些的小黑豬。
“殺年豬嘍!”
“吃殺豬菜嘍!”
村裏的孩子們歡唿雀躍,殺年豬這一天絕對是全村人的狂歡。
因為沒有肉票,每年殺年豬的日子,就成了大家為數不多能見到葷腥的日子。
今年,在自己家處理張向東和張月嬌的事情上,張曙光對村民們的表現很滿意。
對自己家保持善意的人,張曙光從來都是毫不吝嗇的。
“向陽大爺,今天運氣好,我在山上打到了兩頭野豬,你讓曹叔帶民兵去山上抬下來吧。”
張曙光背著他的98k狙擊步槍,從山上下來,找到了在大隊部忙活的張向陽。
“小光,等晚上,我找幾個人幫你抬下來,賣到收購站能賣不少錢,或者幫你送到機械廠也可以。”
在張向陽心裏,第一選擇肯定是保證張曙光的利益。
“向陽大爺,機械廠的任務,我已經超額完成了,這兩頭野豬,就和這兩頭小黑豬一起殺了,分給大夥過年吃吧!”
張曙光擺擺手,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那怎麽行呢?小光,今年你已經為村裏付出太多了,要不是你收了兩次山貨,估計大家的撐不到秋收,大家不能再占你的便宜了。”
他們爺倆說話,也沒有背著其他人,一旁的曹明插嘴說道。
“曹叔,兩頭野豬就在山半坡上,你們再不過去,如果被其他野獸拖走吃了就浪費了。”
張曙光說完就走,不給他們繼續拒絕的機會。
“張莊有他們父子倆,是咱們整個村子的福氣。”
張曙光送給村裏兩頭野豬的事情,在社員們之間迅速傳開,大家無不交口稱讚。
四頭豬全部殺好,骨頭和內髒也都下了鍋,大火燉熟了以後,再配上蘿卜白菜小火慢燉著。
空氣中濃鬱的香味,讓周圍的孩子們直咽口水。
排隊分肉的時候,應全村人的要求,張曙光家被排到了第一個。
用大家的話來說,小光家不先把肉分到手裏,他們也沒資格分肉。
“小光,黑豬是咱們自己養的,比野豬要更肥一些,我挑著肥膘厚的地方給你切一塊。“
屠戶把一塊肥肉往肉案上一放,白花花的肥肉直顫悠,張曙光看著都覺得膩。
“向照大爺,好意我心領了,您還是給我切一條後腿吧,這個肥肉我真吃不來。”
張曙光拿了一條後腿,從人群中退了出來。
大家井然有序的分完了豬肉,又排隊打了殺豬菜今年的殺年豬就算是結束了。
因為有了張曙光送的兩頭大野豬,每家每戶分的肉,都要比往年多上一倍不止,今年都能過個好年。
張莊村上有一座龍王廟,解放前,每年除夕都會有一場大型的祭祀活動。
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後來,這樣的活動被定性為封建迷信,張莊也已經十年沒有舉行祭祀活動了。
今年,在幾個族老的組織下,社員們在除夕這天下午,紛紛走出家門,在族老的帶領之下,為張曙光家送了一麵提前做好的萬民傘。
所謂的萬民傘,其實就是每家每戶都拿一小塊布出來,做出的一麵五顏六色的大花傘。
萬民傘,一般隻有在敬神時,或者是遇到為民請命的好官時,才會用到。
給普通人送萬民傘,其他地方不知道,最起碼在張莊是頭一迴。
“七叔,九叔,你們這是幹什麽?我們愧不敢受啊!”
張慶春的這兩個族叔,是目前張莊碩果僅存兩個最長輩。
“怎麽不敢受?小光收了咱們的山貨,讓咱們在最艱難的時候能夠活命,小光就是咱們村的活菩薩。”
兩個老人在孫子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站在最前麵。
“兩位老祖,我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情,萬民傘我們是真不能受。
鄉親們的心意,我們家已經收到了,萬民傘還是請進龍王廟吧!”
在張曙光的堅持之下,萬民傘最終也沒有收下。
這年頭,可不興個人崇拜這一套,太出風頭可不是一件好事。
張曙光不收,其他人也不敢把萬民傘拿迴家,最後還是隨了張曙光的意思,把萬民傘送進了龍王廟。
下午,劉桂香和蘇紅開始做年夜飯,張曙光上了趟山,往老君觀送了些年貨,順便喊宋守業迴家吃年夜飯。
道教本就是龍國的國教,一向都很尊重龍國的傳統節日。
張曙光到了老君觀時,看到所有殿宇都被打掃的煥然一新,道士們也都換上了嶄新的道袍。
“小光子,過年好!”
宋守業恢複心智以後,又跟著老真人潛心學習了幾個月的道法,現在看起來越發的靈動自然。
“守業,過年好,今天是除夕,我過來找你迴家吃年夜飯。”
“好,我還特意獵了一頭黑熊,請師兄為我炮製了熊掌,正好拿迴去讓管事爺爺和桂香奶奶嚐嚐。
你稍等我一下,我為師兄們侍奉了香火咱們就可以走了。”
宋守業一臉肅穆,淨了淨手,走向了英烈殿。
英烈殿裏,供奉的是宋守業五位為國捐軀的師兄。
“老真人,我也想為幾位道長敬上一根香火,不知道會不會壞了道門的規矩。”
張曙光也不清楚,怕過年時道家有什麽特殊的規矩。
“榮幸之至,請便!”
張曙光的命格,就連修道多年的玉虛真人都看不透,所以他一直很看重張曙光,也很樂意讓小徒弟和他交往。
每次進英烈殿,看到神像前一枚枚的軍功章,還有帶血的破碎道袍,張曙光都會被深深觸動。
兩人虔誠的為道長們供奉了香火,敬上了一杯香茗,又一臉肅穆的拜了拜,隨後才退出了英烈殿。
宋守業拿了兩個壇子,一個裏麵裝著熊掌,一個裏麵裝著藥酒,拜別了師尊和師兄,和張曙光一起下了山。
今年的年夜飯,雖然張向南依舊缺席,可多了宋守業和張福妮,還是要比往年多了一份熱鬧。
“今年,是我最高興的一年,你爹平安歸來,洗清了三年的恥辱。
大孫子今年也有了大出息,小小年紀就擔起了養家的擔子,全村老少提起來沒有不誇的。
失蹤了十年的守業,也被找了迴來,待我百年之後到了那邊,讓我對老東家也能有個交代。
勝利聰明伶俐,也成了一個小學生,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今年家裏還迎來了一個新人,多了一個可愛的孫女。
今年的喜事,一件接著一件,希望咱們一年更比一年好。”
張慶春說完了祝酒辭,大家紛紛端起了酒杯,三個孩子也端起了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