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說道:“原理,原理才是最重要的。這些什麽蛇皮走位、螺旋走位、t台走位,其實都是一些走位方式,就像武功中的招式一樣。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裏,一流高手都是招式高手,他們都有自己的看家絕技;可是對於超一流的高手來說,招式反倒不重要了,因為他們掌握了原理,隨便一出手就是精妙招式。走位其實也一樣,其實並沒有什麽絕對好的走位方法,每種走位方法都有它適用的地方。所以,在學習方法之前,你們應該首先要明白,什麽是走位?走位有什麽用處?”


    “走位就是不停地走來走去嘛。”


    “走位可以躲過敵人的追擊。”


    “巧妙的走位可以躲開敵人的技能,甚至可以騙掉敵人的技能。”


    柏舟說道:“走位,本質就是讓你的英雄,走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躲避敵人的技能,隻是走位的一個目的。走位至少有如下幾個方麵的用處。(1)就是大家說的,躲避技能,這個包括逃命時候的躲避技能和團戰時候的躲避技能、以及對線時候的躲避技能。我讓你們先熟悉各種英雄的技能,然後再來和你們講解走位,原因就在於此,你都不知道敵人有什麽技能,又怎麽能躲避他們的技能呢。(2)擺脫對手。這個擺脫對手,更多的是在野區,通過巧妙走位,從敵人的視野中消失,躲過敵人的追殺。(3)方便輸出。這一點對射手類英雄更為重要,在對線之時,在團戰的時候,一定要走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你既有安全保障,又能持續穩定地輸出。”


    “那怎樣才能提高走位的能力呢?”


    柏舟說道:“我將走位的能力分解一下,這個能力其實是由如下一些能力構成的。這些能力是:1、對敵人技能的熟悉。2、對敵人行為的預判。3、對各種地形的熟悉和利用。4、良好的大局觀。所以,要提升走位能力,要從這四個方麵入手。


    我結合具體的走位技巧,來和大家講解一下。比如我們殘血逃生,後麵有敵方的英雄一路追擊,那我們應該采取何種走位方式呢?那就要看後麵追擊我們的英雄有什麽技能。假如後麵追擊我們的英雄是鍾馗或者後羿,鍾馗的鉤子和後羿的大招都是直線向前的,如果我們走直線,那當然不行,會讓鍾馗的鉤子或者後羿的大招很容易就擊中我們;這時候我們可以采用s形走位,也就是所謂的蛇皮走位,s形走位邊走邊左右擺動,優點是不容易讓敵人預判,可以很好地躲避鍾馗鉤子等直線技能。”


    “蛇皮走位的缺點是什麽呢?”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來迴左右晃動,自然讓自己走的路程更長了,也就是相當於變慢了。有時候如果後麵追擊你的英雄是速度較快的、釋放技能打擊範圍又比較寬的,就不適合用s形走位了。比如後麵追你的是亞瑟,他開啟一技能向前衝鋒,這時候你最好就是頭也不迴直線向著安全地帶逃跑,你要走用s形走位,隻能讓他更快地追上你。”


    “還有被那些英雄追擊的時候,不適合s形狀走位?”


    柏舟說道:“有不少。比如孫臏,孫臏的大招是時光流逝,這個技能向指定方向投擲一枚強化炸彈,附著敵人或飛行到最大距離後展開力場,展開時會對範圍內敵人造成法術傷害並減少其50%移動速度,同時敵人還會被沉默1秒;力場將持續5秒。這個技能投放的距離遠,而且作用範圍很大。如果用s形走位,孫臏向前投擲炸彈,逃跑的人幾乎是必死無疑。”


    “那這時候應該用什麽走位方式呢?”


    柏舟說道:“可以用折返形走位,u看書 .uuknsh 又稱為‘迴頭望月’形走位,也就是走著走著突然折返,向著孫臏迎麵而行,以躲避其大招。用折返形走位的時候,預判很重要;要注意孫臏的動作,看見他將要釋放大招突然折返才有效果,不然就危險了。總而言之,迴頭望月型的走位,適合於擺脫那些可以向你前方投擲技能、封堵你前進路徑的英雄時。不過有也要具體分析,假如追擊你的英雄是大喬,那麽你最好不要使用s形走位或者折返走位。大喬的一技能鯉躍之潮,召喚鯉魚向指定方向跳躍,對於路徑上的敵人造成法術傷害並將其擊退;鯉魚會形成河流,持續4秒,友軍經過時會增加30%移動速度;如果你折返走位,將會正中該技能釋放出來的河流。大喬的三技能是決斷之橋,大喬在指定位置召喚海潮,每次造成法術傷害,持續4秒;海潮範圍內,敵人將被沉默;這個技能,可在你前進的道路上召喚出橫向河流,你用s形走位,也難以擺脫。”


    “那應該用什麽走位方式來擺脫呢?”


    柏舟說道:“這時候可以使用t形走位。跟折返型很類似,隻不過是由掉轉180度變為90度,朝前走然後立馬右或者左轉90度。”


    接著柏舟又給大家講解幾種走位方式的適用情況,最後總結道:“所有的走位方式,都要靈活運用,都要建立在你你合理預判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合理預判呢?走位最核心的理念是換位思考,逃跑的時候換位一下,也就是假如追擊的人是你,你會如何釋放技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救贖羽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恥並收藏救贖羽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