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勉沉浸在溫柔鄉裏,全然沒注意到花月眼底一閃而過的輕蔑。


    他大手在她腰間遊走,嘴裏說著些不著邊際的甜言蜜語,仿佛東海縣的困境在他眼裏不過爾爾,明日便能撥雲見日一般。


    花月強忍著惡心,麵上卻堆起更加嬌媚的笑容,她纖細的手指輕輕劃過劉勉的下巴,嬌滴滴地問道:


    “大人,您說梁王殿下會撥多少銀子下來賑災呢?”


    劉勉被她撩撥的心癢難耐,哈哈大笑道:


    “少說也得個幾千兩吧!到時候本大人便能好好修繕一下這縣衙,再給你置辦些漂亮衣裳首飾,讓你成為這東海縣最耀眼的女人!”


    花月故作驚喜地捂住嘴巴,眼波流轉間滿是欣喜:


    “真的嗎大人?那奴家可就等著享福了!”


    “那是自然!”


    劉勉拍著胸脯保證道,全然不知自己此刻的模樣有多滑稽可笑。


    花月心中冷笑,幾千兩?


    怕是連塞牙縫都不夠!


    這劉勉還真是個草包,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她眼珠一轉,計上心頭。


    “大人,”


    花月柔聲說道。


    “奴家聽說,梁王殿下身邊有一位謀士,名叫徐先生,此人足智多謀,深得梁王信任。若是能得到他的幫助,想必賑災之事會更加順利。”


    劉勉聞言,眉頭微皺:


    “徐先生?本大人也略有耳聞,隻是此人性情古怪,不喜與人交往,怕是不好接近啊。”


    花月掩嘴輕笑:


    “大人有所不知,奴家曾與這位徐先生有過一麵之緣,他雖不喜熱鬧,卻對詩詞歌賦頗有研究。若是大人能投其所好,或許能與他結交一番。”


    劉勉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哦?花月你竟認識這位徐先生?快快說來,他究竟是何喜好?”


    花月故作神秘地一笑:


    “大人莫急,奴家這就為您安排。隻是……”她頓了頓,欲言又止。


    “隻是什麽?”劉勉急切地問道。


    花月咬了咬嘴唇,似是難以啟齒:


    “隻是這徐先生,有個特殊的癖好……”


    劉勉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他催促道:“什麽癖好?你快說啊!”


    花月湊到他耳邊,輕聲說道:“徐先生喜歡……孌童。”


    劉勉愣住了,隨即勃然大怒:


    “荒唐!這等敗壞倫常之事,豈能容忍!”


    花月連忙安撫他:


    “大人息怒,奴家也隻是聽聞,並未親眼所見。隻是,若是能找到一位合適的……或許能幫上大人的忙。”


    劉勉的怒火漸漸平息,他陷入了沉思。若是能得到梁王的援助,自然是再好不過。


    花月見他猶豫不決,便又添了一把火:


    “大人,您想想,若是能借此機會攀上梁王這棵大樹,日後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到那時,區區一個東海縣算得了什麽?您還能為更多百姓造福呢!”


    劉勉被她說的心動不已,心中的天平也開始傾斜。


    他咬了咬牙,狠聲道:


    “好!就依你所言!隻是這孌童……”


    花月嫵媚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大人放心,奴家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


    大梁,盛京。


    金鑾殿上,年輕的皇帝薑璽百無聊賴地玩弄著手中的玉璽,聽著底下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


    自從他登基以來,這金鑾殿就如同菜市場一般,每日上演著同樣的戲碼。


    “陛下,韃子屢次進犯,如今邊關告急,臣以為應當立刻發兵,將這些蠻夷趕出我大梁疆土!”


    一位身著鎧甲的老將聲如洪鍾,慷慨激昂地說道。


    “李將軍此言差矣,”


    一位文官搖著羽扇,慢條斯理地反駁道。


    “如今國庫空虛,軍餉不足,若是貿然出兵,豈不是讓將士們餓著肚子上戰場?依臣之見,不如先與韃子議和,每年進貢歲幣,換取邊境安寧。”


    “議和?簡直是癡人說夢!”


    李將軍怒目圓睜。


    “這些韃子貪得無厭,今日你給他們歲幣,明日他們便要更多!議和隻會助長他們的氣焰,最終將我大梁蠶食殆盡!”


    “李將軍莫要激動,”


    另一位文官站出來打圓場。


    “如今國庫確實空虛,不如先向百姓加征賦稅,以解燃眉之急。”


    “加征賦稅?”


    李將軍冷笑一聲,“百姓們早已苦不堪言,若是再加賦稅,豈不是逼他們造反?到時候內憂外患,大梁危矣!”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


    薑璽不耐煩地打斷他們的爭論。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朕的耳朵都要被你們吵出繭子來了!國庫沒錢,打仗要錢,賑災也要錢,你們讓朕去哪兒變錢?不如你們誰給朕變個戲法出來,變出幾百萬兩白銀,朕重重有賞!”


    眾臣麵麵相覷,誰也不敢接話。


    他們都知道國庫空虛,卻都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薑璽的目光越過底下吵成一團的大臣,落在了始終沉默不語的梁王身上。


    梁王薑策,當今聖上的皇叔,也是他最為倚重的肱骨之臣。


    “皇叔,”


    薑璽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眾卿家各執一詞,莫衷一是,您怎麽看?”


    薑策緩緩走出隊列,不緊不慢地行至殿前,拱手道:


    “陛下,臣倒有一件喜事要奏。”


    薑璽挑了挑眉:“哦?皇叔請講。”


    “臣的封地之內,東海縣,近日大捷。”


    薑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金鑾殿。


    “韃子主力之一,爾朱罕部,已被擊退。”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片刻之後,如同炸開了鍋一般,嗡嗡聲響成一片。


    “什麽?爾朱罕被打退了?”


    “這怎麽可能?東海縣不過彈丸之地,如何抵擋得住爾朱罕的鐵騎?”


    “梁王莫不是為了邀功,故意誇大其詞吧?”


    “哼,異想天開!爾朱罕兇名在外,豈是那麽容易就被打敗的?”


    質疑聲此起彼伏,不少大臣都對薑策的話表示懷疑。


    就連薑璽也覺得難以置信。爾朱罕驍勇善戰,是韃子中最難纏的將領之一。


    東海縣的守軍不過幾千人,怎麽可能擋住爾朱罕的數萬大軍?


    薑策神色不變,依舊保持著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他從袖中掏出一封帛書,遞給身旁的太監:


    “這是郡太守令劉勉的奏報,上麵詳細記載了此戰的經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千並收藏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