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兗州


    燈耀南京除夕夜,喧聲歡徹樓中。火樹銀花映天紅,魚龍歡舞處,祥瑞映城中。


    遙思諸葛奇計巧,龐統才智稱雄。桓侯智略貫長虹,雲長忠勇在,先主馭群雄。


    上迴書中寫道張飛從荊州率兵北上,攻取了豫州的大部分地方,他令眾將守住新收之地,自己帶兵返迴汝南,把曹泰、夏侯德包圍在汝南這座孤城之中。


    而魏明帝看著這麽多的告急表章,急得焦頭爛額,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他也曾召見過文武眾臣,商量如何抵抗南兵。可是誰都不吭聲,滿朝上下仿佛全是一群啞巴。個個都口不能言一般。


    後主禪延熙三年春,經過這兩年的兼並戰爭,蜀漢已經占領了揚州,徐州,豫州的大部分,還有先前占領的益州,交州。更有諸葛亮北伐收複的雍州和涼州。所以殘漢三國的領土蜀漢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二。


    收複中原,天下一統的目標逐漸的明晰起來了。此時正值元宵佳節,外鎮的許多大將都來到了南京。桓侯夫妻與臥龍、鳳雛,毒士,和徐元直等人在南京城中新建的鍾山風景區域的一個涼亭上賞看風景,大家一邊煮酒,一邊唱歌。


    這時昭烈皇帝和孫、吳二皇太後,關公夫妻,諸葛亮夫人黃月英,以及後主禪夫妻也來到這裏,大家來這裏心情都非常不錯,於是也就攀扯一些詩詞歌賦,昭烈皇帝對諸葛亮說,丞相當年遊說東吳。


    聯手抗曹,聽著是用一首詞智激周瑜,不知可否朗誦否?大家賞景,丞相可複誦一下行乎?眾人也隨聲附和。孔明被逼無奈,隻得朗誦出曹植的《銅雀台賦》


    從明後之嬉遊兮,登樓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和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雲垣其即立兮,家願得乎雙逞。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惠澤遠揚。翼佐吾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禦龍旗以遨遊兮,迴鸞駕而周章。恩化極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孔明誦完,張飛奉上一爵酒曰“先生真乃博聞強記,俺佩服之致”。孔明謙虛了幾句。張飛舉杯向龐統,“今天乃是大年之元宵佳節,鳳雛先生何不來一詞”?


    龐統也信口作了一首七律:


    逸群才誌展鋒芒,輔佐明主意氣昂。妙策頻出興霸業,奇謀屢獻定封疆。心懷天下安黎庶,腹有良謀輔漢皇。元夕同歡歌盛世,笑談勳業頌榮光。


    龐統吟罷,張飛又舉杯走向賈詡,“文和先生呢?是不是也來一詞以賀新春”。賈詡也不忍掃大家的興,他也信口作了一首(如夢令)。


    常念權謀韜略,惟幄運籌心澈。元夕樂同歡,笑看世間更迭。情切,情切,願助江山興燁。


    賈詡作畢,對大家一拱手,“見笑了”。


    張飛舉杯走向徐庶,“元直先生先前遇上陛下之時,就是在城中作歌,今天何不再作一道,也讓我等一睹先生的神采”?


    徐庶接酒一飲而盡,他拔出佩劍,邊舞邊歌,一道《破陣子》就隨口而出:


    少慕縱橫謀略,今隨明主身旁。帳內籌謀千裏計,陣內揮戈士氣昂。豪情滿胸腔。


    元夕華燈初上,與君共賞春芳。願把畢生傾社稷,助得山河煥瑞光。功成史冊彰。


    元直吟舞完畢,桓侯舉酒走向昭烈皇帝,他一拱手曰“皇帝哥哥,也該來一首,共娛佳節”。劉備連連推辭,眾人卻要他也作詩為賀。於是先主眼望關、張,也來了一首七律:


    亂世征程誌如鋼,心懷萬眾走八方。桃園結義情深厚,漢室重興夢未央。劍指山河驅賊寇,旗揚川蜀與荊襄。元宵共賞團圓景,祈願蒼生歲月長。


    這時孔明舉杯走向關公“雲長熟讀春秋,頗知大義,也該來一曲吧”。關羽也不掃大家之興,他亦作了一首十五字對聯:


    桃園盟誓,義薄雲天,壯誌長懷興漢室


    刀橫赤兔,心向蒼生,丹心不朽創新篇


    眾人吟誦完畢,便向張飛笑道“翼德有何新詞,不會隻是一隻盛酒的酒囊吧”!


    張飛連飲數杯,他令人取來蛇矛,對眾人說:“當年曹孟德橫槊賦詩,得了一點風頭,今天吾張翼德亦元宵舞矛,博一點風騷”!


    隻見他出了涼亭,提著蛇矛走到外麵場院之中,此刻天空忽然下起了鵝毛大雪,他便在雪中起舞,揮動丈八蛇矛,使岀了八八六十四路矛法,他一邊揮舞,一邊高歌,即是現在歌星卞留念演唱的《英雄誰屬》


    天亦暮,月如初,千裏江川,任我飛渡。


    歌聲住,人環顧,邀月同宿,青山深處。


    英雄誰屬,非我莫屬,曆盡千辛萬苦,隻為換你芳心如故。


    英雄誰屬,非我莫屬,熱血盡化塵與土。隻為博你,嫣然一睹。


    熱血盡化塵與土,英雄誰屬,非我莫屬,


    千裏江川,英雄誰屬,非我莫屬!


    夢醒處,來時路,晨風吹動誰家旗鼓。英雄誰屬,非我莫屬。


    曆盡千辛萬苦,隻為換你芳心如故。英雄誰屬,非我莫屬。


    熱血盡化塵與土,隻為博你嫣然一睹。


    熱血盡化塵與土,隻為換你芳心如故。


    英雄誰屬,非我莫屬。當最後的一個屬字出口之後,他手中的長矛也隨之飛岀,將數丈外的一棵亭柱紮了一個對穿。亭柱上留下了一個蛇矛穿過的大洞。而他的身上沒有一點的白雪,他精湛的內功激發出的熱量使飄落的大雪在他的身邊三尺之外便已經融化。


    此時關平、關興、張苞、張虎、趙廣、諸葛瞻等官二代也遊到了此處,他們看見眾長輩在此詩文煮酒,也沒有打擾。隻是在一旁默默的觀看。


    隻見張飛他在雪中翩然舞動蛇矛飛舞,每一招每一式都拿捏得是那麽的精準!六十四路矛法,挑、刺、捅、砸、崩、掃、劈、掛、無一不到位,真是一招緊似一招,一式緊連一式。忽然間兩道白影一閃,兩條長槍分左右向桓侯攻去。張飛不慌不忙,頭一扭讓讓開左邊來的槍頭,反轉矛尾橫掃右邊來的槍尖。


    亭中的孔明等文臣都大吃一驚!難道清平的南京城中也有刺客?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行刺蜀漢的統帥張飛?但是武將出身的劉備和關羽卻看岀了二人正是趙雲和馬超,他見到三人對戰,也不覺手癢,忙在兵器架上取了一口大刀,雖然沒有偃月刀那麽沉重,但是勉強能用,隻見關公手提大刀,還沒有選擇攻誰。


    他早已經看到了眾小將在一旁偷窺。這時放眼場中,隻聽桓侯哈哈大笑“子龍、孟起,你們來得真是時候,我們兄弟多久未曾對煉了,今日在此演煉一下,也讓眾小子們長點見識”,啊,原來他也早就看出了眾小將們躲在一旁偷看。


    趙雲、馬超更不答話,七探蛇盤槍和虎頭湛金槍一直朝桓侯攻去,飛讓過趙雲的槍,將手中的蛇矛點地作為支撐,飛起連環腳,連連的踢向趙、馬二人,二人也抬腿一擋,張飛落地,他馬上以矛當棍,一招泰山壓頂,砸向馬超的頭頂,馬超不慌不忙,用了一招舉火燒天,雙手橫槍一抬,架住了砸下來的蛇矛。


    趙雲趁此機會,蛇盤槍直往翼德的左肋刺去,張飛眼明手快,用矛頭一掛,迅速倒轉矛尾,迅快無比的掃向子龍腰部,趙雲哈哈大笑,叫聲來得好,他也是運力在腿上,飛起一腳踢開了張飛掃過的長矛。


    三人越鬥越猛,越殺越快!就連眾小將都無法看清三人的身形,場中隻見二道白影圍著一道黑光左右擺動。樊迎春和張靈、張珊、還有劉娥、劉慧向著夏侯涓問道:“涓姐,夫君不會有事吧?”黃月英也露出了緊張的神色,她與吳雲和孫小妹也迅速的看向劉備、關公的臉上。劉備和關羽麵上帶著笑意,絲毫不見擔憂之色,劉備朗聲道:“莫怕,此不過是兄弟們切磋武藝,點到為止。”眾女眷聽了這話,心中稍安。


    場中三人你來我往,鬥得難解難分。張飛猛地大喝一聲,手中蛇矛如蛟龍出海,逼得趙雲和馬超同時後退幾步。關羽見二人沒有拿下張飛,他也想看三弟是否吃了什麽靈丹妙藥,有如此的威力,隻聽他一聲大喝“某家來也”,跳入了戰團,舉大刀盡力地向張飛頭頂劈了下去。張飛見狀,側身閃過,反手一矛刺向關羽。關羽橫刀一擋,火星四濺。四人混戰在一起,一時間兵器碰撞之聲不絕於耳。


    眾小將看得熱血沸騰,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而女眷們雖知無性命之憂,卻還是忍不住揪著心。四人又鬥了半個多時辰,場上隻見一道綠影與二道白光纏繞著一片黑雲。天空中的大雪越下越大。


    突然,張飛賣了個破綻,趙雲一槍刺來,他順勢抓住槍杆,用力一拖。趙雲向前踉蹌一步,馬超趁機攻向張飛背後,卻被關羽一刀擋住。就在這瞬間,張飛鬆開趙雲的槍,大笑著跳出圈外,“哈哈,今日之戰痛快!”


    幾個文臣對看一眼,交換了一下眼色,好像在說“這屠豬販狗之徒果然與眾不同”!眾人也停了下來,皆是一臉暢快。劉備走上前去,拍著幾人的肩膀道:“今日元宵佳節,有此一戰,也算盡興。”眾人皆稱是。


    隨後,眾人重新迴到涼亭,繼續飲酒作樂,龐統打趣地對張飛說“你這涿郡屠夫怎麽這般厲害了”?他瞟了眾女眷一眼,對徐元直說道“你還是再給他找幾個女人吧”!徐庶也哈哈一笑打趣說:“就是給翼德找女人,也輪不到你我操心,皇帝陛下是他的兄長,要操心也是陛下的事情”!眾人打趣一番之後,開始談論著國家大事與未來的統一大業,歡聲笑語迴蕩在鍾山之上。


    眾小將見狀,紛紛跑入了亭中,圍在四位老將軍身邊,眼中滿是欽佩。張飛拍著他們的肩膀道:“小子們,好好練,日後必成大器。”


    此時雪已漸停,陽光灑下。昭烈皇帝站起身來,高聲道:“今日元宵佳節,諸位歡聚於此,觀美景、賞佳作、看武鬥,實乃一大樂事。願我蜀漢國力昌盛,早日實現天下一統之大業。”眾人齊聲高唿:“願我蜀漢早日一統天下!”歡聲笑語迴蕩在鍾山風景區內,眾人帶著滿滿的期許,開啟新的征程。


    關公來到了亭柱旁邊,他眼看著洞孔,加上剛才的切磋,自歎自己早已經沒有了這樣的實力了,三弟的實力已經甩自己半條街了!擲兵刃穿柱他已經做不到了!大家原以為張飛與六個夫人相處,身體早已虧空,卻不想他比以前更猛!


    劉備迴到了長樂宮,進了寢室,隻見孫吳二女也在榻上,二人進他進來,孫尚香連忙讓出座位,待他坐下之後,孫氏問他,“老三的武藝從來都是這麽精強嗎”?劉備說,“當年他根本沒這麽厲害,可能是修煉了“姹女陰功”吧,來來,我們也煉煉”。


    他讓二女脫下豔服,一起躺下,然後伸手探嬌,三人立刻修煉起姹女陰功來。


    元宵節過後,後主禪召集文武重臣商議,如何進軍北方。經過這兩年的戰爭,百姓以及國家財政各方麵都有所虧空。因此,張飛建議暫取守勢,休整一下生息,讓各行各業都恢複一下生機。


    諸葛亮建議收取汝南,別讓曹泰、夏侯德有所恢複。劉禪認為可行,他下旨令諸葛亮掛帥,帶兵收取汝南。由於有十多萬大軍一直包圍著汝南,城中早已經無法支撐,諸葛亮調兵十萬,並帶了若幹名上將,望汝南而去。


    他令龍驤將軍關興、虎翼將軍張苞為護衛,以黃忠為先行。並令襄樊南陽各郡縣提供大軍所用的糧草,軍械。半月之後就來到了汝南城下。


    大將張嶷討令,領五千人馬往城下挑戰,城上堅守不出。諸葛亮命人圍城,截斷了城中的水源。並且不斷派人叫陣,但城內曹軍依然堅守不出。相峙半月,諸葛亮心生一計,令士兵在城外挖掘地道,欲直通城內。


    與此同時,城內的曹泰、夏侯德召集眾將商議對策。夏侯德主張拚死突圍,曹泰則認為應等待援軍。監軍滿寵見兩人爭執不下,素有見識的他現在已經無計可施。忽然城東呐喊聲大起,原來是南軍已經挖通了地道,並且從地道中鑽岀來無數的南兵。


    聽到報告的曹泰立刻帶兵前去巷戰,此時入城的士兵們裏應外合,並打開了城門。南兵們在將領的帶領之下,已經殺進城來了。隻見城東邊地麵,驍將牛金正與王平在相鬥;城南麵蜀將雷鳴帶兵與曹兵守將陳矯之子陳勇戰在一起。


    城西邊蜀將嚴顏也帶著人馬橫衝直撞,守軍混亂不堪,夏侯德副將李景帶兵抵住了嚴顏,這時關興張苞帶著虎衛軍亦殺進城來。黃忠亦帶著一軍攻進了城中,雙方拚死戰鬥。


    黃忠雖年邁,但刀法淩厲,他連斬了北軍的幾名將佐,並向內城方向移動。混戰之中夏侯德殺到了城南邊,他看到了雷鳴衝殺過來,立刻上前攔住,兩人戰了十多個迴合,雷鳴不是他的對手,被他一刀砍死。卻被趕來的關興截住廝殺。


    此時,諸葛亮在親兵的護衛下也進了城,他登上高處指揮作戰,南軍氣勢如虹。嚴顏此時也斬了李景。陳勇此時遇上了張苞,他與張苞鬥不上五合,被張苞一矛捅死。


    那牛金卻格外奮勇,一把大刀揮舞得虎虎生風,他也斬了南軍的幾名偏將。死屍和傷者遍地都是,馳者,伏者,奔者,追者絡繹不絕。雙方的兵將都殺紅了眼睛,兩軍人馬雜絡。到處都是血塗滿地。


    此時的周泰,丁奉,徐盛又帶人殺入城中,南軍大量的湧入。滿寵見無力迴天,曹泰和夏侯德見勢不妙,隻得退守內城。南軍已經全麵控製了外城。諸葛亮站在內城門外,望著緊閉的城門沉思片刻後,他立刻實施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策略,並令士兵們在內城四門喊話,但凡投降者一律免死!隻要主動投降,可保一家人的生命財產不受侵擾。


    在南兵的集體喊話之下,內城的北軍全無鬥誌。此時城中的糧草早已經不濟,外城唯一的水源又被南軍占領了,城中的兵士們口幹舌渴。紛紛表示願意投降。


    曹泰與夏侯德見軍心已經潰散,而城外全是南軍的占領之地,就是殺出城外也無處可逃。關鍵的是還殺不出去。未幾,南兵又攻破了內城,曹泰牛金等將領自刎身亡。身為參軍的文官滿寵又被南軍生擒。


    夏侯德拔劍自刎。卻被飛來的一箭射落了手中之劍,幾個士兵不待他反應過來,就衝過來抓住了他,並將他捆綁起來。押送到中軍大帳。曹軍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汝南順利被蜀軍收複。消息傳迴成都,後主劉禪大喜,下令犒賞三軍。並令人守住汝南,召丞相諸葛亮迴朝。孔明迴朝之後,將夏侯德交與後主禪處理。


    從夏侯涓請葬夏侯淵之後。蜀漢的高層將領們都知道蜀漢與夏侯氏的關係,縱使兩軍對壘,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都會盡力的留住夏侯氏一家的性命。


    這夏侯德乃是曹魏征西將軍夏侯淵的親侄,也就是張飛的堂舅子。而張飛的兩個女兒都是後主劉禪的皇後。看著被押送而來的夏侯德,劉禪也感到極為無奈。他深知夏侯氏與蜀漢的淵源,但若輕易饒恕,又恐難以服眾。


    他決定將夏侯德交由三叔,也是老嶽父張飛處理,是殺是放由他定奪,是生是死也是看夏侯德的造化。張飛看著被綁著的夏侯德,想起往昔曾對夏侯涓承諾過不主動攻擊夏侯氏,他不禁長歎一聲。


    周圍眾人皆屏氣凝神,想看看這位猛將如何抉擇。張飛緩緩開口:“夏侯德,你我本有淵源,如今你兵敗被擒,按律當死。目前天下大勢你應該知道,要死要活你自己選擇吧”。


    夏侯德聽聞此言,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也知道曹魏滅亡在即。蜀漢遲早會一統河山,但他與曹家也是親密,兩個伯父夏侯淵、夏侯惇也是曹魏重臣。算是久受曹魏大恩。夏侯德沉默良久,最終抬起頭來,目光堅定:“我夏侯德深受曹家之恩,斷不會降,但求速死。”張飛微微皺眉,在場眾人皆感意外。張飛沉吟片刻後說道:“你這份忠誠倒是值得敬佩,本可以成全於你,但看在涓妹的份上,我且饒你一命。不過你需答應從此歸隱山林,不得再參與戰事。”夏侯德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張飛接著說:“蜀漢與夏侯氏的情誼複雜,如今留你性命,也算是全了這段緣分。”


    夏侯德心中感慨萬千,他本以為難逃一死,現在看到這種狀況下。他立刻向正中主坐上的劉備、劉禪跪了下去,“多謝陛下不殺之恩,我夏侯德若不歸順,豈不是太不識時務了,吾決定歸降大漢,以我夏侯家的人脈,勸說一部分人等丟下武器,盡量的幫助陛下一統南北,讓黎民百姓早些免受刀槍之苦,為陛下的統一大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眾人皆驚歎張飛的決定。劉備、諸葛亮、龐統、賈詡等人見張飛把這欲擒故縱的權術玩弄得如此之精,心下也是極為佩服,龐統與徐庶對視了一眼,心說:“還真不能小看這涿郡屠夫”。夏侯德歸降之事傳遍軍中,蜀軍上下議論紛紛。一些將士心存疑慮,擔心夏侯德是假意歸順。張飛知曉後,親自出麵安撫眾人。


    “諸君不必憂心,我觀夏侯德是誠心歸漢,若有差池,俺老張第一個不放過他。”張飛粗聲粗氣地說道。眾人見張飛如此篤定,也漸漸放下心來。


    劉備與諸葛亮商議後,決定給夏侯德一些事務處理,以便考驗其忠心。夏侯德盡心盡力,將各項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隨著時間推移,夏侯德憑借自身能力和人脈,果真勸降不少曹魏舊部。當然這是後話。蜀漢軍隊日益壯大,朝著統一天下的目標穩步邁進。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