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原來對於外來人,釣魚是穩賺不賠
穿越60:我在南鑼鼓巷82號 作者:南方的落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峰忙完一切後,才十一點鍾,就拿著自己帶過來吃喝的東西,在碼頭上逛了起來。
看了好一會那些漁獲,最讓李峰眼紅的是,好多大黃魚!
這種後世炒作得厲害的精品海魚,此時真的不少。雖然在二十年代,就開始大量捕撈,但此時雖然減少了,但還是挺多數量的。
隻有七十年代後,才瘋狂捕撈,導致大黃魚變得稀少。
李峰隻吃過一次,一斤的野生大黃魚,那頓飯都花了他幾千塊,可能有價格加持的原因,吃著的確很好吃。
當然後世的養殖大黃魚,也開始多了起來,嚐嚐鮮的話,養殖的吃著也不差。
不過李峰覺得,自己都來這麽一趟了,不得多弄點進空間養著,以後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看著時間已經十一點半,李峰也沒有閑逛了,提前的上船好過匆匆趕過去。
看到岸邊的李峰,鄧大海笑著揮手道:“李兄弟,你來了啊!現在就差你沒上船,既然人齊了,我們就早點出發吧?”
李峰上了船,笑著點頭道:“你是船長,你說了算。我怎樣都行!”
鄧大海幾人,看李峰這麽好說話,都露出了笑容。
像他們幹這行的,最怕就是事兒多的人。本來拉客去釣魚,就是麻煩事,要不是為了攤點油費。
漁民真不想幹這樣的事,但像現在這樣,拉了五個人,能夠接近出海一趟的油錢了。
這樣他們的漁獲賣多少錢,都是純賺的。
所以看到李峰不多事,能夠早點出發去掙錢,大家才會高興起來。
幾人忙碌了一會,很快漁船就被開出了碼頭。
李峰和其餘幾個花錢出海的人,都跑到了船頭,迎著冷冷的海風,看著眼前的風景。
有一點李峰自己也奇怪,第一次坐船出海,他居然一點也沒有暈船的跡象。
這可比坐車,容易接受得多了。
這船一開就將近一個小時,鄧大海幾人開始放繩釣,李峰對於這些都不懂,沒有去湊熱鬧。
他給一起來釣魚的人,散了一圈煙。
幾人一聊之下,居然有兩個人,都是城裏出差到這邊的人。
有個叫陳文傑的,是紡織廠的采購員。這次他們是拉著布匹,過來這邊調劑物資的,其實就是拿布過來換魚。
還有一個是玻璃廠的,名字叫黃磊,是個保衛人員。
有了一個地方來的人,都挺高興的,畢竟這是出海,總有點防備之心。
鄧大海他們放完了,這一長條掛滿魚鉤的繩子,就把船繼續往前開。
見幾人好奇,他給幾人解釋了一下,這種叫延繩釣。
今天放了下去,隔了一夜再收,他們是明天迴來的時候順便收,所以也叫做放夜釣。
一連放了兩條這種繩子,鄧大海幾人才把船開到了,一個小島附近。
船停好後,鄧大海走到船頭這邊,笑著對幾人說:“大夥,這裏是我們發現的一個釣點,平常這裏都能釣到大魚。
不過大魚有幾毛一斤的,也有幾分一斤的,這個全靠大家的運氣。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釣具,如果不懂的直接開口問。
大家千萬不要害羞,都是純爺們,沒啥可不好意思的。
我們三個都能給大家詳細講解,一定能讓大家從新人,變成海釣能手!”
李峰想起了鄧大海說過,有釣魚大師教導的話語,好奇的問道:“鄧船長,你不是說有釣魚大師全程指導麽?哪一位是大師啊?”
鄧大海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跟他一夥的起哄著說道:“同誌,釣魚大師就是船長鄧大海!你們可別小看船長了,他可是一個人,就釣起了兩百斤的金槍魚!
當時那魚賣了足足四百塊錢,是我們這一片出了名的釣魚大師。”
李峰無語了,合著這鄧大海就是釣魚大師啊!
那開始的時候,幹嘛不直接說,不過李峰看了看,鄧大海那黝黑的臉。
也有點理解他了,不管哪個遇到他這樣的人,跑來說自己是釣魚大師。
十個裏麵,估計有五個,會說他神經病。另外四個會罵他吹牛,剩下一個人,可能是有點耳背沒聽清楚……
很顯然,對於兩個同伴,替自己吹噓戰績的話語,鄧大海還是挺難為情的。
不過本著收錢就要辦事的精神,他還是跑過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起來。
從掛各種餌怎麽掛,到什麽餌料放多長的線,都講解得十分清楚。
就這樣幾人就嚐試著,拋下了第一杆。
因為鄧大海幾人,本著要對得起付錢的幾人。
所以他們沒有急著去釣魚,而是都詳細教導著。應該要怎麽遛魚,怎樣才能節省體力之類的,毫不保留的教導給大家。
這年頭的海洋資源真的很豐富,十塊錢如果運氣沒那麽差,是完全可以迴本的!
所以他們教得很用心,因為能迴本,這樣才能長久幹下去。
相當於有人給他們加油,他們每天的漁獲,就都是淨收入。
但淳樸的鄧大海幾人,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李峰幾人,怎麽釣魚都不會虧本!
這邊收購價格一毛幾分一斤,可比如李峰幾人帶迴城裏,就能賣到幾塊錢一斤!
這樣的差價,你讓他們怎麽能虧本?
這也是剩下幾人,因為沒有多少本錢,才選擇出海釣魚,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
李峰本來是不知道這事的,完全是剛才跟幾人閑聊時,聊到出海釣魚的原因。
聽到這四人都說沒糧食帶過來,也沒有啥餘錢,才像以前的前輩一樣,出海碰運氣。
他才明白過來,對於自己這些外地人來說,釣魚簡直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李峰知道現在的魚資源豐富,但沒有想到豐富到這種程度!
因為幾人下鉤沒多久,就接連魚咬鉤了!
“船長,我這邊有魚咬鉤了,感覺沒有特別大的力氣……”
“船長,我這邊也咬鉤了,挺大力氣的,起碼二十斤重的魚……”
鄧大海幾人忙上前,接過魚竿感受一下重量。
這是為了確保大家,能準確了解到,魚拉力它們大小的感覺。
看了好一會那些漁獲,最讓李峰眼紅的是,好多大黃魚!
這種後世炒作得厲害的精品海魚,此時真的不少。雖然在二十年代,就開始大量捕撈,但此時雖然減少了,但還是挺多數量的。
隻有七十年代後,才瘋狂捕撈,導致大黃魚變得稀少。
李峰隻吃過一次,一斤的野生大黃魚,那頓飯都花了他幾千塊,可能有價格加持的原因,吃著的確很好吃。
當然後世的養殖大黃魚,也開始多了起來,嚐嚐鮮的話,養殖的吃著也不差。
不過李峰覺得,自己都來這麽一趟了,不得多弄點進空間養著,以後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看著時間已經十一點半,李峰也沒有閑逛了,提前的上船好過匆匆趕過去。
看到岸邊的李峰,鄧大海笑著揮手道:“李兄弟,你來了啊!現在就差你沒上船,既然人齊了,我們就早點出發吧?”
李峰上了船,笑著點頭道:“你是船長,你說了算。我怎樣都行!”
鄧大海幾人,看李峰這麽好說話,都露出了笑容。
像他們幹這行的,最怕就是事兒多的人。本來拉客去釣魚,就是麻煩事,要不是為了攤點油費。
漁民真不想幹這樣的事,但像現在這樣,拉了五個人,能夠接近出海一趟的油錢了。
這樣他們的漁獲賣多少錢,都是純賺的。
所以看到李峰不多事,能夠早點出發去掙錢,大家才會高興起來。
幾人忙碌了一會,很快漁船就被開出了碼頭。
李峰和其餘幾個花錢出海的人,都跑到了船頭,迎著冷冷的海風,看著眼前的風景。
有一點李峰自己也奇怪,第一次坐船出海,他居然一點也沒有暈船的跡象。
這可比坐車,容易接受得多了。
這船一開就將近一個小時,鄧大海幾人開始放繩釣,李峰對於這些都不懂,沒有去湊熱鬧。
他給一起來釣魚的人,散了一圈煙。
幾人一聊之下,居然有兩個人,都是城裏出差到這邊的人。
有個叫陳文傑的,是紡織廠的采購員。這次他們是拉著布匹,過來這邊調劑物資的,其實就是拿布過來換魚。
還有一個是玻璃廠的,名字叫黃磊,是個保衛人員。
有了一個地方來的人,都挺高興的,畢竟這是出海,總有點防備之心。
鄧大海他們放完了,這一長條掛滿魚鉤的繩子,就把船繼續往前開。
見幾人好奇,他給幾人解釋了一下,這種叫延繩釣。
今天放了下去,隔了一夜再收,他們是明天迴來的時候順便收,所以也叫做放夜釣。
一連放了兩條這種繩子,鄧大海幾人才把船開到了,一個小島附近。
船停好後,鄧大海走到船頭這邊,笑著對幾人說:“大夥,這裏是我們發現的一個釣點,平常這裏都能釣到大魚。
不過大魚有幾毛一斤的,也有幾分一斤的,這個全靠大家的運氣。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釣具,如果不懂的直接開口問。
大家千萬不要害羞,都是純爺們,沒啥可不好意思的。
我們三個都能給大家詳細講解,一定能讓大家從新人,變成海釣能手!”
李峰想起了鄧大海說過,有釣魚大師教導的話語,好奇的問道:“鄧船長,你不是說有釣魚大師全程指導麽?哪一位是大師啊?”
鄧大海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跟他一夥的起哄著說道:“同誌,釣魚大師就是船長鄧大海!你們可別小看船長了,他可是一個人,就釣起了兩百斤的金槍魚!
當時那魚賣了足足四百塊錢,是我們這一片出了名的釣魚大師。”
李峰無語了,合著這鄧大海就是釣魚大師啊!
那開始的時候,幹嘛不直接說,不過李峰看了看,鄧大海那黝黑的臉。
也有點理解他了,不管哪個遇到他這樣的人,跑來說自己是釣魚大師。
十個裏麵,估計有五個,會說他神經病。另外四個會罵他吹牛,剩下一個人,可能是有點耳背沒聽清楚……
很顯然,對於兩個同伴,替自己吹噓戰績的話語,鄧大海還是挺難為情的。
不過本著收錢就要辦事的精神,他還是跑過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起來。
從掛各種餌怎麽掛,到什麽餌料放多長的線,都講解得十分清楚。
就這樣幾人就嚐試著,拋下了第一杆。
因為鄧大海幾人,本著要對得起付錢的幾人。
所以他們沒有急著去釣魚,而是都詳細教導著。應該要怎麽遛魚,怎樣才能節省體力之類的,毫不保留的教導給大家。
這年頭的海洋資源真的很豐富,十塊錢如果運氣沒那麽差,是完全可以迴本的!
所以他們教得很用心,因為能迴本,這樣才能長久幹下去。
相當於有人給他們加油,他們每天的漁獲,就都是淨收入。
但淳樸的鄧大海幾人,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李峰幾人,怎麽釣魚都不會虧本!
這邊收購價格一毛幾分一斤,可比如李峰幾人帶迴城裏,就能賣到幾塊錢一斤!
這樣的差價,你讓他們怎麽能虧本?
這也是剩下幾人,因為沒有多少本錢,才選擇出海釣魚,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
李峰本來是不知道這事的,完全是剛才跟幾人閑聊時,聊到出海釣魚的原因。
聽到這四人都說沒糧食帶過來,也沒有啥餘錢,才像以前的前輩一樣,出海碰運氣。
他才明白過來,對於自己這些外地人來說,釣魚簡直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李峰知道現在的魚資源豐富,但沒有想到豐富到這種程度!
因為幾人下鉤沒多久,就接連魚咬鉤了!
“船長,我這邊有魚咬鉤了,感覺沒有特別大的力氣……”
“船長,我這邊也咬鉤了,挺大力氣的,起碼二十斤重的魚……”
鄧大海幾人忙上前,接過魚竿感受一下重量。
這是為了確保大家,能準確了解到,魚拉力它們大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