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也剛剛開始用,今天也一並請請灶神吧。
蠟燭和香,我都買過來了”
原來報紙包著的是這些玩意啊,隻是還不知道兩個小袋子裏是什麽。
“我和你們一起弄,幺兒,你去殺魚。”
“小舅舅,我也去殺魚。”
“好,你也一起來”
於是,舅甥二人拿了剪刀、拎著魚,出了邊門,就來到了院子裏的水井邊。
其實,沈拉登對這個院子、這口水井沒有一丁點的印象,純純的是想靠別人來熟悉自己家。
來到了院子,沈拉登才發現整個院子有點像四合院,沈拉登家就在院子的西北。
不多久,院子裏,水井邊,出現了這麽一幕:一個大小夥蹲著在殺魚,一個小屁孩也蹲在邊上看著,二人還尬聊著,
“小舅舅,這魚哪裏買的?”
“這是我和你外公,還有你大舅舅,昨天去抓的。家裏還留了好多呢!”
“這麽厲害啊。都這麽大嗎?”
“不是,這二條是最大的。
家裏留的是小鯉魚、小鯽魚,還有好多好多的餐條魚。
你認識,這是什麽魚嗎?”
“當然認識,是大白鰱。”
“對了,拉登真厲害。”
原來這個時候就有鼓勵法教育了!
“你們怎麽在這裏殺魚,腥臭死了!別在這裏殺了!”這個時候,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了過來。
沈拉登抬頭看到,北邊房子的門口出現了一個婦人。
這個婦人,沈拉登認識,是自己尖酸刻薄的大媽――大伯的媳婦。
看到這個人,沈拉登頓時來氣,也不管自己還是個小屁孩,就直接懟上了:
“不在這裏,去你家裏啊。
腥臭,你關門啊,你出來幹嘛?”
“你個小赤佬,沒大沒小的。”
“是誰沒大沒小的?跟個五歲小娃罵架,也不怕丟臉。”背後響起了外公的聲音。
走過來,摸了摸沈拉登的頭,“別怕,有外公在。”
“外公,我不怕。
我舅舅比他們多,還都比他們厲害。”
“對。”
小舅舅‘騰’的站了起來,滿手是血,其中一手還拿著把剪刀,惡狠狠的瞪著大媽。
大媽一句話也不敢說,急忙轉身,‘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然後,屋裏傳來了叨嗶叨嗶的聲音,聽不太真切。
“哈哈哈。。。膽小鬼。”
沈拉登開心極了,老子這幾十年的銷售不是白做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外公舅舅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氣氛融洽,沈拉登也漸漸的適應了這具小身體,以及大心髒。
很快,小舅舅洗幹淨魚,交給了媽媽。
媽媽把魚的頭尾剁了下來,用鹽把中段醃了起來。
此時,沈拉登才知道,前麵發現的兩個小袋子裏裝的是鹽和白糖――都是供銷社買的、散裝的。
爸爸在燒火,媽媽在整菜,外公在指揮。。。
這不,又指揮上小舅舅了,“幺兒,你去學校接張仙吧,差不多要放學了。”
“好,”小舅答應了準備出去。
“小舅舅,我也要去。”
沈拉登又準備讓小舅舅帶著熟悉環境了。
“走,舅舅背著你去。”
小舅一把抄起沈拉登,甩到了自己的背上。
二人出門去了。。。
二人又尬聊上了。。。
“小舅舅,你認識姐姐上學的學校嗎?”
“認識啊,就在你們大隊那邊。”
“小舅舅,你還在教書嗎?”
“已經不教了,要不來今天我哪有空過來。”
小舅念了高中,在當時也算是知識分子了,因此,高中畢業後,就在小學當了代課老師,隻是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就在這個暑假前就不教了。
“那你可以把書借我看嗎?”
“可以啊,但你又不認識啊。”
“我多看看不就認識了嘛。”
。。。
二人來到了小學,還沒有到中午放學的時候。
沈拉登就直接進了邊上的辦公室。
辦公室裏隻有羅老師在。
羅老師不是本地人,據說是來自申城,有個女兒在國外,而且已經成家。
她愛人在哪、是否活著,沈拉登並不知道。
因此,羅老師把村小學當家,吃住都在學校的。
“老師,這些報紙是今天的嗎?”沈拉登指著一張辦公桌上報紙問,而報紙上的日期是1980年9月9日,星期二。
“不是的,是前天的。”
前天?那麽今天是1980年9月11日,星期四。
此時的沈拉登還不滿4周歲,放在後世,就是幼兒園小班。
“有今天的嗎?”
“今天的要到明後天才能到。
小朋友,你認字了嗎?”
“我認字了,我給你念念。”
然後,沈拉登拿著報紙走到了羅老師邊上,指著其中一篇報道開始了朗讀:
“一九八零年‘井岡之夏’在昌市舉行
贛省文化局、省文聯主辦的一九八零年‘井岡之夏’音樂、舞蹈匯演,已於8月中旬在昌市舉行。‘井岡之夏’演唱出了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贛省人民的心聲和情懷。創作歌曲《祖國進行曲》、《四化美景等不來》、《春光啊,春光》,三人舞《蘭花吟》,雙人舞《和合同慶人間樂》等一些具有時代精神和民間色彩的歌曲、器樂曲和舞蹈,獲得了好評。
老師,我念對了嗎?”
“對了,都念對了。”
羅老師非常高興,還有些激動,“你太棒了,你多大了?你是誰家的小娃?你家大人呢?”
一連串的問題。
這時,小舅舅急匆匆的走進辦公室,估計是聽到了‘你家大人呢’這句話,害怕小拉登闖禍,
“老師,不好意思,小孩子太頑皮,他是弄壞什麽東西了嗎?”
“沒有沒有,他太聰明了。”
“老師,這是我小舅舅。他以前在硤縣那邊也是教小學的。”
“噢,你有上學了嗎?”
“我5歲,可以上學嗎?”
鄉下說的都是虛年齡,像沈拉登這樣小月生的,都是要加2歲的。
“可以啊,你家大人同意就行了。”
“那我考得好,可以跳級嗎?”
“隻要你都會,當然可以啊。”
“那我下午就過來考試,老師你幫我出二三年級的考卷。”
“你確定?”
兩道聲音同時傳來,是羅老師和小舅舅。
“下午做一下就知道了。”
其實放在四十年後,幼兒園小班的娃娃,也早已掌握當下二三年級的知識。
隨便一個過來,都是妥妥的學霸。
“好的,我準備好,下午等你。”
此時,外麵也傳來了放學的聲音,沈拉登拉著小舅舅出了辦公室,
很快就在人群裏找到了姐姐―――
果然和自己印象中的一張老照片上的樣子一模一樣――
很瘦、很黑,紮了個雙馬尾。
“姐姐,我和小舅舅來接你了。”
看到姐姐,沈拉登情不自禁的喊了起來,
聽到喊聲,姐姐跑了過來,
“小舅舅,拉登,你們怎麽過來了?”
“走,接你迴家吃好東西,外公拿了好多好東西過來。”
“走,”小舅一把抄起小拉登,又把他甩到了背上,領著姐姐就往家去了。
“你真認字了?還要做二三年級的考卷?”當姐姐得知沈拉登下午要過來做卷子時,無比的驚訝。
“嗯,下午和你一起過來。”
彼時,村小學辦公室
羅老師將剛剛發生的事情和另外幾個老師說了,其他的老師們將信將疑。
“5歲,應該是5虛歲吧?”有老師問
“沒問。”
“叫什麽名字?我們應該認識的。”
“沒問。”
“誰家的?”
“沒問。下午過來時再問吧。如果不過來,我到村裏去找,這麽好的苗子,不能錯過了。”
“好,我們一起找些卷子出來!”
幾個老師開始忙碌,都沒有急著迴去吃飯。
蠟燭和香,我都買過來了”
原來報紙包著的是這些玩意啊,隻是還不知道兩個小袋子裏是什麽。
“我和你們一起弄,幺兒,你去殺魚。”
“小舅舅,我也去殺魚。”
“好,你也一起來”
於是,舅甥二人拿了剪刀、拎著魚,出了邊門,就來到了院子裏的水井邊。
其實,沈拉登對這個院子、這口水井沒有一丁點的印象,純純的是想靠別人來熟悉自己家。
來到了院子,沈拉登才發現整個院子有點像四合院,沈拉登家就在院子的西北。
不多久,院子裏,水井邊,出現了這麽一幕:一個大小夥蹲著在殺魚,一個小屁孩也蹲在邊上看著,二人還尬聊著,
“小舅舅,這魚哪裏買的?”
“這是我和你外公,還有你大舅舅,昨天去抓的。家裏還留了好多呢!”
“這麽厲害啊。都這麽大嗎?”
“不是,這二條是最大的。
家裏留的是小鯉魚、小鯽魚,還有好多好多的餐條魚。
你認識,這是什麽魚嗎?”
“當然認識,是大白鰱。”
“對了,拉登真厲害。”
原來這個時候就有鼓勵法教育了!
“你們怎麽在這裏殺魚,腥臭死了!別在這裏殺了!”這個時候,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了過來。
沈拉登抬頭看到,北邊房子的門口出現了一個婦人。
這個婦人,沈拉登認識,是自己尖酸刻薄的大媽――大伯的媳婦。
看到這個人,沈拉登頓時來氣,也不管自己還是個小屁孩,就直接懟上了:
“不在這裏,去你家裏啊。
腥臭,你關門啊,你出來幹嘛?”
“你個小赤佬,沒大沒小的。”
“是誰沒大沒小的?跟個五歲小娃罵架,也不怕丟臉。”背後響起了外公的聲音。
走過來,摸了摸沈拉登的頭,“別怕,有外公在。”
“外公,我不怕。
我舅舅比他們多,還都比他們厲害。”
“對。”
小舅舅‘騰’的站了起來,滿手是血,其中一手還拿著把剪刀,惡狠狠的瞪著大媽。
大媽一句話也不敢說,急忙轉身,‘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然後,屋裏傳來了叨嗶叨嗶的聲音,聽不太真切。
“哈哈哈。。。膽小鬼。”
沈拉登開心極了,老子這幾十年的銷售不是白做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外公舅舅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氣氛融洽,沈拉登也漸漸的適應了這具小身體,以及大心髒。
很快,小舅舅洗幹淨魚,交給了媽媽。
媽媽把魚的頭尾剁了下來,用鹽把中段醃了起來。
此時,沈拉登才知道,前麵發現的兩個小袋子裏裝的是鹽和白糖――都是供銷社買的、散裝的。
爸爸在燒火,媽媽在整菜,外公在指揮。。。
這不,又指揮上小舅舅了,“幺兒,你去學校接張仙吧,差不多要放學了。”
“好,”小舅答應了準備出去。
“小舅舅,我也要去。”
沈拉登又準備讓小舅舅帶著熟悉環境了。
“走,舅舅背著你去。”
小舅一把抄起沈拉登,甩到了自己的背上。
二人出門去了。。。
二人又尬聊上了。。。
“小舅舅,你認識姐姐上學的學校嗎?”
“認識啊,就在你們大隊那邊。”
“小舅舅,你還在教書嗎?”
“已經不教了,要不來今天我哪有空過來。”
小舅念了高中,在當時也算是知識分子了,因此,高中畢業後,就在小學當了代課老師,隻是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就在這個暑假前就不教了。
“那你可以把書借我看嗎?”
“可以啊,但你又不認識啊。”
“我多看看不就認識了嘛。”
。。。
二人來到了小學,還沒有到中午放學的時候。
沈拉登就直接進了邊上的辦公室。
辦公室裏隻有羅老師在。
羅老師不是本地人,據說是來自申城,有個女兒在國外,而且已經成家。
她愛人在哪、是否活著,沈拉登並不知道。
因此,羅老師把村小學當家,吃住都在學校的。
“老師,這些報紙是今天的嗎?”沈拉登指著一張辦公桌上報紙問,而報紙上的日期是1980年9月9日,星期二。
“不是的,是前天的。”
前天?那麽今天是1980年9月11日,星期四。
此時的沈拉登還不滿4周歲,放在後世,就是幼兒園小班。
“有今天的嗎?”
“今天的要到明後天才能到。
小朋友,你認字了嗎?”
“我認字了,我給你念念。”
然後,沈拉登拿著報紙走到了羅老師邊上,指著其中一篇報道開始了朗讀:
“一九八零年‘井岡之夏’在昌市舉行
贛省文化局、省文聯主辦的一九八零年‘井岡之夏’音樂、舞蹈匯演,已於8月中旬在昌市舉行。‘井岡之夏’演唱出了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贛省人民的心聲和情懷。創作歌曲《祖國進行曲》、《四化美景等不來》、《春光啊,春光》,三人舞《蘭花吟》,雙人舞《和合同慶人間樂》等一些具有時代精神和民間色彩的歌曲、器樂曲和舞蹈,獲得了好評。
老師,我念對了嗎?”
“對了,都念對了。”
羅老師非常高興,還有些激動,“你太棒了,你多大了?你是誰家的小娃?你家大人呢?”
一連串的問題。
這時,小舅舅急匆匆的走進辦公室,估計是聽到了‘你家大人呢’這句話,害怕小拉登闖禍,
“老師,不好意思,小孩子太頑皮,他是弄壞什麽東西了嗎?”
“沒有沒有,他太聰明了。”
“老師,這是我小舅舅。他以前在硤縣那邊也是教小學的。”
“噢,你有上學了嗎?”
“我5歲,可以上學嗎?”
鄉下說的都是虛年齡,像沈拉登這樣小月生的,都是要加2歲的。
“可以啊,你家大人同意就行了。”
“那我考得好,可以跳級嗎?”
“隻要你都會,當然可以啊。”
“那我下午就過來考試,老師你幫我出二三年級的考卷。”
“你確定?”
兩道聲音同時傳來,是羅老師和小舅舅。
“下午做一下就知道了。”
其實放在四十年後,幼兒園小班的娃娃,也早已掌握當下二三年級的知識。
隨便一個過來,都是妥妥的學霸。
“好的,我準備好,下午等你。”
此時,外麵也傳來了放學的聲音,沈拉登拉著小舅舅出了辦公室,
很快就在人群裏找到了姐姐―――
果然和自己印象中的一張老照片上的樣子一模一樣――
很瘦、很黑,紮了個雙馬尾。
“姐姐,我和小舅舅來接你了。”
看到姐姐,沈拉登情不自禁的喊了起來,
聽到喊聲,姐姐跑了過來,
“小舅舅,拉登,你們怎麽過來了?”
“走,接你迴家吃好東西,外公拿了好多好東西過來。”
“走,”小舅一把抄起小拉登,又把他甩到了背上,領著姐姐就往家去了。
“你真認字了?還要做二三年級的考卷?”當姐姐得知沈拉登下午要過來做卷子時,無比的驚訝。
“嗯,下午和你一起過來。”
彼時,村小學辦公室
羅老師將剛剛發生的事情和另外幾個老師說了,其他的老師們將信將疑。
“5歲,應該是5虛歲吧?”有老師問
“沒問。”
“叫什麽名字?我們應該認識的。”
“沒問。”
“誰家的?”
“沒問。下午過來時再問吧。如果不過來,我到村裏去找,這麽好的苗子,不能錯過了。”
“好,我們一起找些卷子出來!”
幾個老師開始忙碌,都沒有急著迴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