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大哥誒,你咋就死了呢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順軍入城之時,李自成下令軍隊安分守己,不準亂動百姓的東西,百姓們焚香夾道相迎,文武百官喜迎闖王入城。】
貞觀年間。
“朕不明白,百姓們歡迎李自成不奇怪,這群大明文武百官高興個什麽勁?”
李世民很是費解,李自成痛恨明朝到如此地步,大明官員難道還想著有好下場?
“哼!一群吃裏扒外的東西,一點骨氣都沒有的軟蛋!”
尉遲敬德不屑地出言嘲諷。
【李自成一進京城,直奔大明國庫,原因無他,一路上收編了十數萬的明軍,闖軍也沒有閑錢供養規模龐大的軍隊,急需補充資金。】
【一進大明國庫,李自成傻眼了,國庫裏空無一物,比難民舔過的碗都幹淨。】
【於是李自成翻臉了,剛剛投降的大明官員被闖軍連夜抓起來拷問。】
【據明史記載:“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這種拷問很快就失去了控製,從朝堂大臣擴展到京城富戶,最後就連底層百姓也牽扯進來。】
【李自成從這群麵對崇禎一毛不拔的官員富戶手裏,硬生生刮出七千萬兩白銀,相當於大明數年的財政收入。】
嘶,貞觀朝堂眾臣震驚了,就連李世民聽了都不禁咂舌。
“大明的貪官汙吏真是讓朕大開眼界,崇禎那麽求他們,他們一毛不拔。”
“非得給他們上大刑,他們才願意把錢交出來,這不是犯賤麽。”
李世民搖了搖頭。
崇禎年間。
看著光幕中滿地的黃金珠寶,崇禎人都麻了。
尼瑪,老子好言相勸你們不聽,一個個跟朕哭窮。
非等逆賊出來收拾你們,你們才舒服是吧。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麽!!!
“你們!”崇禎氣的麵色通紅,指向大臣的手不住地顫抖:“簡直是欺人太甚。”
崇禎憤而揮袖。
朝臣們心虛的低下頭,一言不發。
他們心中卻不以為意,你崇禎愛生氣就生氣吧,生完氣不還是得妥協,我們這多人,你還能都收拾了?
不過,看樣子李自成是不能投靠了,難道我們要投靠滿清?
崇禎等了半天,硬是沒有人主動把錢交出來。
好好好,真是不把朕當迴事啊,裝都不裝了。
既然你們不仁,那休怪朕不義。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
突然被點到名,駱養猛然一顫,隨即出列:“臣在!”
“朕命你按照光幕上的名單、錢數,挨個給朕收取,能上交的朕就當無事發生,要是交不上。。。”
崇禎的眼神變得銳利:“那就按照賊軍的處罰去執行。”
“陛下。。。。”
大臣們慌了,他們剛開口就被崇禎打斷。
“你們閉嘴吧!朕忍你們了很久了!”
崇禎如同一頭憤怒的野獸,他冷冷地掃視朝堂。
就是因為這群蛀蟲,大明才會滅亡。
既然向他們妥協大明也是亡,不如拋開一切枷鎖,拿出玩命的架勢,奮力一搏,也許還有半分生機。
“朕不似先祖一般強橫,但也別把朕當成軟柿子捏!”
崇禎最後冷冷地掃視了一眼眾臣,揮袖而去。
【與此同時,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接到了兩封招降書,一封來自大順,一封來自宿敵滿清,雙方都向其許諾了高官厚祿。】
【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吳三桂選擇了後者,他假意向李自成投降,實際上投靠了清軍,引清軍入關。】
永樂年間。
“山海關守將降了?引女真人入關?”
朱棣隻覺遍體發寒,嘴唇不斷顫動:“吳三桂他怎麽敢的!!!”
闖王李自成雖說是逆賊,但好歹還是漢人的太下,大明的方方麵麵也算是得以傳承。
可是滿人!!!
朱棣沒少跟女真人打交道,他知道那是一群吃人不骨頭的豺狼。
引此等豺狼入關,漢人將會墜入阿鼻地獄,永世不得安寧。
“吳三桂,你不得好死!”
憤怒地咆哮聲響徹永樂朝。
【李自成死都沒想到吳三桂會降清,一是都是漢人,二者吳三桂全家都在京師,可吳三桂就是做了。】
【山海關一戰,吳清聯軍大敗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率潰軍逃到京城,稱帝後倉皇逃亡西安。】
【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1644年),攝政王多爾袞率清軍入京,清朝入主中原。】
光幕中,清軍圍住了崇禎與周後的陵墓,不少民工拿著鐵鍬鋤頭,看著架勢是要挖墳。
永樂時期。
“該死的女真人!難道還要掀棺戮屍不成!”朱棣咬牙切齒,他真是恨急了,人死仇消,他沒想到女真人如此野蠻不講道理。
“蠻子,就是蠻子。”朱高煦麵露不屑:“爹,你放心,有咱爺們幾個人,一定能殺絕女真這幫畜生!”
“老二說的對,”朱高熾難得地讚同朱高煦的主意:“女真不滅,大明寢食難安。”
光幕前一眾中原王朝痛斥清朝的惡行,用各種惡毒的言語問候滿人祖宗。
滿人則是歡天喜地,歡快地跳起了民族舞蹈,他們被明朝壓了幾百年終於揚眉吐氣了一迴。
“好!不愧是本汗的後代,挖他的墳!挖他的墳!!!”努爾哈赤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可惜滿人沒高興太久,就見光幕中的順治皇帝突然跪下嚎啕大哭,抱著崇禎的墓碑不放:“大哥誒~~,你死的好慘呐,咋沒等我來就死了呢。”
順治皇帝抹了把鼻涕繼續嚎:“不就是李自成那群反賊麽,大哥你放心全交給老弟了,老弟弄死那群反賊給你報仇。”
“你就安心的去吧~~~~~~~”
這突變的畫風,讓跳舞滿人的閃了腰,漢人更是驚掉了下巴。
“你打我一下,我是不是聽錯了,咱滿人皇帝叫漢人皇帝大哥?”
一名滿人一臉懵逼地問旁邊的族人。
【順治帝下詔為崇禎皇帝發喪,以帝王之禮改葬“思陵”,並將王承恩葬在思陵旁。】
貞觀年間。
“朕不明白,百姓們歡迎李自成不奇怪,這群大明文武百官高興個什麽勁?”
李世民很是費解,李自成痛恨明朝到如此地步,大明官員難道還想著有好下場?
“哼!一群吃裏扒外的東西,一點骨氣都沒有的軟蛋!”
尉遲敬德不屑地出言嘲諷。
【李自成一進京城,直奔大明國庫,原因無他,一路上收編了十數萬的明軍,闖軍也沒有閑錢供養規模龐大的軍隊,急需補充資金。】
【一進大明國庫,李自成傻眼了,國庫裏空無一物,比難民舔過的碗都幹淨。】
【於是李自成翻臉了,剛剛投降的大明官員被闖軍連夜抓起來拷問。】
【據明史記載:“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這種拷問很快就失去了控製,從朝堂大臣擴展到京城富戶,最後就連底層百姓也牽扯進來。】
【李自成從這群麵對崇禎一毛不拔的官員富戶手裏,硬生生刮出七千萬兩白銀,相當於大明數年的財政收入。】
嘶,貞觀朝堂眾臣震驚了,就連李世民聽了都不禁咂舌。
“大明的貪官汙吏真是讓朕大開眼界,崇禎那麽求他們,他們一毛不拔。”
“非得給他們上大刑,他們才願意把錢交出來,這不是犯賤麽。”
李世民搖了搖頭。
崇禎年間。
看著光幕中滿地的黃金珠寶,崇禎人都麻了。
尼瑪,老子好言相勸你們不聽,一個個跟朕哭窮。
非等逆賊出來收拾你們,你們才舒服是吧。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麽!!!
“你們!”崇禎氣的麵色通紅,指向大臣的手不住地顫抖:“簡直是欺人太甚。”
崇禎憤而揮袖。
朝臣們心虛的低下頭,一言不發。
他們心中卻不以為意,你崇禎愛生氣就生氣吧,生完氣不還是得妥協,我們這多人,你還能都收拾了?
不過,看樣子李自成是不能投靠了,難道我們要投靠滿清?
崇禎等了半天,硬是沒有人主動把錢交出來。
好好好,真是不把朕當迴事啊,裝都不裝了。
既然你們不仁,那休怪朕不義。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
突然被點到名,駱養猛然一顫,隨即出列:“臣在!”
“朕命你按照光幕上的名單、錢數,挨個給朕收取,能上交的朕就當無事發生,要是交不上。。。”
崇禎的眼神變得銳利:“那就按照賊軍的處罰去執行。”
“陛下。。。。”
大臣們慌了,他們剛開口就被崇禎打斷。
“你們閉嘴吧!朕忍你們了很久了!”
崇禎如同一頭憤怒的野獸,他冷冷地掃視朝堂。
就是因為這群蛀蟲,大明才會滅亡。
既然向他們妥協大明也是亡,不如拋開一切枷鎖,拿出玩命的架勢,奮力一搏,也許還有半分生機。
“朕不似先祖一般強橫,但也別把朕當成軟柿子捏!”
崇禎最後冷冷地掃視了一眼眾臣,揮袖而去。
【與此同時,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接到了兩封招降書,一封來自大順,一封來自宿敵滿清,雙方都向其許諾了高官厚祿。】
【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吳三桂選擇了後者,他假意向李自成投降,實際上投靠了清軍,引清軍入關。】
永樂年間。
“山海關守將降了?引女真人入關?”
朱棣隻覺遍體發寒,嘴唇不斷顫動:“吳三桂他怎麽敢的!!!”
闖王李自成雖說是逆賊,但好歹還是漢人的太下,大明的方方麵麵也算是得以傳承。
可是滿人!!!
朱棣沒少跟女真人打交道,他知道那是一群吃人不骨頭的豺狼。
引此等豺狼入關,漢人將會墜入阿鼻地獄,永世不得安寧。
“吳三桂,你不得好死!”
憤怒地咆哮聲響徹永樂朝。
【李自成死都沒想到吳三桂會降清,一是都是漢人,二者吳三桂全家都在京師,可吳三桂就是做了。】
【山海關一戰,吳清聯軍大敗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率潰軍逃到京城,稱帝後倉皇逃亡西安。】
【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1644年),攝政王多爾袞率清軍入京,清朝入主中原。】
光幕中,清軍圍住了崇禎與周後的陵墓,不少民工拿著鐵鍬鋤頭,看著架勢是要挖墳。
永樂時期。
“該死的女真人!難道還要掀棺戮屍不成!”朱棣咬牙切齒,他真是恨急了,人死仇消,他沒想到女真人如此野蠻不講道理。
“蠻子,就是蠻子。”朱高煦麵露不屑:“爹,你放心,有咱爺們幾個人,一定能殺絕女真這幫畜生!”
“老二說的對,”朱高熾難得地讚同朱高煦的主意:“女真不滅,大明寢食難安。”
光幕前一眾中原王朝痛斥清朝的惡行,用各種惡毒的言語問候滿人祖宗。
滿人則是歡天喜地,歡快地跳起了民族舞蹈,他們被明朝壓了幾百年終於揚眉吐氣了一迴。
“好!不愧是本汗的後代,挖他的墳!挖他的墳!!!”努爾哈赤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可惜滿人沒高興太久,就見光幕中的順治皇帝突然跪下嚎啕大哭,抱著崇禎的墓碑不放:“大哥誒~~,你死的好慘呐,咋沒等我來就死了呢。”
順治皇帝抹了把鼻涕繼續嚎:“不就是李自成那群反賊麽,大哥你放心全交給老弟了,老弟弄死那群反賊給你報仇。”
“你就安心的去吧~~~~~~~”
這突變的畫風,讓跳舞滿人的閃了腰,漢人更是驚掉了下巴。
“你打我一下,我是不是聽錯了,咱滿人皇帝叫漢人皇帝大哥?”
一名滿人一臉懵逼地問旁邊的族人。
【順治帝下詔為崇禎皇帝發喪,以帝王之禮改葬“思陵”,並將王承恩葬在思陵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