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太後示弱
重生甄嬛傳夏冬春在線吃瓜 作者:湯湯水水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現在也顧不得皇後了畢竟烏雅氏都快沒一半了,所謂的家族榮耀最後還不是為了烏雅氏一族。
烏雅氏因為自己的原因被先帝下恩旨抬到了正黃旗,烏雅氏的兒郎們要比烏拉那拉氏的兒郎爭氣的多,再過幾年等烏雅氏的兒郎們入朝為官,他們下一輩的格格們就是真正的八旗貴女了,也就不用再扯烏拉那拉氏的大旗了。
到時候就可以跟皇室聯姻,做宗室福晉也是可以的,要是烏雅氏的兒郎們爭氣一些太子妃的位置也不是不行的。
德妃的政治覺悟還是有一些的,她知道皇上對三阿哥早就沒有了信心,之所以重視三阿哥,一是因為皇上現在成年的皇子就隻有一個三阿哥,而且出身還算可以,還有就是以後等後麵的皇子長大了,三阿哥可以製衡他們,畢竟三阿哥才是皇上的長子,滿人看重長子。
但是你要說皇上會把皇位交給三阿哥,以太後對皇上的了解那估計不太可能,畢竟三阿哥自己看了都有些一言難盡,要是真成了皇上還不被前朝的那些人精給忽悠死,到時候說不定大清的江山就這樣斷送了。
皇上給皇貴妃抬旗又把皇貴妃提到這樣的位分,誰知道皇上是不是提前在為六阿哥鋪路,畢竟皇上登基的時候也四十五了,等六阿哥成年娶妻生子皇上估計也不小了,以皇上這樣廢寢忘食的工作強度來看,大概是活不過先帝的。
太後不是不知道皇後在打三阿哥的主意,太後不聞不問或者是冷眼旁觀也是因為怕引起皇上的忌憚,皇上都能忌憚外戚強勢的華妃不讓華妃生子,難道就不會忌憚自己這個額娘和皇後聯手扶持皇子一事嗎?
帝王的忌憚之心太後從來都不會去賭,所以也沒提醒皇後三阿哥大概率登不上皇位這件事,畢竟皇後多關心關心三阿哥,皇上對皇後的忌憚也會少一些,因為皇上也知道三阿哥隨齊貴妃。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吉祥。”
太後打量麵前這個威儀極盛的兒子,他們娘倆相處的時間少,小的時候他被孝懿仁皇後抱去,大了也不能迴到自己身邊要去阿哥所居住,大了他們之間也不親了,因為他們之間隔著太多太多了······
“皇帝你來了”
皇上看著麵前臉色蒼白虛弱的額娘一時之間有些恍惚,看著額娘頭上的白發皇上突然發現額娘也不年輕了,是啊自己都快五十了······
“都是兒子不好讓宮外的一些瑣事擾了皇額娘休息。”此時的皇上心中不免有些後悔。
太後搖了搖頭,微笑著說道:“哀家年紀大了,怕也是沒有多長時間好活了。”太後這話一出屋裏的所有奴才都跪倒在地,蘇培盛也是一樣。
“皇額娘”皇上也是驚了,皇額娘雖然偏心但是到底也是自己的生母,自己也沒想她去死啊!
太後自顧自的說道:“哀家突然夢到了小時候還在額娘阿瑪身邊的時候,那是哀家最開心的時候,可惜啊一入宮門深似海不能再給額娘和阿瑪盡孝了。”說到這裏太後的眼角不免有些濕潤。
皇上沉默了片刻,“皇額娘放心,兒臣會寬待烏雅氏的族人的。”皇上對烏拉那拉氏沒有什麽特殊的待遇,但是對烏雅氏還是有幾分寬容的,所以在正黃旗的那一支烏雅氏族人發展的比烏拉那拉氏好多了。
“竹息以下犯上皇帝你處置了就處置了,不要放在心上。”既然皇上還願意顧忌她的麵子,那她也不會為了一個奴才上綱上線。
太後出馬一個頂倆,皇上總是拗不過自己的老母親,不看憎麵看佛麵皇上還是寬恕了烏雅氏的族人,隻是抄家流放砍頭的還是沒有的。
“哀家年紀大了,也不想再管後宮的事情了,隻是年紀大了難免喜歡孫兒承歡膝下,皇上讓弘昭多來看看哀家就好了。”
皇上挑眉,他知道皇後是皇額娘的表侄女,雖然也不知道這親戚關係是從哪來的,但是皇額娘對皇後的維護可是絲毫不摻假的,皇額娘的意思是以後不管皇後了,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嗎?
自打皇後出手謀害過他的子嗣後,他細細的查過發現皇後沒有他看到的那麽清白之後,他就不希望皇額娘再維護皇後了,正何況他發現皇後竟然插手儲君之事,皇後暗暗下注三阿哥皇上哪裏查不到,對皇後更加厭煩了。
覺得皇後的手伸的太長了,也太貪得無厭了既要又要,要不是看在純元的麵子上皇後一個庶出,更何況那時候烏拉那拉氏也再走下坡路,碰巧他又要低調行事不礙皇阿瑪和兄弟們的眼,
哪裏會選她做為繼福晉,就這樣她還不滿意在宮裏興風作浪,皇額娘不管她了正合自己的意。
“弘昭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朕也是喜歡的不得了,有他時常來陪伴皇額娘,皇額娘您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皇上提起弘昭就忍不住在臉上露出了微笑。
太後瞧了心裏一歎,都一樣是皇子但是怎麽能一樣呢,一個是龍鳳祥瑞聰明伶俐親自啟蒙手把手教導的,六阿哥的出生也正是在皇上大權在握的時候,皇上對六阿哥又怎麽會不寵愛呢!
要說偏心眼沒人比太後懂了,她偏心老十四自然覺得老十四哪哪都好,就像皇上現在一樣喜歡六阿哥弘昭自然也會覺得他哪哪都好。
哪怕太後身處壽康宮也知道皇上對弘昭的心疼,弘昭已經到了搬出去承乾宮的年紀現在已經住進阿哥所了,皇上親自吩咐內務府修繕弘昭的住所,還讓蘇培盛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弘昭的阿哥所內擺著許多皇上內庫中的精品,皇上多看重弘昭啊!
底下進貢的精美擺件以及稀少貢品和少見的瓜果皇上都不忘賞賜弘昭,有時甚至會抱著弘昭在養心殿裏看折子,偏偏皇後還看不清認為三阿哥會大有所為,太後也是服了,所以才徹底對皇後死心了。
烏雅氏因為自己的原因被先帝下恩旨抬到了正黃旗,烏雅氏的兒郎們要比烏拉那拉氏的兒郎爭氣的多,再過幾年等烏雅氏的兒郎們入朝為官,他們下一輩的格格們就是真正的八旗貴女了,也就不用再扯烏拉那拉氏的大旗了。
到時候就可以跟皇室聯姻,做宗室福晉也是可以的,要是烏雅氏的兒郎們爭氣一些太子妃的位置也不是不行的。
德妃的政治覺悟還是有一些的,她知道皇上對三阿哥早就沒有了信心,之所以重視三阿哥,一是因為皇上現在成年的皇子就隻有一個三阿哥,而且出身還算可以,還有就是以後等後麵的皇子長大了,三阿哥可以製衡他們,畢竟三阿哥才是皇上的長子,滿人看重長子。
但是你要說皇上會把皇位交給三阿哥,以太後對皇上的了解那估計不太可能,畢竟三阿哥自己看了都有些一言難盡,要是真成了皇上還不被前朝的那些人精給忽悠死,到時候說不定大清的江山就這樣斷送了。
皇上給皇貴妃抬旗又把皇貴妃提到這樣的位分,誰知道皇上是不是提前在為六阿哥鋪路,畢竟皇上登基的時候也四十五了,等六阿哥成年娶妻生子皇上估計也不小了,以皇上這樣廢寢忘食的工作強度來看,大概是活不過先帝的。
太後不是不知道皇後在打三阿哥的主意,太後不聞不問或者是冷眼旁觀也是因為怕引起皇上的忌憚,皇上都能忌憚外戚強勢的華妃不讓華妃生子,難道就不會忌憚自己這個額娘和皇後聯手扶持皇子一事嗎?
帝王的忌憚之心太後從來都不會去賭,所以也沒提醒皇後三阿哥大概率登不上皇位這件事,畢竟皇後多關心關心三阿哥,皇上對皇後的忌憚也會少一些,因為皇上也知道三阿哥隨齊貴妃。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吉祥。”
太後打量麵前這個威儀極盛的兒子,他們娘倆相處的時間少,小的時候他被孝懿仁皇後抱去,大了也不能迴到自己身邊要去阿哥所居住,大了他們之間也不親了,因為他們之間隔著太多太多了······
“皇帝你來了”
皇上看著麵前臉色蒼白虛弱的額娘一時之間有些恍惚,看著額娘頭上的白發皇上突然發現額娘也不年輕了,是啊自己都快五十了······
“都是兒子不好讓宮外的一些瑣事擾了皇額娘休息。”此時的皇上心中不免有些後悔。
太後搖了搖頭,微笑著說道:“哀家年紀大了,怕也是沒有多長時間好活了。”太後這話一出屋裏的所有奴才都跪倒在地,蘇培盛也是一樣。
“皇額娘”皇上也是驚了,皇額娘雖然偏心但是到底也是自己的生母,自己也沒想她去死啊!
太後自顧自的說道:“哀家突然夢到了小時候還在額娘阿瑪身邊的時候,那是哀家最開心的時候,可惜啊一入宮門深似海不能再給額娘和阿瑪盡孝了。”說到這裏太後的眼角不免有些濕潤。
皇上沉默了片刻,“皇額娘放心,兒臣會寬待烏雅氏的族人的。”皇上對烏拉那拉氏沒有什麽特殊的待遇,但是對烏雅氏還是有幾分寬容的,所以在正黃旗的那一支烏雅氏族人發展的比烏拉那拉氏好多了。
“竹息以下犯上皇帝你處置了就處置了,不要放在心上。”既然皇上還願意顧忌她的麵子,那她也不會為了一個奴才上綱上線。
太後出馬一個頂倆,皇上總是拗不過自己的老母親,不看憎麵看佛麵皇上還是寬恕了烏雅氏的族人,隻是抄家流放砍頭的還是沒有的。
“哀家年紀大了,也不想再管後宮的事情了,隻是年紀大了難免喜歡孫兒承歡膝下,皇上讓弘昭多來看看哀家就好了。”
皇上挑眉,他知道皇後是皇額娘的表侄女,雖然也不知道這親戚關係是從哪來的,但是皇額娘對皇後的維護可是絲毫不摻假的,皇額娘的意思是以後不管皇後了,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嗎?
自打皇後出手謀害過他的子嗣後,他細細的查過發現皇後沒有他看到的那麽清白之後,他就不希望皇額娘再維護皇後了,正何況他發現皇後竟然插手儲君之事,皇後暗暗下注三阿哥皇上哪裏查不到,對皇後更加厭煩了。
覺得皇後的手伸的太長了,也太貪得無厭了既要又要,要不是看在純元的麵子上皇後一個庶出,更何況那時候烏拉那拉氏也再走下坡路,碰巧他又要低調行事不礙皇阿瑪和兄弟們的眼,
哪裏會選她做為繼福晉,就這樣她還不滿意在宮裏興風作浪,皇額娘不管她了正合自己的意。
“弘昭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朕也是喜歡的不得了,有他時常來陪伴皇額娘,皇額娘您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皇上提起弘昭就忍不住在臉上露出了微笑。
太後瞧了心裏一歎,都一樣是皇子但是怎麽能一樣呢,一個是龍鳳祥瑞聰明伶俐親自啟蒙手把手教導的,六阿哥的出生也正是在皇上大權在握的時候,皇上對六阿哥又怎麽會不寵愛呢!
要說偏心眼沒人比太後懂了,她偏心老十四自然覺得老十四哪哪都好,就像皇上現在一樣喜歡六阿哥弘昭自然也會覺得他哪哪都好。
哪怕太後身處壽康宮也知道皇上對弘昭的心疼,弘昭已經到了搬出去承乾宮的年紀現在已經住進阿哥所了,皇上親自吩咐內務府修繕弘昭的住所,還讓蘇培盛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弘昭的阿哥所內擺著許多皇上內庫中的精品,皇上多看重弘昭啊!
底下進貢的精美擺件以及稀少貢品和少見的瓜果皇上都不忘賞賜弘昭,有時甚至會抱著弘昭在養心殿裏看折子,偏偏皇後還看不清認為三阿哥會大有所為,太後也是服了,所以才徹底對皇後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