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興帶著三連返迴紅泥灣後,剛把對保安團的甄別以及互相舉報工作交給羅平。


    正準備打開係統點一下技能呢,徐武就跑到團部來了。


    “什麽事?”陳成興問道。


    這團長還真不是那麽好當的,每天都有無數的事情在等著他。


    “團長,你看這個。”徐武將帶來的東西放在了桌子上。


    “刺刀?怎麽彎了?”陳成興拿起桌子上的刺刀看了看,這把刺刀雖說彎的不是特別厲害,但是已經可以用肉眼看出明顯的弧度了。


    新二團剛成立的時候裝備差額很大,但是經過雁門關兩次伏擊鬼子的輜重,以及在殺虎口劫了鬼子的運輸火車以後,普通步兵不管好壞,最起碼都分到了一杆槍。


    不過這些輜重兵的步槍基本都是一線退役下來,或者是繳獲的武器,普遍缺少刺刀。


    而且刺刀在戰鬥中也非常容易損耗,一旦損壞,就沒有任何維修的意義。


    因此雖說之前新二團的步槍已經齊備,但是刺刀卻隻有不到1/3人才有。


    為此陳成興專門交代徐濤生產一批刺刀,用於補上缺額。


    陳成興現在手裏拿的這把,就是新製造的。


    如果說下麵的士兵因為能自產就不知道愛惜,那陳成興可不會輕饒了他。


    “別提了,這是4連給我拿過來了,說是和保安團的士兵拚刺後就這樣了,隻是一個刺殺,刺刀就彎了。”


    “我去了解過,情況實屬,我判斷應該是刺到骨頭上了。”徐武解釋道。


    “那不對啊,即使刺到骨頭上也應該是停下,怎麽會彎了呢?”陳成興詫異道。


    “這我就不知道了。”徐武搖了搖頭,他又不是專業人士,他隻知道這刺刀不行。


    要是跟鬼子拚刺,這可會耽誤大事。


    陳成興也沒想明白,索性帶著徐武直接去兵工廠問問情況。


    ......


    因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陳成興並沒有把修械所這些廠子放在紅泥灣,而是放在了距離紅泥灣5裏地的桃花村。


    趕到桃花村後,陳成興找到三人,直接將刺刀放在桌子上問道:“三位主任,你看看這是什麽情況?刺刀隻是一個刺殺動作,就彎了。”


    陳成興雖說問的是三個人,但他實際問的是徐濤,畢竟刺刀就是機械廠生產的。


    “怎麽會這樣?”徐濤皺起了眉頭。


    他一看就看出,這是前兩天才生產出來的,第一批次50把刺刀中的一把。


    “我就是知道咱們自產的鋼鐵不耐用,才專門用軌道鋼,還做了熱處理,怎麽會彎了?”


    “這事我知道。”聞英開口道。


    別看徐濤是打鐵鍛鋼出身,但論知識儲備,他還真不如聞英。


    “軌道鋼是軟鋼,與正規刺刀的鋼材不同,刺刀要用加強材料才行。”聞英解釋道。


    之前太原兵工廠就專門引進了一批加強鋼,用於生產晉造六五式步槍的刺刀。


    “那咱們怎麽辦?”徐濤問道。


    搞什麽加強材料,對新二團而言是癡人說夢,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本事。


    “沒有太好辦法,要麽就通過加厚度提升強度,要麽就通過縮短尺寸來提升強度。”聞英說道。


    這就是刀型扁刺刀的特點,可以有刺、砍、削的各種功能,但是代價就是鋼材的強度要達標。


    聽到聞英的話後,徐濤不言語了。


    這兩條都不太合適,增加厚度會導致刺刀過重,在戰鬥中這非常不便;而縮短長度雖然沒有這一問題,但是卻會導致士兵在跟鬼子拚刺的時候吃虧,畢竟一寸長一寸強。


    就連中正式步槍,雖說槍身比三八大蓋短,但是刺刀卻做了加長,就是為了避免拚刺的時候吃虧。


    這時一旁的陳成興卻是明白了,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後世的五六半。


    “諸位,有沒人人見過莫辛納甘步槍?就是水連珠。”陳成興開口道。


    雖說在10月份的時候,常凱申就用蘇俄的貸款購買了他們很多武器,但是這些武器可是一杆都沒有分到二戰區。


    現在莫辛納甘步槍就隻有中央軍和東北地區才有。


    而莫辛納甘步槍,也是因為鋼材的原因,用的是四棱刺刀。


    這種刺刀刺殺性能很好,不過因為隻能刺,所以其他國家基本沒人用。


    “你想做成四棱刺刀?”聞英卻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當初太原兵工廠在決定生產什麽步槍的時候,買過幾支莫辛納甘,在太原保衛戰之前,那些槍還在倉庫放著呢。


    “不是四棱,而是三棱。”陳成興說道。


    隻要是學過數理化的人都知道,三角形最為穩固。


    而且做成三棱形狀比四棱形狀還要省事。


    隻需把鐵軌材料鍛成細長的三棱錐,然後在刀麵上銑出半圓血槽,一把刺刀就算是成了。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聞英點了點頭。


    這樣一來隻是犧牲了劈砍性能,就實現加厚的同時還不會增加重量,經過熱處理以後,三棱刺刀的強度要遠超刀型刺刀數倍。


    對於兩人的交談,旁邊的幾人表示聽不懂,根本聽不懂。


    在沒有見過實物的情況下,光靠想象是想不出刺刀的畫麵的。


    “聞主任,那這件事就麻煩你協助陳主任了。”陳成興說道。


    “小事兒。”聞英點了點頭,到時候拿個木棍一比畫,陳濤就能明白,剩下的就是邊生產邊試驗了。


    陳成興見刺刀的事情解決,立刻又說出了自己的第二件事。


    “聞主任,之前說過複裝子彈的事情怎麽樣了?”陳成興問道。


    “設備好說,已經生產出幾台手動複裝機器了,不過有還有幾個問題,那就是彈頭、發射藥和底火。”聞英說道。


    這幾件事都不是她能解決的,之前他們從太原帶迴了部分原材料,底火可以暫時頂一下。


    但是發射藥隻能靠化工廠,彈頭就得靠團長自己想辦法了。


    “彈頭的事情我已經在想辦法了,到時候就用銅元衝壓。”陳成興說道,整個山西銅元多的是。


    之前閻西山對於中央下達的,各省銅元隻能在省內流通的命令一直是陰奉陽違。


    直到1926年取消各省自鑄,閻西山光靠鑄造的無省名的銅元,就獲利了400萬塊大洋,不然閻西山可沒錢建太原兵工廠。


    要知道1塊大洋能換140枚銅元,由此就可以知道山西有多少銅元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槍八百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槍八百裏並收藏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