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離年震月兌日 周三 晴
有時候,鼠媽媽忍不住就會對自己感覺到不滿和失望,盡管有時它也覺得自己挺努力了。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讓它覺得充滿了無力感。
鼠弟弟想掙錢的夢想,有時間也有機會去達成。但是,鼠媽媽呢,鼠生已經過半,能做出改變的選擇和時間都被一一錯過了,還有什麽事情可以改變現在這種狀況呢?能維持和提高現在的店鋪經營情況,似乎就是它這一生能達到的高光時刻了。
前段時間去吃飯,鼠媽媽遇到了一隻長輩老鼠,它在給它的小孫子裝修房子,在這裏最好的小區,買得最好的樓層的房子。鼠媽媽問它們什麽時候買的,價格高嗎?那隻長輩老鼠告訴鼠媽媽,是它兒子用它兒子兩口子的公積金買的,在樓市價格很低的時候,十多年過去了,現在貸款已經用公積金還完了。鼠媽媽羨慕地說它們好規劃,眼光也真好。
那天,鼠媽媽迴到店裏,它的情緒很低落。它和鼠爸爸在樓市最高的時候,因為兩個孩子都長大了,不能再和鼠爺爺鼠奶奶擠在一個房子裏住了,它們被迫要了現在住的那個老破小,一到下雨,還要擔心窗戶那裏會不會進水。鼠媽媽想起那句老話“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果真如此啊!
今天傍晚,鼠爸爸的發小又按時過來接孩子了。它說:“它看到對麵的那片樓房又有老鼠在裝修了,它們那棟房子在後麵,還在建設中,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交房。”
鼠爸爸問:“你和伯父伯母都要的是多大的房子?”
“我們要了一個一百五十平方的,我爸媽要的一百一十平方的。夠住了。”鼠爸爸的發小跟鼠爸爸說。
“你們也不用著急,現在你家大寶上初中,過幾年結婚不用愁房子了,直接就是新房。”鼠媽媽抬頭看了看它們。
“嗯,那不能在一起住,還是要買一處新的,我和你嫂子的公積金能給它在咱們這裏買一個新房,但是,在市區買就不夠了。還得看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情況。”鼠爸爸的發小對鼠媽媽解釋道。
“嗯,是這樣。你們都是公職鼠員,比我們這樣天天忙著生計的老鼠強多了。”鼠媽媽用不算恭維的話恭維著它。
“你和我兄弟也不少掙。”鼠爸爸的發小有點傲嬌地迴讚了一句。
等鼠爸爸的發小接了孩子走後,鼠媽媽對鼠爸爸說:“你看,還是公職鼠員好啊,什麽都有,孩子上學都是好的幼兒園和小學隨便選。哪像咱們的孩子隻能在別的老鼠不選的社區學校裏上,現在社區這邊有門路的家庭,誰還讓孩子在這裏上學,都花錢進城讀私立學校去了。”
“人類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這‘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不要和別的老鼠比,咱們一輩子勞作的成果,都沒有別的老鼠一年的零花錢多。幸福,不是比出來的。好不好,也不是錢堆起來的。按自己的心意,認真地活下來就好。”鼠爸爸寬解鼠媽媽說。
“是啊,這一比,咱們這半生的努力,真是沒眼看!該吃吃,該喝喝,對孩子該管就管,盡量過得舒心就好。”鼠媽媽說著,又在心裏自問自答,“過得舒心嗎?”另一個聲音迴應“難啊!”
其實鼠生如人生,一生中大部分的憂愁都是比出來的。比父母,比工作,比孩子,比房子......
時下來看,如果不注意這安全那衛生,看淡生死的話,隻要選一個行業去努力,吃穿還是不用愁的。再用那句“兒孫自有兒孫福”來安慰一下自己,也就一切都不是問題的問題了。比什麽!來是生,去是死,中間是折騰,自己心安就好。如果的內容太多,鼠心就亂了。
該是山就是山,該是水就是水。不經過足夠的高溫低寒,就想妄圖山變成水,水變成山,哪有那麽簡單!
終究其內涵,和平時代的生存問題,不過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少數階層的“貪婪無度”所致。戰爭時代呢,是生死之間的爭奪,要麽處於膠灼拉鋸,要麽就是你死我活。
鼠生所求,不過是生存奔向生活的一個過程。物質上,“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隻睡臥榻三尺。”精神上,知足常樂,萬事有因果。子女上,優秀就去追求夢想,平庸就承歡膝下。
精神正常的鼠類,都應該是能夠正視現狀的,不擔心未來,不迴憶過往。就像現在的鼠媽媽和鼠爸爸。鼠媽媽隻能麵對鼠姐姐的青春期和鼠弟弟的雞狗都嫌的年紀,還要麵對喜怒無常的家庭霸主心態的鼠爸爸。鼠爸爸呢,就隻能接受自己一個月幾千元的收入,挑起家庭支柱的重擔。再冷靜地看看別的老鼠的那不起眼的一個小目標,卻是它窮其一生也達不成其十分之一的現實。不能比。
踮踮腳能夠到的,那是努力;蹦起來快要能夠到的那是夢想;幾十隻老鼠摞起來都夠不到的,那叫無謂的抗爭。再高級的作為,就留給後來的那些無知者無畏的“小老虎”吧!
鼠媽媽的自我定位就是底層普通的撐不著也餓不死的老鼠一隻。就像那句人類小品中說的“要啥自行車啊!”但是,遇到事情解決不了時,遇到不公平時,終究還是有那麽多的意難平。還是鼠媽媽自己要的太多了,它一直處於底層,根本沒有意識到“公平”是分等級的,分階層的。
鼠爸爸對這些有一個比較清楚認識,所以比較熱衷於自己的努力和執著,這樣的老鼠,和修鞋匠一樣,能修出自己認為最好的鞋子,憑著自己的辛苦養家糊口,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樣的父母,這樣的階層,這樣的家庭,能給鼠姐姐和鼠弟弟提供一些什麽呢?鼠爸爸和鼠媽媽都認為會傾其所有,可是這個“所有”又有多少呢?生命已經發芽,成長為什麽樣兒的老鼠,能過什麽樣的生活,父母將能給的給到,剩餘的就要看它們各自的了。
鼠爸爸和鼠媽媽現在正努力將這個“所有”變得更大更充實一些。希望能讓鼠姐姐和鼠弟弟變得比自己好,過得比自己好!
有時候,鼠媽媽忍不住就會對自己感覺到不滿和失望,盡管有時它也覺得自己挺努力了。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讓它覺得充滿了無力感。
鼠弟弟想掙錢的夢想,有時間也有機會去達成。但是,鼠媽媽呢,鼠生已經過半,能做出改變的選擇和時間都被一一錯過了,還有什麽事情可以改變現在這種狀況呢?能維持和提高現在的店鋪經營情況,似乎就是它這一生能達到的高光時刻了。
前段時間去吃飯,鼠媽媽遇到了一隻長輩老鼠,它在給它的小孫子裝修房子,在這裏最好的小區,買得最好的樓層的房子。鼠媽媽問它們什麽時候買的,價格高嗎?那隻長輩老鼠告訴鼠媽媽,是它兒子用它兒子兩口子的公積金買的,在樓市價格很低的時候,十多年過去了,現在貸款已經用公積金還完了。鼠媽媽羨慕地說它們好規劃,眼光也真好。
那天,鼠媽媽迴到店裏,它的情緒很低落。它和鼠爸爸在樓市最高的時候,因為兩個孩子都長大了,不能再和鼠爺爺鼠奶奶擠在一個房子裏住了,它們被迫要了現在住的那個老破小,一到下雨,還要擔心窗戶那裏會不會進水。鼠媽媽想起那句老話“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果真如此啊!
今天傍晚,鼠爸爸的發小又按時過來接孩子了。它說:“它看到對麵的那片樓房又有老鼠在裝修了,它們那棟房子在後麵,還在建設中,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交房。”
鼠爸爸問:“你和伯父伯母都要的是多大的房子?”
“我們要了一個一百五十平方的,我爸媽要的一百一十平方的。夠住了。”鼠爸爸的發小跟鼠爸爸說。
“你們也不用著急,現在你家大寶上初中,過幾年結婚不用愁房子了,直接就是新房。”鼠媽媽抬頭看了看它們。
“嗯,那不能在一起住,還是要買一處新的,我和你嫂子的公積金能給它在咱們這裏買一個新房,但是,在市區買就不夠了。還得看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情況。”鼠爸爸的發小對鼠媽媽解釋道。
“嗯,是這樣。你們都是公職鼠員,比我們這樣天天忙著生計的老鼠強多了。”鼠媽媽用不算恭維的話恭維著它。
“你和我兄弟也不少掙。”鼠爸爸的發小有點傲嬌地迴讚了一句。
等鼠爸爸的發小接了孩子走後,鼠媽媽對鼠爸爸說:“你看,還是公職鼠員好啊,什麽都有,孩子上學都是好的幼兒園和小學隨便選。哪像咱們的孩子隻能在別的老鼠不選的社區學校裏上,現在社區這邊有門路的家庭,誰還讓孩子在這裏上學,都花錢進城讀私立學校去了。”
“人類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這‘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不要和別的老鼠比,咱們一輩子勞作的成果,都沒有別的老鼠一年的零花錢多。幸福,不是比出來的。好不好,也不是錢堆起來的。按自己的心意,認真地活下來就好。”鼠爸爸寬解鼠媽媽說。
“是啊,這一比,咱們這半生的努力,真是沒眼看!該吃吃,該喝喝,對孩子該管就管,盡量過得舒心就好。”鼠媽媽說著,又在心裏自問自答,“過得舒心嗎?”另一個聲音迴應“難啊!”
其實鼠生如人生,一生中大部分的憂愁都是比出來的。比父母,比工作,比孩子,比房子......
時下來看,如果不注意這安全那衛生,看淡生死的話,隻要選一個行業去努力,吃穿還是不用愁的。再用那句“兒孫自有兒孫福”來安慰一下自己,也就一切都不是問題的問題了。比什麽!來是生,去是死,中間是折騰,自己心安就好。如果的內容太多,鼠心就亂了。
該是山就是山,該是水就是水。不經過足夠的高溫低寒,就想妄圖山變成水,水變成山,哪有那麽簡單!
終究其內涵,和平時代的生存問題,不過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少數階層的“貪婪無度”所致。戰爭時代呢,是生死之間的爭奪,要麽處於膠灼拉鋸,要麽就是你死我活。
鼠生所求,不過是生存奔向生活的一個過程。物質上,“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隻睡臥榻三尺。”精神上,知足常樂,萬事有因果。子女上,優秀就去追求夢想,平庸就承歡膝下。
精神正常的鼠類,都應該是能夠正視現狀的,不擔心未來,不迴憶過往。就像現在的鼠媽媽和鼠爸爸。鼠媽媽隻能麵對鼠姐姐的青春期和鼠弟弟的雞狗都嫌的年紀,還要麵對喜怒無常的家庭霸主心態的鼠爸爸。鼠爸爸呢,就隻能接受自己一個月幾千元的收入,挑起家庭支柱的重擔。再冷靜地看看別的老鼠的那不起眼的一個小目標,卻是它窮其一生也達不成其十分之一的現實。不能比。
踮踮腳能夠到的,那是努力;蹦起來快要能夠到的那是夢想;幾十隻老鼠摞起來都夠不到的,那叫無謂的抗爭。再高級的作為,就留給後來的那些無知者無畏的“小老虎”吧!
鼠媽媽的自我定位就是底層普通的撐不著也餓不死的老鼠一隻。就像那句人類小品中說的“要啥自行車啊!”但是,遇到事情解決不了時,遇到不公平時,終究還是有那麽多的意難平。還是鼠媽媽自己要的太多了,它一直處於底層,根本沒有意識到“公平”是分等級的,分階層的。
鼠爸爸對這些有一個比較清楚認識,所以比較熱衷於自己的努力和執著,這樣的老鼠,和修鞋匠一樣,能修出自己認為最好的鞋子,憑著自己的辛苦養家糊口,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樣的父母,這樣的階層,這樣的家庭,能給鼠姐姐和鼠弟弟提供一些什麽呢?鼠爸爸和鼠媽媽都認為會傾其所有,可是這個“所有”又有多少呢?生命已經發芽,成長為什麽樣兒的老鼠,能過什麽樣的生活,父母將能給的給到,剩餘的就要看它們各自的了。
鼠爸爸和鼠媽媽現在正努力將這個“所有”變得更大更充實一些。希望能讓鼠姐姐和鼠弟弟變得比自己好,過得比自己好!